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5课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2、“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
根据材料1指出“鬼子”指什么?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和约”、“民怨不伸”各指什么?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不信神,忘祖先。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睛俱发蓝。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神发怒,仙发怨,一同下山把道传。非是邪,非白莲,念咒语,法真言,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众神仙。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见《近代史资料专刊》“义和团史料”部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file:“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扶清灭洋义和团战士义和团的主要成员
是贫苦农民,也有
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义和团战士多头裹
红巾、腰扎红带,
手执大刀长矛。
本图中展示的,就是义和团战士的形象。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1900年6月16日晚,义和团认为正在向北京进犯的西摩尔洋兵系该堂主教樊国梁所请,开始包围攻打西什库教堂,摧毁了教堂外围的部分建筑,未进教堂院内
义和团的反抗
(毁洋物杀洋人)清政府招抚义和团引起列强的极度不满,
为了镇压义和团
八国联军侵华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时间:
国家:
路线:
义和团:
慈禧的态度:
结果:
1900年俄、德、法、美、日、奥、意、英(饿 的 话 每 日 熬 一 鹰)大沽——天津——北京廊坊狙击战(胜利)求和——逃跑北京第二次被洗劫 日本 美国 德国 英国 奥地利法国意大利俄国匈牙利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1900年6月初国家: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奥匈帝国)战争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为实现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而发动的一场野蛮的侵略战争一日饿的慌,应法奥邀请,美餐一顿战争经过:
1、天津----北京
廊坊、杨村受挫,逃回天津租界
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成立都统衙门
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义和团运动示意图
廊坊、杨村阻击战天津保卫战北京保卫战义和团攻打西十库教堂廊坊之战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1840-1929)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经八国联军及列强驻天津领事授权,西摩尔于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2000兵力自塘沽下舰,兵锋直指北京,对中国不宣而战。 德国船只装运大炮来华作战参战的英国军舰森特隆号
清军和义和团抓到、审判日俄奸细八国联军在大沽登陆大沽口炮台的守军与侵略军激战清军炮阵地大沽炮台被联军炮火彻底摧毁,守军阵亡千余人
八国联军攻陷后的天津南门
参加攻打天津城的德军军官入城后合影向北京进发的联军,包括美国第15步兵团的这支乐队
13日下午,联军参加攻城的13700人,赶到各自的进攻出发地。日军被分配攻打朝阳门、东直门和安定门。这是日军在列阵。
被八国联军炮火毁坏的北京齐化、正阳门 攻占北京zxxk八国联军在天安门前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 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坐上了紫禁城中的皇帝宝座,过了一回中国皇帝瘾。俄军在屠杀中国百姓攻占北京各国军队分区占领北京城大量珍贵文物被掠夺德国船只装运大炮来华作战 日本海军陆战队抢先开进中国,他们后来成了联军主力。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巷战后的街道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义和团团民押往刑场八国联军斩杀中国官员俄军在屠杀中国百姓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1901年清政府以李鸿章为代表,同各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图为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zxxk一批不平等条约
????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文本局部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的帮凶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的罪行1、据不完全统计,联军军北京之初,仅王公职官阵亡将校即达640人,阖家引火自焚、吞药自尽、投井而死者有1798人。至于平民百姓的死难者,不计其数。
2、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议一议:《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条约签定后,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两宫仍旧临朝”。慈禧挟光绪皇帝于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慈禧回銮图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围攻北京城、慈禧太后挟光绪帝仓皇西逃。
慈禧一路西逃到西安。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才回北京。尽管出逃时狼狈不堪,还京时慈禧却威风十足。但正是这个在中国人民面前作威作福的慈禧太后,在回宫后却向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zxxk比较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第一次第二次联军名称英法英法俄美等八国占领年代18601900清朝在位皇帝咸 丰光 绪历史对比:比一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对比分析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侵略反抗鸦片战争关天培英勇抗敌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阿古柏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壮烈殉国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作为中学生,面对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的侵略你有什么感受?①列强侵华是人类历史上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②中国人民的英勇不屈反抗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有着不屈不挠、反抗外侮的光荣传统,我们应继承和发扬③我们不会忘记中国近代历史的国耻和国难。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而贡献力量。同:(1)背景: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参加力量和斗争形式:农民阶级;武装斗争
(3)斗争规模:声势浩大,发展迅猛
(4)历史作用:均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5)失败原因和教训: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镇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胜利。
异:(1)组织领导水平:前者有统一领导、革命纲领、建立政权;而后者没有。
(2)斗争目标和性质:前者始终反封建斗争,同时抗击外国侵略者,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后者斗争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是反帝农民爱国运动。
(3)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前者领袖主张与外国通商,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后者则笼统排外。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异同:一、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2、原因:3、时间:4、国家:5、战争经过:民族危机加深1)根本原因: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损害了他们在华的利益,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6月初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八个国家6、结果:北京第二次被占领,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7、罪行:公开抢劫,屠杀无辜,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1、时间:3、内容:4、影响:1901年
2、签订国:八国加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练一练
2、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
A.赔款2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1900年夏,出兵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不包括( )
A.英、法 B.日、美 C.葡、荷 D.俄、意CA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 )
A、 《南京条约》 的签定 B、《辛丑条约》的签定
C、《北京条约》的签定 D、 《马关条约》的签定 BB5.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时间是( )
A.1900年春 B.1900年夏 C.1899年春 D.1899年夏
6.八国联军不包括下列哪一国(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奥地利
7.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练一练A DD 8《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 有道理。
1.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更加疯狂,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
2.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狗。 1.“使馆界”形同“国中之国”,界内外国人犹如“太上皇”,中国政府无权过问其事务;
2.“使馆区”虽然仍是外国使节居住的专门地区,但它完全处于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