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生须知 1. 本练习卷共8页,共28道小题,满分100分. 练习时间120分钟.2. 在练习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3. 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在练习卷上作答无效4. 选择题、作图题用铅2B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选择题(共16分,每题2分)
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 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已经实现,这是北京冬奥会最大的遗产成果. 将34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B. C. D.
2.右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
A.三棱柱 B.长方体 C.圆锥 D.圆柱
3.实数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图形中,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二倍的多边形是( )
A. B. C. D.
5.不透明的袋子中有3个小球,其中有1个红球,1个黄球,1个绿球,除颜色外3个小球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放回并摇匀,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那么两次摸出的小球都是红球的概率是 ( )
A. B. C. D.
6.如果,那么代数的值为( )
A. B. C. D.
7.下图是甲、乙两同学五次数学测试成绩的折线图. 比较甲、乙两名同学的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成绩的平均分高,方差大 B.甲同学成绩的平均分高,方差小
C.乙同学成绩的平均分高,方差大 D.乙同学成绩的平均分高,方差小
8.如图,正方形 的边长是是 上一点,是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四边形 和四边形均为矩形,设的长为 ,矩形的面积为,矩形 的面积为,则与 与 满足的函数关系分别是( )
A.一次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 B.反比例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
C.一次函数关系,反比例函数关系 D.反比例函数关系,一次函数关系
二、填空题(共16分,每题2分)
9.若代数 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且 是整数,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 的值 .
11.分解因式: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 与双曲线 交于则 的值是 .
13.如图,点 ,是 上的三点. 若 ,,则 的度数为 .
14.在读书活动中,某同学对甲、乙两个班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了统计:甲班学生人数比乙班学生人数多2人,甲班学生读书256本,乙班学生读书180本,乙班平均每人读书的本数是甲班平均每人读书的本数。求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
设乙班有人,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
15.如右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是网格线交点,则 的面积与 的面积的大小关系为: (填“>”“<”或“=”)
16.某工厂用甲、乙两台设备加工 三件产品,每件产品须先在设备甲上加工完成后,才能进入设备乙加工. 每件产品在每台设备上所需要的加工时间如下图所示,则加工总时长最短为 分钟.
产品所需时间设备 A B C
甲 4 3 7
乙 6 5 2
三、解答题(共68分,第 17-20题每题5分,第21题6分,第22题5分,第23-24题每题6分,第25题5分,第26题6分,第27-28题每题7分)
17.计算: .
18.解不等式组:
19.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求 的值.
20.下面是小郭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如图,直线 和直线外一点 .
求作:过点 作直线 的平行线.作法:如图,
①在直线上任取点 ;
②作直线;
③以点 为圆心 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 于点 ,交直线 于点 ;
④连接 ,以点 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 于点 (点 与点 不重合);
⑤作直线 ;
则直线 即为所求.
根据小郭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完成以下任务.
(1)补全图形;
(2)完成下面的证明并在括号内填写推理依据。
证明:连接 .
,
,
( ).
,
( ).
,
.
21.在菱形 中,对角线 相交于点 ,为 的中点,连接 并延长到点,使 ,连接 .
(1)求证:四边形 是矩形;
(2)若,求 的长.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一次函数 的图象由函数 的图象平移得到,且经过点 .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一次函数 .
①无论 取何值,直线 都经过点 ;
②当时,对于 的每一个值,函数 的值都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 的取值范围.
23.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某中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为了解培训效果,该校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消防知识竞赛(百分制),并规定90分及以上为优秀,分为良好,60 79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学校随机抽取了七、八年级各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抽取七年级2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
66 87 57 96 79 67 89 97 77 100
80 69 89 95 58 98 69 78 80 89
抽取七年级 名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数据分成5组:)
抽取八年级20名学生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如下:
七年级、八年级各抽取的2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如下表: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七年级 81
八年级 82 81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补全七年级20名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写出表中 的值;
(2)该校八年级有学生200人,估计八年级测试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有多少人?
(3)在七年级抽取的学生成绩中,高于他们平均分的学生人数记为 ;在八年级抽取的学生成绩中,高于他们平均分的学生人数记为 . 请比较,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4.如图,为的直径,为 延长线上一点,为 上一点,连接,,于点 ,交 于点 .
(1)求证:是 的切线;
(2)若 ,求 的长.
25.如图,小静和小林在玩沙包游戏,沙包(看成点)抛出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可看作抛物线的一部分,小静和小林分别站在点 和点 处,测得 距离为 ,若以点 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小林在距离地面的 处将沙包抛出,其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小静恰在点处接住,然后跳起将沙包回传,其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的一部分.
(1)抛物线 的最高点坐标为 ;
(2)求的值;
(3)小林在轴上方的高度上,且到点水平距离不超过 的范围内可以接到沙包,若小林成功接到小静的回传沙包,则 的整数值可以为 .
26.已知抛物线 .
(1)若抛物线经过点 .
①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用含 的式子表示);
②若点 在抛物线上,求 的取值范围;
(2)已知点 为抛物线上的两点,若存在实数 ,对任意的,都有 ,直接写出 的取值范围.
27.已知等腰 中 为线段 上的一点且 . 点 在线段上(不与端点重合),以 为斜边向右侧作直角 . 连接 并延长交线段 的延长线于点 .
(1)如图1,当 时,若 ,求线段 的长;
(2)如图2,当时,若 ,
①依题意补全图形;
②求证:点 为线段 的中点.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 为内一点,弦 ,相交于点 ,如果 ,则称 互为点 的“正交弦”,即 是 的“正交弦”,也是 的“正交弦”,依次连接点 ,称四边形为点 的“正交四边形”.
(1)若 的半径为5,弦 ,则弦 的“正交弦” 的最大值为 ,此时相应的“正交四边形”的面积为 .
(2)设的半径为4,
①已知点,,为点 的“正交弦”,记 求 的取值范围;
②直线 与交于 两点,当点 在 上运动时(不与端点重合),直接写出点 的“正交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