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中考一轮复习 句段运用 课件(共9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 中考一轮复习 句段运用 课件(共9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8 14:5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2张PPT)
第一编 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章 语段综合Ⅱ(句段运用)
学业目标 对标考情
1.发现并积累不同语境下具有 个性化特征的词句和段落,能 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和习惯选 择使用。 2.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 法,准确地表情达意。 病句辨析与修改是历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的重
要考题,也是一个难点。该考点素材大多来自课
外,或与时事政治相关,或与学生生活相关。从
考查病句类型上看,近年考查的都是常见的病句
类型。
学业目标 对标考情
3.能把顺序已乱的句子重新排 序;能依据上下文的语境,根 据要求选择衔接恰当的句子; 能根据上下文的特点,仿写出 符合要求的句子。 4.在生活和写作中能根据需要 选择或运用恰当的句子传情 达意 2023年学考首次在语段情境中考查了
标点符号,考查的是点号的使用,以选择题的形
式出现。
近五年,语言运用中句子衔接(句子的选
用)与排序这个考点,考查排序3次、衔接2次。
江西省2023年学考首次把句子衔接放在语段中进
行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虽然看似是一个轮考考
点,但不是必然如此。学生在复习时,要全面到
位,不可顾此失彼
续表
1.(2023·江西)(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之一。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作
为流体,大气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之中,它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被称为风( )风
拂过了沧海桑田,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踪迹,它曾把细柳装扮成碧玉,让海棠
“绿肥红瘦”,也曾无情地打在雪夜回家之人的身上。____,风既没那么自由自在,
也不敢肆意妄为,而是经常被神魔们操控着。
(1)(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B
A.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B.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C.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界中一种天气现象
D.风是一种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
(2)(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D
A.? B., C.! D.。
(3)(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
A.不过在小说《西游记》中 B.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
C.所以在小说《西游记》中 D.以小说《西游记》为例
2.(2022·江西)(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D
①但包括诗词、书法、绘画在内的传统文艺,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
②身为一名建筑师,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
③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
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
④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
来自于他们笔下的诗词。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3.(2023·湖南衡阳·改编)(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
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心驰神往,给了年
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
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
人对话的方式;()……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素昧
平生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摘选自《经济日报》2023年5月13日,有改编)
(1)(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A.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B.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C.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D.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成为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
键因素
(2)(2分)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D
A.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
B.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
C.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
D.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
4.(2023·天津)(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
是( )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过
去1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空气质量改
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B
A., 。 …… B.、 : …… C., : ; D.、 。 ;
5.(2023·山东枣庄·选编)(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____,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____,
可以提升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____,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面貌。每个人都应
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A.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B.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C.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D.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考点一 病句辨析与修改
(一)常见病句类型例析
江西学考主要考查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
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或分句的顺序不合理,即不符合语法习惯或不符合
事理。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1:她是我们学校的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女教师。(应将定语部
分改为“我们学校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女教师”)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2: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条件反射的实验,他总是把动物用绳子缚在实验室的
