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省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安徽省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8-17 18: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安徽省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3和2 B. 4和3 C. 5和4 D. 6和5
 
2.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且乙<丙 D. 甲<乙,且乙>丙
 
3.用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中(  )
  A. 光反应的条件 B. 暗反应(碳反应)的条件
  C. 能量的转换过程 D. 由CO2合成糖的过程
 
4.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
  A.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B.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B.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C. 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 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6.如图中甲、乙、丙3个图分别表示某个生物(假设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和乙
  B. 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乙和丙
  C. 甲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D. 甲、乙、丙三个细胞的DNA数分别为8、8、4
 
7.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8.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
  A. B. C. D.
 
9.果蝇的下列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
  A. 受精卵 B. 体细胞 C. 精原细胞 D. 精子
 
10.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70%、30% B. 50%、50% C. 90%、10% D. 80%、20%
 
1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人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D.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12.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13.下列对关于“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的解释不恰当的是(  )
  A. 体现了植物有顶端优势现象
  B. 体现了植物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C. 这是由于生长素能促细胞伸长生长
  D. 这是由于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14.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是(  )
  A. 从过量砍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
  B. 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
  C. 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
  D. 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1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
  A.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B. 不同的生物群落之间
  C. 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D. 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20分)
16.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象.请回答问题:
(1)本实验所用的染色液为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      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图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      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细胞是      (填字母).
(3)洋葱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图中c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理论上是      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
 
17.豌豆的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进行四组杂交组合实验,结果如下: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高茎圆粒 高茎皱粒 矮茎圆粒 矮茎皱粒
①高茎圆粒×矮茎皱粒 66 70 73 69
②矮茎圆粒×高茎皱粒 123 0 0 0
③矮茎圆粒×高茎皱粒 84 80 0 0
④高茎皱粒×矮茎圆粒 99 104 104 96
(1)请根据上表写出下列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①      ;②      .
(2)以上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      定律.
(3)组合④的子代个体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      ,其亲本的交配方式为      .
 
18.研究人员对五种生物细胞中一类核酸分子的碱基组成进行化学分析,结果如表.请回答问题:
生物 碱基分子数的百分比
A T G C
肺结核分支杆菌 15.1 14.6 34.9 35.4
酵母菌 31.3 32.9 18.7 17.1
鲱鱼 27.8 27.5 22.2 22.6
鼠 28.6 28.4 21.4 21.5
人 30.9 29.4 19.9 19.8
(1)被检测的这类核酸是      ,判断依据是碱基中不含      .
(2)G的百分比与      的百分比大体相等、A与G之和大体等于T与C之和,这些数据成为该类核酸分子结构中碱基遵循      的证据.
(3)不同生物四种碱基组成百分比有显著差异,这是生物具有      的物质基础.
 
19.科研人员对某湖泊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一年的研究,调查结果如表.
项目 能量(kJ/m2 a)
太阳辐射 4969635
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 30244
呼吸消耗 14290
被分解和未利用 13563
植食动物 同化量(总生产量) 2391
呼吸消耗 1467
被分解和未利用 479
肉食动物 同化量(总生产量) 445
呼吸消耗 270
被分解和未利用 175
请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kJ/m2 a.
(2)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表中“被分解”部分指的是      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未利用”部分存在的形式是      .
(4)若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      位于金字塔的最顶层.
 
 
2015年安徽省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3和2 B. 4和3 C. 5和4 D. 6和5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脑啡肽分子结构示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该分子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称为五肽,也称为多肽.组成吗啡分子的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
解答: 解;该脑啡肽是由5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组成脑啡肽的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其中有两个﹣H,因此共有4种.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脑啡肽为素材,结合脑啡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子结构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相关计算,能准确判断图中分子式中含有的氨基酸数目和种类.
 
2.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且乙<丙 D. 甲<乙,且乙>丙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 溶液中的溶质或气体可发生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扩散,溶液中的溶剂发生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式是渗透作用,动力是浓度差.
解答: 解: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从水浓度高的地方向水浓度低的地方运输,而水的浓度越高,则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越低,所以综合分析,水运输的方向就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水分运输的就越多.由于甲→乙,所以甲<乙;由于甲→丙,所以甲<丙;由于乙→丙,所以乙<丙.故:甲<乙<丙
故选:B.
点评: 解决水分运输的问题的秘诀就是:水分运输的方向是哪一边溶液的浓度高,水分就向哪一边运输,用这种方式进行判断,题目就变的很简单.
 
