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 检测内容:9.1~9.2一、选择题(11×4分=44分)
1.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有关
2.(2014·山西)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
B.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一定小于B下表
面所受的压力
C.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
D.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的浮力
检测内容:9.1~9.23.如图所示,将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缓缓地向下压,当木块全部浸入水中仍继续下压一段距离,则在整个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大后不变
C.先不变后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4.把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ρ铁>ρ铝)则( )
A.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铁块与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5.将一只盛有水的薄塑料袋,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重力为9 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水中,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 N时,袋内水面与袋外水面相比较( )
A.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高
B.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低
C.塑料袋内水面与袋外水面相平
D.塑料袋内水面与袋外水面高低无法判断
检测内容:9.1~9.26.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则该物体的密度为( )
A.1.0×103 kg/m3 B.0.8×103 kg/m3
C.1.5×103 kg/m3 D.1.25×103 kg/m3
7.2010年5月22日,明代古沉船“南奥一号”在“华天龙”和“重任1601”的共同作用下慢慢浮出水面。它从刚露出到完全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所受的浮力(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8.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检测内容:9.1~9.29.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如图所示,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弛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 )
A.人的重力减小了
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
C.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
D.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10.(2014·宁波)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 N,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 g/cm3)中时,弹簧秤示数变为2 N。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ΔF和Δp,则无法求得的是( )
A.m B.ρ C.ΔF D.Δp?
11.(2014·随州)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木)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冰)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共面(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9∶8,则V冰∶V木为(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 )
A.9∶8 B.8∶9 C.1∶8 D.2∶9
检测内容:9.1~9.2二、填空题(14×2分=28分)
12.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石块重为1 N,将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 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N,石块的体积为____cm3。(g取10 N/kg)
13.2013年夏,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将“探触”5 000 m深海。当其排开水的体积为3 m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____ N;当其下潜至1 000 m深度时,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____Pa;该潜水器从1 000 m深处继续下潜,受到的浮力将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0×103 kg/m3,g取10 N/kg)
14.质量为5.4 kg的铝球全部浸入水中,当在水中下沉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N,当它沉到水底静止不动时,所受的浮力为__ __N。(ρ铝=2.7×103 kg/m3,g=10 N/kg)
15.如图所示,甲图中A、B两个
金属块体积相等,则FA浮____FB浮;
乙图中A′、B′两个金属块体积相等,
则F′A浮__ __F′B浮。(均填“>”“=”或“<”)
检测内容:9.1~9.216.(2014·达州)一匀质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有的体积浸入水中,物体的密度是____ kg/m3;若把该物体放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中后,则该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水与受到酒精的压强p酒的关系是p水____p酒(填“>”“=”或“<”)。
?
17.(2014·南京)如图所示,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A,水对杯底压强为pA;在B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B,水对杯底压强为p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FB,pA__ __pB。已知球的质量为2.7 g,当它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cm3。
检测内容:9.1~9.2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8.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求:(g取10 N/kg)
(1)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的重力
是____N;
(2)圆柱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
的浮力是____N;
(3)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 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 kg/m3;
(5)分析图象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填“大”或“小”);
(6)分析图CD段,可得结论:__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
检测内容:9.1~9.2四、计算题(2×8分=16分)
19.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 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子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 N。(g取10 N/kg)
(1)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求金属块的体积;
(3)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金属块是何种金属。
检测内容:9.1~9.2 检测内容:9.1~9.220.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给日本环境带来了灾难,清除铯污染已迫在眉睫。
(1)对于池塘中的铯,可投入吸水性很强的沸石加以吸附。为测量一沸石块的密度,技术人员展开实验探究,如图甲所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沸石块的质量;②用量筒测量适量细砂的体积;③用量筒测量沸石块和这些细砂的总体积。
问:沸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对于土壤中的铯,可用一定浓度的酸液清洗并去除。为测量酸液的密度,技术人员展开实验探究,如图乙所示:①取一装有铁砂的密闭玻璃瓶,用细玻璃丝悬挂在校零后的弹簧测力计下方,测得其重量;②将玻璃瓶完全浸没于水中,测得拉力大小;③将玻璃瓶完全浸没于酸液中,测得拉力大小。
问:酸液的密度是多少?(g取10 N/kg)
检测内容:9.1~9.2
课件10张PPT。 检测内容:9.3一、选择题(8×3分=24分)
1.(2014·成都)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静止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等于自身重力
C.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
D.在水中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
2.将重为2.5 N的物块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0.5 N的水,则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
A.3 N B.2.5 N C.2 N D.0.5 N
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物体沉浮条件时做过一个小实验,他们将一土豆放入水槽中发现其在水中悬浮,然后将几枚大头针完全插入土豆中后发现土豆( )
A.下沉 B.上浮 C.悬浮 D.漂浮
检测内容:9.34.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
A.F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 D.F甲=F乙,ρ甲<ρ乙
?