架子上。(这个句子状语的语序不当,应改为“用绳子把动物”,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应
紧靠动词)
(3)并列短语语序不当
例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
计划下,顺利开展。(按照逻辑关系,开展工作时应当先计划、再组织、后推进,
所以正确的语序是“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协同推进”)
(4)逻辑语序不当
例4: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应当是先“建立”后
“完善”,因此两个词语位置要互换)
(5)关联词连接的内容语序不当
例5:读诗不仅能够提升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不仅……而且”
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应改为“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
境界”)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指句中词语的搭配不符合事理,不符合习惯,不符合现代汉语的结
构规律。搭配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
例6: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此句中并列短语“……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作主语,而主语“出色工作”不能与谓
语“采用”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
例7:公共阅读空间只有提升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效能,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
群体的阅读期待。(搭配不当,将“提升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效能”改为
“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
(3)主宾搭配不当
例8:今年麦子的收成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收成……是……一年”主宾
搭配不当)
(4)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9: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歌曲,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
岁的作品。(“平均年龄仅20岁”不能修饰“作品”,应改为“平均年龄仅20岁的年轻人
的作品”)
(5)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10: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
献出中国力量。(关联词搭配不当,可将“只有”改为“只要”,或将“就”改为“才”)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或几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成分
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缺主语
例11: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结合,使历代文化得以闪烁璀璨的光辉。
(缺少主语,删除“通过”或者“使”)
②缺谓语
例12:公众人物被人群拥戴、被媒体追捧等公共资源,也理所应当公众知情权
和媒体批评监督权所直接涉及的对象。(前一句缺少谓语,可在“公众人物”后加上
“拥有”;后一句同样缺谓语,可在“理所应当”后加上“成为”)
③缺宾语
例13:监察组将继续紧盯网吧乱象治理,努力营造健康绿色的上网。
(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上网”后面加上“环境”)
④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14:在这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小强和李小萌夺得了男、女冠军。
(应在“夺得”前加上“分别”)
(2)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指句子的意思本来已经明确,却又说些多余的话,结果反而重复啰唆。
所谓赘余,即多余的,无用的。一个句子结构是完整的,语义也明确,但添加了不
必要的词语,自然就是多余的,成了赘余。成分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句子成分赘余
例15: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并非偶然。其爆火的原因,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
的结果,是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将“其爆火的原因,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
结果”改为“其爆火,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
②文言词语的使用引起赘余
例16:这是我的舍弟,请多多关照。(“舍弟”是谦辞,即对人称自己的弟弟,
说“我的舍弟”,形成赘余,应删去“我的”)
③成语使用引起赘余
例17:东风浩荡征帆劲,大潮奔涌奋楫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
人责无旁贷的责任。(“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与后面的
“责任”重复)
④约数词引起赘余
例18:2022年我国5G基站总量已达到231.2万个,约占全球5G基站60%左右。
(删除“左右”)
4.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是表达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
纠缠在一起,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句子结构混乱,造成关系套叠、
表意不清,形成病句。
(1)句式杂糅
例19:赵孟頫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
结构空间匀整。 (句子中包含了“……的原因,是……”和“……,是因为……”两
种句式,删去“的原因”或“因为”)
(2)语句拼合
例20:当老师把这次宣传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大家都有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
是难以形容的。[句子把“当……时,我们大家都有一种……的感觉”和
“(这种)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强行拼合在一块了]
(3)中途易辙
例21: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途易辙,偷换了主语,导致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所谓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够清楚、不明了,可以这样理解,也可
以那样理解。
(1)指代不明
例22: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李丽建议举办读书交流会,杨芳建议
举办演讲比赛。我同意她的建议。(“她”指代不明,应将“她”改为“李丽”或“杨芳”)
(2)句子歧义
例23: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究竟是妹妹很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很
着急呢,还是妈妈很着急呢?可以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以在“爸爸”
前面加逗号,还可以在“妈妈”后加逗号)
例24:有些航空公司规定,经济舱旅客每人可以免费托运两件重23 kg的行李。
(“两件重23 kg的行李”有歧义,可改为“两件共重23 kg的行李”)
6.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句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
或客观事理。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相矛盾
