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同步练习:必修二 7.4基本营养物质(基础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同步练习:必修二 7.4基本营养物质(基础巩固)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8 14:0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化学同步练习:必修二 7.4基本营养物质(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灼烧可以鉴别蚕丝和羊毛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糖类物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C.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D.蛋白质、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3.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富含的各种营养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水 B.糖类 C.维生素 D.无机盐
4.有广告称某品牌的八宝粥(含糯米、红豆、桂圆等)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你认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不能盲从广告宣传
B.该广告有可能误导消费者
C.不含糖不等于没有糖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谨慎考虑
D.糖尿病患者应少吃含糖食品,该八宝粥不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5.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的是(  )
A.葡萄糖 B.蔗糖 C.油脂 D.淀粉
6.生活中白糖的主要成分是(  )
A.淀粉 B.纤维素 C.蔗糖 D.葡萄糖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油脂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C.植物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8.人体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下列关于某些营养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医用酒精能使鸡蛋清从其水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化学性质
B.油脂都可以看作是脂肪酸与甘油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酯
C.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D.人类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无法吸收和利用纤维素,但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9.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这些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蔗糖与麦芽糖,淀粉与纤维素都互为同分异构体
B.在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
C.工业上可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获得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生产肥皂
D.人体内缺少纤维素水解酶,但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10.“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丝制品)谓之为纸”。文中“纸”的主要成分是
A.葡萄糖 B.纤维素 C.蛋白质 D.油脂
11.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C.③的反应是水解反应 D.④的反应为人体提供能量
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碘酒滴到未成熟的苹果肉上变蓝说明苹果肉中的淀粉已水解
B.多糖、油脂、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
C.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相同
D.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有4种
13.从科技前沿到日常生活,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三星堆“祭祀坑”提取到丝绸制品残留物,其中丝绸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使用的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天和”核心舱中使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氮化硼属于硅酸盐材料
D.“空气捕捉”法能实现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利于碳中和
14.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会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又溶解
15.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
B.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水解产物不相同
C.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16.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它是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与蛋白酶制成的。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遇到它,都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丝织品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是(  )
A.纤维素、脂肪 B.淀粉、油脂
C.蛋白质、高级烃 D.蛋白质、水
18.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醋酸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B.为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可用75%的酒精进行环境消毒
C.为使水果保鲜,可在水果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
D.为保持葡萄酒的天然果香味,使用大量的二氧化硫作为抗氧化剂
19.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油脂 C.葡萄糖 D.蔗糖
20.医疗上给病人的输液中,常含的糖是( )
A.纤维素 B.蔗糖 C.淀粉 D.葡萄糖
21.下列物质不属于油脂的是(  )
A.花生油 B.润滑油 C.牛油 D.羊油
22.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纤维素 B.聚氯乙烯
C.淀粉 D.油脂
23.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都可以用于家庭消毒。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
A.氧化物 B.单质 C.有机物 D.无机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蚕丝和羊毛都属于蛋白质,灼烧无法鉴别二者,A错误;
B.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一样,结构不一样,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 大分子化合物,C错误;
D.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有机物质的性质。
1.葡萄糖:a.银镜反应:加入银氨溶液,加热,产生银镜;
b.菲林反应:和新制的氢氧化图加热煮沸,产生红色沉淀;
2.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水解程度检验:加入稀硫酸a.加碘变蓝b.加入氢氧化钠中和,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图加热煮沸,产生红色沉淀;
3.油脂:a.不饱和的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b.加入硫酸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加入氢氧化钠水解(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钠和甘油。
4.蛋白质:a.水解为氨基酸;
b.加入浓硝酸,变黄(颜色反应);
c.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重金属盐,碱以及一些有机溶剂使蛋白质变性。
2.【答案】C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蛋白质中含N等其他元素,A项不符合题意;
B.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项符合题意;
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
B、单糖不能水解;
C、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3.【答案】B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糖类、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维生素、无机盐不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B。
【分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
4.【答案】D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该广告的虚假宣传说明我们不能盲目听信广告商的宣传,糖尿病患者是否能够食用应询问医生,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加糖不等于八宝粥中没有糖,所以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故B不符合题意;
C.八宝粥中没有加入蔗糖,但是含有淀粉和葡萄糖等糖类物质,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谨慎考虑,故C不符合题意;
D.八宝粥中没有加入蔗糖,但是含有淀粉和葡萄糖等糖类物质,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谨慎考虑,是否能够食用应询问医生,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糯米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5.【答案】A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符合题意;
B.蔗糖是二糖,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故B不符合题意;
C.油脂属于酯类,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C不符合题意;
D.淀粉是多糖,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依据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能发生水解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故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为生活常识题,需要积累。
7.【答案】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 蔗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A不符合题意;
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B符合题意;
C.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记住常见的单糖、二糖和多糖;
B、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可以水解;
C、注意植物油和油脂的区别,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
D、多糖可以水解为单糖;
8.【答案】A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酒精会使蛋白质变性,A符合题意;
B.油脂可以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获得,B不符合题意;
C.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C不符合题意;
D. 人类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无法吸收和利用纤维素,但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酒精会使蛋白质变性;
B.油脂可以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获得;
C.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
