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璀璨的工业文明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工业化: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其显著特征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自主学习1
1.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 的发展,
促进了 的迅速增长。
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不断壮大。
。 发生了巨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 。
同时,越来越多的 走出家庭,
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
女的 提高创造了条件。
3.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 的需要,
欧洲国家开始推广 ,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
国家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
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工业化发展
人口
生产力
工人阶级队伍
社会地位
工业和商业
大众化教育
劳动力结构
妇女
1.人口迅速增长
材料: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 ——舒小昀《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结合材料,分析推动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①、工业革命的推动
材料:农业和工业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意味着在衣、食、住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方面的生活资料的增长……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运输工具也保证了来自外界的充分供应……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的知识——所有这一切都使西北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15%左右。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工业化为什么能促进人口增长?
②、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学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使死亡率下降
2.劳动力结构变化
变化①: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的人口增长迅速;
英国从事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人口的比重示意图
劳动力结构变化
材料:
变化②:工业革命后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
免费义务教育---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
的系统教育体系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3、大众教育
二、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
合作探究,分析推动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1、工业革命的影响
2、交通运输发展
3、工厂的发展,就业岗位的增加
4、农民大量进入城市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推动
促进
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高度集中逐步形成了城市。
而城市的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雇佣劳动力,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工业化
城市化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 沃尔特·惠特曼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工业化的赞美
城市化利弊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化的不满
城市化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
(1)环境污染
现象:贫富分化。
思考:
这幅漫画作反映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通过对
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
不断对社会财富进行聚敛形成。
2016年调查报告,美国前10%的富有家庭拥有51万亿美元财富,约占美国家庭总财富的四分之三。
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无产阶级的形成。因为破产的独立手工业者都加入无产阶级队伍。于是社会日益分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不但产生了工人阶级,而且也给工人阶级带来苦难。在工厂里,工人变成机器的简单附属品,他们跟随机器运转, 。
——吴于虞、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下卷
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不断进行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
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从中得到那些启示?
利:工业化和城市化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
弊: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有一定的弊端,会带来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等问题。
启示: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②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人口方面变化
教育方面的变化
城市化
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
劳动力结构变化
妇女走出家庭
推广大众化教育
城市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贫富分化
环境污染
有 益 的 变 化
有害的变化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下图是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图,促使在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的完成
D
2、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C
3、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 )
①法国 ②德国 ③印度 ④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人口增长比较迅速的国家是( )
A.英美 B.德法
C.俄日 D.德意
A
A
5.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A
6.根据以下漫画,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
①环境污染 ②社会矛盾激化
③交通发达 ④生产力水平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D
7.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得益于( )
A.新技术革命
B.工业化水平高
C.城市人口的比例超过农村人口
D.机械化水平高
8.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有( )
①人口减少 ②交通拥挤 ③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A
B
9.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纷纷调整教育政策,开始大力发展平民教育,主要是因为( )
A.平民地位得到提高
B.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
C.工业化需要大批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D.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10.促使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直接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 D.资产阶级革命
C
B
11.下列有关工业化、城市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工业化就是工业发展
C.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D.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
A
B
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 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
——《伦敦雾霾是如何治理的?》
思考: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我国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
1、制定空气污染防控法案;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
3、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4、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
反思:
资料: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时代: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更丰富。但也带来了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追求: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