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传染病及免疫试题-中考生物【·重点·难点】教案(附答案和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02 传染病及免疫试题-中考生物【·重点·难点】教案(附答案和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9 20:5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点02 传染病及免疫
热点解读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实施“乙类乙管”后,在防控方面有何不同?
1.在传染源发现方面,“乙类甲管”时,主要是通过风险职业人群“应检尽检”、风险区域的全员核酸筛查等方式来发现感染者。
2.在传染源的管理方面,“乙类甲管”的时候,对发现的感染者和未排除的疑似病例要实行隔离治疗措施。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要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和隔离观察。
3.在社会面的防控方面,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以后,社会面的防控措施更多的集中在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取消或者减少对其他场所机构和人员活动的限制,尽量减少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4.在国境卫生检疫方面,实行“乙类乙管”以后,对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
知识梳理
一、传染病和免疫:
1、传染病:由_________(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_________。
2、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_________的人或动物。如:患有传染病的人或动物等。
(2)传播途径:指_________离开_________,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通过空气、饮水、饮食、生物媒介等都属于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_________,容易感染疾病的人群。如:儿童、老人等。
在以上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流行。
4、预防措施:
(1)_________: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阻止病原体的传播。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患有传染病的动物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等,这些举措都是属于_________。
(2)_________:要搞好环境卫生(如:室内通风和消毒等)和个人卫生等。
(3)_________:不让易感者与病人接触并进行_________。如:为了保护易感人群,给儿童注射疫苗,这里注射的疫苗和举措分别属于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人体免疫功能
1、人体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
2、人体免疫的功能:
(1)自我稳定:清除体内_________、_________和损伤的细胞。
(2)防御功能:抵抗_________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健康。
(3)免疫监视:_________和_________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等)
3、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的防线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_________和呼吸道黏膜上的_________ 阻挡、杀死和清扫病原体 _________免疫 (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_________和_________
(如: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_________免疫 (指人出生以后才有的,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4、抗原与抗体的概念:
(1)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及“_________”也是属于抗原。
(2)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
的_________(免疫球蛋白),叫做抗体。
(
刺激
产生
消灭
)①抗体的特点:_________,如:麻疹抗体只能抵抗麻疹病毒,不能抵抗天花病毒。
其原理是:抗原侵入人体淋巴细胞抗体新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命题趋势
1.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
2.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概念特征的认识,多以选择、解答形式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传染病及免疫的相关知识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不多,但在当前却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例题分析】
【例题】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和特殊蛋白质分别是(  )
A.抗原、抗体 B.抗体、抗体 C.抗原、抗原 D.抗体、抗原
限时检测
1.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下图中属于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是(  )
A.③⑤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2.应对新冠疫情,我国采取了各项防控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B.注射疫苗对易感人群没有任何保护作用
C.隔离感染者可有效控制传染源
D.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能切断传播途径
3.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  )
A.抵抗抗原的侵入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以上三项都是
4.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德尔塔、奥密克戎、XE等变异毒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的繁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B.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病毒经常发生变异
C.将患有新冠肺炎的病人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
D.新冠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5.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可通过注射水痘疫苗进行预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是引发水痘的病原体 B.水痘疫苗起到抗原的作用
C.水痘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D.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6.下列人体抵御病原体侵染的方式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保护作用 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
C.溶菌酶的抗菌作用 D.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
7.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党中央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有序推进全民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下列关于接种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B.接种疫苗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
C.接种疫苗后人体形成第三道防线
D.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8.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天花病毒曾造成约3亿人死亡,1796年,琴纳发明了利用牛痘浆液预防天花的牛痘接种法。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B.保护易感人群C.消灭病原体 D.切断传播途径
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艾滋病与青少年无关B.艾滋病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C.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行为等途径传播D.不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就不会感染此病
10.为预防新冠肺炎,部分人群先后接种2针同种新冠疫苗,血清中抗体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疫苗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B.人体通过接种新冠疫苗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
C.第一次接种后,人体获得了抵抗新冠病毒的持续免疫力
D.b点再次接种同种新冠疫苗,短期内人体能产生大量抗体
11.下列疾病中,不具有传染性的是(  )
A.狂犬病 B.乙型肝炎 C.肺结核 D.冠心病
12.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A.吞噬细胞 B.皮肤 C.淋巴细胞 D.淋巴结
13.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包括(  )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B.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腔道黏膜
C.体液中的吞噬细胞D.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14.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措施。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直接杀灭病原体
