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重点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基础摸底试卷测试(一)(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重点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基础摸底试卷测试(一)(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8 15:1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北省九年级基础摸底考试
历史试卷(一)
考生注意:
1.本卷共6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装订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鸦片泛滥危害巨大 B.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2.据下面图片中的信息,判断该剧的名称是( )
A.走向共和 B.军阀混战 C.五四运动 D.护国战争
3.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侵略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新文化运动的( )
A.历史背景 B.主要过程 C.失败原因 D.社会影响
4.“现在已经是民国十三年,就是国民党在各地方公开奋斗了十三年。因为见到从前的奋斗尚不充分,所以这次要开大会,把全党来改组。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大会”指的是( )
A.同盟会成立 B.国民党一大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5.毛泽东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抗日战争胜利( )
A.得益于英美盟军的支持 B.厚植于人民的伟大力量
C.取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 D.源自于斗争形式的多样
6.据下图所示信息,判断该图的名称应为( )
A.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B.解放战争时期地主与农民数量统计图
C.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党员数量统计图 D.解放战争时期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数量统计图
7.秦基伟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整个朝鲜战场其他地方的枪声稀落了,板门店谈判桌上谈判双方都在等着上甘岭的消息。谁的部队在上甘岭打得硬,谈判桌前谁的腰杆就硬,讲话底气就足。兵团、志司、军委乃至毛泽东主席,都密切关注上甘岭的一得一失。”由以上材料可知,上甘岭战役( )
A.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 B.激发了志愿军的家国情怀
C.具有巨大的战略影响 D.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8.下图漫画意在说明( )
A.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B.“大跃进”的伟大成就
C.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D.社会主义改造进展顺利
9.小岗村 1979年秋天获得丰收,当年油料作物总产量35200斤,卖给国家24933斤,而小岗村实际油料任务是300斤,一下子就完成了百十年的任务。过去,生产队连一头猪都没办法贡献给国家,而这一年家家都留了1头猪,贡献给国家35头肥猪。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 )
A.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0.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披露的数据,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为15.6%,2009年占到全球出口的31.7%,2010年达到33%,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中国( )
A.经济特区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B.国企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
C.加入世贸组织取得显著成就 D.一五计划带动纺织业发展
11.江泽民曾这样评价:“1992年的南方谈话,澄清了当时困扰人们思想的一些十分重大的问题,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很多话,小平同志当时不说,我们这些人是很难说的。”据以上材料可知,南方谈话( )
A.唤醒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 B.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开展
C.为中国改革开放再次指明方向 D.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12.下列图片资料共同探究的主题是( )
A.大国外交与国防建设的成就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
13. 2023年11月,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公示,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初审。这意味着,继获批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后,生物育种产业化迈出了更坚实一步。历史上,曾在“生物育种”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杰出代表是( )
A.钱学森 B.屠呦呦 C.邓稼先 D.袁隆平
14.“美国在这样重大决策问题上事先不打招呼,是对日本的一种侮辱,日本甚至应对美国举动采取报复行动,为了表明他们的独立性,池也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日本人决定采用一种比美国的行为更透明的方式与北京达成关系的正常化。”材料中的“重大决策”是指( )
A.尼克松访华,改善对华关系 B.中美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
C.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安全 D.遏制中国,构筑对华包围圈
15.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这是基于( )
A.和平统一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B.“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C.“九二共识”促进了两岸关系新发展 D.“台独”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
16.多数学者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源于经济的不稳定,因为14世纪的意大利缺乏投资机会,促使富人转而进行艺术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并且这种对艺术的投资持续了好几个世纪,对意大利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指出了推动文艺复兴的( )
A.根本原因 B.宗教因素 C.经济因素 D.艺术成就
17.他的船队进行远航的初衷不是为了科学探索,但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勇气冲向海洋,证实了对地球真面目的推测,在地理大发现的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他”是指(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8.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开始殖民扩张。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利润的驱使下,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非洲大陆,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由以上材料可知,殖民者从事奴隶贸易的主要目的是( )
