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九下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九下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8 08:2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
战争根源
繁荣
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
德意日:
欧亚战争
策源地形成
绥靖政策
使经济得以恢复,
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温故知新
作战双方
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施罗斯福新政
法西斯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记住单元题和课题之间的关系常考选择题)
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法西斯国家扩张计划图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扩大
苏德战争
联合
《联合国家宣言》
最大规模
日本偷袭珍珠港
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
1931年
1939年
1941.6
1941.12
1942.7
反攻
诺曼底
登陆
1944
协调
雅尔塔
会议
1945.2
1945.5
促日投降
波茨坦会议
欧洲战事结束
德国投降
1945.7
1945.9
二战结束
日本投降
自学提纲
运用以下年代尺梳理二战的过程,圈出每个事件的时间、事件和影响。
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国家胜利的原因(笔记)。
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根因);
④各战场的相互配合等。
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③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英勇作战;
中国军民反攻
各战场配合作战
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胜利原因
材料一:
 据统计,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总兵力高达1.1亿。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这次战争的直接军费消耗有1.1万亿美元,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材料二:
德国纽伦堡审判
日本东京审判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1944年至1970年间,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 —《全球通史》
②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③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①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
二战影响
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①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②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可以合作;
③对邪恶势力要坚决抵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二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我们从中应得到哪些有益的的启示?(从二战原因、胜利原因等方面思考)
以史为鉴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起止时间
交战双方
爆发标志
重要战役
结束
性质
影响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美苏争霸两极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同盟国、协约国
轴心国、反法西斯联盟
1914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9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会战(转折点)、诺曼底登陆
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日本签署投降书,法西斯同盟战败
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材料一 :一战后的近20年,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军事、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材料二 :《凡尔赛条约》是对德国的严厉惩罚,加剧了德国社会矛盾。希特勒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尔曼人必须以战争“获得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材料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趁势力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材料四 :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近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同一战)
③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刺激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
④推动因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②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全面爆发
1.根据材料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日军攻陷沈阳
揭开二战的序幕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日本炮轰卢沟桥
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
1938年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和奥地利
为什么说是“全面爆发”而不是“开始”?
全面爆发
德国突袭波兰:
时间:
战术:
英法态度:
影响:
1939年9月1日
“闪电战”
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
5天征服荷兰
18天征服比利时
卢森堡不战而亡
(1)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 (2)5月,德军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拥有数百万大军的法国,在6个星期内就被打败(敦刻尔克大撤退),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欧洲西线战场情况
全面爆发—欧洲西线战场
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
5天征服荷兰
18天征服比利时
卢森堡不战而亡
欧洲西线战场情况
(3)1940年7月开始,德军连续3个多月轰炸英国,共出动飞机4.6万多架次,投弹量约6万吨。英国居民死伤8.6万多人,但英国军民坚持战斗,德国始终未能达到迫使英投降目的,英国取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极大地消耗德军。
Never Never Never Surrender (投降)!
全面爆发—欧洲西线战场
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将向何处去?
波兰
莫斯科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欧洲东线战场)
1941年6-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包围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
1941年11月红场阅兵
受阅部队接受完检阅后随即开赴前线作战
(秒记)影响: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苏德战争——欧洲东线战场
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
(德国vs苏联)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美军损失惨重。
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场
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地区发动了进攻——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秒记)
12月8日上午,罗斯福发表了历史性的讲演: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永远蒙受耻辱的日子,美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的蓄意进攻……我们的领土、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利益,正面临着严重的危险。
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力量?
联合
1938年武汉会战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40年
1939年长沙会战
1938年平型关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战场——东方主战场
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国家:_________________
标志:_________________
内容:
1942年1月1日
美国华盛顿
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
《联合国家宣言》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秒记)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着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记忆要点:时间+事件+影响)
宣言规定:签字国政府保证运用全部军事、经济资源,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并保证相互合作,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议和。
希特勒狂叫:要让斯大林格勒从地图上永远消失!
斯大林发出号召:为祖国而战,决不后退一步!
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英勇抗敌。次年2月,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秒记:时间+事件+影响)
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战争转折
时间:
结果:
影响:
美军开始全线反击
1942年6月
日本损失惨重
中途岛
2.中途岛海战
战争转折
第二战场
第一战场
反攻
诺曼底登陆
时间: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
国家:_________
影响:
1944年6月
法国诺曼底
美英盟军
①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②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秒记:时间+事件+影响)
使德国处于东西两面夹击的局面
意大利在一战和二战中的表现有什么共同之处?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一战中见风使舵,先加入同盟国,后加入协约国。二战中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丘吉尔 、罗斯福、斯大林
会议① 雅尔塔会议
目的
时间
参与国
内容
评价
◆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
◆决定建立联合国
◆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2月
美、英、苏
协调行动1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大国强权政治
1945年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攻克柏林:1945年4月,苏联发动对柏林的总攻,希特勒自杀身亡
一片狼藉的柏林市区
苏军装甲纵队穿越柏林街头
苏军士兵将红旗插上帝国国会大厦的飞檐
欧洲战事结束
德国投降
会议② 波茨坦会议
目的 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
时间 1945年7月
参与国 美、英、苏
内容
重申雅尔塔会议精神;
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相关史事:
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国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协调行动2
波茨坦会议
原子弹在长崎爆炸
广岛横尸遍野
读课本71页,都有哪些因素促使日本投降?
▲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中国军民展开猛烈反攻
9月2日,举行了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宣告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结束。
9月3日定为中国抗日
战争胜利的纪念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取得胜利
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
2.经过
5.影响:
1939.9,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全面爆发:
(2)规模扩大:
(4)转折:
(5)结束:
1941.6 ,德国突袭苏联
1941.12,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1943,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5.9.2 ,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
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粉碎了…结束了…促进了…对……影响
3.性质:
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邪恶与正义的战争。
6.启迪: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可以合作
(3)进一步扩大:
4.胜利的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本课小结1
第二次世界大战
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国突袭波兰
爆发
扩大
德国入侵苏联
太平洋战争
联合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联合国家宣言》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公告》
胜利
日本投降
诺曼底登陆
德国投降
本课小结2
1914 1916 1918 1939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德国突袭苏联
④诺曼底登陆 ⑤日本偷袭珍珠港 ⑥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结束
⑦凡尔登战役 ⑧同盟国战败投降 ⑨《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⑩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
B
C
D
E
F
G
H
I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拓展练习
1.下列历史事件,哪些发生在l941年?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德国入侵苏联 ( )
日本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 )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
雅尔塔会议召开 ( )
课后活动

×

×
2.阅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谈一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课后活动
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在当今世界上,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有效地遏制住恐怖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1. 右侧漫画描绘的是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场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
A.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商议解决战后重大问题
C.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决定三国一致对德宣战
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德军进攻苏联 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英法对德宣战 D.德军闪击波兰
B
当堂练习
C
3.如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在1945年5月,其作用是(  )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加速德国无条件投降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