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7章力与运动单元及单元清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7章力与运动单元及单元清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8-16 09:16:48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静止__状态或__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__推理__得出的,因此__不能__用实验直接验证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__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__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__惯性__。
3.惯性只与物体的__质量__有关,__质量__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容易__改变__。
4.惯性的利用和防止:惯性对人们有利的一面要加以__利用__,不利的一面要加以__防止__。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1.(4分)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因此不能肯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而获得的
D.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2.(4分)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则该物体(  )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C.运动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4分)哪位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运动物体如果不与其他物体作用,就会沿直线匀速地一直运动下去(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阿基米德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4.(4分)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
A.落回地球  B.飞向太阳 C.绕地球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5.(4分)在水平桌面上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反驳如下说法中的(   )
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B.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
C.若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6.(4分)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物体有惯性,运动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物体有惯性,静止物体没有惯性
C.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外力时没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6.(4分)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物体有惯性,运动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物体有惯性,静止物体没有惯性
C.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外力时没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7.(4分)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站立的人突然向前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向前倾说明人不具有惯性
B.人向前倾说明车具有惯性
C.车突然加速
D.车突然减速
8.(4分)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
A.穿钉鞋跑步 B.跳远时助跑
C.滑步推铅球 D.远距离投篮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8.(4分)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
A.穿钉鞋跑步
B.跳远时助跑
C.滑步推铅球
D.远距离投篮
9.(4分)(2014·宜昌)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经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__ __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仍然__ __,所以紧套在柄上。
10.(4分)在平直的公路上,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小轿车和大货车相比,__ __的惯性大;若小轿车加速行驶,速度比大货车快,则其惯性一定比大货车惯性____(填“大”“小”或“相等”),这是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__ __有关。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一、选择题(7×4分=28分)
1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就不能保持运动
B.物体不受力,就一定保持静止
C.物体不受力,就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不受力,就一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可判断图
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
A.小明正确    
B.小华正确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13.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个石块,使石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他想,若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了,石块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落到地面上
C.继续匀速转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14.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必须在胸前系好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突然启动 D.紧急刹车
15.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的是(  )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D.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
16.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
17.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正在(   )
A.匀速行驶 B.加速行驶 C.减速行驶 D.正在转弯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二、填空题(9×2分=18分)
18.人类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物理学中关于运动和力的研究。
(1)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和思辨认为
__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__;
②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__
永远运动下去__;
③英国科学家__ __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__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__。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19.2012年5月29日,杭州“最坚强司机”吴斌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被迎面飞来的金属块击中,他强忍伤痛完成了一系列安全停车措施,挽救了车上24名乘客的生命,自己最后却不幸牺牲。客车高速行驶时,吴斌不能使它立刻停住,这是因为客车具有__ __,他减速刹车后让车安全停下,这是因为客车受到了地面对它的
_摩擦力__。
20.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地震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及时给灾区人民送去必需物品,采用飞机空运物资进行空投。飞机匀速飞行,空投物资时,应在指定地点的____(填“前”或“后”)方投下物资,物资刚下落时速度和方向是__ __,此时飞机的惯性__ __(填“减小”或“增大”)。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三、实验探究题(14分)
21.科学家伽利略曾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平面的运动情况。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
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
相同的__ __。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 _ 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 __运动,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得到的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综合应用
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__一切__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切”指该定律对所有的物体都适用。
(2)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作用的物体仍然可以__运动__,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__改变__的原因,而不是__维持__物体运动的原因。
2.惯性: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所有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__无__关,它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大小,物体的__质量__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不是力,因此解释惯性现象时,不能说“惯性的作用”“惯性力的作用”“受到惯性”等,而应该说“由于__惯性__”。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综合应用
1.(5分)(2014·连云港)如图所示,为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强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将小车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若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车将做__ __运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__
填“单纯的实验”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2.(5分)跑步的人会被石头绊倒,是因为运动的物体具有__ __;当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斜,是因为静止的物体具有__ __。事实表明,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__ __。
3.(5分)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列选项中惯性最大的是(  )
A.奔驰的骏马 B.漂浮的热气球 C.树枝上的小鸟 D.缓慢进站的动车
