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远离有毒物质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化学与生活 B 微粒的性质
佝偻病——缺少钙元素 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空气 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体积变小 茉莉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安全应急常识 D 海水中的化学
误食重金属盐——喝大量牛奶并就医 煤气泄露——开窗通风 海水淡化——主要有蒸馏法、过滤法、淡化膜法 海水制“碱”——通入氨气是为了使溶液呈碱性,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2.生活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自行车链条上镀铬,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
B.用水基型灭火器来扑灭汽油着火
C.当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调节进风口,使进风量增大
D.为防止大米霉变,应将大米保存在干燥通风处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
B.疫苗一般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勤用“84”消毒液洗手
D.“天和号”推进器上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4.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B.用甲醛浸泡动植物标本保存时间更长
C.霉变食品洗干净后可以食用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5.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 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B.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0:14:2
C.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
D.一氧化碳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故而有剧毒
二、选择题
6.食品安全监测项目中需要测定亚硝酸钠含量。如果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因此要禁止在食品中大量添加。下列有关亚硝酸钠(NaNO2)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具有咸味 B.用过量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C.亚硝酸钠是一种盐 D.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7.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A.用中国的铁锅烧饭比较健康 主要是铁导热性好
B.水能变成油 ,因为很化学变化中前后元素种类可以改变
C.吸烟能使人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所以吸烟有利于身心健康
D.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主要原因是物质的结构不同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9.生活中有化学知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因为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C.误食重金属盐后,就医前可服用蛋清或牛奶自救
D.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10.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们还知道了许多健康常识,比如,下面四种做法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A.健康人应多吸纯氧 B.长期饮用硬水补钙
C.食用加碘盐 D.吸烟提神
1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B.在酱油中加适量“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C.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量很小,不需要从外界摄入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12.下表是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性质与用途 石墨可用于制作铅笔;活性炭可用于净水
B.能源与环境 提倡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可以使用海上风能,转化为我们使用的电能
C.安全常识 图书馆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扑灭;进入深井时做灯火实验
D.生活与健康 蔬菜水果可为人体提供维生素;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来保鲜
A.A B.B C.C D.D
1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经常咬铅笔芯,会导致铅中毒 B.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
C.不可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D.服用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
14.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为了防止缺锌大量服用含锌保健品 B.在钢铁表面涂油可防止生锈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延长保鲜时间 D.室内起火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15.民以食为本,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国家的发展。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脂肪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可用碘水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D.用霉变花生制成的压榨花生油烹调食品
三、综合应用题
16.化学科学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摄入的各种食物和饮品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可预防坏血病
B 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C 霉变食物加热后可以食用
D 人体摄入过多油脂容易引发肥胖
(2)空气质量指数是依据常规检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计算得到,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
(3)液氯(Cl2)曾用于天然水的杀菌消毒。在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R的化学式为 ;实验中MnO2可以用高锰酸钾等物质替代,标出高锰酸钾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或空气)、可燃物、 。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现代人熄灭酒精灯时,采用灯帽盖灭的方法,采用的原理是 。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中国是“茶之国”,喝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咖啡因()是其中之一,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及兴奋大脑等作用。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过程,如图1。
咖啡因能溶于水,可使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不同茶叶水提物中咖啡因的含量,结果如表1。吸光度值越高,咖啡因含量越高。
表1 四种茶叶咖啡因吸光度值
茶叶品种 铁观音 滇红茶 白毫银针 龙井
吸光度值 0.076 0.103 0.123 0.047
实验人员使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75进行其他研究,结果如图2、3。咖啡摄入过多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骨质疏松等,生活中应将其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获得浓缩液的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由表1可知,咖啡因含量最低的茶叶是 。
(3)由图3得出的结论是:在使用信阳毛尖、 、 、浸泡3min,浸泡次数4次内,随浸泡次数增加,茶水中咖啡因含量降低。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2可知,单次浸泡、浸泡时间相同时,温度在80~95°C范围内,浸泡温度越高,茶水中咖啡因含量越高 。
②咖啡因摄入过多对人体有害 。
18.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十四亿人民众志成城,终于战胜疫情。回顾抗疫历程,你能体会到化学知识在抗疫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1)建方舱:方舱建筑材料包括轻钢龙骨、聚氯乙烯塑料线槽等,钢材属于 (选填“金属”或“合成”或“复合”)材料。
(2)供营养:隔离人员的营养餐中包含米饭、肉类、蔬菜和牛奶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3)勤消毒:“双氧水消毒液”在抗疫过程中功不可没。学校现需配置50Kg质量分数为3%的双氧水消毒液用于校园消毒,请帮忙计算需要购买浓度为30%的双氧水 Kg。
(4)测体温:及时测量自己及家人体温变化,随时做好降温工作离不开温度计。
①用温度计的水银球一端蘸取浓硫酸,取出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到温度计示数上升,是因为浓硫酸能吸收 ,并放出热量。
②小宇测量体温时打碎温度计,水银掉落在地面形成很多小汞珠,应该怎样清理? 。
(5)【网络搜索资料】水银学名为汞(Hg),常温下是银白色液体,密度大、沸点低,受热易蒸发,不溶于水。汞撒落后会蒸发,很快会污染室内空气,还可能会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血液,使人发生中毒。汞能与硫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无毒物质硫化汞(HgS)。依据以上信息,完成下面问题:
I、汞元素是人体的 (选择填空: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害元素)。
Ⅱ、小字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关掉屋内所有热源,开窗透风
B.戴上手套和口罩用小勺把水银收集到盛有水的玻璃瓶中
C.向不易收集的细小水银珠上撒硫颗粒降低危害
参考答案:
1.BD
2.AB
3.BD
4.BD
5.BC
6.B
7.D
8.D
9.C
10.C
11.B
12.A
13.A
14.B
15.C
16. ABD O3(或臭氧) H2O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隔绝氧气(或者空气)
17.(1)物理
(2)龙井
(3) 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75 浸泡温度为85℃
(4) 错 对
18.(1)金属
(2)蔬菜
(3)5
(4) 水/H2O 关掉屋内所有热源,开窗透风,戴上手套和口罩用小勺把水银收集到盛有水的玻璃瓶中,向不易收集的细小水银珠上撒硫颗粒降低危害
(5) 有害元素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