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
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举例说出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
3.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说出细胞周期的含义。
4.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
5.制作植物根尖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比较各时期细胞特点。
课程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课程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教学建议:通过模拟实验明白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通过细胞周期实现的;熟记和理解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特别注意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通过这些特征再来判断各分裂细胞处于何种分裂时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深刻理解各个时期染色体、核DNA及染色单体数量变化规律,强调含染色单体时,染色体与核DNA数量之比是1∶2。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的① 相对表面积 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② 低 。
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③ DNA 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二、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细胞分裂的方式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其增殖方式是细胞分裂,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复制的④ 遗传物质 ,⑤ 平均 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⑥ 连续分裂 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⑦ 分裂完成 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高等植物为例)
(1)间期:细胞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是完成⑧ DNA分子 的复制和有关⑨ 蛋白质 的合成。
(2)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
a.前期:染色质 高度螺旋化 ,变成染色体, 核仁 逐渐解体, 核膜 逐渐消失,出现纺锤体。
b.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着丝点排列在 赤道板 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c.后期: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d.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形成 染色质 ,出现新的 核膜、核仁 ,植物形成 细胞壁 。
四、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前期和末期。
前期:动物细胞在前期由 中心体 发出星射线形成 纺锤体 。
末期: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形成 细胞板 ,而是从 细胞中央 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五、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的过程是 细胞核 先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个子细胞。其特点是没有出现 纺锤丝 和染色体的变化。
1.下列有关细胞大小和细胞的物质运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直径越小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B.直径越大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C.表面积越大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D.体积越大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解析】直径越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相对面积越小,其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答案】A
2.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 )。
A.线粒体DNA B.细胞核DNA
C.核糖体RNA D.叶绿体DNA
【解析】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细胞核中的DNA,细胞质中的物质分配是随机的。
【答案】B
3.(2014年日照高一检测)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B.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C.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板的出现
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均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板的出现发生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答案】B
4.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B.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C.染色体、赤道板、细胞壁
D.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纺锤体已经形成,核膜、核仁已经消失。赤道板仅表示位置,细胞内无此结构。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膜、细胞壁并未消失。
【答案】A
5.下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解析】本题考查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由于无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特性与亲代细胞一样,所以在分裂开始时也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只是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
【答案】B
知识点一:有丝分裂过程解读(以植物细胞为例)
1.将下图按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序,并说出c时期的特点。然后比较e时期细胞分裂特点与动物细胞分裂在该时期的区别。
答案:a、b、c、d、e。c时期特点:着丝点排列在中央赤道板位置,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清晰可数。e时期是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其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最后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而动物细胞在该时期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即形成了两个子细胞。
2.请在下表中相应位置填上正确的细胞(2n)有丝分裂的时期。
项目 最适宜观察染色体 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体→染色质 染色体数目4n 染色体与核DNA比1∶2 高尔基体代谢活跃
时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答案:①中期;②前期和末期;③前期和末期;④后期;⑤间期(G2期)、前期、中期;⑥末期。
3.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请将下表中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的变化情况补充完整。
项目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2N 2N
DNA数目 2N→4N 4N→2N
染色单体数目 0→4N 0
答案:
项目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2N 2N 2N 4N 2N
DNA数目 2N→4N 4N 4N 4N 4N→2N
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4N 0 0
知识总结
学习细胞的有丝分裂,应以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为核心内容。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染色体行为变化直接影响着核DNA分子及染色单体数目,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1∶2∶2,否则为1∶0∶1;另一方面,染色体行为变化反映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此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判断细胞分裂所在时期。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除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在前期、末期有明显的区别外,还应注意二者分裂图像在外框上的区别。一般而言,植物细胞画成方形,动物细胞画成圆形。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可总结如下:有丝分裂并不难,间前中后末相连。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两消三现重开始。
