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一学期八级级科学单元测试卷(1)(第1章第1节至第3节)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学年一学期八级级科学单元测试卷(1)(第1章第1节至第3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8-16 11:06:16

文档简介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单元测试卷(1)
(范围:第1章第1节至第3节)
考生须知:
1.全卷共 页,有4个大题29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班级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填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21·cn·jy·com
4.本卷用到的g取10 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物体从高空落下 B.气温升高
C.飞机在空中飞行 D.自行车在公路上转弯
2.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3.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2·1·c·n·j·y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 与受力面积有关
4.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
A.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 B. 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
C.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 D. 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 )21·世纪*教育网
A. 0,2.0N B. 2.0N,0 C. 2.0N,4.0N D. 2.0N,2.0N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所示,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Kg的货物悬吊着往下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力是9×103N B.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力是9×104N
C.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D.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7.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 )
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8. 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9. 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依据可能是 ( )
A. 站台在向东运动 B. 站台在向西运动
C. 乘警在向东运动 D. 乘警在向西运动
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版权所有:21教育】
A. 两物体在10~15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 两物体在15~2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 两物体在15s 末相遇,且0~15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 两物体在20s 末相遇,且0~20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C. 8S内,小明的速度 是5m/s D. 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12.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由s=vt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B. s/t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C. 由v=s/t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s/t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21*cnjy*com
13. 小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
A. B. C. D.
14.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
15.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分别是( )21cnjy.com
A.水平向右,3.4N B.水平向左,3.4N
C.水平向左,2.6N D.水平向右,2.6N

第15题图 第17题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6. 今年的“五一”假期,小丽同学和她的妈妈一起乘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如果以观光车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   的,如果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    的。(两空选填“运动”或“静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 如图是小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从0秒到12秒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21*cnjy*com
18.一个物体重为20N,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是受到的摩擦力为 N,如果用一个沿水平方向5N的力拉它没有拉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N。
19.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在地球上质量为60kg的物体,在月球上重约为   N,质量为   kg。(g=10N/kg)
20. 2015年5月11日,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成都开赛,其中游泳项目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游泳馆展开。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1. 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_弹簧。
2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力计示数F为1.2N,则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是  N;如果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再使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要   (选填:增大、减小)。21教育网
23. 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3∶2,若甲球所受的重力为60N,则乙球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N。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4.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某小组根据猜想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图中的木块、长木板完全相同)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滑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_________ 两图可探究猜想A;
(3)利用图___________两图可探究猜想B;
(4)利用图___________两图可探究猜想C。
25. 小明同学用天平和一个最大量程5N的弹簧测力计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数据如下表。【来源:21cnj*y.co*m】
物体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0
2.0
3.0
4.0
5.0
已无刻度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上,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1-c-n-j-y
(2)小明同学实验中错误的地方是 ;
(3)去掉错误的部分,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4)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调零,然后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出处:21教育名师】
A.0N B.2N C.4N D.8N
(5)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26. (4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7. (4分)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质量约500kg,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2013年2月,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27km的自主行走。求:
(1)该机器人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0.5h, 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8. (4分)张师傅开车从外地拉货回来,将要经过一座桥,刚要上桥,他看了一下立在桥头的如图所示的限载标志,便放心地把车开过了桥。已知汽车自身的质量为6×103 kg,由此你可以肯定张师傅的汽车所拉的货物重力不会超过多少?(g取10N/kg)
29. (7分) “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 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 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
