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与测试(共41张PPT)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优质课件(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与测试(共41张PPT)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优质课件(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9 23:1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PART
01
PART
02
了解常见金属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酸、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认识常见的置换反应,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学习目标
PART
03
了解金属资源概况,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知道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及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构建知识体系
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几种重要的金属
合金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铁、铜、铝
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比较(硬度、熔点、抗腐蚀性)
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
金属资源及保护
铁的冶炼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金属活动性顺序
铁的锈蚀
PART1
金属材料
几种重要的金属
金属材料
常见合金: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
合金与纯金属性质比较(硬度、熔点、抗腐蚀性)
铜—人类应用最早
铝—地壳中含量最高
铁—产量最高、应用最广
金属的物理性质
合金
(1)常温下金属大都是固体(汞除外)
(2)有金属光泽(大多银白色,铜紫红色,金黄色)
(3)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4)多数金属密度和硬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
用途
性质




【关键点拨】
性能优良的合金:
1.合金的颜色光泽鲜艳
2.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
3.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
4.合金的抗腐蚀性强
主题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主题训练1】下列有关金属物理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铜制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
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B
主题二 合金
【主题训练2】国产C919大型飞机的制造采用了大量新材料铝锂合金。下列关于铝锂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锂合金是一种化合物
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铝大
C.铝锂合金熔点比铝大
D.铝锂合金中各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
B
1.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
A.铝 B.铁
C.铜 D.银
B
【真题体验】
2.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纯铜耐腐蚀 B.加热不与空气反应
C.硬度小于纯铜 D.可以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
A
3.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制造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错误的是 (  )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B.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C.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大多数金属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
C
4.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比较如下熔点:某合金为250℃,铁为1535℃;密度:某合金3.00g/cm3,铁7.86g/m3;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为标准):某合金为7.4,铁为4.5;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为标准)某合金为2.3,铁为17。还已知某合金耐腐蚀、强度大。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该合金适合用作(  )
A.导线 B.保险丝 C.飞机外壳 D.门窗框
C
5.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下列关于此天线制作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B.具有很低的熔点
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
6.化学家谢赫特曼研究发现:铝锰合金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方式没有出现“规则有序而重复排列”的普遍现象。他提出了“准晶体”概念,因此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铝锰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铝大
B.铝锰合金不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
C.铝是由铝分子构成的
D.合金中原子排列方式与纯金属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A
7.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B
8.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具有质地柔软、熔点低和无毒等优良特性。自然界中的锡主要以氧化物(如锡石,主要成分为SnO2)和硫化物(如硫锡石,主要成分为SnS)
的形式存在。宋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锡的冶炼:“凡煎炼亦用洪炉,
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点铅勾锡……”
常温下,锡露置于空气中能保持金属光泽,但易被酸腐蚀。锡与氯气反应生成的四氯化锡(SnCl4)可用于制作FTO导电玻璃,用来制作液晶显示屏。以锡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金属工艺品以色如银,亮如镜,声如馨,色泽历久常新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锡还广泛用于电子信息、化工冶金及航天工业等。
(1)自然界中的锡主要以   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
(2)炼锡时“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使炭    来提高炉温,同时“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填序号)。
A.锡常温下不易被空气氧化
B.锡制品能够盛放含有柠檬酸的饮料
C.硫锡石炼锡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酸性气体,污染环境
化合物
与氧气反应更充分
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AC
PART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镁、铁、铝、铜与氧气反应
2.氧化铝致密而坚固
3.真金不怕火炼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1.实验室制取氢气,原理:Zn+H2SO4=ZnSO4+H2↑
2.镁、锌、铁、铜与酸的反应
3.置换反应,表达式:A+BC→B+AC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活动性强的金属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
【关键点拨】
1.真金不怕火炼,是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2.金属活动性的推断方法:
(1)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2)金属与酸:①能否与酸反应;②与酸反应的激烈程度;
(3)金属与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
