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7 22:4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各小题。
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引háng高歌,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缘( )故 引háng( )高歌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新的民歌”相同的一项是( )
A.粽叶飘香 B.光辉历程 C.绿水青山 D.面向未来
3.选文中提到的“琵琶”是一种民族乐器。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乐器的一项是( )
A.葡萄美酒夜光杯 B.谁家玉笛暗飞声
C.箫鼓追随春社近 D.五十弦翻塞外声
4.以上文段节选自长篇纪实作品 (又名(西行漫记》),选文中“他们” (至少一种)的美好品质尤为突出。
二、综合性学习
5.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在开展“手机悄然影响生活”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 漫画手机】学校组织了一次漫画比赛,要求用漫画的形式表现手机对生活的影响。下面的漫画是一幅获奖作品。请用简明的语言说出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
(2)【活动二 他山之石】活动中,大家就校园手机管理问题搜集了大量资料,认为以下两所高校的做法值得借鉴,请你分别指出其值得借鉴之处。(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北京某高校在教室门口放收纳袋,要求学生把手机放进收纳袋之后,再到座位上学习。此举已取得一定成效,校园里出现了“不做‘低头族’,专心把书读”的新气象。
②浙江某学院开设了“云班课”,在全校范围内覆盖免费WiFi,鼓励学生用手机签到、听课、答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大为提高。
(3)【活动三 愈辩愈明】学校组织了一次“中学生有没有必要带手机进校园”的辩论赛,正方认为“有必要”,反方认为“没必要”。请你选择立场并简述理由。(不少于两点)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其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7.结合语境,从炼字的角度,说说“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妙处。
四、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
宫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①,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画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选自《中山日报》,有删改)
【注】①女红(gō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
(1)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②~⑦段的内容概括。
人生阶段 小时候 稍微大一点 结了婚 后来去谋生
主要事件 “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① ② ③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
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完成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A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9.“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 处。
10.这一段主要刻画了一个什么情景?其作用是什么?
11.请对第②段划线的A、B两处任选一处进行评析,要求指出其描写方法和表达作用。
12.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
13.在你的记忆宝库中,你的爸爸或是妈妈在你的心中肯定留下了让你感动的一瞬间。请用你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吧。(字数不超过40字)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B.晓雾将歇 歇:落下
C.鸢飞戾天者 戾:至、到达
D.夕日欲颓 颓:坠落
15.下列语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山川之美
A.何陋之有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春冬之时
D.一老河兵闻之
16.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A.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让人心生寒意的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争着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B.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让人心生寒意的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伸展,争着向上指,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C.两岸的高山,都长着寒冷的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争着向上指,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D.两岸的高山,都长着寒冷的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伸展,争着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1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是书信体。甲文的目的是表达自己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的目的是表达自己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和鄙弃名利,归隐林泉的愿望。
B.两文句式整齐,读来很有气势。甲文以四字句为主,最后以长句收尾,犹如滔滔急流,泄入大海。乙文是一篇骈体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C.两文都写到了猿,目的是为了表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甲文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是为了渲染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乙文写“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是从听觉的角度表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令人神往。
D.两文都运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都抒发了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阅读古文,完成各题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皆缥碧 (2)急湍甚箭
(3)互相轩邈 (4)负势竞上
19.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0.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原文回答)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六、名著阅读
2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要举办一个“献礼建党100华诞”的革命人物展,请你当小宣讲员。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对这个人物进行介绍。
七、作文
22.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1. yuán 吭 2.B 3.A 4. 《红星照耀中国》 乐观(坚强)
5.(1)人们迷恋手机,以至于疏远了彼此。
(2)①养成暂别手机的习惯。②发挥手机的积极作用。
(3)示例一:正方。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有了手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通过手机进行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手机进校园无可厚非。
示例二:反方。现在大多数同学已经成为“低头族”,缺乏对手机的自控力;带手机进校园,使得学生上课玩手机,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成绩下降。
6.C 7.“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8.(1)①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②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恼火③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
(2)“捏着”写出母亲刺绣时拿针的动作“执着”写出母亲刺绣时的耐心、坚持这两个词表现了母亲的沉稳专注与心灵手巧,也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
(3)表层含义:“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活色生香的生活。
深层含义:“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
9.丙处 10.刻画了父亲过铁道爬月台去为“我”买橘子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11.A.外貌描写,表现父亲对祖母的哀悼和生活的俭朴;B.动作细节,表现父亲动作的艰难努力和爱子之情 12.不矛盾,艰难的是动作,轻松的是心情,艰难的动作与轻松的心情相对应,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13.言之有理,借助事件或是某一瞬间体现父爱或是母爱即可。
14.B 15.C 16.A 17.D
18. (1)青白色 (2)比箭还快 (3)远,这里指向远处伸展 (4)凭借 19.(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马。 20.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寄情山水,热爱自然,归隐避世的思想。(答对一半得一半的分)
21.示例:毛泽东——他是一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他博览群书,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他生活节俭,平易近人。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爱吃辣的癖好。
22.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我们家门前有条河,绕着村边走,我们村是一个小山村,村里小伙伴每天放学后,就在山上打闹或下河游水。小山村的人烧水煮饭都是烧柴草。
于是一 有空,我们就上山砍柴草。那正是暴雨肆虐的季节,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晴出雨归,我们灿烂出门,秃丧回家。当我们担着柴草走在的山路时,暴雨要么从后面追来;要么在前面拦着,想躲也躲不掉。此时,我们的心就像四合幕色,刹时黯谈。肩上的柴草这么重,离家的路又这么远。山路凹凸不平,雨水又加重了肩上的负担,阻碍着归家的步伐。雨幕中,我们越看家越显得家很遥远。
那年夏天,我独自担着柴草,走在黄昏的山路上,暴雨哇哇而来,如一张阴霾的网,一下子将找罩住,那棵孤寂而伤感的心,进而便更加绝望,豆大的雨点打湿了我头发,雨水和汗水浸透我的衣裤,暴雨就像黑寡妇,死活赖在我的柴草里,享受着她坐滑杆子的快乐,而我却痛苦不堪,柴草重若千斤,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我稚嫩的肩膀在重担的折腾下变得红肿变得火辣。我的双脚走在山路上不敢停,一停就颤抖得更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我被绊倒了,两捆柴草从担杆的两头先后滑落,担杆也被弹得老远。我瘫在湿滑泥泞的山路上放声大哭,暴雨哇哇无边冷漠至极,没有半点儿怜悯之情,我哭得越伤心,暴雨声就越像鬼叫声。我的哭声被暴雨声湮灭,我的哭声在群山里没有半点回音。群山座座,在暴雨里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觉得小小的我完全被大大的世界抛弃了。凹凸不平的山路上,我找不出丝毫解决的办法,仅剩下的一点力气也都耗尽。
父亲﹣﹣我的好父亲,此时从山峰的拐弯处背着猎枪,扛着一只大野猪从我身后狂奔而来,他的出现,一下子让我在恐惧与绝望的世界里看到了希望,我无法表达此刻心中的感受。那一刻,他神勇的壮举和温暖的笑容让我珍藏一辈子,感动一辈子;他神勇的壮举和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前行的勇气。
记得当时父亲见到我,立即放下肩上的野猪,像扶起一棵被暴雨淋趴的庄稼一样把我扶起,然后把我的担杆捡起来,把两捆柴草串在中间,一头架在我的肩上,另一头他用左手提着,接着蹲下,弯下腰用右肩扛起野猪,然后站起大声地对我说:“孩子别怕,勇敢往前走!”
这件事情,我 至今记忆犹新,它告诉我:只要勇敢的朝前走,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