例25: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
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将”表示未完成,“了”表示已完成,
自相矛盾)
(2)概念不清
例26: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报纸、电视、网络”均属于“媒体”的范畴,不能与“媒体”并列)
(3)主客颠倒
例27: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即作品,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人对物不陌生)
(4)否定不当
例28:考生在考场上专心地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在焦急地等
待着。(“无时无刻”指没有哪个时刻的意思,否定不当,应改为“无时无刻不”)
(5)不合事理
例29:成熟的荔枝都是深红色或紫色。(“都是”太绝对,“都”改为“大多数”)
(6)强加因果
例30: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
(7)数量不当
例31:香猪产业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养殖培育技术,使香猪的死亡率比原来降低
了两倍。(“倍”一般与“高”“多”“增加”“扩大”连用,不能与“低”“少”“减少”“缩小”连用)
(8)照应不周
例32: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一面与两
面搭配不当,前面“是否”包含两面,后面只说了“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这一面。把“是否”删掉,或者把“能”改成“能否”)
(二)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
一些病句题语病的设置有比较明显的标志,通过查看这些标志,通常可以快速
辨识句子是否有语病。
一看并列短语,看是否出现下列毛病:(1)属种概念或分类不恰当,如例26;
(2)前后不搭配,如例6和例7;(3)语序错位,如例3。
二看关联词语,看是否出现下列毛病:(1)关联词连接的内容错位,如例5;
(2)关联词与语意不相符,如例30;(3)关联词不配套,如例10。
三看否定词,看是否出现否定不当或多次否定引起语义相反的情况,如例28。
四看数词,看是否出现下列毛病:(1)歧义,如例24;(2)约数重复或矛盾,
如例18;(3)“降低”“减少”用倍数的情况,如例31。
五看两面词,看前后是否照应,如例32。
六看代词,看是否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如例22。
七看介词或介词短语,看是否出现下列毛病:(1)掩盖主语,造成成分残缺,
如例11;(2)主客颠倒,如例27。
八看动词,看是否出现下列毛病:(1)缺宾语或宾语中心语,如例13;(2)
动宾搭配不当,如例7。
九看文言词语或成语,看是否出现语意重复的情况,如例16和例17。
十看助词,看是否出现下列毛病:(1)多项定语或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如例1;
(2)缺宾语中心语,如例13;(3)不合逻辑,如例25。
考点二 标点符号
常用的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包括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
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
的停顿和语气。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书名号、
专名号和分隔号。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破折号和省
略号有时还兼有点号的作用。
学考中标点符号使用易错考点
标点符号 易错点 举例
顿号 (、) 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 还有并列词语时,大 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 号,小的并列词语之 间用顿号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
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标点符号 易错点 举例
顿号 (、) 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 之间不用顿号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
就熟悉的。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 顿号,但表确数的地 方必须有顿号 他看起来三十六七岁。(表概数)/今天做值日
的是四、五组。(表确数)
续表
标点符号 易错点 举例
分号 (;) 并列关系句,分句较 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并列关系句,分句较 长的用分号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处世就要宽容:宽
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容者,海纳百川,
不心胸狭隘。
续表
标点符号 易错点 举例
问号(?) 主谓倒置的句子,问号应 放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出去吗,李玉兰?
出现了疑问词但没有疑问 语气的句子,不能用问号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情究竟该怎
么办。
两句连问,若是选择问,则 中间为逗号;若是连续 问,则中间为问号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
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
生活。
续表
标点符号 易错点 举例
冒号(:) 冒号套用。应避免 一个冒号范围内再 用冒号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
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这里两个冒号套用
了,将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冒号一般管到句 末。若只管到句子 的中间而不能管到 句末,不能用冒号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时,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
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
况在全国多所学校都存在。(句中冒号只能管到
“做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可将冒号改为
逗号,并将“深夜”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提示下文的具体内 容不能用逗号,而 要用冒号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
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
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续表
标点符号 易错点 举例
冒号(:) “××说” 后面的 标点 林小姐哭丧着脸说:“妈呀,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
么衣服?”(“××说”在前面用冒号)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
“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叙述语言在人物语言之间,“说”后逗号)
“妈呀,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林小姐哭
丧着脸说。(“××说”在末尾用句号)
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套花色皮衣,很孩子
气的。(“××说”后转述“某某”的话,一般用逗号)
续表
标点符号 易错点 举例
引号(“”)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 整,句末句号放在引号里面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如果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成为 句子的一部分,句末点号 (问号、感叹号除外)要放在 句末引号之外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
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 一层用双引号,里边的一层用 单引号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
事?”
