1.古诗三首《绝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三首《绝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8 11:1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课
1古诗三首之《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能读出诗句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绝句》。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绝句》中的景象。进而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背诵并默写《绝句》。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领略祖国文化的魅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走进诗人
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同学们,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代诗人写下了众多赞春四季的诗,看到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些诗句呢?
教师播放课件中有关春日美景的视频,学生说出对应诗句。
2.同学们,这春天的美景有没有让你感到陶醉?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追随诗人杜甫的脚步,去感受美丽如画的春光。
3.教师出示诗题并板书:绝句,学生齐读诗题。
(设计意图:通过春光烂漫的图片,既能具体感受春天的美好,吸引学生兴趣,又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感受古诗意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走进诗体和作者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自读古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识记得如何呢?来吧,牛刀小试一下。
(1)我会认
①正字音:出示生字,自读两遍,再指名读。重点强调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
②识字方法:学生介绍自己的识字小妙招。
(2)我会写
① 重点指导“融、燕”,强调易错处。
② 书写练习。
(设计意图:先解决生字新词问题,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品味诗句做好准备,扫清阅读理解障碍。)
听范读,感受节奏,学生再按照节奏尝试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断句练习,学习古诗的停顿,熟悉古诗韵律,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熟读,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4.教师提出问题:在学习古诗前,我们一起来回忆之前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吧!
预设:借助注释法、边读边想象画面、借助书中插图。
5.理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①教师提出问题:“迟日”是什么意思呢?你用什么方法了解的?
预设:迟日是春日的意思。我是结合注释了解的。
教师拓展讲解:迟日的含义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指缓慢的样子。迟日,就是指春季太阳落山渐晚,白天变得长了。
②教师提出问题:谁来说说“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
师生交流:结合图片,边读边想象画面。
预设:阳春三月,日光柔和,微风徐徐。站在春光中,我们感受着暖暖的阳光,沐浴着柔柔的春风,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花草的淡淡芳香。青山绿水,柳绿花红,到处生机勃勃,真是一派好春光,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
6.教师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诗人,欣赏了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预设:喜悦
这幅春景图多美啊,让我们一起伴着音乐,读出诗人的喜悦吧。
朗读指导:①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儿。②句尾的“丽”和“香”要读得饱满而充分,可以适当延长。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生利用之前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7.迁移学法,学习“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学生运用前两句的学习方法,学习诗歌的第三、四句。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结合注释,我们知道了泥融在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预设2:这句话的意思是: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
(3)教师提问:读完这两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抓住两个关键词去想象画面,(预设:飞,睡)一动一静,你脑海中有画面了吗?
预设:小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一边唱着歌儿,一边忙着筑巢。太阳出来后,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几只鸳鸯正在沙滩上悠闲自得地休息。
(4)教师指导朗读:燕子和鸳鸯一动一静,一上一下,这画面真是太生动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朗读指导:①从“融”字开始,语调上扬,语速加快;重读“燕”,轻读“子”;读出燕子轻巧灵动的感觉。②轻柔舒缓,要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诗、看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想象中,了解诗的大意,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热爱之情。)
三、细品诗文,欣赏意境
1.感受“诗中有画”
教师提问: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找一找,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生找出: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追问:边读边想象这些景物组成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练习说话:我仿佛看到了 ,闻到了 。
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
师:诗中画面能调动起你的两大感官,一是 (生:眼睛),一是 (生:鼻子)。既能饱眼福,让你看到春天美丽如画的大好河山,又能让你闻到花花草草的清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舒服,愉快,高兴
师: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是不是很吸引人哪 我们看后两句,把什么小动物吸引出来了
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生:读以上两句
师:读完这两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练习说话:我仿佛看到了 ,闻到了 ,想到了 。
生自由说话。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就把这个季节(春末夏初)的充满生机、自然和谐、和平宁静、温暖舒适等方面表现出来了。
同学们,结合整个画面欣赏一下,里面是不是有远景、有近景,有静景、有动景,有看的、有闻的,有色彩、有味道,画面是不是很温馨呀?你喜欢这样美好的春色吗?总结梳理,师生情景赏析共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诗、看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想象中,了解诗的大意,从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感受诗中所写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热爱之情。)
吟诵诗文,感悟情理
1.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燕子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吧!
(师生配乐吟诵)
师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绝句》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江山秀丽的画卷,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有感情诵读古诗,提炼主题思想,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拓展迁移,分享乐趣
1.教师导言: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春睡图。我们家乡大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希望你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选作业。
(1)背一背:请你把古诗补充完整。
(2)选一选:请你给图片正确排序。
(3)填一填:请你选词归纳主题
(4)画一画:请你画一幅图画,用自己的情感认真地描绘出春天无与伦比的美丽。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的设计,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