例1 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含有染色单体的区段是 。
(2)图乙为细胞 分裂 期图像,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解析】根据分裂前后核DNA的数目变化,可以判断这个分裂是有丝分裂。图中的a~c为间期,c~d为前期,d~e为中期,e~f为后期。其中,前期、中期染色体含姐妹染色单体。图乙细胞着丝点分裂,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示意图。因为2号和6号是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的,所以2号和6号完全一样。
【答案】(1)c~e (2)有丝 后 e~f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3)6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
技巧归纳
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情况,理解有丝分裂的意义,具备识图作答的能力。分裂间期完成核DNA的复制、染色体的复制, DNA由2n→4n,但染色体到分裂后期才暂时加倍,由2n→4n,末期子细胞中DNA、染色体数目都恢复到2n,整个过程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其中,前期、中期染色体含姐妹染色单体。
知识点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
1.为什么解离时只取根尖的2~3 mm处 显微镜观察时如何辨别分生区细胞
答案:在根尖的2~3 mm处有分生区;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处于分裂状态。
2.解离的目的是什么 解离后为什么一定要漂洗,制片时要进行压片,其目的又是什么
答案: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散开,防止细胞重叠。
3.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不到一个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这与装片制作过程中的什么步骤有关 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离。解离液杀死了细胞,各分裂细胞停留在死亡时的分裂所处时期。
4.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原因是什么 若已知细胞分裂周期的时间长短、视野中某时期细胞数目和计数细胞总数,要计算细胞周期中某时期的时间长短,则可列一个什么样的公式进行计算
答案: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最长,而分裂期时间很短,所以在一个视野中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计算公式如下:
某时期的时间=细胞周期的时间×
知识总结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掌握该实验内容:一是熟知实验原理,从而加深对“染色体”的理解;二是制作装片步骤的严格性,因为此内容涉及解离液中的盐酸与碱性染料之间的冲突;三是理解细胞的死亡性,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动态变化;四是实验后,若要初步估计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长短,需要明确实验过程中有诸如取材时间、根尖培养温度、解离时间长短、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等影响因素;五是要复习掌握初中学过的植物根尖的组成及细胞特点的相关内容。
例2 以下是一份“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 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 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1)请改正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 。
(2)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使实验过程中产生一些误差。以下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 。
①取材时间 ②根尖培养温度 ③解离时间长短 ④载玻片厚度 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解析】(1)根尖分生区被位于根尖尖端的根冠包围着,大约为“2~3 mm”;此实验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后先漂洗洗去解离液,利于染色;盖上盖玻片后,需再加一载玻片,然后轻轻挤压,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而不重叠,便于观察;(2)①取材时间、②根尖培养温度、③解离时间长短、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等都是影响的因素。
【答案】(1)将“5 cm”改成“2~3 mm”;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 (2)①②③⑤⑥
技巧归纳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记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制作的原理和步骤,认识到取材时间等对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的影响。制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解离→漂洗的先后顺序,掌握使根尖细胞分离、分散开的方法。观察时要找到正方形的分生区细胞,注意根据染色体存在的状态判断细胞处于分裂的哪个时期。
1.下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B.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C.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D.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解析】图中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期。细胞周期从分裂间期开始,故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答案】D
2.(2014年烟台高一检测)“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原理不包括( )。
A.酚酞遇NaOH呈现紫红色反应
B.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
C.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率
D.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效率
【解析】NaOH的扩散深度对于体积不同的琼脂块都是相同的,无法用来表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只有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效率,反映出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答案】C
3.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视野内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C.看到的根尖细胞都正在分裂
D.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解析】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正确的制片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时,根尖细胞已被杀死,无法看到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在细胞周期中,分裂期较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在视野中较少,多数是处于间期,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答案】D
4.(2014年长沙高一检测)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动物细胞
B.图中染色体和DNA数相等的有②③
C.该细胞图②中有中心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参与活动
D.该细胞图①中无染色单体
【解析】图中细胞有细胞壁和纺锤体,且在末期形成细胞板,为植物细胞,A错误;②③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1∶1,故B正确;该细胞图②中无中心体参与,有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参与活动,故C错误;图①中一个着丝点连接两个DNA分子,有染色单体的存在,故D错误。
【答案】B
5.右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请据图回答:
(1)该图所处的时期是有丝分裂 期。
(2)此细胞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3)它在进入分裂期之前的间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4)在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解析】根据图可以判断本题的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内遗传物质变化的特点表现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故原来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和DNA的数目均为4个,知道这个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1)后 (2)8 0 8 (3)4 0或8 4或8 (4)4 0 4
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时,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处于(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末期
【解析】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所以处在这一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答案】A
