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归纳+学科素养提升):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归纳+学科素养提升):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5 21:13:58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单元归纳提升
学科素养提升
(教师用书独具)
史料史学研究——史料的鉴别与运用和史学研究方法
1 历史研究方法之——判断史料的可信度
历史研究就是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做出准确地判断和评价,而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充分的史实为依据。准确真实的、全面的史实是正确结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判断史实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时必须具备鉴别历史史料真伪和可信度的常识。一般而言,实物比文字可信;史学资料比文学资料可信;影像资料比纯文本资料可信。但凡保留过去信息的东西,都有史料价值,关键是能否从正确的角度去解读和使用。
史料在高考题中的广泛引用,反映了历史教学理念的回归,即尊重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实事求是。
2 史学研究方法
1.研究的方法
(1)基本方法: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
(2)重要方法:结构分析和阶级分析。
(3)其他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分析方法、基因分析方法、考古学方法、地理学方法、人类学方法、民族学方法、民俗学方法以及自然科学的方法。
2.史料分类
(1)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①种类: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②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③局限:受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等的影响。
(2)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①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②地位: a.比文献资料可信;b.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c.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③局限:a.实物史料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b.对有些实物史料,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口述史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①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②局限:a.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b.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c.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3.按史料价值: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
(1)含义
①第一手史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②第二手史料是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2)价值: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②当然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3)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的关系
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
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
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4.史料获取的途径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2)访问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
(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
(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
(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6)上网搜索。
5.影响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4)时代的局限性等。
6.选择史料的方法或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2)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选取。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
[典题印证] 
(2015·珠海高三质检)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腾堡创造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场达1 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人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受印刷术影响而产生
C.印刷术成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因素
D.印刷工场里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故A项错误;B项夸大了印刷术的作用,材料中也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场达1 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结合所学,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普及,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故C项正确;D项“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跟踪训练] 
(2015·淮北二模)下面对中世纪德意志诺林根城市平面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人非工具”的哲学观
B.反映了以神学为中心的世界观
C.体现了皇权专制和等级的森严
D.反映了城市经济功能异常突出
【解析】 题干提到“中世纪”,而“人非工具”是启蒙运动时期的观点,故A项错误;教会教堂位于市中心,这体现出了以神学为中心的世界观,故B项正确;题干凸显的神学世界观是中心,而没有凸显皇权,故C项错误;经济部门都在边缘地带,不足以反映城市经济功能异常突出,故D项错误。
【答案】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