4.(5分)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综合应用 5.(5分)(2014·抚顺)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6.(5分)如图所示,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 m/s的速度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的物体将(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
C.上升一段距离后开始下落
D.由于惯性,将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综合应用 7.(5分)如图,一位老人正在打门球,被打出的门球会慢慢停下来。对“门球会慢慢停下来”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门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门球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
C.门球的惯性逐渐消失 D.门球所受的摩擦阻力大于它的惯性
8.(5分)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甲);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综合应用
一、选择题(6×6分=36分)
9.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
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上
B.向上运动
C.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立即静止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鸡蛋。如果列车突然刹车,则桌上的鸡蛋(   )
A.向甲滚动  B.向乙滚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地转动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综合应用 11.一同学在以5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让手中的物块自然下落,发现物块恰好落在A处,如图所示。那么,当汽车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再做该实验,物块将会落到(  )
A.A处   B.B处   C.C处  D.无法判断
12.下列说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
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紧套在木柄上
D.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13.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会向前倾倒。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要用到以下四句话:
①刹车时人脚和汽车一起减慢了速度;
②汽车行驶时人和车以相同的速度前进;
③人的身体由于惯性还在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
④人会向前倾倒。
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综合应用 14.一杯水放在做直线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情形如图所示,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列车向左匀速运动
B.列车向右匀速运动
C.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二、填空与实验探究题(8×2分=16分)
15.(2014·昆明)今年4月25日,浙江象山一收费站,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货车紧急刹车停车交费时,车厢内约70吨钢筋瞬间刺穿驾驶室并将其掀翻。这是因为紧急刹车后,车虽然__ __,但钢筋由于__ __仍然向前运动,才发生了事故。最终钢筋还是停了下来,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钢筋的__ __发生了改变。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综合应用 16.如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_
_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__。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可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__ __,运动的时间越来越____。由于实验中摩擦力__ __,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景。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么木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改变,木块将__ __。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综合应用
三、简答题(8分)
17.如图所示,将扑克牌盖在玻璃杯上,再把1元的硬币放在牌上,用手指迅速将扑克牌水平弹出,硬币会怎样?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解:硬币会掉在玻璃杯中。虽然扑克牌被弹出,但硬币因为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会随扑克牌一起飞出去。后又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在玻璃杯中。
?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__合力__,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__分力__。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__和__,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__相同__。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__差__。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中较大的力的方向__相同__。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1.(4分)一个大人能提起一桶水,两个小孩同时用力也能提起同样一桶水,这个大人所用的力就是两个小孩共同作用的__ __,两个小孩所用的力就是大人所用力的__ __。
2.(3分)关于力的合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才能合成
B.只有作用在同一方向上的力才能合成
C.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才能合成
D.任何两个力都能合成
3.(3分)关于同一直线二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求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D.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4.(4分)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沿水平方向运动;小明拉,小红推(如图所示),拉力和推力分别是200 N和150 N,对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与作用效果判断正确的是(  )
A.350 N,方向向右
B.200 N,方向向右
C.150 N,方向向右
D.50 N,方向向左
5.(4分)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F1=20 N,F2=30 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
A.大小为50 N,方向与F1相反
B.大小为50 N,方向与F2相反
C.大小为10 N,方向与F1相同
D.大小为10 N,方向与F2相同
6.(4分)将重为4 N的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 N,则皮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A.1 N       B.3 N
C.4 N D.5 N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7.(4分)甲、乙两同学沿同一直线拉一小车。甲用40 N的力向右拉,乙用50 N的力向左拉,小车受到的合力是____N,方向向____(填“左”或“右”)。
8.(4分)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一个力F1=10 N,方向水平向西,欲在该物体上再加一个力F2,使它和F1的合力为零,则F2的大小为__ __N,方向__ __。
9.(4分)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方向向东,大小为20 N,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60 N,方向向西,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____N,方向__ __。
10.(6分)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亮同学将橡皮筋的左端固定于P点,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O点,如图(a)所示,然后他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如图(b)、(c)所示。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1)在图(a)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__牛。
(2)实验中,小王同学每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
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3)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__
二力之和 。
?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一、选择题(6×6分=36分)
11.一个物体受到均为30 N的一对平衡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减小到20 N,则物体(  )
A.速度减小 B.按减小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停止运动
12.九龙渊国际龙舟赛中,“红星龙”号上的20名划桨手奋力整齐地划着桨,追赶着正前方的第一名,如果每只桨对水的作用力是80 N,水对船的阻力始终为400 N,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划桨时,船所受合力大小为1 600 N
B.在划桨时,船所受合力大小为1 200 N
C.在划桨时,船所受合力为2 000 N
D.在划桨时,船所受合力为400 N
13.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该两个力的合力如图所示,已知F1=35 N,方向向右,则另一个力F2的大小和方向是(   )
A.15 N,向右   B.15 N,向左
C.55 N,向左 D.55 N,向右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14.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它们同向时的合力为40 N,若它们反向时合力为10 N,则此两个力的大小为(   )
A.40 N,8 N B.30 N,10 N
C.25 N,15 N D.20 N,20 N
15.重为3 N的赣南脐橙,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关于脐橙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于3 N,方向向上 B.小于3 N,方向向上
C.大于3 N,方向向下 D.小于3 N,方向向下
16.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毽子踢出后竖直上升又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均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若毽子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F1、F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二、作图题(2×6分=12分)
17.小红和小明沿水平方向推拉
一辆小车,如图所示。以“O ”
点代表小车,画出他们对
小车的合力示意图。
解:略
18.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用“长二F”火箭发射升空,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火箭总长58.3 m,起飞质量约500 t,起飞推力约6×106 N,试画出“长二F”火箭起飞时所受合力的示意图。(g取10 N/kg)
解:略
?