5.(2013·河南)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D.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6.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质量为20 g的物体,从容器中溢出15 g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
A.下沉,压强不变 B.上浮,压强不变
C.漂浮,压强减小 D.悬浮,压强增大
检测内容:9.37.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
8.(2014·遂宁)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
A.下沉,变小 B.下沉,变大
C.上浮,变小 D.悬浮,不变
检测内容:9.3二、填空题(20×2分=40分)
9.(2014·烟台)大家熟知的“曹冲称象”
故事里蕴含的主要物理思想方法是 __ 。
10.(2014·达州)小华用测力计测得某物体的重力为10 N,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0 N,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__ __N;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它将处于____状态。
11.人体的密度跟水差不多,约为1×103 kg/m3。已知一成年男子的质量为70 kg,该男子的体积约为____ m3,当该男子漂浮在海面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____N。
12.一个重30 N,体积为0.002 m3的物体用绳子
悬挂着,如图所示。现将物体全部浸没在烧杯
的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N(g取10 N/kg)。
物体浸入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释放绳子后,
物体将____。
检测内容:9.313.如图所示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质量约为22 t。2012年6月,“蛟龙号”
挑战7 000 m深度,下潜过程中它受到海水
的压强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当它悬浮在深海某处时,
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 N。
14.用手将一重为5 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8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
m3。(g取10 N/kg)
15.将一块石蜡,分别放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当石蜡静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与排开酒精的体积之比为____。(ρ石蜡=0.9×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
16.一个体积为2 m3的气球,在地面附近空气对它的浮力是____N;若气球充满氢气后总重是10 N,它最多能吊起____N的物体。(ρ空=1.29 kg/m3,g取10 N/kg)
检测内容:9.317.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小晶球的体积是____cm3,水晶球的质量是____g,水晶球的密度是____g/cm3。
三、实验探究题(8分+9分=17分)
18.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1)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____。使用弹簧测量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在____ 的位置,若不在此位置,应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2)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____N。
检测内容:9.3
(3)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____ 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木块放入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4 N。
(4)如果不计摩擦和绳重,图(丙)所示的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木块的密度为____ kg/m3。
(5)如果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将该木块全部拉入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 N,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 kg/m3。
(6)如果实验中先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然后取出木块直接测量木块的重力,从理论上分析,按这样的实验顺序测得的木块密度值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检测内容:9.319.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
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少量细铅丝,制成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__将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ρ水=1.0 g/cm3,F浮=ρ液gV排)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
使竹筷直立漂在液体中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 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 。(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不计铅丝体积)
检测内容:9.3
四、计算题(9分+10分=19分)
20.用手将一个质量为500 g,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物块浸没于水中,使物块表面离水面20 cm。求:
(1)正方体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正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放手后,正方体物块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g取10 N/kg)
解:(1)p=ρ水gh=1.0×103 kg/m3×10 N/kg×(20+10)×10-2 m=3×103 Pa
(2)F=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0-3 m3=10 N
(3)G=mg=0.5 kg×10 N/kg=5 N,由F浮>G,物体上浮至漂浮F′浮=G=5 N
检测内容:9.321.(2014·襄阳)一个底面积为10 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 m3、密度为0.8×103 kg/m3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则:
(1)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则取出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3)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减小了多少?(g取10 N/kg)
解:(1)物体A的质量mA=ρAVA=0.8×103 kg/m3×20 m3=1.6×104 kg,
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GA=mAg=1.6×104 kg×10 N/kg=1.6×10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