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课时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了解细胞呼吸与细胞供能的关系。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3.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4.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意义。
5.探讨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课程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2.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程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实质;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学建议:掌握呼吸的概念及本质,比较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理解进行细胞呼吸所需条件和实验原理、步骤、现象、结论;提高图文转换能力,正确运用文字、图像(表格)准确表达细胞呼吸的现象,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相关的结论进行解释与评价;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细胞呼吸
有机物在① 细胞 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叫② 细胞呼吸 。ATP分子的③ 高能磷酸键 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④ CO2和H2O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⑤ 酒精 ,还能产生少量的⑥ CO2 。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三、有氧呼吸
1.概念: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⑦ CO2和H2O ,释放能量,生成许多⑧ ATP 的过程。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⑨ 线粒体 ,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嵴、基质,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可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是⑩ 丙酮酸和水 彻底分解形成 CO2 和[H],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是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且释放大量的能量。第一阶段在 细胞质基质 中进行,第二阶段在 线粒体基质 中进行。第三阶段在 线粒体内膜 上进行。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四、无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 不彻底 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过程及场所:无氧呼吸过程可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的酶催化,都在 细胞质基质 中进行。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 乳酸 。
1.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多种酶参与 B.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C.有水生成 D.生成大量ATP
【解析】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需要有多种酶的催化,都能生成ATP。但有氧呼吸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而无氧呼吸的物质氧化分解不彻底,释放的能量较少。
【答案】B
2.下列不属于无氧呼吸产物的是( )。
A.水 B.[H]
C.丙酮酸 D.三磷酸腺苷
【解析】水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无氧呼吸不产生水。
【答案】A
3.有氧呼吸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 )。
A.形成CO2时 B.形成[H]时
C.形成水时 D.形成丙酮酸时
【解析】有氧呼吸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形成水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答案】C
4.(2014年聊城高一月考)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和ATP最多的阶段分别是(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三阶段
【解析】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中有丙酮酸和水参与反应,产生的[H]最多;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中,[H]和O2反应后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答案】C
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的产物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B.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D.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原因是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重铬酸钾溶液是用来检测酒精的,A错;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正确;有氧呼吸中产生的能量多,大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C错;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少的原因是大部分能量仍储存在未分解的有机物中,D错。
【答案】B
知识点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在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为什么要用新鲜的食用酵母菌 能否用蒸馏水代替葡萄糖溶液
答案:新鲜酵母菌生命力强、代谢旺盛、细胞分裂快,实验效果明显;不能用蒸馏水代替葡萄糖溶液,因为葡萄糖是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能源物质。
2.以下甲、乙两装置可用来分别探究酵母菌的何种呼吸方式 A瓶中的NaOH溶液和C、E瓶中的澄清的石灰水的用途分别是什么
答案:甲装置用来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装置用来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NaOH溶液可用来洗除空气中的CO2,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的干扰。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检验呼吸作用的产物CO2的存在,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3.如何保证上题图乙中进入石灰水的CO2全部来自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答案:实验开始时,应将D瓶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以消耗完瓶中的氧气,然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石灰水的CO2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4.请叙述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原理。
答案:①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②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③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从而检测酒精的产生。
知识总结
本知识点内容是个探究性实验,其自变量是酵母菌是否接触到氧气,因变量是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通过检测产物的种类和一定时间内产生CO2的量来判定。由于酵母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都有CO2,所以在进行有氧呼吸的实验中可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洗去空气中的CO2,从而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对两套实验装置的理解是本实验的重点,另外要熟记实验原理中产物鉴定的方法及颜色变化。
例1 酿酒就是采用一种酿酒酵母对大米或其他谷类作物进行酒精发酵,一般采用的方法:开始几天在酒缸中装入大米,水分和酒曲(含酵母菌),敞开容器盖,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 呼吸,获得足够的能量进行大量 ,从而获得足够数量的酵母菌。几天后,将容器盖密封起来,此时在容器中发生的生理作用的反应式是 ,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