?
?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9.张傅为了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并把所得的数据填入了下表:
①如图甲所示,橡皮筋原长AE,它在同方向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伸长到AE′,记录下此时F1、F2的大小和方向。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②如图乙所示,橡皮筋在两个方向
相反的力F1和F2作用下伸长到AE′,
记录下此时F1、F2的大小和方向。
③如图丙所示,撤去F1、F2后,用力
F作用在橡皮筋上,使橡皮筋也伸长
到AE′,记录下此时F的大小和方向。
请你阅读实验步骤,分析表格数据,
总结二力合成的规律。
(1)比较当F1与F2同向的情况下,F1、F2和F之间的大小与方向的关系,得出结论:同一直线上的同向二力合成的时候,合力的大小等于__
方向与__ __相同。
(2)比较当F1与F2反向的情况下,F1、F2和F之间的大小与方向的关系,得出结论:同一直线上的反向二力合成时,合力的大小等于__
两个力的大小之差__,
方向与__ __相同。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__静止__或__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__平衡力__ 。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相等__、方向__相反__,并且__作用在同一直线上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物体受到的一对平衡力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1.(3分)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
2.(3分)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A.从树上落下的苹果 B.从滑梯上匀速直线滑下的小孩
C.进站的汽车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
3.(3分)如图所示的是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 s拍摄一次)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4.(3分)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
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
地面对牛的阻力
5.(5分)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粉笔盒受到__重力__和__支持力__,这两个施力物体分别是__地球__和__桌面__,这两个力是一对__平衡力__。
6.(3分)下列物体受力
示意图中,物体能处于
平衡状态的是(  )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7.(3分)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则该两个力(  )
A.一定平衡   B.可能平衡
C.一定不平衡 D.无法确定
8.(3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桌面拉一物块运动。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时,物块在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处于____状态;当测力计的示数为4 N 时,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N。
9.(4分)一辆重为1.5×104 N的小汽车,当它以60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 000 N,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为__ __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它受到的支持力为__ __N。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10.(4分)如图所示,一个单摆在A、B两点之间摆动,当它在摆到A点时,受到____力和____力两个的作用,这两个力__ _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11.(6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 __(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拉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
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____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
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__
读数误差(或滑轮有摩擦)__ (答出一条即可)。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12.下面四幅图中都画
出了两个力,其中属于
二力平衡的是(  )
13.如图,为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不受力
B.小球受平衡力
C.小球受非平衡力
D.小球只受重力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14.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的重力是平衡力
B.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由于它是静止的,所以它没有惯性
D.由于它与桌面之间有力,所以它能保持静止
15.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则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合力一定为零 B.它们的大小相等
C.它们的方向相同 D.它们的受力物体相同
16.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国旗匀速上升时,下列哪一对力属于平衡力(   )
A.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旗的拉力 B.旗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旗的拉力
C.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
D.旗对绳子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17.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   )
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
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
18.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 - 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物重指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方向竖直向下的力)(  )
A.F1>F2
B.F1=F2
C.F1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19.(2014·烟台)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5 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 N,甲的示数是5 N
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 N,乙的示数是10 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20.室内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只吊灯。灯绳对灯的拉力和
____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灯绳的拉力和____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1.飞机停在飞机场上,且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一定__ __ (填“平衡”或“不平衡”),判断的依据是因为__
。这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且大小____,方向__ __,并且在__

7.3 力的平衡 第1课时 力的平衡 22.一起重机吊着重为3 000 N的物体静止在空中时,钢丝绳的拉力是___ _N;若以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是 __
N;若以4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是_ __N。

23.如图所示,把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木块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相同),先使右盘中的砝码数多于左盘中的砝码数,可以观察到木块将 __;当__ __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两盘中的砝码相等,用手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开手后,木块将__ __。通过以上实验,可以总结出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必须_
_大小相等__、__方向相反__,并且__在一条直线上__。
?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1.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1)物体受__平衡力__的作用;(2)物体__不受力__的作用。
