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8 08: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一)契丹族:
1.兴起发展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苏颂《契丹帐》
(1)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
日益密切
(3)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
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2)唐末,北方汉人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一)契丹族:
2.建立政权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4)国号:
契丹(辽)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上京临潢府
10世纪初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一)契丹族:
3.巩固政权
契丹文字及货币
契丹鸡冠壶
契丹文铜镜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
1.兴起发展
党项羌……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而拓跋最为强族……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薔,土无五谷。 ——《旧唐书》
(1)生活在西北地区,原属羌族一支
(2)唐朝时,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与中原文化接触渐
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
2.建立政权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4)国号:
11世纪前期
兴庆(今宁夏银川)
元昊
西夏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
3.巩固政权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立西夏文字。
西夏铜牌
西夏货币
西夏文字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契丹族
党项族
契丹族(辽)和党项族(西夏)的兴起并逐渐强大有哪些相同点?
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创制本民族文字;
重视农耕,发展经济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一)起因: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云州。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了皇帝,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争夺燕云十六州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3.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1.时间:
2.交战双方:
3.交战地点:
4.关键人物:
5.战争结果:
1004年
辽、北宋
澶州(古称澶渊)
宋真宗、寇准
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三)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1.澶州之战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三)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2.澶渊之盟
(1)内容: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钱物
(2)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1.促进双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加速边境地区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2.加重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一)战争:
元昊称帝以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二)议和:
1.原因: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2.内容: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钱物,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3.影响: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如何看待北宋与辽、西夏的和议?
利:(1)使宋与辽、西夏保持和平稳定的局面,避免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2)边境地区的互市促进我国边远地区的开发。(3)有利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民族交融。
弊:宋向辽、西夏交纳的钱物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
政权 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北宋
西夏
汉族
契丹族
党项族
赵匡胤
耶律阿保机
元昊
960年
9世纪后期
11世纪前期
上京
东京
兴庆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族
辽与北宋的和战
建立
发展
辽与北宋的和战
党项族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建立
发展
西夏攻宋
宋夏议和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府
上京临潢府
澶渊之盟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