【解析】酵母菌细胞有两种呼吸方式,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民间酿酒的原理就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为达到一定的菌体数量,可在酵母菌无氧发酵前创造有氧环境,使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答案】有氧 繁殖 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
技巧归纳
酿酒业利用了酵母菌细胞兼性厌氧的特点,在有氧环境中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一方面大量繁殖以满足无氧发酵菌种的需求,另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水,淹没了发酵原料,从而自然地创造了无氧环境。生物界无氧呼吸的方式有两种,产物是乳酸或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一种生物若进行无氧呼吸,只有其中的一种方式,如属于前者的有动物、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等,属于后者的有大多数植物、酵母菌等。
知识点二:细胞呼吸过程及影响因素
1.细胞呼吸有哪两种方式 其分类依据是什么 请叙述细胞呼吸的实质和意义。
答案:根据是否有O2参与,可将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所需。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物质转化提供原料。
2.请尝试设计表格,比较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答案:
阶段项目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反应物 葡萄糖 (C6H12O6) 丙酮酸+水 (C3H4O3)+H2O [H]+O2
生成物 丙酮酸+[H] CO2+[H] H2O
产生能量的多少 少量 少量 大量
与氧的关系 不参与 不参与 参与
3.请叙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在发生场所和产物两方面的区别。
答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比较,发生场所前者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后者是细胞质基质。产物前者是CO2和H2O,后者是乳酸或CO2和酒精。
4.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①内因:就呼吸速率的大小而言,一般是陆生植物>水生植物,阴生植物<阳生植物;同一植物的幼苗期和开花期>成熟期,生殖器官>营养器官,幼嫩组织>衰老组织。
②外因:如温度、CO2浓度、O2的浓度、H2O等。
知识总结
细胞呼吸过程是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其中有两种物质特别要注意,一种是丙酮酸,它是细胞呼吸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产物,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但可利用丙酮酸,所以不能认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所代表的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线粒体中,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另一种物质是水,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产物,也是反应物,在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水一起参与反应,第三阶段有水生成。
例2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中a~d表示某种物质,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①~⑤过程,能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2)图中a物质表示 ,b表示 ,c表示 。
【解析】a~d依次为丙酮酸、水、水、CO2,①~⑤依次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答案】(1)①②③⑤ ②③ ①④⑤ ③ (2)丙酮酸 水 水
技巧归纳
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呼吸各阶段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分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理解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是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可用于ATP的形成和维持体温。题中b、c都表示水,所以,要特别注意有氧呼吸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也是有水参与的反应,在第二阶段,水和丙酮酸反应生成CO2和[H],同时释放少量的能量。
1.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的两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解析】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的两层膜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反应,A项正确;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有二氧化碳产生,B项错误;高等植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C项错误;风干种子仍有活力,要进行呼吸,只是呼吸作用较弱,D项错误。
【答案】A
2.(2014年鹤壁高一检测)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细胞质基质 ④ADP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解析】由于c层能够分解丙酮酸,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同时ATP的形成需要ADP和Pi作原料。
【答案】C
3.(2014年淄博高一检测)下图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中均能产生ATP和[H]
B.①③④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②过程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一种生物体内不可能进行图中所有反应
D.不同动物体内产生1 mol CO2,消耗的氧气量相同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中能产生ATP和[H]的只有①和②,A项错误;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只能在细胞质中进行,B项错误;马铃薯或甜菜体内能进行图中所有反应,C项错误;动物细胞只有有氧呼吸产生CO2,所以不同动物体内分解葡萄糖产生1 mol CO2,消耗的氧气量相同,D项正确。
【答案】D
4.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 )。
A.零上低温、干燥、低氧
B.零上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解析】蔬菜和水果不断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为了尽量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需要降低细胞呼吸速率,温度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所以低温、低氧能够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保鲜需要适宜的湿度,以抑制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散失。
【答案】B
5.下图是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酵母菌应加到 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应加到 瓶中;A瓶中所加液体的作用是 。
(2)一段时间后在 中取少量培养液,滴加 溶液检测酒精的存在,颜色变化为 。
(3)右图表示大气中氧气的浓度对酵母菌产生CO2的影响,据图回答:
①从A到B,产生的CO2越来越少是因为 。
②由B到C,酵母菌释放的CO2又逐渐增加出现高峰,其原因是 。
【答案】(1)B、D C、E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B、D 酸性重铬酸钾 橙色变为灰绿色 (3)①氧气抑制了无氧呼吸的进行,而有氧呼吸又很弱 ②随氧气的增加,有氧呼吸增强
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生成的物质是( )。
A.丙酮酸和[H] B.CO2和ATP
C.[H]和H2O D.H2O和ATP
【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第三阶段。
【答案】D
2.生物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生物氧化总过程中,完全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
A.丙酮酸和水形成CO2和[H]
B.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C.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
D.丙酮酸转化成乳酸
