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写作怎样选材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写作怎样选材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8 10:31: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9张PPT)
怎样选材
中考作文语言加工技巧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
单元写作
写作实践
技法点睛
写作训练
PART 1.
PART 2.
PART3
PART 4.
目录
contents
新课导入
1.在阅读教学和既有写作积累的基础上,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学习怎样围绕中心选择作文材料,明确选材的标准,做到真实、新颖。
3.掌握中考作文语言加工技巧,增强写作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和写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就拜老作家福楼拜为师。有一次他去拜访福楼拜,福楼拜热情地接待了他。莫泊桑说:“我想了几个故事,讲给你听——”“好的。”福楼拜点头说。当莫泊桑讲完了他自以为十分生动的故事以后,等待着福楼拜发表意见。福楼拜想了想,摇了摇头,然后建议说:“我不主张写这些故事。我希望你骑上马,到外边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回来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记下来。”“好吧。”莫泊桑用这个办法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一年以后,果然有了很大的长进。
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好的素材。谚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的“米”,就是素材。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如何,决定着作文的质量。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内容,注意圈点勾画重点内容。
自主探究,初识选材
技法指导
1.合不合:围绕中心选事例
假如让你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你会选择下列哪些材料,理由是什么?
(1)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2)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3)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4)他的作业认真,都是“优”。
(5)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6)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
(7)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我们常说,写作文要“以小见大”,这里的“小”,指的是生活中发生的小事、不起眼的物件等;而“大”指的是从这件小事、从这个小物件出发感受到的深刻道理。
2.精不精:精选典型小而细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这个“小题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也可以是一件小物品,还可以是一个小人物....而对于“大主题”来说,它可以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也可以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道德情感。巴尔扎克说:“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最大量的思想。”的确如此,成功的作品往往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怎样才能用好以小见大的写法?
1. 以小事见大
示例:朱自清《背影》片段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为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描绘的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人,淋漓尽致。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爱这一大主题。正所谓:“于平淡中见波澜,于细微处见真章。”
2. 以小人物见大
(1)写“小点”:写人物,一般不必从头到脚都写,写小人物所作小事中的一、二个点,如一个神态,一句话,一个动作……
(2)写“亮点”:写人物,可以写小点甚至是缺点,但最终是要写出小人物身上感人的亮点,以小见大,要善于把小事写细致。一个动作、一种表情可以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入微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
选材要真实可信,所谓“真实可信”,就是要写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或周围令自己非常感动的事。作文是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最忌胡编乱造。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我们选择的素材首先要能说服我们自己。
3.真不真:提炼真事真情意
【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轶闻趣闻津津乐道……“语文一族”,“数学一族”等也各有特点。
第一则材料: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缺乏感染力;
第二则材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所谓新颖,并非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或一般人尚未知晓的新鲜事,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自己熟悉别人不太注意的材料、人们熟知但自己有新认识新体会的材料、有新鲜的时代感的材料。
所谓深刻,指材料中蕴含的立意要深刻。立意应该是透辟的,揭示事物本质的,能让人领悟到人生道理,能使读者深受启发的。
滴水藏金,另辟蹊径,巧妙挖掘,就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佳作。
4.新不新:新颖深刻辟蹊径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
①进入初一后,住在学校,开始想念家中的暖暖的被窝,宿舍床上的被子总是冷冰冰的,家里的被子不仅暖和,而且带有妈妈的香味。
②上初中后,周末才回家住,妈妈却比以往更忙了,双休日也不得空。于是,我的房中留下了妈妈写的一张张便利贴,充满了母亲对我的谆谆教导和关爱。
③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我与父亲的交流就是每周六晚上的微信视频通话。时间久了,微信视频中的父亲成了我的思念。
同学们非常擅长写“亲情类”作文,但材料总是大同小异。这几则材料结合初一寄宿生活,很好地从这个变化入手,真实地记录了点点滴滴,特别是选的角度比较新颖,从被窝、便利贴、微信等新视角写出了感人的亲情。
牛刀小试
一、如果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你准备表达什么中心?选择哪些能反映街道特点的材料?仔细思考,写出你准备表达的中心,列出需要选用的材料,并注明详略安排。
提示:
1.可以为你熟悉的街道做素描,要注意选取能反映街道特点(幽静、热闹、环境优美、有地方特色等)的事物作为材料,如街道的环境、两旁的建筑、街上的行人等。2.也可以记叙在这条街道上发生的事,记事时要写出街道的特色,展现事情发生的环境,这样才不会跑题。
二、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班里的“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位牛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2.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这样会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1.审题。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时,可抓住题目中的“我们班”“牛人”两个词语。“我们班”规定了选材的范围,即必须写“我”所在的班级的人,也就意味着写作的对象是“我”现在或曾经班里的同学。“牛人”,形容人非常厉害,是用来夸赞别人的。由此可见,“牛人”规定了选材的对象,应是班里具有某项专长的同学。
