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8 11:5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新课标】
通过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从制度、经济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627年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盛世局面。
原因:
(1)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用人唯贤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
(1)主要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B、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
C、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D、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3)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4.现实意义(对今天的启示):(1)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2)合理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快发展。(3)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4)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确立民本思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
知识点二、女皇武则天
1.称帝:是唐高宗的妃子,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后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骆宾王),扩大了统治基础。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在位期间,①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②人口持续增长,③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④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知识点三、“开元盛世”
1.措施:(1)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辅佐下实施改革。(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注重官吏考核)(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易错易混】
1.历史上一般把政通人和、社会安定之世称为“治世”,把政治昏暗、社会动乱之世称为“乱世”。
2.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年号“贞观”,史称其统治时期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唐太宗时期的贤臣房玄龄和杜如晦合称为“房谋杜断”。
【历史解释】
1.秦亡汉兴和隋亡唐兴有何共同之处
(1)秦朝与隋朝的共同之处:都在消灭其他割据势力后完成统一;都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都因暴政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最终被推翻。
(2)汉朝与唐朝的共同之处:统治者建立政权后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都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
2.“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2)实行开明的政策和措施,如虚心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严格考察官员;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等等。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多次盛世局面,主要表现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下属于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出土戍边将士文书883件,文书中多次出现“开元四年”的表述。通过该遗址可了解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隋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危机与探索 B.繁荣与开放 C.屈辱与抗争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C.唐玄宗实行一系列改革 D.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5.小丽是某个朝代的“粉丝”,她对自己喜爱的朝代进行了知识梳理,部分内容如下图。由此判断,该朝代是( )
政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经济——曲辕犁、筒车、唐三彩对外——玄奖西行、鉴真东渡
A.商朝 B.秦朝 C.西晋 D.唐朝
6.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  )
A.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武则天的承前启后
C.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D.宋太祖的重文轻武
7. “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宋璟
8.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经济繁荣 B.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
9.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记述:“唐朝初期,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然而到唐朝后期,教育机会广泛存在,官员们更多地来自于普通人家。”导致唐朝官员来源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进科举取士 B.唐太宗打击官僚贵族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唐玄宗大力整顿吏治
10.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结合所学,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前124年,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摘编自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2)指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
材料三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知黎庶,亦能覆舟。”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3)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主要理念。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被誉为: (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中国古代先后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判断是否成为“盛世”的最根本标准在于(  )
A.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B.有开明君主出现
C.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D.老百姓安居乐业
3. “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史学家范祖再这段话称颂的是(  )
A.汉文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高士廉等奉命编写《氏族志》时,以山东崔氏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极为不满,要求按当朝官爵重新编定,遂以皇族为第一等,将山东崔氏降为第三等。这反映唐初
A.贵族等第观念犹存 B.君主权威面临挑战
C.区域经济发展不均 D.科举制度初见成效
5.下列内容之间的关联能够体现因果关系的是(  )
①“尊王攘夷",改革内政一齐桓公称霸②休养生息政策一文景之治
③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贞观之治④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元盛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玄宗(712-756年在位),在他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一系列改革,使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但在他统治后期生活奢侈腐化,官吏贪渎,豪强相并,民日贫困,危机已经潜伏。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灭商后,周公围绕分封制进行制度革新,立71国,姬姓居53。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封国,其封地有商朝遗民、伯禽所带周人、原奄国人,相互交流由此增多,有助于民族团结。周公将血缘亲疏关系引入分封制,建立了一整套由上到下、由亲到疏,遍及天下的治国体系。
——摘编自《周公的制度革新:分封制与宗法制》
材料二 贞观六年,太宗对大臣们说:“纵观古代帝王,有兴有亡,都由于君主耳目受蒙蔽,不知政治得失,忠诚正直者不敢直言劝谏,邪恶谄谀者日渐得势,最终灭亡。这真可怕啊!”魏征答道:“臣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摘编自《贞观政要》译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公革新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宗是谁?他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良好社会局面?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 “他倡导和鼓励进谏,在专制体制下,实行了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民主’,使贞观年间诤谏成风,政治生活趋向健康、和谐。”下列各项与文中皇帝有关的是(  )
A.开通了大运河 B.创建了科举制度
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D.派鉴真东渡日本
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下列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康熙帝
4.如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5.唐玄宗在位前期,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境况,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是哪位统治者在位时期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C项正确;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排除A项;到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排除B项;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排除D项。故选C项。
2. A
【解析】根据题干“开元四年”结合所学知识,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故该遗址可能的朝代是唐朝,A项正确;宋朝、明朝、清朝与“开元四年”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3. 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B项正确;危机与探索是近代社会特征,排除A项;屈辱与抗争指的是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排除C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4. C
【详解】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结合所学可知,杜甫《忆昔》描写的是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辅佐下实施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使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项正确;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与题干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5. D
