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学期九年级期末学情调查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24.《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
的“小康”之世。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5.“晋公子重耳出亡到狄,狄人给他很好的礼遇,并把伐唐如(狄人的分支)所得二
女叔啤和季碑分别嫁给重耳和重耳的谋臣赵衰…齐桓公北伐山戎,把山戎的冬葱和胡
豆引进中原”由此可以看出春秋时期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诸侯争霸
民族交融
C.诸侯争霸社会转型
D.百家争鸣
对外开放
26.《汉书·食货志》中记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据此可知商鞅变法
A.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B.废分封,立郡县
C.土地私有,奖励耕战
D.车同轨,书同文
27.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
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取代世袭制
思想
尊常需术
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行省制取代郡县制
28.思维导图有助于关联所学知识,结构化思考。右图所示思维导图
推思令
胡史制度
的主题是
经济
统一货币
A.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B.休养生息
经铁官营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商鞅变法
交道面城
反击匈蚁
29.对比下列两则材料对江南地区的描述,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
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一[汉]司马迁《史记》
一[南朝]沈约《宋书》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30.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观点。下列选
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A.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B.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C.隋炀帝被杀后,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D.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局面
31.唐朝疆域辽阔,民族政策也较为开明,下列图片反映唐朝民族交融的是
A.唐蕃会盟碑
B.唐招提寺
C.宣政院印
D.金奔巴瓶
32.明朝中后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花生和烟草等经济
作物。它们的传入对我国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为粮食的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B.大大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品种
C.根本上解决了人民的粮食问题
D.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33.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
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选项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造纸术的改进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应用
D.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34.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促进民族交融
B.闭关锁国的表现是颁布禁海令,不准海上贸易
C,闭关锁国是抵御西方殖民侵略的唯一有效途径
D.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35.古代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创立了多个“世界之最”:最早的城市、最古老的文字…
下列选项属于古巴比伦人成就的是
A.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B.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创立了阿拉伯数字
D.欧洲第一部民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36.古代希腊人认为,城邦由爱好城邦生活的人们组成,他们的理想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
参与城邦所有的行动和事务。与材料相印证的史实是
A.学术文化繁荣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对外侵略扩张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37.《英国通史》“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实质上新国王是由
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
会。”材料中“新国王”权力受到限制所依据的法律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十二铜表法》
38.“1789年,各州接受该宪法…从此,在一个大国里以共和政体展开了大胆的政治试
验。”该“政治试验”是指
A.王在法下原则的确立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联邦制共和制的建立
D.黑人奴隶制度的废除
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2023年秋学期九年级期末学情调查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4-28ABCCC 29-33 BBACA 34-38DBBAC 39-43 DBCBD 44-47CBBC
48.(1)魏 隋(2分)
(2)线索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事件: 1 3 6(2分)
线索2: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事件: 2 4 5(2分)
(3)共同点:实施暴政。(1分)
答案示例一:同意。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秦始皇实行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等措施都是暴政的表现。
答案示例二:不同意。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还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尽管秦始皇性格上急于求成,秦朝法律严苛,但是不能仅用暴政来对秦始皇进行评价,需要全面看待秦始皇。(2分)
(2分,只答同意 不同意,不给分)
49.(1)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图 图1陆路,图2海路 图1区域交流 图2范围更广至全球 (答出任意一点1分) (2分)
(2)佛教 毕昇 (2分)
(3)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工业革命(2分)
(4)和平与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分)
50. (1) 百家争鸣(1分) 扬弃与创新相结合;各派学说相互辩驳与融合(2分)
(2)人文主义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兴起(2分)
(3)观点: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结合)
1848年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1921年列宁从苏维埃俄国国情出发,及时调整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探索了在小农国家内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把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合,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而且促进经济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