3.用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中(  )
  A. 光反应的条件 B. 暗反应(碳反应)的条件
  C. 能量的转换过程 D. 由CO2合成糖的过程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参与暗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段,首先一分子的二氧化碳和一分子的五碳化合物合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下和ATP与[H]的协助下,一部分逐渐生成五碳化合物,另一部分生成糖类等有机物.用14C标记CO2可以探究光合作用中C的流动途径.
解答: 解:A、光反应必须需要光照、酶和色素参与,但不需要二氧化碳,A错误;
B、暗反应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但需要能量、酶、ATP,二氧化碳只是原料,B错误;
C、光反应中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与二氧化碳无关,C错误;
D、二氧化碳中C首先固定在三碳化合物中,之后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可以用14C标记CO2可以探究光合作用中CO2合成糖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4.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
  A.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B.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
解答: 解: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的实质.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B.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C. 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 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考点: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细胞的分化.
分析: 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解答: 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A错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B正确;
C、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C错误;
D、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不再进行细胞分裂,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凋亡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及特点;掌握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明确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如图中甲、乙、丙3个图分别表示某个生物(假设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和乙
  B. 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乙和丙
  C. 甲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D. 甲、乙、丙三个细胞的DNA数分别为8、8、4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A、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和乙,A正确;
B、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乙和丙,B正确;
C、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C错误;
D、甲、乙、丙三个细胞的DNA数分别为8、8、4,D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7.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考点: 基因与DNA的关系;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分析: 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3)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解答: 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故选:A.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与D ( http: / / www.21cnjy.com )NA的关系、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的组成;识记基因的概念,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8.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
  A. B. C. D.
考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解答: 解:A、该系谱图中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病,A正确;
B、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B错误;
C、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C错误;
D、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出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9.果蝇的下列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
  A. 受精卵 B. 体细胞 C. 精原细胞 D. 精子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 1、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2、减数分裂的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
解答: 解:A、果蝇受精卵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
B、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错误;
C、果蝇精原细胞就是特殊的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
D、果蝇的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果蝇为素材,考查染色体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组的概念,明确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明确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
 