【解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是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中把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H]与氧结合进一步生成水,这两个阶段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答案】A
3.好氧细菌的有氧呼吸和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A.①④ B.②③ C.④① D.①①
【解析】好氧细菌和厌氧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不存在线粒体,细胞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答案】D
4.(2014年渭南高一检测)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B.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C.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除去溶液中的O2
【解析】CO2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温度、pH、培养液浓度都会影响CO2的产生速率和产生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CO2,所以无法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过程会降低气体的溶解度以除去溶液中的O2。
【答案】C
5.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①真空包装水果可延长保存期 ②沼气发酵 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效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①的做法减弱水果细胞的有氧呼吸;②沼气发酵中甲烷杆菌无氧呼吸产生甲烷;③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有关; ④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答案】B
6.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氧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解析】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①水参与了反应,与丙酮酸反应生成了CO2和[H],并释放了少量的能量;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②氧气与前两个阶段释放的[H]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答案】A
7.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解析】氧浓度为c时,CO2释放量最少,有机物消耗最少,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氧浓度为d时,没有无氧呼吸,完全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B
8.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在适宜温度下,会产生CO2的试管有( )。
①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②葡萄糖+线粒体 ③丙酮酸+线粒体 ④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首先要明确①试管中是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即含有酵母菌全部细胞内容物,而②③④则分别含线粒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其次,要明确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第三,要明确各细胞结构所能直接利用的物质,如线粒体只能利用丙酮酸而不能利用葡萄糖。
【答案】B
9.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其产生的部位是 。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
(3)苹果储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 过程;而马铃薯块茎储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 过程。
(4)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
(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
【解析】(1)图中A是丙酮酸,产生于细胞质基质。(2)图中①是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③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3)苹果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而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4)粮堆湿度增大说明有水分产生,只有有氧呼吸才能产生水。(5)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看出,产生等量CO2,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值为1:3。
【答案】(1)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2)② ①②④ (3)①③ ①④ (4)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 (5)1:3
10.(2015年嘉兴一中高二月考)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葡萄糖 培养液 供氧 情况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50 mL 破碎细胞 (细胞器完整) 甲 25 mL 75 mL 无氧
乙 25 mL 75 mL 通氧
50 mL 未处理 丙 25 mL 75 mL 无氧
丁 25 mL 75 mL 通氧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解析】甲、乙两组的细胞不完整,但细胞呼吸所需的条件仍存在,只是效率没有完整细胞高。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可产生CO2,A项错;甲组的酒精产量比丙组少,B错误;丙组内进行无氧呼吸,丁组内进行有氧呼吸,丁组内能量的转换率大于丙组,C项错;考虑细胞完整与不完整可知,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D正确。
【答案】D
11.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mol) 9 12.5 15 30
产生酒精的量(mol) 9 6.5 6 0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
B.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D.a值约为0
【解析】氧浓度为c时,产生酒精的量为6 mol,则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也为6 mol,消耗的葡萄糖为3 mol;剩下的15-6=9 mol的CO2是有氧呼吸放出的,消耗的葡萄糖为1.5 mol,所以应该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答案】C
12.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的类型(即异化类型),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 。
(2)实验原理:酵母菌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
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只放出二氧化碳;如果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3)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含葡萄糖),带橡皮塞的玻璃钟罩两只,100 mL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
(4)实验方法: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图示实验装置一、二配好。
(5)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 ,则说明 。
②若 ,则说明 。
③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广口瓶内小烧杯中放有NaOH,可吸收呼吸放出的CO2,因而装置内气压变化仅由O2消耗量引起,但由于需验证呼吸类型,而呼吸类型可通过消耗O2与呼出CO2量的比较予以确认,正如实验原理中所述,若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量与呼出CO2量相等;若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O2仅放出CO2;若两种呼吸并存,则吸收O2量应小于CO2释放量。
【答案】(1)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 (5)①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移动 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 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