(1)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www-2-1-cnjy-com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单元测试卷(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B 解析:物体从高空落下、飞机在空中飞行、自行车转弯这三种情境中,物体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属于机械运动;而气温升高,只是温度的变化,没有位置的变化,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21教育网
2. D 解析: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即以乙车为参照物时,甲车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故A、B、C选项均错误,D选项正确。21cnjy.com
3.B 解析: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2·1·c·n·j·y
4.D 解析:A、足球与地面直接接触,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合题意;B、踢足球时,脚与足球直接接触,脚对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合题意;C、头球攻门时,头与足球直接接触,头对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合题意;D、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到地面的力是重力,是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不属于弹力.符合题意。
5.D 解析:对A: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A=G=2.0,弹簧秤A的读数为2.0N;
对B: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B=G=2.0N,弹簧秤B的读数为2.0N。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B 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是不变的,由G=mg可知货物的重力。
7.D 解析:根据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以及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因为飞船在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即在飞船上的物体不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无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B 解析:小明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向东行驶。A、如果看到站台向东运动,说明自己是向西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看到站台向西运动,说明自己是向东运动的,符合题意;C、D、无论是乘警向东或向西运动,自己乘坐的列车都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10. C 解析:其s--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所以两物体在15 s 前甲速度大于乙速度,15s后乙速度大于甲速度,0-10s甲和乙都做匀速运动,由题中图像看出,在相同的时间内,S甲>S乙,所以v甲>v乙,故 A 选项正确;在15s-20s内,甲物体的路程不变,所以甲物体没有运动,处于静止状态,故 B 选项错误;由题图可知,两物体在路程是100m时相遇,此时所用的时间都是15s,故 C 选项正确, D 选项错误。
11. C 解析:由图像可知,小明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运动是变速运动;总时间内,两人的运动路程都是40m,小明的速度一直是5m/s,则小华的平均速度也是5m/s;前2S内,应该是小华更快些;21·世纪*教育网
12.C 解析:解析:由s=??t可知,因为速度是一定值,所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A选项正确。s/t的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B、D选项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时间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但比值不变,C选项错误。2-1-c-n-j-y
13.C 解析:由题意知,人爬杆时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 由图乙可知:0~t2时间内,人加速向上运动,所以F>G;t1~t2时间内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人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G,t2~t3时间内人在减速向上运动,F<G;A、由以上分析t1~t2时间内,摩擦力应不变,故不正确;BCD、分析可知,0~t1时刻受到的摩擦力最大,t2~t3时间内受到的阻力最小,t1~t2时间内受到阻力处于二者之间,故BD错误,C正确。【来源:21cnj*y.co*m】
14.D 解析:根据发出和接收超声波的时间差可以求出汽车在某时刻距测速仪的距离,根据相邻两次发出和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可以知道在这个时间段内汽车运动了多远。第一次向汽车发出超声波经0.32s返回,可以算出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s=vt=340m/s×0.16s=54.4m。第二次向汽车发出超声波经0.24s返回,可以算出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vt’=340m/s×0.12s=40.8m。汽车在这两次间运动的路程为54.4m-40.8m=13.6m,汽车运动的时间从第一次超声波接触汽车开始到第二次接触汽车为止,时间为1.12s-0.16s=0.96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s/t=13.6m/0.96s=14.17m/s。
15.C 解析:由图像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为2.6N,向左拉动小车时,木块是静止的,木块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和拉力的作用。拉力向右,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与拉力相等为2.6N。【出处:21教育名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6. 静止; 运动 解析:小丽同学和她的妈妈一起乘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小丽与观光车的位置没有变化,以观光车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静止的;小丽与路旁的树木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运动的。
17. 1m/s 解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18. 0 等于 解析:静止时无摩擦。推而静止时有静摩擦力的作用,且推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www-2-1-cnjy-com
20. 水 相互的
21. 乙 甲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乙两弹簧伸长相同长度时,乙受到的拉力比甲大,故乙弹簧可用来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甲、乙两弹簧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发生的弹性形变)大,可以提高精确程度,故甲弹簧适合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21*cnjy*com
22. 1.2 增大 解析: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则f=F=1.2N;如果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变大,再使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要增大。【版权所有:21教育】
23. 40N 解析: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故甲乙两球的重力比也为3:2。甲为60N,则乙为60N×2/3=40N。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4. (1)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丙(或丙 甲)
(3)甲丁(或丁 甲) (4)甲乙(或乙 甲)(
25. (1)右(2)所测拉力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3)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4) C (5)质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
26. 解析:(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分)
(2)火车过桥时,由 得
(3)
(2分)
27. 解:(1)G=mg=500kg×10N/kg=5000N (2分)
(2)V=S/t=27km/0.5h=54km/h (2分)
28. 解:如图示,表示限重20t,即m=20×1000kg=2×104kg ,(2分)
6×103 kg,则可载货物质量为2×104kg-6×103 kg=1.4×103 kg,
故G=mg=1.4×103 kg×10N/kg=1.4×104N(2分)
29. (1)因为vA=100 km/h<120 km/h,vB=110 km/h<120 km/h,(2分)21·cn·jy·com
所以不会被判为超速(2分)。
(2)由图可知,轿车的行驶时间t=10:43-10:31=12 min=0.2 h,轿车的平均速度v=s/t=30km/0.2h=150 km/h>120 km/h,该轿车超速(2分)。www.21-cn-jy.com
(3)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请不要超速行驶。(合理即可)(2分)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单元测试卷(1)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6. ; ; 17. ;
18. ; ;19. ; ;
20. ; ;21. ; ;
22. ; ;23.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4.(1) ; (2) ;
(3) ; (4) ;
25. (1) ; (2) ;
(3) ; (4) ;
(5)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26. 解:
27.解:
28.解:
29.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