主题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主题训练1】现有X、Y、Z三种金属,其中只有金属 X 常温下能被空气氧化;把金属Y、Z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只有金属Y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金属X不可能是金(Au)
B.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Y、Z、X
C.金属Z可能是银(Ag)
D.金属Y放入金属Z的盐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
B
主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
【主题训练2】小明同学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
①将锌、铜分别加入硫酸锌溶液中;
②将锌、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③将锌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
④将铁分别放入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④ D.③或④
C
【真题体验】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A
2.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能与盐酸反应,X与ZNO3溶液不反应,三者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
A.X>Y>Z B.Y>Z>X
C.Z>Y>X D.X>Z>Y
B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银与稀盐酸 B.铜与硫酸锌溶液
C.铁与稀硫酸 D.锌与硫酸镁溶液
C
4.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加以解释的是( )
A.不能用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C.在化合物中,铁显+2、+3价,铜显+1、+2价
D.相同条件下,锌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B
5.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B.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C.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D.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消耗镁的质量
C
6.将ag锌粉投入到Fe(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g和滤液。关于该实验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最多能有四种金属单质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亚铁
④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确酸亚铁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7.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例如CuSO4+Fe═Cu+FeSO4
(1)CuSO4的物质名称为    ,其溶液的颜色为  ;
(2)铁属于    (金属、非金属);
(3)Fe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4)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硫酸铜
蓝色
金属
+2
置换反应
8.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2)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
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_______。
A.Cu、Ag、稀盐酸 B.Cu、AgNO3溶液
(3)B试管中,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填离子符号)。
Zn+Cu(NO3)2 =
Zn(NO3)2+Cu
置换反应
B
Zn2+
PART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铁的冶炼
金属资源的存在
铁的冶炼
金属资源保护
铁的锈蚀
防止铁的锈蚀
单质
化合物—矿石
实验步骤、现象及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工业炼铁:原料、设备
Fe2O3+3CO==2Fe+3CO2
高温
金属资源保护
原理:防止水和氧气
方法:干、膜、镀、烤、改
【关键点拨】
1.炼铁原理:
实验开始先通一氧化碳,可以把管内的空气排出,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爆炸;
实验结束先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为止。防止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的铁再被氧化。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物质中含有杂质,要把不纯物质的质量换算为纯净物的质量计算。
3.铁的锈蚀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锈蚀的原理是破坏铁生锈的两个必备条件。
主题一 铁的冶炼
【主题训练1】工业上将赤铁矿石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  )
①C+O2高温CO2 ②Fe2O3+3H2高温2Fe+3H2O ③Fe2O3+3CO高温2Fe+3CO2
④2Fe2O3+3C高温4Fe+3CO2↑ ⑤C+CO2高温2CO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
B
主题二金属资源保护
【主题训练2】如图是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一段时间后,①中铁钉锈蚀,②③中铁钉没有锈蚀。实验①③进行对照,说明铁锈蚀条件之一是  ;铁生锈要及时处理,因为铁锈    ,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铁锈可
用稀盐酸除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铁与水接触
6HCl+Fe2O3=2FeCl3+3H2O
疏松多孔,不能阻止铁进一步与氧气、水反应
【真题体验】
1.日常生活中为预防钢铁制品生锈,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表面喷涂油漆 B.表面镀防护金属
C.表面涂机油 D.露天放置,日晒雨淋
D
2.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
A.CO B.Fe2O3
C.CO2 D.Fe
B
3.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
D.焦炭充分燃烧
A.A和B B.A和C C.B和D D.C和D
D
4. “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高温2Ni+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
B.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
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
D
5.随着城市的发展,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城市道路经常出现拥堵现象,于是人们改用骑自行车出行,既体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又体现了绿色环保,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车架用锰钢制造,具有韧性好、硬度大的优点
B.自行车有些部件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的好的性质
C.自行车链条是用喷漆来进行防锈
D.自行车整体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A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B.镀锌铁皮可防锈
C.人类使用金属顺序是铜、铁、铝、钛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7.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铁钉生锈的试管是   (填字母);
(2)B和C两个实验说明铁生锈与   有关;
(3)A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4)C试管中的棉花和干燥剂   放在试管底部(填“能”或“不能”)。
B

隔离空气或氧气
不能
8.为了定量分析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缓慢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测得生成的氢气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锌的质量为x,硫酸的质量为y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2
x y 0.2g
65/2=x/0.2g x=6.5g
98/2=y/0.2g y=9.8g
9.8g/50gⅹ100%=19.6%
答: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6.5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谢 谢 欣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