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人们努力耕织,不限排地名少,生归:除解役1折敌人
确的是()
头,悶爵一级。”据此可知,陶鞅变法的在于实现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七年级历史试题
A.经济发展B.灭掉周侧
D.富国强兵
C.消灭發
B。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他的教育方针是德才并重,道征教有如职驶疗并重。最基本的教
C建立了“张楚”政权
说明:1.本试卷共G页,满分1C0分。
有内容是鹜育,即加强弟子们的品地以“上“为极所目标
D.推翻了东汉统治
2.请将听有容策萌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通。(本大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0分。在每小题
为了使弟子们准确地把握“上理曾多次详尽炮回答过
弟子们提出的问题。“他”应是(
18。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的樱桃、奋子等传到西娥:西域的核桃、霜
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萄、石榴、良种马等传入中原,这主婴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A.孔子
B.出子
D.庄子
1、生酒在距今约0万一2知万苹间,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C.孟子
A.丰盆了粮食作物的种类
还学会使用打制石器的远古人类是〔)
0,德国暂学家尼采的评论说。“老于想的紫大成一道锁经、像
C,推动了地区间物种交流
B,促进了各地区人口流动
D.扩大了汉朝的统治范国
A,北京人
B.元谋人C.山顶河人
D.华坡人
个水不格竭的井泉,前载室戴,改下没酒,暖手可得,“以下由
19,右图建筑是为纪念一位古代名人而建。该
2.“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
张中,出白该书的是(
名人的贡献是()
们两个部落箱成联里、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
A.以德治国B.兼爱非攻C,无为治
D.以法治国
A.提写了黄帝内经》
11.右图漫画描绘了我
一时间,各种学游兴
“他们”是(
互相净辩
B.编写了论语为
A,炎帝和黄帝B光和舜
国战国时期的某种
为了国信民。人装
的]路择记见
C.夏启和商游D老子和孔子
了各种齐样的治国主张。
C.写成了文伤寒杂病论3
3.“夏传子,家天下。四百线,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
局面、这种局面应
D.创编了“玉禽我"
买(河有南)
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出自三字经子】从夏
是〔)
夏天下。县
20.《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
商、周三代灭亡的共同原因中我们得到的主要启示是〔
A,国人禁动
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下列史实能在这本书中查阅到的是(
A.防民之口,胜于时川
B.失民心者,尖天下
B.尊王夷
A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B,式王伐纣
C轻徭薄赋,以德化民
D.严刑度法,有利统治
C.楚汉之单
指体的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王载之创作兰亭集序
1.以下沙物馆的名称与我国古代一项政治度相关。这项制度是〔
D.百家争鸥
21.佛数经书中的一些用语,逐渐懋汇到汉语中,处“五林投地”“况
名称齐文化博物馆晋国博物馆些周燕都遗址傅物缩
12.有人称他为“千占一
帝”,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身说法”“大千世界”“因果”“皆大欢常”“彼岸”等,唐代诈人王
省份
山东
山西
北京
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他”指的是(
维,字摩请,是源白佛救的¢维摩洁经》。这说舅〔
A.盘决
B周武王C.燕政
D.汉武帝
A.佛教是从印度传人中国的B.佛救是乔达原·悉达多创立的
A.渔让制
B,分封州
C.世袭制
D,皇帝制
13.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操发,公元前20?年处于(
C.佛敦的传人丰答了中国文化D.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上
5.文字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21年,胡运提出:“东同以前的史,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22.下图所示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推陈胡适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A.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发燕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许2此纪末
B.良渚遗址出土精美正器
北翊
C.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字
D.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
14.某位优秀的历史教师在数学中巧妙的穿插成语典做,话妖课堂织
东释
南朝
;.肯铜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腐朝是我国青
围,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提历史知识,很受学生欢
铜文明的如烂辉煌时则。下列哪幅图片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
迎。他在讲授茶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最可能用到以下哪个成语典
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回家与社会变药
青铜器〔
故《)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矬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憾
A,纸上谈兵、完陵归赵
B.背水一成、破釜沉舟
23,420一589年,中国南方攻权更送频紧,相继出现宋、齐、染.陈四
C.玉侯将相,宁有种平D.风声鹤映、草木皆兵
个王朝,被统称为“南朝”,这四个王朝都定都于(
15。据统计,西汉初期研究儒家经夹的高级官员仅占5%,到西汉中期
A.长安
B.建康
C.成阳
D.安阳
这一比例升高到45.1%,排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紫是〔
24北朝贾思翘总结了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强调婴常握农作物的生长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B.衔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谋求事半功铅
“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陷方盔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
C:官吏素质的捉高
D.道数的出现
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作品是(
文化正浩移默化地城为华斑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
16,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评论:“汉武诸将,首推卫蛋,一列一男,其
A《黄帝内经3
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