2.二力平衡的应用: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__方向__;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推知物体所受合力为__零__。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1.(3分)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轿车,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轿车所受的牵引力与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轿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与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与轿车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3分)如图所示,小琳使劲向上提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桶水,由于水太重没有提起,此时水桶处于平衡状态。则使水桶平衡的力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4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快速拉出桌布,茶具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留在桌面
B.扛着货物,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经过努力没提起哑铃,说明哑铃所受的拉力小于或等于重力
D.划船是船桨对水的作用力大于水对船桨的作用力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4.(4分)如图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
5.(4分)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增减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点的位置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6.(4分)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
7.(4分)一个杂技运动员单手支撑在另一个
杂技运动员的手上(如图所示),当上面那
个运动员静止时,受到了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它们是(  )
A.上面运动员的压力和地面的支持力
B.下面运动员的压力和地面的支持力
C.上面运动员的压力和下面运动员的支持力
D.上面运动员的重力和下面运动员的支持力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8.(4分)观察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可知小球做____
(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此时小球所受的力____
(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9.(6分)如图所示,是码头上经常见到的叉车搬运货物的情景,货物M放在叉车上,M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N的作用。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当货物M静止时,FN__ G;
(2)当叉车使货物匀速上升时,FN__ G
(3)当叉车使货物匀速下降时,FN_ G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10.(4分)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物体A随着表面粗糙的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一、选择题(4×5分=20分)
11.如图所示,是一架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的示意图。如果用F表示钢索的拉力,用G表示电梯受到的重力,那么,能正确表示电梯受到的力的示意图是(  )
 
1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13.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向火星北极地区降落,打开降落伞后,“凤凰号”竖直下落的速度在15 s内从1 450 km/h降至400 km/h,此过程中,降落伞和探测器受到的火星大气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之间的关系是(  )
A.F1>F2  B.F1=F2 C.F11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2 s,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 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 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 N
D.4~6 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二、填空题(6×3分=18分)
15.降落伞的伞头做得都很大,其目的是为了让跳伞员下降时能受到较大的____;若跳伞员跳伞时,伞和人受到的重力等于__ __时,降落伞做匀速直线运动。
16.如图甲所示,物体A重40 N,被50 N的水平压力FA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B重60 N,在35 N的水平拉力FB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A为____N,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fB为____N。
17.(2014·德阳)如图所示,A物体重40 N,B物体重12 N。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____N。如果要使A物体匀速向左运动,则应给它施加一个大小为 N的水平向左拉力。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18.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 __,并通过调整__ 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 __ (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的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纸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7.3 力的平衡 第2课时 平衡力的应用 四、作图题(10分)
19.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用力推箱子但未推动,请画出此时箱子的受力示意图。
解:略
课件14张PPT。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17:38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并开创了中国载人应用型飞行的先河。
火箭升空120秒后,逃逸塔与箭体分离,
在分离的瞬间,下列关于逃逸塔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失去重力 B.速度为零 C.仍有向上的速度 D.速度反向
3.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D.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4.2012年5月19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 m栏比赛中,我国选手刘翔以12秒97的成绩卫冕冠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起跑时,刘翔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起跑器反过来给他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B.刘翔在赛道上,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C.刘翔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站在领奖台上,刘翔对领奖台的压力与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一个重为120 N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用50 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合力为(   )
A.70 N,方向竖直向上 B.70 N,方向竖直向下
C.0 N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顶部分别受到向上和向下的都为5 N的拉力作用(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 N,0 N B.0 N,5 N C.5 N,5 N D.0 N,10 N
7.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我国选手李娜勇夺冠军,成为该项国际赛事的亚洲第一人。在网球运动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球拍对网球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网球与球拍撞击时,球拍发生形变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飞行的网球不受力的作用
D.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8.体重为490 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上
9.在世界女排锦标赛上,我国排球队队长冯坤发球时,把球竖直向上抛出,则(   )
A.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的阻力方向都向上
B.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的阻力方向都向下
C.球上升过程中,受到地球吸引力和阻力,合力方向向下
D.球下降过程中,受到地球吸引力和阻力,合力方向向上
10.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正在圆形轨道上转圈的过山车 B.减速进站的火车
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
11.重力为G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若苹果在空中所受阻力小于G,则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   )