15.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保护作用B.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C.泪液中溶菌酶的消炎作用D.抗体与抗原结合,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16.我国魏朝时期就已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 接种人痘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消灭病原体
17.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当于特异性免疫的抗体
B.是治疗疾病的药物,没有疾病可以不接种
C.接种疫苗能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D.接种某种疫苗后,可以提高人体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18.人们采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方式预防新冠肺炎疾病的发生。注射的疫苗和免疫类型分别属于()
A.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B.抗体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特异性免疫
19.两年多的新冠疫情防控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请分析回答问题。
(1)疫情防控常态化。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已成人们的防疫常态。过滤效率高低是衡量口罩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指标需多次检测并取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对自己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核酸检测便民化。核酸检测是为了检测__________________(填“人”或“新冠病毒”)核酸的有无;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核酸检测是为了检验出___________(填“传染源”或“易感人群”)。
(3)疫苗接种全员化。全民免费接种疫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为获得大量新冠病毒以制备灭活疫苗,需将少量新冠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原因是病毒只能__________在活细胞里。
(4)生活方式文明化。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应该多吃鱼、豆类等含__________丰富的食物;某同学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时,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下表。从中可以看出运动时通过呼吸散失的水量增加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汗液 尿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00 1800 300
运动(另一天) 2000 500 600
(5)健康生活科学化。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__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你遇到心情郁闷时,你调节情绪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新冠肺炎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对待新冠肺炎这一传染病,美国政府的做法是选择了直接躺平,至今已造成超百万人死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举全国之力全面抗击新冠肺炎,交出了全球抗击新冠肺炎最优秀的答卷。保护了人民的健康、国家的平安,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1)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它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由图乙可看出它由[①] 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②]遗传物质组成。
(2)面对疫情,我国实施了许多有效的措施:①减少聚集性活动;②出门戴口罩;③核酸检测;④对患者进行治疗;⑤健康人群接种疫苗;⑥倡导居家锻炼等。上述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____(填标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__________(填标号)。
(3)疫苗是战胜疫情的终极“武器”。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__,清除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当前,我国居民大多数人已接种新冠疫苗2-3次。请你据图丙谈谈这一做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传染病和免疫:
1、传染病: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病初期。
2、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有传染病的人或动物等。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通过空气、饮水、
饮食、生物媒介等都属于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疾病的人群。如:儿童、老人等。
在以上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流行。
4、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阻止病原体的传播。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患有传染病的动物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等,这些举措都是属于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要搞好环境卫生(如:室内通风和消毒等)和个人卫生等。
(3)保护易感人群:不让易感者与病人接触并进行预防接种。如:为了保护易感人群,给儿童注射疫苗,这里注射的疫苗和举措分别属于抗原和保护易感人群。
二、人体免疫功能
1、人体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
2、人体免疫的功能:
(1)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2)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健康。
(3)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等)
3、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的防线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阻挡、杀死和清扫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白细胞) 溶解、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如:脾脏和淋巴结等)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免疫 (指人出生以后才有的,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4、抗原与抗体的概念:
(1)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
(2)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
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叫做抗体。
(
刺激
产生
消灭
)①抗体的特点:有专一性,如:麻疹抗体只能抵抗麻疹病毒,不能抵抗天花病毒。
其原理是:抗原侵入人体淋巴细胞抗体新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命题趋势
例题分析A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因此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和特殊蛋白质分别是抗原和抗体。
限时检测
1.A
【解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HIV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2.B
【解析】A.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病,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方式传播,A不符合题意。
B.保护易感人群是指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人群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由此可知,注射疫苗对易感人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B符合题意。
C.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初期,即刚表现出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所以隔离感染者可有效控制传染源,C不符合题意。
D.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所以“勤洗手、戴口罩、常消毒等做法”都是针对传播途径所采取的措施,所以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能切断传播途径,D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及时清除自身产生的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还可以随时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细胞的产生,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
4.B
【解析】AD.新冠病毒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人体的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AD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因此病毒不能“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主动发生变异,B符合题意。
C.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将患有新冠肺炎的病人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C不符合题意。
5.D
【解析】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带状疱疹病毒是引发水痘的病原体,A不符合题意。