续表
标点符号 易错点 举例
省略号 (……) 使用省略号时,省略号后 除引号外,一般不用别的 标点符号,也不能用表示 列举的词 谷雨时节,雨下得很从容,黄瓜、茄
子、辣椒、西红柿、豌豆……等纷纷
挂果,它们较着劲,热闹得紧。
(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删除
“等”)
续表
标点符号 易错点 举例
书名号(《》) 非作品 的名称 误用书 名号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2年的主题是
《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
(专栏名、主题名、活动名、机构名均不是作品
名,不能用书名号。例句中“关注普遍眼健康,共
筑‘睛’彩大健康”是主题名,应用双引号;“睛”表
特殊含义,应用单引号)
续表
标点符号 易错点 举例
书名号 (《》) 作品的 名称误 用引号 《上海文学》新开《自由谈》一栏,本期刊载了长篇对谈
“生活与故事,故事与影视”。(书名、卷名、篇名、报
刊、节目、歌曲、影视剧、雕塑等均为作品,应用书名
号。例句中“生活与故事,故事与影视”是文章名,应用书
名号)
破折号 (——) 破折号 与 “即、就 是”连用 每当疼痛发作时,焦裕禄就采用“压迫止痛法”——就是用
茶壶盖顶住疼痛部位来止痛。(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与
“即、就是”连用会导致语意重复,应删除“就是”)
续表
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初中阶段主要考查考生平时对常见标点符
号的用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因此,解答这类试题时应做到:
(1)准确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2)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判
断、合理使用标点符号;
(3)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的设计意图
和规律;
(4)平时要总结、积累标点符号使用的特点,并运用它们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还要注重在具体语境中准确把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考点三 句子的衔接
句子的衔接常见类型有句子的选用和句子的仿用。
1.句子的选用
句子的选用就是根据特定的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子形式,以追求最佳的语言表
达效果。
(1)陈述对象要一致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意思要表达连续、完整,陈述对象必须保持一致,
这是句子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果中途改换陈述对象,势必造成句子语气、语意的中
断或阻隔。因此,陈述对象一致是语句衔接的重要条件。答题时,一要看几个句子
主语是否一致,二要看主语不一致的句子是否从同一对象角度展开的。
(2)行文内容要一致
所谓“行文内容要一致”,其实指的就是话题要一致,即要围绕一个中心说话。
话题出岔,节外生枝,内容当然就不能一致了。做这类题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句子
之间的衔接,特别是局部关键词语的含义要相互照应。
(3)语句结构要一致
所谓“语句结构”,指的就是句式结构和短语结构。“语句结构一致”就是强调衔接句
和其前后语句结构和短语结构要一致,破坏了这种一致性,也就失去了语句的连贯。
(4)语句意境要一致
在描写或抒情的语句中或语段中,往往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或喜或悲,
或褒或贬,或明快或低沉。在同一段文字里,只有保持意境一致,做到情景相融,
才能使整段语句连贯衔接。
(5)音节和谐要一致
汉语十分讲究音节和谐。做这类选择题时,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句式
对称,音节协调;二是上下文押韵,对称和谐。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
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多的短语排在后,以保持整个句子音节的匀整性。
(6)提承照应要一致
所谓提承照应的一致性,就是前面提到的内容要与后面承接的内容一致。最常
见的形式是句子中出现的双面词——“与否”“是否”“是不是”“有没有”“是非”“胜负”等,
它们表示事物的两种可能性,稍不留心,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是两种可能性,而后
面承接的只涉及一种情况,形成照应不周全的语病。
2.句子的仿用
仿用句子实际上就是仿写。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句式相同,同时还应使用相同
的修辞手法;更为重要的是内容上也要相照应,做到“形神”兼备。仿用句子题既有
一定的限制,又给考生留有较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解答仿用句子题
一般采用以下思路:
(1)审清题干,明确仿写要求。弄清要写几个句子,写什么内容,用什么修
辞手法,格式与字数有何限制等。仿写出的句子,在内容上,嵌入式、续写式仿写,
要顾及文段的整体内容,要与例句话题保持一致;命题式仿写要善于联想、想象,
做到形神兼备。句式、结构、修辞手法上,无论何种形式的仿写都要与例句相同。
(2)分析例句,挖掘有用信息。理解例句的主旨意蕴,特别是隐含意义,保
证仿写句与原句句意一致。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如果是复句,要特别注意分句间
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有时,原句在标点上也有暗示,如分号表示要写并
列关系的复句,冒号表示要写总起句或总括句。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要准确使用
相同的修辞手法。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例句一致。
(3)推敲锤炼,选择最佳答案。审视所仿写的句子,看是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
脉相通。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字数与例句尽量保持一致,注意上下文的照应。
考点四 句子的排序
语句的排序是江西卷常考题型,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
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解答排序题的一般方法是:
1.明体裁,定中心。解答语句排序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
句特点,明确语段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