D大明历
原文化,与中原人尤片”据此可知在存秋时期各诸侯国长期的交往和
出身相同,其立功又同,亦汉史中之一奇也”。卫、金二人相同的
25。右图所示的石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
斗争中()
“立功”是〔)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小明假期想
A.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B.使诺侯国数量不断被少
A,尊崇箭术B.平定叛乱C,北击匈双
D.修筑长城
去这里旅游。他痘该去哪个省()
C,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D,客戏观上促进了民族交陆
17。创建太平道的张角,历经十多年传数,积搬了数十万信徒,在东汉
A.山西
B.陕酉
末年领导了一场数教烈烈的黄巾起义。以下关于该起义的说法,正
C,河南
D.河北
七年级所史试题第1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3页(共5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50分)
1-5(AABBC) 6-10(ADDAC) 11-15(DCBCB) 16-20(CBCCB)21-25(CDBC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0分)
26.(14分)
(1)图一:统一货币;图二:统一文字。(2分)标志:实行郡县制。(2分)
(2)变化: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大大增加。(2分)实施“推恩令”。 (2分)
(3)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里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学说汉语)。(2分)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分)
(4)巩固统治。(2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27.(14分)
(1)刘邦。(2分)文景之治。(2分)
(2)刘秀。(2分)洛阳。(2分)
东周、魏(曹魏)、西晋、北魏。(2分)(评分说明:答出一个即可,共2分)
(3)刘备。(2分)赤壁之战。(2分)
28.(12分)
(1)表现:耒、耜等工具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2 分) 河姆渡人:水稻。半坡居民:粟。(2分)(评分说明:答出一个即可,共2分)
(2)春秋后期。(2分)
(3)都江堰。(2分)
(4)江南社会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2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2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1分,共2分)
(5)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2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29.(10分)
(1)以少胜多(以弱胜强)。(2分)(评分说明:且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2)使命: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2分)品质:不辱使命(尚气节、重信守,富有爱国精神)。(2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机构:西域都护。(2分)
(3)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扁鹊:总结出中医“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
(评分说明:任选其一回答且意思相近即可,如答出祖冲之的其他成就也可给分,共2分,如果学生都做,则按第一个评分)
附表1:
7年级历史学科2023—2024学年一学期 期末 细目表
题号 分值(分) 主要考查知识点 该知识点在教材中 对应页码 考察目的 预设难度 用卷老师反馈
1 2 北京人 3-4 记忆、理解能力 易
2 2 炎帝和黄帝 14-15 记忆、理解能力 易
3 2 夏、商、周三代灭亡的共同原因与启示 21-24 理解能力、历史解释 中
4 2 分封制 23 理解能力、历史解释 易
5 2 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字 26-27 理解能力、历史解释 中
6 2 司母戊鼎 26 记忆与理解能力 易
7 2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与民族交融 31 记忆与理解能力 中
8 2 商鞅变法目的 35 记忆与理解能力、历史解释 易
9 2 孔子 39-40 记忆与理解能力 易
10 2 无为而治 38 记忆与理解能力 易
11 2 百家争鸣 41 记忆与理解能力、历史解释 中
12 2 秦始皇 44 历史解释素养 易
13 2 公元前世纪与早晚期 51与历史课标 记忆与理解 易
14 2 陈胜、吴广起义 51 记忆与理解 易
15 2 休养生息政策 55 历史解释 易
16 2 为情、霍去病北击匈奴 60 记忆与理解 易
17 2 黄巾起义 65 历史解释素养 易
18 2 丝绸之路的意义 69 记忆与理解、历史解释素养 中
19 2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73 记忆与理解 易
20 2 《史记》 75-76 历史解释 易
21 2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77 历史解释 易
22 2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79 历史解释、记忆与理解 易
23 2 南朝与定都建康 90 记忆、理解 易
24 2 《齐民要术》 97 记忆与理解 易
25 2 云冈石窟 101 记忆与理解 易
26 14 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实行郡县制。实施“推恩令”与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官员在朝廷里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学说汉语)。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两次改革的根本目的:巩固统治。 44-48 57-58 94-95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阅读与记忆、理解 易
27 14 刘邦建立西汉与文景之治。刘秀建立东汉与定都洛阳。定都洛阳的朝代:东周、魏(曹魏)、西晋、北魏。刘备与赤壁之战。 家国情怀、历史解释、阅读与记忆、理解 易
28 12 早期农业发展表现:耒、耜等工具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河姆渡人:水稻。半坡居民:粟。春秋后期铁农具与牛耕 都江堰。江南开发的原因:江南社会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主题: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0-11 29、 91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阅读与记忆、理解 易
29 10 淝水之战与官渡之战特点:以少胜多。 张骞出使西域使命: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品质:不辱使命(尚气节、重信守,富有爱国精神)。西域都护。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有效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扁鹊:总结出中医“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 67、74、80、93、98 历史解释、阅读与记忆、理解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