A.等于G B.等于0 C.大于G D.小于G
12.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力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B.乒乓球在空中运动时,仍受球拍的作用力
C.球拍击球时,只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D.乒乓球惯性小,所以容易来回抽杀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二、填空题(24×1分=24分)
13.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__ 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 N。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它将__ __。
14.陆永是奥运举重冠军,假设他用2 000 N的力把重1 960 N的杠铃举过头顶,杠铃被举高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__ __N,这个合力使杠铃由__ __状态变为__ __状态。
15.重为2 N的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根据__ _ _可知,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____N,方向是__ __的。
16.小王同学在端午节时随父亲到嘉陵江上乘船游玩。当船加速行驶时,船受到__ 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此时以___为参照物,小王是静止的。
17.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象棋评论员讲评棋局时,棋子静止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每一枚棋子受到____对平衡力的作用,其中重力与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
18.《交通法》规定,乘坐汽车时,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乘客由于__ __,身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假如正在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车将会处于_ _(填“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状态。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19.一个箱子重为100 N,放在水平面上,受6 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应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 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这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
?
20.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个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开动向前运动时,气泡将向____(填“前”或“后”)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____(填“前”或“后”)运动。其原因是__ __具有惯性。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21.实验表明,雨滴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下落的速度成正比。如图是一个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和下落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在0~t1这段时间内,雨滴做__ 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受到的阻力越来越____(填“大”或“小”)。
(2)在t1~t2这段时间内,雨滴做__ 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此时它受到的__ __力和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
三、作图题(2×2分=4分)
22.在图中,平板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随平板车一起运动的木箱A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解:略
?
23.如图所示是两人乘坐双人动力滑翔伞正在空中水平匀速直线飞行,设O点为整个装置(包括人)的重心,图中已画出整个装置所受重力,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将整个装置所受的力补画完整,并用相关字母表示出这些力。
解:略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四、实验探究题(7分+5分+8分=20分)
24.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体验“模拟引力”之后,进一步思考:绳子的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A:与小球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B:与小球运动的快慢有关;
猜想C:与绳子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于是进行实验探究:用一根细绳子的一端拴住一个小球,用手抓住绳子的另一端,抡动细绳,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实验中,用手感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做几次实验后,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
(1)实验中,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力和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不计空气阻力)。
(2)实验中,小球的运动方向是变化的,说明其运动状态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改变。若绳子断了,小球继续运动,那是因为小球具有__ __。
(3)分析对比实验次数1、2的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____;分析对比实验次数__ __的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B。
(4)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__ __法。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25.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
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
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
锥的质量为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
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3m的小金属球,在
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8m的小金属球。让它们
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
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间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__
__;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__ 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26.学习了“同一直线的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C,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____,应使橡皮筋__
__,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____(填“=”或“≠”)F1+F2,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____。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
五、计算题(2×8分=16分)
27.质量为5 kg的物体,在一个F=25 N的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墙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试分析:
(1)物体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g取10 N/kg)
(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多大?
解:(1)两对平衡力 图略 
(2)因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
故f=G=mg=5 kg×10 N/kg=50 N
?
?
内容:第七章 力与运动
28.质量为60 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物体自身重力的0.2倍,问:(g取10 N/kg)
(1)水平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2)如果将物体置于更粗糙的地面上,摩擦阻力变为其自身重力的0.3倍,若人的拉力增为原来的2倍,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解:(1)F=f=0.2G=0.2mg=0.2×60 kg×10 N/kg=120 N 
(2)F′=2F=2×120 N=240 N,f′=0.3mg=0.3×60 kg×10 N/kg=180 N,F合=F′-f′=240 N-180 N=60 N 方向跟拉力方向相同,水平向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