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最后,我们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
或尾句。
2.明结构,理思路。不同体裁的语段结构形式有所不同:记叙性语段常常以时
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和结果)为顺序;议论性语段常常把观点
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说明性语段同议论性语段一样,
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
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析关系,抓标志。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并列、承接、解说、对比、
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关系,而这些关系往往体现在一些语言标志上。(1)
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2)暗
示性词语的使用:“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
相对关系;“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过去”
“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得出结论;
“诸如此类”,表示综合;等等。(3)有指代意义的词语: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往往
紧跟在所指代的内容后面。
4.巧排除,走捷径
(1)首句排除法
一般情况下,很可能某两个或三个选项首句是一样的。这时如果参照上面
“定首尾,抓要害”的方法,能准确找出首句,就可排除二至三项不合要求的选项。
(2)标志词排除法
标志词主要指代词、关联词、顺序词、总结词等。一般来说,代词往往紧跟在
它指代的对象后;关联词在前后两个分句中配合出现。当看到以上两种情况时,我
们可以迅速将前后两句捆绑,把与此不同的选项排除。同样,也可用顺序词、总结
词等来排除。
一、常见短语类型(简表)
名称 类型 举例 特点
并列 短语 名+名 良师益友 报刊书籍 仙露琼浆 (1)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
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2)并列短语有时前后可以
互换位置。
(3)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
相同,但个别也不同,例如:
姐姐和我(名词+代词)
动+动 调查研究 团结互助 走进走出
形+形 光辉灿烂 庄严肃穆 真诚忠实
代+代 我和他 这样那样 这里那里
数量+数量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三斤五两
名称 类型 举例 特点
偏正 短语 定+中 (名、代) 祖国大地 一朵茶花 前 进的步伐 新建的校舍 重叠的树影 (1)名词前的修饰成分是定语;
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成分是状
语。
(2)在“偏”和“正”中加“的”或
“地”,如果通顺,则大多数是偏正
短语
状+中 (动、形) 独立思考 慢慢地走 长 途跋涉 非常出色 彻底领悟 小 声议论
续表
名称 类型 举例 特点
主谓 短语 名+动 思想解放 老师讲课 风 云突变 (1)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2)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
“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
“怎么样”
名+形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精 力充沛
代+动 大家唱歌 我们回去
代+形 她美丽 他孤孤单单
续表
名称 类型 举例 特点
动宾 短语 动词+宾语 消灭敌人 放下包袱 发 展生产 进行斗争 骗取信任 恢 复平静 爱热闹 下决心 像珍珠 丢下它 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
被关涉的关系。宾语是回答动词
“谁”“什么”“哪儿”的
续表
名称 类型 举例 特点
补充 短语 动+补 看清楚 去一趟 拿起来 走得急 补充短语的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
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
用,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形+补 机灵得很 密得不透气 漂亮极了
续表
二、句子成分(简表)
名称 定义 符号 举例
主语 是句子陈述的对象,指明 说的是“谁”或“什么” 1.赵州桥非常雄伟。
2.将军家的厨师来了。
3.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
美德。
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 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___ 1.我赞美白杨树。
2.王亚平是特级航天员。
3.外婆的健康如何?
4.她依然低头不语。
名称 定义 符号 举例
宾语 在动词后面,表示动 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 物,回答“谁”或“什么” 一类问题 1.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2.妈妈正在责骂弟弟。
3.我不怕困难。
定语 是名词前的附加成分, 用来修饰、限制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 数量、所属等 ( ) 1.(运动员的)衣服早已湿透。
2.(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3.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续表
名称 定义 符号 举例
状语 是动词或形容词的附加成 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 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 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 [ ] 1.[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
东西感动着。
2.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裙
子的仙女。
3.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代起]
[就]投身于革命。
续表
名称 定义 符号 举例
