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课件+素材-(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文档属性

名称 0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课件+素材-(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8 11:46:22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了解臧克家及闻一多,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
2.品味本文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
学习目标
引入新课
《七子之歌》
导入新课
一诗一文一烟斗,
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
一代英豪一红烛。
秩序 深宵 小楷 硕果 迭起
地壳 弥高 兀 校补 赫然 炯炯 衙 函寄 迥 澎湃
zhì
xiāo
kǎi
shuò
dié
qiào


jiào

jiǒng

hán
jiǒng
péng
pài
字词积累
(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 )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 )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 )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
(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
( )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2.根据意思,说出对应正确的词语
字词积累
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有《罪恶的黑手》《春风集》等十多部。
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 。
知识链接
诗人: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闻一多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他的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
知识链接
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被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于是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知识链接
20世纪30年代臧克家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其请教。闻一多先生也很赏识臧克家,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很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
背景介绍
全文一共20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
文章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6)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10-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7、8、9三个段过渡。第7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8、9段开启下文。
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任务一:思维导图 梳理文章结构
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 彼此有无关联
作为学者的间一多潜心研究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这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任务一:思维导图 梳理文章结构
本文为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和“做”,各写了哪三件事?
作为学者的三件事:
写作《唐诗杂论》、写作《楚辞校补》、写作《古典新义》;
作为革命家的三件事: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示威游行。
任务一:思维导图 梳理文章结构
以“说”与“做”为中心词,绘制文章结构的思维导图。
任务一:思维导图 梳理文章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3-6段,圈画重点词句,并做相应批注。
示例:我找的是第3段: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这一句侧重外貌、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闻一多先生的不拘小节,专注于学术研究,心无旁骛的精神和品质。
任务二:细节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楷写得多而工整,侧面衬托出闻一多先生勤奋刻苦和治学严谨的态度。
任务二:细节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
有感情地朗读10-18段,圈画重点词句,并做相应批注。
任务二:细节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
任务二:细节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
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语言描写,展现闻一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短句连用,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义凛然。
任务二:细节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
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外貌、神态描写,展现出闻一多面对危险时的从容姿态,不畏生死,视死如归的精神。
任务二:细节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
《最后一次讲演》片段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任务二:细节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
做了再说的学者闻一多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沉静似水;
说了就做的革命家闻一多勇于献身、视死如归,炙热如火。
任务二:细节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
与《邓稼先》相比,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任务三:对比阅读 品味文章语言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任务三:对比阅读 品味文章语言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闻一多曾过了许多年的“书斋生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任务三:对比阅读 品味文章语言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它”指”深宵灯火”。夜只有灯火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灯光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自了四壁”出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漂自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任务三:对比阅读 品味文章语言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
任务三:对比阅读 品味文章语言
找出本文议论的句子,体会一下议论在本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①②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第⑦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⑧⑨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领,最后两段则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是议论。这篇文章用到了照应,有前后照应,有行文中的照应。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种气势,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任务三:对比阅读 品味文章语言
考点链接
考点:分析记叙中议论的作用。
答题角度:
记叙中的议论根据其位置不同大体有三种作用:
一是在文章开头做精要议论,起到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是在文章中间做精要议论,这种议论一般用于事情发展的转换衔接处,也称作夹叙夹议,主要起到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是在文章结尾做精要议论,一般起到总结全文,提示或计华主题、画龙点睛或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作用。
任务三:对比阅读 品味文章语言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闻一多是个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刻苦专注的卓越的学者,他还是一个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大无畏的革命者。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生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他的质却可以无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域发展,生命的艺术化便是生命达到高深醇美的唯一方法。”让我们永远称颂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课堂小结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