B.抗原: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水痘疫苗起到抗原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因此,水痘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C不符合题意。
D.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注射水痘疫苗预防水痘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
6.B
【解析】A.皮肤的保护作用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符合题意。
CD.溶菌酶的抗菌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7.B
【解析】A.D.疫苗是抗原,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后,该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抗原(新冠病毒)的抗体,增强身体抵抗力,从而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AD不符合题意。B.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只能抵抗新冠病毒,具有特异性,因此给人体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B符合题意。
C.给一些人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可以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来的免疫,C不符合题意。
8.B
【解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人类战胜天花主要归功于牛痘疫苗的问世,疫苗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使人群获得免疫力。这是为了保护一些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被传染的人群,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9.C
【解析】A.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B.艾滋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没有研制出疫苗,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不符合题意。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符合题意。
D.与艾滋病患者正常接触,不会感染此病,不符合题意。
10.C
【解析】A.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疫苗相当于抗原,A不符合题意。
B.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C.据图可知,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人体内的抗体在21天后下降到较低水平,并未获得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持续免疫力,需要接种第二针疫苗进行加强免疫,C符合题意。
D.根据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图可知:b点再次接种同种新冠疫苗,短时间内人体能产生大量抗体,D不符合题意。
11.D
【解析】A.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发病死亡率极高;专家提醒,如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创伤深、广,情况严重,应同时注射狂犬病抗病毒
血清一剂,才能得到有效防治,A不符合题意。
B.肝炎病毒是指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人类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和庚型病毒之分。所以,乙型肝炎是传染病,B不符合题意。
C.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以肺结核常见,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C不符合题意。
D.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冠状动脉是为心脏细胞供血的血管。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引起冠脉微循环障碍,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俗称冠心病。冠心病不是传染病,D符合题意。
12.B
【解析】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13.B
【解析】A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不符合题意。
B.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腔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符合题意。
D.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不符合题意。
14.C
【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初期,即刚表现出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②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③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人群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接种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5.D
【解析】A.皮肤具有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B.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C.泪液中溶菌酶的消炎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D.抗体与抗原结合,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属于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
16.A
【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通过接种人痘预防病毒的感染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17.C
【解析】A.接种的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不符合题意。
B.接种疫苗属于计划免疫,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疫苗不是治疗疾病的药物,不符合题意。
CD.接种某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抗体,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属于特异性免疫,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18.D
【解析】人体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注射的疫苗、病原体等都属于抗原。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会在人体内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
19.(1)减小误差,使数据更准确;丢进口罩专用垃圾箱
(2)新冠病毒;传染源
(3)保护易感人群;寄生
(4)蛋白质;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都增加了,所以通过呼吸散失的水量增加了
(5)社会适应;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自我安慰等
【解析】(1)在科学探究和检测试验中,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多次检测的目的是避免实验数据和结果、结论的偶然性,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准确。我们自己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容易被灰尘、细菌污染,也无法判断是否接触了新型冠状病毒,所以不能随意丢弃,要丢进口罩专用垃圾箱。
(2)核酸检测的目的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的目的是尽早发现、筛查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群,即传染源。
(3)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所以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依靠自身的遗传物质寄生在活细胞内。
(4)鱼、奶、豆类等食物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人运动时通过呼吸散失的水量比休息时增加了,是因为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都增加,加快了细胞氧化分解的过程,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
(5)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当我们遇到心情郁闷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自我安慰等方式调节情绪。
20.(1)蛋白质
(2)①②;⑤⑥
(3)抗体;特异性;结合题图丙分析可知,二次接种后,人体产生的抗体浓度远比第一次接种产生的高,更有利于抵抗病毒入侵
【解析】 (1)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由图乙可看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由[①]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②]遗传物质组成。(2)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般来说,凡是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等;凡是对病人或怀疑是病人的采取的措施均为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等;其余的“讲究个人卫生、环境消毒、戴口罩”等措施可判断为切断传播途径。所以,③核酸检测、④对患者进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①减少聚集性活动、②出门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⑤健康人群接种疫苗;⑥倡导居家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清除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结合题图丙分析可知,二次接种后,人体产生的抗体浓度远比第一次接种产生的高,更有利于抵抗病毒入侵。所以,我国居民大多数人已接种新冠疫苗2~3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