补语 是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带成 分,用来补充说明动作和行 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 向、时间、处所、数量、性 状等 〈 〉 1.厚厚的雪把一切都盖得〈严严实
实〉。
2.颜色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3.妈妈气得两眼〈通红〉。
4.他最近脾气坏〈透〉了。
续表
(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语文学得好不好没关系,这个看法不对。数理
化当然重要( )但语文是学好各门学科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有较高
的阅读写作水平,就有助于知识的增广和思维的拓展;反之,数理化等其他学科也
学不好,常常是一知半解的。数理化要写实验报告,写科研论文,____,肯定不行。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加强语文学习。
基础训练
1.(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C.; D.。
[解析] (上下两句为转折的分句,两者意思联系紧密,所以用逗号)
2.(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D
A.阅读能力差 B.动手能力差 C.语言能力低 D.语文表达能力低
[解析] (“语文表达能力低”内涵更广,更准确,衔接更自然)
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A.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加强语文学习
B.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加强语文学习
C.为了造成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加强语文学习
D.为了预防这种情况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加强语文学习
[解析] (B项,否定不当,“避免”“不再发生”不合情理,应去掉“不”;C项,搭配不
当,“造成”与“发生”搭配不当;D项,否定不当,“预防”“不再发生”不合情理,应去
掉“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青春——人的一生中最美的年岁。它是一个人的生命含苞待放的时期,生机勃
发,朝气蓬勃,它意味着进取,意味着上升,蕴含着巨大希望的未知数。青春赋予
葆有它的人们以充沛的精力。人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拥抱成功,去勤奋学习,去奋斗
创造。它是平凡的,因为人人都得到过和经历过;____,因为人人都失去过或者将
要不可避免地与之揖别。青春是一种人所共有和人所共知的,得之不难失之也不易
的短暂如霞光般的东西。
4.(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C
A.人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拥抱成功,去奋斗创造,去勤奋学习
B.人人有足够的时间去奋斗创造,去拥抱成功,去勤奋学习
C.人人有足够的时间去勤奋学习,去奋斗创造,去拥抱成功
D.人人有足够的时间去勤奋学习,去拥抱成功,去奋斗创造
[解析] (一个人成长历程一般是“勤奋学习”“奋斗创造”“拥抱成功”的过程)
5.(1分)对语段中“如霞光般的东西”短语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B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解析] (七下教材补白中有“短语”知识,分别介绍了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
语、动宾短语与补充短语,可参照其分析)
6.(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
A.它又是珍贵的 B.它又是短暂的 C.它又是伟大的 D.它又是永存的
[解析] (前一分句强调“平凡”,根据后一分句意思,与之相呼应的是“珍贵”)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位于平原的长城多用夯土砌筑,就地取土,土质有黄土、褐沙土( )黄褐
土等。在戈壁周边的长城,则使用芦苇、铁索、红柳等植物作为土质长城加强筋。
河西地区因地制宜,使用土坯砌筑长城墙体( )从秦汉至唐宋,砖的成本一直
都比较高,____。早期长城的构筑方式多为后世长城所继承,前一朝代的长城也常
为后世所沿用。
7.(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C
A.戈壁周边的长城,则使用芦苇、铁索、红柳等植物作为土质长城加强筋
B.在戈壁周边的长城,通过使用芦苇、铁索、红柳等植物作为土质长城加强筋
C.在戈壁周边的长城,则使用芦苇、红柳等植物作为土质长城加强筋
D.戈壁周边的长城,就使用芦苇、铁索、红柳等植物作为土质长城加强筋
[解析] (画线句不合逻辑,“铁索”不属于植物,应删去)
8.(1分)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A.、 。 B., 。 C.、—— D., ;
9.(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B
A.而且砖砌长城直到明朝才出现 B.所以砖砌长城直到明朝才出现
C.因此砖砌长城在明朝也难得一见 D.同时砖砌长城直到明朝才出现
[解析] (对应前句,构成因果关系句,关联词应为“所以”)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自我雕琢需要恒心。正如《劝学》中所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须知,____,都要经过花苞的长期孕育。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
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才有《本草纲目》的问世。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
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拥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才能达
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10.(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B
A.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知识积累的过程
B.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
C.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是内心丰盈的
D.自我雕琢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解析] (句子不合逻辑。根据内在逻辑,“知识积累”在前,“内心丰盈”在后,两者
的顺序需要调整)
