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复习建议

文档属性

名称 数的认识复习建议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4-08 22: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数的认识”的一些建议
“数的认识”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常见的量这几部分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而且是分散在几个年级学习的,间隔时间长,容易遗忘,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学时要以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发展数感为重点,让他们在现实、生动的情境中去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学过的各种数,联系实际来体会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在多种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感。
下面就这部分内容谈谈我的看法:
1、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各种数,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因为在头脑中将知识形成一定的结构更利于学生记忆和应用,教学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教材在第41页第2题中,呈现了一些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整数、零、分数、负数,鼓励学生说出所学的数的发展过程,感受引入分数、负数的必要性,再结合生活事例,举例说明这些数的应用。
2、复习数的读写和改写时,要帮助学生对整数的意义、表示、比较大小、实际应用等有个全面的认识,将知识更加系统化。首先要突出“数位”教学,数位是指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一个数的数值意义就在于这种数字和数位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从数值意义上对其进行读数和写数。显然,正确理解数位意义,切实建立数位概念,是正确读、写数的必要前提。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读数和写数的基本规则,比较数的大小的基本方法和数的改写的方法。
3、复习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时,要在理解概念意义的基础上,抓住概念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发展,从整除出发,引出倍数、因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三条线索。 从倍数到公倍数到最小公倍数;从因数到公因数到最大公因数,从含有因数的个数和特点引出质数和合数,从质数引出质因数,从合数引出分解质因数,从两个数含有公因数的个数和特点引出互质数;从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中引出偶数和奇数。最后利用这些知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这样,数的整除的所有知识 就形成有结构的一大块贮存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4、关于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的知识,复习时从实际测量出发,引导学生再次经历分数、小数产生的过程,感受其产生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和比的意义,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各种数之间的互化。
5、对常见的量的复习,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现实情境,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并注重让学生亲自体验,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知道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还要懂得名数之间的改写的方法。
总之,教学时,要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复习,共同重温并整理所学的知识 ,使之系统化。在回忆和整理知识时,要让学生做复习的主人,多让学生发言,互相补充,逐步形成系统的、 完整的、明确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仅加深了理解,印象深刻,而且感到通过复习和整理确实有所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