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的时期是( )。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
C.前期和后期 D.间期和中期
【解析】间期和前期DNA分子数目不同,染色体数相同;前期与中期,DNA和染色体数目均相同;前期和后期,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二者DNA分子数目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间期和中期DNA分子数目不同,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C
3.在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细胞停止分裂发生在( )。
A.解离时 B.漂洗时 C.染色时 D.压片时
【解析】制作装片时,首先用酒精和盐酸进行解离,这时细胞已被处理死。
【答案】A
4.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 )。
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出现星射线
【解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一是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二是细胞分裂成两部分的方式。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部分;而植物细胞是出现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成细胞壁。因为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所以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是最可靠的检查方式。
【答案】C
5.(2014年菏泽高一检测)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②→③→④→①
B.图①到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正常情况下,图④所示细胞两极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D.图③所示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解析】由图示可知,①是有丝分裂末期,②是有丝分裂间期,③是有丝分裂中期,④是有丝分裂的后期,因此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④→①;图示缺少有丝分裂的前期,因此图①到④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④是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两极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图③是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答案】B
6.下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经复制后的形态为图①;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其形态如图⑤;前期出现纺锤体,纺锤丝附着在着丝点上,进入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位置,如图④;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如图③;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纺锤丝消失,染色体丝状化成为染色质前的形态,如图②。
【答案】C
7.一个细胞核中有8条染色体的细胞,在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
A.8条 B.4条 C.16条 D.32条
【解析】有丝分裂的特点就是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所以细胞经过有丝分裂所形成的细胞遗传物质都是一样的,所以,该细胞不管经过多少次有丝分裂所形成的细胞都是8条染色体。
【答案】A
8.(2014年成都高三摸底)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右图所示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 )。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板形成 D.DNA分子复制
【解析】图中a表示染色体数、b表示染色单体数、c表示DNA分子数,且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说明此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中心粒移向两极是在前期,A正确;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细胞板形成于有丝分裂末期,C错误;DNA分子进行复制发生在间期,D错误。
【答案】A
9.下图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C图所示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 期,理由:①染色体含 且排列散乱;②形成 , 消失,核膜尚未消失。
(2)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 图,其表示的细胞在染色体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均无 。
(3)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是 图,其加倍机制是 。
(4) 图代表的分裂时期能反映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显著区别。
(5)若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则A、B、C、D四图代表的细胞放射性强度相同吗 。
【解析】A、B、C、D四图分别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中期、前期和末期;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蛋白质,染色体显示的放射性代表染色体中蛋白质含量,即在一定程度上能定性说明染色体数量变化。
【答案】(1)前 ①染色单体 ②纺锤体 核仁 (2)A、D 染色单体 (3)A 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 (4)C、D (5)相同
10.下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推断图中曲线B代表( )。
A.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分裂中期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
D.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间的距离
【解析】在有丝分裂后期,随着染色体的运动,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越来越小,由此,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分裂后期开始为10 min时,随着分裂后期的开始,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各自向细胞两极移动,在此过程中,分开的2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与图中曲线B相吻合。
【答案】D
11.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仅能表示细胞分裂后期到末期
【解析】①可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体(DNA)已复制完成;②表示后期;③表示末期,核膜、核仁重建,但动物细胞中部不会出现细胞板;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②→③表示细胞分裂后期到末期,还可表示间期DNA未复制时期。
【答案】C
12.请设计实验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细胞分裂情况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衡量,即分裂期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值)
(1)实验材料:市售优质无污染洋葱,1.0 g/L的AlCl3溶液,解离液,龙胆紫染液,蒸馏水,镊子,烧杯,培养皿,显微镜等。
(2)实验步骤:
①将两个洋葱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洁净培养皿中,在室温下培养发根,每天换水一次。约38~48 h后洋葱萌生新根。
② 。
③培养相同时间后,各取A、B培养皿中洋葱根尖数个,经过 制成临时装片。
④观察A、B根尖分生区各1000个细胞,分别计算分裂指数。
(3)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大于B,说明AlCl3对细胞分裂有 作用;
②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和B相差不大,说明AlCl3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
③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小于B,说明AlCl3对细胞分裂有 作用。
(4)根据你的预期结果,在本实验的基础上请再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课题的名称是 。
【解析】实验分A、B两组,其中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遵循对照原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在A、B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lCl3溶液和蒸馏水,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答案】(2)②在A培养皿中加入10 mL 1.0 g/L的AlCl3溶液,B中加等量的蒸馏水,继续培养 ③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次序不能颠倒) (3)①促进 ③抑制 (4)AlCl3浓度或作用时间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