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9《 屈原列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9《 屈原列传》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8 13:1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9 屈原列传
司马迁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常见实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体会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3.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本课常见实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屈原,我们都不陌生。每年的端午节,我们由粽香、龙舟,想起两千多年前汨罗江畔的独行者的形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史学家的视角,解读更加真实的屈原。
二、知人论世,初入文本(教师讲解)
1.作者简介: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
2.作品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3.创作背景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概是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现已知的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读文正音
2.疏通文意
第一段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学识广博,长于记忆,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第二段译文: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写作草稿尚未确定,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夺取过来,屈原不给他,他于是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第三段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蒙蔽了国君的眼睛,品行不正的小人危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创作了《离骚》 。“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根本,所以到了疲倦困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是处境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写作《离骚》,大概是由怨愤引起的。《国风》好描写男女爱情但并不过分,《小雅》怨愤发牢骚但不坏乱礼法。
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讥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规律,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列举的事物是近事,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黑暗社会, 浮游在尘世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出污泥而不染。推究这种志向,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第四段译文: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楚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担忧这件事,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厚礼呈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侍奉楚王。他对楚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楚国果真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 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于是就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
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很生气,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楚国,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楚军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在蓝田交战。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最终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艰困。
第五、六段译文: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怀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趁机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眜。
第七段译文:这时秦昭王与楚国结为儿女亲家,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趁机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第八、九段译文: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因为他劝说怀王到秦国去却没有返回而抱怨子兰;屈原虽痛恨子兰,但即使被流放,也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朝中,希望君王能彻底觉悟,楚国坏的习俗能全部改变。他思念君王振兴国家想使楚国回归富强局面,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终从这些事情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一国之君无论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不想用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情却接连出现,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是因为人君认为是忠臣的人并不忠诚,认为是贤臣的人并不贤明啊。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挫败,国土被削割,丢失了汉中六郡,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不能知人善任引发的祸害了。……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最终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很恼怒,把屈原放逐了。
第十段译文:屈原走到江边,披着头发在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外貌像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何来到这里?” 屈原说:“全社会污浊我一人清白,众人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人不被外物拘束,能随世道变化而变化。全社会都混浊,为何不随从世俗,与之同流?众人都昏醉,为何不吃众人的酒糟,喝众人的薄酒?为何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拍打衣服上的尘土。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蒙受浑浊的外物呢?宁可跳进江水葬身鱼腹,又怎能拿高洁的品德,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就作了一首《怀沙》赋。于是怀抱石头,便跳进汨罗江自杀了。
第十一段译文:屈原死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辞并因善于作赋被人们称赞;然而他们都只能效法屈原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一面,始终没有人能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的领土一天天地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第十二段译文: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若有所失了。
整体感知
【思考1】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屈原的一生,并分析本文的写作顺序。
明确:
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
【思考2】划分本文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第二部分(4-9):屈原由见“黜”而见“迁”。
第三部分(10-11):屈原自沉汨罗江及死后影响。
第四部分(12):司马迁对屈原的评论。
四、深入研读,仔细品味
1.剖析文本
(1)屈原被黜以后写了楚怀王三次受骗其用意何在
明确:
①揭露楚王的昏庸和用人不当。
②印证屈原外交上的远见卓识,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③既呼应前面《离骚》创作“自怨生”,也为后面的议论抒情及对话作铺垫。(承上启下)
(2)屈原与渔夫的对话设置有何作用?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
明确:
①作用:对比,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失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表达司马迁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同情、惋惜之情,也表现出他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②差异:失志不渝,以死明志 / 随波逐流、明哲保身。
(3)明明是为屈原立传,为什么要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
明确:
文章用很多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这些穿插在人物传记中的都是在屈原“既绌”后出现的,这就从侧面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同时,作者也意在通过记叙这些史实揭示楚王父子的昏庸无能,以及当朝重臣的贪婪鄙陋,这些昏聩无能和贪婪鄙陋之人(揭示朝政腐败无能),势必会让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暗示屈原自投汨罗江的悲剧发生。
2.体悟情感
(1)司马迁说,读屈原的《离骚》等作品,可以说“悲其志”一语贯穿《屈原列传》的全文。“悲”的是什么?
明确:
一悲屈原受谗被疏,怀才不遇;
二悲屈原心怀怨愤而作《离骚》;
三悲屈原的忠言未被采纳,以致怀王客死于秦;
四悲屈原不为楚国所容,流放江南;
五悲屈原蒙世温蠖,以死殉国;
六悲屈原死后,“楚日以削”竟至亡国。
(2)司马迁为何“悲”其志?
明确:司马迁与屈原有相似的身世:一样的怀才,正直,忠君爱国,有志向;一样的受谗被疏,面临生死抉择。唯一不同的是屈原是以死明“志”,司马迁是以生践“志” 。所以司马迁是借写屈原的身世在抒发自己的愤懑。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3)在这样的悲叹中寄寓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是对屈原才能、品格的崇敬与钦佩。
是对屈原遭遇的同情。
是对腐败政治的控诉。
3.分析形象
屈原是一位才华出众、忠诚正直、志向高洁、心系国君、眷顾国家、坚守理想的爱国志士形象。
4.鉴赏特色
①写法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②手法上:善用多种手法,对偶、对比、比喻、衬托、侧面描写等
③语言上具有浓厚的抒彩,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五、拓展思维
1.屈原为何选择“自沉”?
明确:楚怀王屡次疏远及小人使奸是屈原自沉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幽愤难解,所以自沉以求解脱。其次,屈原自沉也有他主观上的原因。他太热爱楚国,所以他不能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他留恋生命,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惟有死亡。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惟有“自沉”才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肯定,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高扬。
2.如何看待屈原的“自沉”?
明确:①屈原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宁赴常流葬身鱼腹,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决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地去死,他是以死明志。歌颂了他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
②屈原的这种反抗终究是消极的。同时他这种孤芳自赏、傲世疾俗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他轻视群众、脱离人民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表现了他的“国无人莫我知兮”的孤独感。
3.屈原和渔父的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你更欣赏哪一个?
明确:屈原将国家的兴亡,自己的理想、信念至于生命之上,而渔夫的哲学毫无疑问不会把任何事情排于生命之上,为了活得更好,其它一切都是可以变通的。归结来看,屈原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而渔夫十分现实。
两种处世观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局:屈原在楚国覆灭时悲愤地自投汨罗江,兑现了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的预言,而渔夫依然无忧无虑地活着。
乱世和腐败王朝真的不利于理想主义者生存,所以屈原一生注定是悲剧,但他能把信念坚持到最后一刻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值得敬仰,因为真正的伟大不是在对自己有利时做正确的选择,而是在即使对自己百害无一利的环境下依然坚持正确的选择。
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结局: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设立端午节来铭记屈原,而渔夫早已被遗忘。
屈原赴死的壮烈会点燃他人的血性,不单是他自己的时代、更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发牢骚的模板。渔父所言智慧颇深,不单是“逍遥自在、凡事看开”而已,更能成为一个用现实主义践行理想的心态平衡点。
4.今天为何还要纪念屈原?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①屈原留下的精神遗产与日月同辉。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伟人。
②屈原的人格范式具有当代意义。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诗性智慧上,对于后世有重要的意义。
③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感召。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的情感态度,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
④求索精神应为全社会弘扬。屈原坚持真理、不畏艰辛的人格精神值得今人效仿和学习,其勇于求索的精神更值得当代人继承和弘扬。
六、总结全文,概括主旨
本文通过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的密切关系,赞扬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处处流露出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