【详解】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曲辕犁、筒车、唐三彩,都是唐朝的经济成就;玄奖西行、鉴真东渡,都是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所以小丽梳理的朝代是唐朝,D项正确;商朝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项;秦朝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B项;西晋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 A
【详解】分析材料可知,反映了唐朝粮食丰收,社会安定的社会状况。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A项正确;“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与武则天、唐玄宗和宋太祖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7. C
【解析】据材料“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虚心纳谏,魏征被唐太宗称之为“镜子”,是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C项正确;房玄龄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排除A项;杜如晦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排除B项;宋璟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排除D项。故选C项。
8. D
【解析】根据题干中“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可知,唐朝科举考查文学写作,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D符合题意;科举考试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科举考试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B项;科举考试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 A
【解析】根据材料“唐朝初期,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然而到唐朝后期,教育机会广泛存在,官员们更多地来自于普通人家。”可知,唐朝后期的官员更多地来自于普通人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唐朝推进科举取士。如: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A项正确;“唐太宗打击官僚贵族”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完善三省六部制”与官员的来源无关,排除C项;“唐玄宗大力整顿吏治”与官员的来源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 (1)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孔子;贯彻落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3)以民为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以善于纳谏为例: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4)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们不仅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更有重用人才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根据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可知,为了贯彻落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汉武帝兴办太学。
(3)根据材料三中“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知黎庶,亦能覆舟。’”可知,唐太宗主张以民为本;根据材料三中“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可知,唐太宗重视人才;根据材料三中“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可知,唐太宗善于纳谏。以善于纳谏为例: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4)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们不仅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更有重用人才等。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厉精图治,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盛世”的最根本标准在于老百姓是否安居乐业,经济是否发展,因此D项正确;ABC项均属于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但是并非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D项。
3. C
【详解】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局面为“贞观之治”。故C符合题意;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文景之治”,排除A;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排除B;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排除D。故选C。
4. 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谓氏族,就是士族。高士廉完成初稿后呈给唐太宗观看,列山东崔姓为上之上等,可见当时的门第观念影响深入人心。唐太宗看后不满意,指示按照当朝官爵重新编定,“皇族”为一等,山东“士族”为三等。唐太宗此举明显是在降低、抑制门阀士族以加强皇权,借以打击门阀士族的势力。由此可见,材料反映了唐初贵族等第观念犹存,故A项正确;唐太宗利用编写《氏族志》,抑制门阀士族以加强皇权,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初年抑制门阀士族以加强皇权,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科举制度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5. 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并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①正确;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②正确;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之后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促进唐朝继续发展,③因果关系关联错误;唐玄宗励精图治,出现开元盛世,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B;③因果关系关联错误,故排除ACD。
6. 开元盛世
【详解】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一系列改革,使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答案是:开元盛世
7. (1)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依据:血缘亲疏关系和功劳大小。作用:促进了交流,有助于民族团结;建立了一整套治国体系。
(2)太宗:李世民。局面:贞观之治(可以不用引号)。原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太宗虚心纳谏;重视人民,减轻人民负担。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公革新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分封的主要依据是血缘亲疏关系和功劳大小;第三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一“其封地有商朝遗民、伯禽所带周人、原奄国人,相互交流由此增多,有助于民族团结”可知,分封制的作用是促进了交流,有助于民族团结;根据“建立了一整套由上到下、由亲到疏,遍及天下的治国体系。”可归纳出建立了一整套治国体系。
(2)根据材料二“ 贞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宗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根据材料二“纵观古代帝王,有兴有亡,都由于君主耳目受蒙蔽,不知政治得失,忠诚正直者不敢直言劝谏,邪恶谄谀者日渐得势,最终灭亡。这真可怕啊!”可知,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虚心纳谏,重视人民,减轻人民负担。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 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他统治时期,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职责,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历史上称他统治时期为贞观之治,故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 C
【解答】李世民认为国家兴衰的关键在于是否能通过纳谏防止和改正错误,因此他提倡和鼓励诤谏,在专制体制下,实行了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民主”,使贞观年间政治生活趋向健康、和谐。君臣共商国是成为了“贞观之治”的特色,对巩固君臣关系和臣属的忠君思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由材料可知,与文中皇帝唐太宗有关的是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3.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皇帝是唐太宗。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为政期间,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唐太宗认识到,只有虚心纳谏,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国家灭亡。所以他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把魏征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选项B符合题意。汉武帝、明太祖、康熙帝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 A
【解析】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虚心纳谏,知人善用,他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宣布贤才的政策,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整顿吏治,亲自选拔地方官员,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故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兴盛的原因,故选A;只有武则天提及了农业的发展措施,排除B;唐太宗到唐玄宗这一时期是唐朝逐渐兴盛的过程,故C错误;题干说明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理国家的措施,并不存在有关割据势的信息,故D错误。故选A。
5. D
【解析】唐玄宗在位前期,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由于年号开元,故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D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西汉初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开创的盛世,“光武中兴”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开创的盛世,“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开创的盛世,排除ABC。故选D。
6. (1)体养生息政策
(2)唐玄宗“开元盛世”
(3)执政者应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等。
【解析】
【考查点】重视民生问题。
【解题思路】第(1)小题,由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西汉初年,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经济萧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汉高祖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2)小题,根据材料二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可知,诗句的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3)小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给我们的启示是执政者应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