2.立意。这篇作文如果仅仅是表现同学的“牛”,就显得非常肤浅。可通过具体事情,写同学练就某项特长的过程,表现其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品质;也可写同学凭借自己的特长帮助其他同学或为班级争光的事情,表现其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3.选材。写一位“牛人”时,可选取班级中最“牛”的一位同学,可以写他课堂上的惊人表现,也可以写他在某次大赛中表现出的非凡才智等;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写几位“牛人”时,可选取班级中特色各异的几位同学,每位牛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中考作文
语言加工技巧
童心便有爱书癖
手指今余把笔痕
一篇作文缺乏语言上的创新,令人读来淡而无奇,味同嚼蜡,这样的文章是难以获得高分的。
要想使自己的作文富有文采,就得精心锤炼语言,学会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下面就就具体介绍几种方法,帮助大家提高语言变得能力。
一、善于运用修辞,力求音韵美
常用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夸张等等。
巧设比喻以求形象生动,铺张排比以增强气势,拟人类物以求逼真,大胆夸张以显灵气,多用设问以求启思,反复吟哦以抒真情。
如作文《家》的开头:“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是匆匆夜归还是离家远去,心中千丝万缕、时时惦念的地方,还是家。”这段文字用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组成排比句,用“飞鸟”、“船儿”、“旅人”类比来点题,形象生动而极富感染力。
二、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
要使作文语言清新脱俗,鲜明生动,必须注重锤炼字词,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和形容词等的锤炼。
如:“低垂的天幕压着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着我的心。”
句中“撕裂”一词展现了苦闷无边,失落伤痛,仿佛心叶被一点点地撕裂开,流淌着殷红的血的情景。灵动的文笔,神奇的表达效果,均仰仗于动词的灵巧运用,使人倍感清新别致。
三、整散结合,力求参差美 整句和散句相结合,舒缓自由,开合有度。
例如: 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黯然神伤。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如: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只要在什么时候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吴伯箫《歌声》)
运用整句,可以显示其整齐美,匀称美,富有节奏感;整句与散句结合,更有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的效果。
四、倾注真情,力求内在美 文贵情真,抒真情,写实意,方能打动读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段文字通过“攀”“缩”“倾”这些细节,写出了父亲过铁道爬月台时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最深切的爱。
五、幽默诙谐,力求情趣美
幽默、诙谐调侃,是智慧的体现。如果能在文中适时地“幽他一默”,必能增强其表达效果,使文章增色。
如:“说实在的,班主任可真是黑,相信漂白几次后也不会输给包公的。”再如“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规’,最后荣幸地受到校长的‘亲切接见’。” 这将本不应该用于批评学生的词语“犯规”、“亲切接见”用在句中,既诙谐又风趣。
六、可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诗词歌赋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只有语言创新的文章才能令人赏心悦目,才能打动读者,才能与时俱进,我们写作文时,定要在“新”字上多下功夫。中考作文只要你的语言与众不同,或富有文采,或灵动传神,或清新脱俗,就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就能获得高分。
生活中, 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设置场景和争论点,回忆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人们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
2.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论中的不同表现。
3.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1.审题。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所以审题对象集中而明确。但又由于题目只有两个字,提供的信息比较少,因此很容易让我们对文题的理解产生偏差,所以,对题目的准确审读就成了写好本文的关键。审题时可采用“补足因素法”,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在自己的头脑中给原题补上一些因素,使题旨显露出来。我们可以在“争论”的前面补上人物,如,“爸爸和妈妈的”“父子的”;也可以补上处所,如,“家庭里的”“班级里的”;还可以补上争论的性质,如,“愉快的”“伤心的”“难忘的”;等等。补上这些新因素,题旨就更明确了,我们也就更容易进行写作了。
思路指导
2.构思。
构思本题时可以从大处着眼,把“争论”与做人、做学问等联系起来;也可以从小处着眼,专谈课堂上的“争论”或家庭成员间的“争论”。我们可以从正面立意,指出“理愈辩愈明,要敢于争论”;也可以从反面立意,指出“不争论好”。
三、你曾经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可以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围绕“特殊”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也可以写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写出你生活的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选择的材料应真实、可信。
2.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不能让材料游离中心,或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纲。
3.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展现需要突出的部分;与要展现的生活特点没有紧密关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
请以“别样的关怀”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积极向上,要有真情实感。
(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
1.审题立意:
作文的中心语是“关怀。“别样”指不同寻常,特别,与众不同。可以是刻画对象的与众不同,可以是在叙事过程中体现出的与众不同,“关怀”是指一个集体或某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心与爱护。“别样的关心”的中心词是“关心”,是关心、照顾的意思。既可以是身体、生活方面的,如穿衣、饮食、居所、病痛等方面的关心,也可以是心理层面的,如理解、尊重、宽容、性格培养方面的关心。相比来说,后者的内涵更丰富,从这个方面选材更易写出深刻有意蕴的文章。本次作文适合写作就想问或记叙散文。
2.选材构思:如写我的老师对我的“别样的关怀”。通过写几件具体的事例,在叙事过程中通过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写张老师的。文章在开头交代我三岁那年,母亲便离开了人世,说明了小作者强烈地需要母爱。在这种情况下,张老师出现在我的生活里。然后就紧扣中心写张老师的外貌、语言、动作。张老师见到“我”,就“笑眯眯地”,多么慈祥,多么和蔼!当她知道“我”没有母亲时,帮“我”洗手、洗脸、换脏褂,给“我”洗头……而且张老师还捧起“我”的头,哽咽地对“我”说:“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妈妈。”多么好的老师,多么感人的母爱,多么温暖的关怀!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升华,老师变成了“妈妈”。如果文中写几件事,要注意有详有略,还要注意每件事间的连接和过渡。同时,应在文中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谢谢观看
童心便有爱书癖
手指今余把笔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