10.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70%、30% B. 50%、50% C. 90%、10% D. 80%、20%
考点: 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 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解答: 解:根据公式,A=70%+×20%=80%,a=1﹣A=20%.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要求学生能识记和运用计算公式,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人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D.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考点: 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内环境的稳态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运动时内环境稳态一般不会被破坏,A错误;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例如尿毒症等,C正确;
D、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条件,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2.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考点: 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这就是所谓的分级调节.而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要维持在一定浓度内,不能持续升高.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
图示中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据此答题.
解答: 解:A、图示中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A错误;
B、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
C、结构乙受到甲和丙的共同调节,C错误;
D、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3.下列对关于“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的解释不恰当的是(  )
  A. 体现了植物有顶端优势现象
  B. 体现了植物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C. 这是由于生长素能促细胞伸长生长
  D. 这是由于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考点: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是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升高,进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解答: 解:A、植物的生长具有顶端优势现象,A正确;
B、“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植物有向光生长的特性,B正确;
C、生长素能促细胞伸长生长,C正确;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考生理解生长素的运输及作用的两重性的相关内容,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4.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是(  )
  A. 从过量砍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
  B. 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
  C. 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
  D. 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考点: 群落的演替.
分析: 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解答: 解:1、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开始次生演替,如过量砍伐的森林上的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荒废农田上的演替.
2、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开始初生演替,如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判断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
  A.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B. 不同的生物群落之间
  C. 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D. 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物质循环的概述 生态系统的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循环是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具体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其特点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
解答: 解: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捕食关系,是物质循环的一个环节,A错误;
B、不同的生物群落之间是物质循环的一个环节,B错误;
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是物质循环的一个环节,C错误;
D、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包括所有环节,的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途径.理解生物部分和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变化是解答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20分)
16.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象.请回答问题:
(1)本实验所用的染色液为 龙胆紫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 分生 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图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 间 期,此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细胞是 d (填字母).
(3)洋葱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图中c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理论上是 32 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 据图分析,a细胞可见核膜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核仁,表示间期;b细胞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表示前期;c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表示后期;d细胞中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表示中期.
解答: 解:(1)本实验用龙胆紫或醋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洋红使得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因为细胞成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
(2)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长,因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间期;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细胞是d(中期),因为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3)洋葱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图中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染色体数目32条.
故答案为:
(1)龙胆紫 分生
(2)间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
(3)32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7.豌豆的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进行四组杂交组合实验,结果如下: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高茎圆粒 高茎皱粒 矮茎圆粒 矮茎皱粒
①高茎圆粒×矮茎皱粒 66 70 73 69
②矮茎圆粒×高茎皱粒 123 0 0 0
③矮茎圆粒×高茎皱粒 84 80 0 0
④高茎皱粒×矮茎圆粒 99 104 104 96
(1)请根据上表写出下列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① TtRr×ttrr ;② ttRR×TTrr .
(2)以上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 自由组合 定律.
(3)组合④的子代个体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 1:1 ,其亲本的交配方式为 测交 .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分析表格:①高茎圆粒 ( http: / / www.21cnjy.com )×矮茎皱粒:由于后代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1:1:1:1,属于测交,所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②矮茎圆粒×高茎皱粒:由于后代只有高茎圆粒,所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③矮茎圆粒×高茎皱粒:由于后代只有高茎圆粒和高茎皱粒,且比例为1:1,所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④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代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1:1:1:1,即高茎:矮茎=1:1,圆粒:皱粒=1:1,所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解答: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②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2)根据:①高茎圆粒×矮茎皱粒:由于后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1:1:1:1,属于两对杂合子测交,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④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由于后代高茎圆粒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1:1:1:1,即高茎:矮茎=1:1,圆粒:皱粒=1:1,两对基因都是测交类型.
故答案为:
(1)TtRr×ttrr ttRR×TTrr
(2)自由组合
(3)1:1 测交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孟德尔豌豆的杂交试验二实验结果及结论,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研究人员对五种生物细胞中一类核酸分子的碱基组成进行化学分析,结果如表.请回答问题:
生物 碱基分子数的百分比
A T G C
肺结核分支杆菌 15.1 14.6 34.9 35.4
酵母菌 31.3 32.9 18.7 17.1
鲱鱼 27.8 27.5 22.2 22.6
鼠 28.6 28.4 21.4 21.5
人 30.9 29.4 19.9 19.8
(1)被检测的这类核酸是 DNA ,判断依据是碱基中不含 U,而含有碱基T .
(2)G的百分比与 C 的百分比大体相等、A与G之和大体等于T与C之和,这些数据成为该类核酸分子结构中碱基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的证据.
(3)不同生物四种碱基组成百分比有显著差异,这是生物具有 多样性 的物质基础.
考点: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分析: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类核酸分子,含有碱基T,不含有碱基U,因此该物质应该是DNA不是RNA;该核酸分子中,A与T的比例接近1:1,G与C的比例接近1:1.
解答: 解:(1)该分子中含有碱基T,不含有碱基U,因此该核酸是DNA.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A与T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例接近1:1,G与C的比例接近1:1,A+G≈T+C,这些数据是DNA分子结构中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 证据,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3)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不同生物的碱基比例不同,设施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物质基础.
故答案应为:
(1)DNA U,而含有碱基T
(2)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多样性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DNA与RNA在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成上的差异,DNA分子结构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DNA与RNA的区别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9.科研人员对某湖泊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一年的研究,调查结果如表.
项目 能量(kJ/m2 a)
太阳辐射 4969635
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 30244
呼吸消耗 14290
被分解和未利用 13563
植食动物 同化量(总生产量) 2391
呼吸消耗 1467
被分解和未利用 479
肉食动物 同化量(总生产量) 445
呼吸消耗 270
被分解和未利用 175
请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30244 kJ/m2 a.
(2)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18.6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表中“被分解”部分指的是 分解者 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未利用”部分存在的形式是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4)若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 肉食动物 位于金字塔的最顶层.
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能量的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
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
解答: 解:(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30244kJ/m2 a.
(2)第二营养级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2391kJ/m2 a:到第三营养级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445kJ/m2 a,能量传递效率为1×100%=18.6%.
(3)动植物的粪便以及遗体,通过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的呼吸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就是指的被分解的部分;根据同化量中能量的去路可知,能量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传递、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营养级最高所处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因为,获得的能量最少,此生态系统肉食动物位于金字塔的最顶层.
故答案为:
(1)30244
(2)18.6
(3)分解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肉食动物
点评: 本题以胡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载体,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