D. 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9.【答案】A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符合题意;
B.甲醛会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因此可以保存动物标本,B项不符合题意;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可以制作肥皂,C项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缺少纤维素水解酶,食物中的纤维素无法消化,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泄,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多糖的聚合度不同;
B、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C、油脂在碱性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D、纤维素在人体无法水解,但可以促进消化。
10.【答案】C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其用缣帛者(丝制品)谓之为纸,则文中“纸”为丝制品,丝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符合题意。
【分析】丝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11.【答案】A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淀粉在加热、酸或淀粉酶作用下发生分解和水解时,将大分子的淀粉首先转化成为小分子的中间物质,这时的中间小分子物质,为糊精,故n>m,A符合题意;
B.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为2倍的单糖,属于二糖,B不符合题意;
C.过程③为麦芽糖生成葡萄糖的反应,是水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④的反应为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并提供大量的能量,为人体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淀粉为多糖,可以逐步水解变成单糖,最终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
12.【答案】D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乙烯的化学性质;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将碘酒滴到未成熟的苹果肉上变蓝,说明苹果肉中的含有未水解的淀粉,但不能证明淀粉是否已水解,A不符合题意;
B.油脂有确定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乙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氧化反应,故二者褪色的反应类型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
D.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是戊酸,戊酸可看作是丁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OOH取代产生的物质,即为C4H9-COOH。丁烷有2种不同结构,每种结构中含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有4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3.【答案】C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高分子材料
【解析】【解答】A、丝绸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氮化硼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硅酸盐材料,故C符合题意;
D、“空气捕捉”法能实现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利于碳中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丝绸的成分为蛋白质;
B、聚乙烯是由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C、氮化硼不含硅元素,不属于硅酸盐材料;
D、“空气捕捉”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4.【答案】C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淀粉、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元素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符合题意;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蛋白质变性,产生的沉淀加水后不溶解,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含有N元素;
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不可逆。
15.【答案】A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地沟油”的成分为油脂,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制得肥皂,故A符合题意;
B.糖类中单糖不能水解,故B不符合题意;
C.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但是聚合度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油脂的皂化反应可用来制造肥皂;
B.单糖不能水解;
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不可逆。
16.【答案】D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解析】【解答】毛和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遇蛋白酶会发生水解。
故答案为:D。
【分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制品不能用加酶洗衣粉。
17.【答案】C
【知识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解析】【解答】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蜡烛的主要成分为烃类,
故答案为:C。
【分析】“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泪”是液态蜡烛,主要成分为烃类。
18.【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硫的性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解析】【解答】A.由于酸性:CH3COOH>H2CO3,所以食醋的主要成分醋酸与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会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醋酸钙,因而食醋可除去水垢,A不符合题意;
B.75%的酒精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同时又可以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因失水而失去生理活性,即发生变性,故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B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氧化水果释放的乙烯气体,降低乙烯的浓度,进而可以起保鲜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消耗葡萄酒中的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保持葡萄酒的品质,故能够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但二氧化硫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大量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不能大量使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酸可以和碳酸根反应;
B、医用酒精为75%的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C、高锰酸钾可以氧化乙烯,防止水果催熟;
D、二氧化硫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但由于二氧化硫有毒,因此不能大量使用。
19.【答案】A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选A;
B.油脂是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脱水得到的酯,分子量没有过千,不是高分子,故不选B;
C.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属有机小分子,故不选C;
D.蔗糖为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相对分子质量为342,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不选D。
【分析】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
20.【答案】D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葡萄糖可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中,在食品、医药工业上可直接使用,而麦芽糖、淀粉不具备这样的性质,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故答案为:D。
【分析】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被吸收。
21.【答案】B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 花生油属于油,故A不符合题意;
B. 润滑油属于烃,故B符合题意;
C. 牛油、D. 羊油属于脂肪,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油脂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脂,润滑油是一些烃类混合物。
22.【答案】D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纤维素和淀粉属于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n值很大,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C不符合题意;
B.聚氯乙烯( )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结构中有重复的结构单元;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等)和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23.【答案】C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病毒是由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非细胞形态的有机生物,病毒除了含有C、H、O三种元素外还含有N、P等元素,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因而属于有机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元素,也可能含有S、P等元素,属于有机物。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46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6.0(100.0%)
主观题(占比) 0.0(0.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3(100.0%)
主观题(占比) 0(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23(100.0%) 46.0(100.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容易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酶的结构和性质 2.0(4.3%) 8
2 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10.0(21.7%) 3,4,5,6,7
3 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20.0(43.5%) 1,2,5,7,8,9,14,15,21,22
4 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22.0(47.8%) 2,3,4,5,7,8,9,10,11,12,22
5 单糖的性质和用途 12.0(26.1%) 1,2,3,4,5,20
6 乙烯的化学性质 2.0(4.3%) 12
7 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2.0(4.3%) 17
8 物质的简单分类 2.0(4.3%) 23
9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0(8.7%) 2,19
10 二氧化硫的性质 2.0(4.3%) 18
11 无机非金属材料 2.0(4.3%) 13
12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22.0(47.8%) 1,5,8,13,14,15,16,17,18,19,23
13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2.0(4.3%) 12
14 高分子材料 2.0(4.3%) 1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