11.(1分)下列与“自我雕琢”这一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C
A.长期孕育 B.遍尝百草 C.内心丰盈 D.水滴石穿
[解析] (“自我雕琢”是主谓短语,“内心丰盈”是主谓短语。A项是偏正短语,B项是
动宾短语,D项是并列短语)
12.(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
A.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 B.盛开任何一朵鲜花
C.任何一朵鲜花的凋谢 D.凋谢任何一朵鲜花
[解析] (通读语段,根据语境可知,应是鲜花的盛开要经过花苞的长期孕育,陈述
对象应是“鲜花的盛开”)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就现实来看,一边是元宇宙的持续走热,另一边却是其内涵外延的模糊不清。
____,目前尚无公认的权威定义。很多人对其认知,基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部科幻
小说《雪崩》。依据书中的描述,人们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
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虚拟分身( )孪生现实,听
上去着实酷炫。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应用百花齐放的今天,这一新变量
很容易移动一池春水。
1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B
A.这一新变量很容易移动春水 B.这一新变量很容易搅动一池春水
C.这一新变化很容易移动一池春水 D.这一新变化很容易搅浑一池春水
[解析] (“这一新变量很容易移动一池春水”属于用词不当,可以把“移动”改为“搅动”)
1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C.! D.。
[解析] (“虚拟分身”与“孪生现实”是词语之间的并列,所以应该用顿号)
1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B
A.元宇宙也不例外 B.比如元宇宙的概念
C.元宇宙也是如此 D.所以元宇宙就是如此
[解析] (A项“元宇宙也不例外”是表示前一句说的不是元宇宙,而实际是前一句说
的是元宇宙,不符合语境;B项“比如元宇宙的概念”紧接前一句的话题,仅从“概念”
的角度举例,符合语境;C项“元宇宙也是如此”是表示前一句说的不是元宇宙,而
实际是前一句说的是元宇宙,不符合语境;D项“所以元宇宙就是如此”是强加因果
关系,不符合语境)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生长、繁
殖和发育的需要,这种植物被称为自养植物。____,需要从其他植物或真菌中
“窃取”营养物质维持“生计”,这种植物被称为异养植物。其中,有些异养植物
与真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共生体系,通过真菌的菌丝体获取营养,也被称为菌异养
植物。天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6.(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B
A.通过绝大多数植物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生长、繁殖和发育的需要
B.绝大多数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
C.绝大多数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繁殖、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D.绝大多数植物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而且满足自身生长、繁殖和发
育的需要
[解析] (画线句语序不当,“生长、繁殖和发育”的逻辑语序为“生长、发育和繁殖”)
17.(1分)下列短语结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D
A.营养物质 B.异养植物 C.典型代表 D.获取营养
[解析] (D项为主谓短语,其他三项是偏正短语)
18.(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
A.然而,也有一些植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B.相反,也有一些植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C.而且,也有一些植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D.假如,也有一些植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解析] (对应前句“自养植物”,后句“异养植物”,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句)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鼠兔是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至少有雪豹、棕熊、狼、赤狐、金雕等32
个以上的物种依靠鼠兔,比如鼠兔们打出的洞为许多小型鸟和蜥蜴提供了藏身之所,
而且由于鼠兔们的干扰和改造,使得当地微生境的植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能力大大
提高。____所以,只要看见有云雀起起落落,那一定不要去打扰,因为那里很可能
有鼠兔。
19.(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A.至少有雪豹、棕熊、狼、赤狐、金雕等32个物种依靠鼠兔
B.有超过雪豹、棕熊、狼、赤狐、金雕等32个以上的物种依靠鼠兔
C.有约雪豹、棕熊、狼、赤狐、金雕等32个左右的物种依靠鼠兔
D.至少有雪豹、棕熊、狼、赤狐、金雕等超过32个以上的物种依靠鼠兔
[解析] (“至少”“以上”并用,表示约数的词语赘余。一般表示约数的词语,只需要一个)
20.(1分)语段中的下列短语,在结构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D
A.生态系统 B.关键物种 C.藏身之所 D.起起落落
[解析] (“生态系统”“关键物种”“藏身之所”都是偏正短语,“起起落落”是并列短语)
21.(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B
①它们机警地站在鼠兔洞口,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报警给鼠兔。
②而鼠兔们也会把草皮下的微生物带出来堆积到洞口,拱手相送给云雀当食物。
③即便翱翔在空中,也会及时给鼠兔们提供警情预警。
④云雀是称职的警卫员。
⑤在三江源,鼠兔和云雀是最要好的朋友。
A.④②③①⑤ B.⑤④①③② C.④⑤③①② D.⑤②③①④
[解析] (由鼠兔过渡到云雀需要一个过渡句,第⑤句就充当了过渡句的作用;然后
介绍云雀与鼠兔的交往过程:云雀像个警卫员那样为鼠兔报警,而鼠兔回馈以食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