A.谋取高额的利润 B.解决欧洲劳动力不足问题
C.开辟广阔的海外市场 D.推动全球贸易的持续扩展
19.法国大革命带来了一次全面的文化变革。它推动了文化的开放和自由,促进了法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法国大革命也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化运动、自由主义文化运动和社会主义文化运动等,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这说明,法国大革命( )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实现了民族的解放
C.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D.推动启蒙运动兴起
20.18世纪的英国,河边出现了轰鸣着机器的厂房,从棉纺织到形形色色的行业,开始用水力驱动机器生产商品,奔流的河水带来大把的金钱,也诅咒着工厂不得离开河流。几年以后,一个男人带着他的蒸汽机碾碎了这个诅咒。这个“男人”是指( )
A.法拉第 B.凯伊 C.戴姆勒 D.瓦特
21.下图所示目录节选自《世界史·近代史编》一书,目录中的“ ”处应填入( )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一节 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改革运动1.英国1832、1867年的改革2.俾斯麦与德国统一3.意大利统一4. 5.美国内战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D.俄国1861年改革
22.在欧洲女人穿长裤曾经上升为道德问题,如果女人敢于让丈夫以外的男人看到大腿的肌肤,名声会受损。但在一战中,很多妇女也开始走上外出工作的道路。长裤活动方便,很快融入了女性的日常生活中,这一点在西方现代服装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给人们带来巨大伤痛 B.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
C.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解决了妇女社会地位低下问题
23. 1942年10月毛泽东在《〈战争的转折点》一文中写道:斯大林格勒战役将会挫败希特勒今年的计划,就像莫斯科的防御战挫败了他去年的计划一样;简而言之,希特勒只有一条道路可走,那就是走向坟墓。……现在,希特勒正沿着拿破仑的路走去,斯大林格勒战役就确定了他的死亡。任何悲观地评估国际形势的人都必须改变他的观点。材料论述的主题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进程 B.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用 D.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24. 1945年,英国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把一大批重要的工业企业收归国有;二战后,法国也将一部分企业收归国有,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调节;意大利在战后将铁路、航空、电信和邮政等全部收归国有。此外,在比利时、西班牙、日本等国,公用事业和公益服务业也都由政府来控制。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的新变化是( )
A.走向联合 B.发展高科技 C.国家干预经济 D.向社会主义过渡
25.苏联经济学家格里高利·亚夫林斯基为戈尔巴乔夫制定了所谓500天计划,在尚未有完整的市场经济理论支持下,想利用短短500天将苏联原来的计划经济彻底转变为市场经济,结果是国内在价格固定的情况下生产者不愿意亏本出售商品,导致生产力下降,商品供应不足……1990年的劳动节,苏联领导人在人民的谩骂声中走下红场主席台。这段话从 角度阐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 )
A.对内政策 B.民族关系 C.对外政策 D.执政党建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26题14分,27题13分,28题11分,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瓜分危机加速了1898年维新运动的到来。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光绪帝这位爱国青年,实在是我国历史上极少有的“尧舜之君”。但是光绪帝毕竟是长于深宫之中,受制于无知而狠毒的母后的一个儿皇帝。经验不足,徒善亦不足以自行。他应首先慢慢地建立自己的权力基础——像蒋经国那样——然后才能试行变法。纵使时机发展至法有可变之时,也应分为轻重缓急次第施行。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也不是个办法。不幸这位年轻皇帝,显然感到国亡无日,所以迫不及待。康有为识见不足,而操切浮跺,且有甚于幼主一一言念及此,我们不能不说康有为实在只是一个狗头军师。他不能担当推行政治现代化的天降大任,而开了倒车。
——摘编自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1)据材料一,指出“1898年维新运动到来”的背景。(2分)
(2)据材料二,归纳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8分)
(3)除维新派之外,为了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危机,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中国共产党继而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果断抓住机遇,团鈷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摘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世界意义》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与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相距多少年?(2分)
(2)据材料,归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的最终目标。(3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拿破仑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宣布“私人得以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所有权是一种“绝对权利”。恩格斯称它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法典还进一步固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能够自由地利用自己的小块土地,因此受到农民的欢迎,从而使“拿破仑在农民眼中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纲领。”法典还确认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这就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特权,强调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摘编自彭树智主编《世界近代史教程》
材料二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议案,但国会仍可以2/3赞同的绝对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在当时,皇权和世袭贵族仍占主导地位,而根据《美国宪法》创建的共和国却按照规定需要通过选举向美国人民负责,宪法第一句就以“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开头。……到1788年夏,宪法草案在包括马萨诸塞州、弗吉尼亚州和曾经有所保留的纽约州在内的9个州获得批准,进而按照相关规定,正式生效。
——摘自保罗·S·博耶《美国简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该法典在世界法律史上居于怎样的地位。(2分)
(2)请从材料一文字中,归纳拿破仑“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纲领”的论据。(2分)
(3)材料二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哪一原则?(2分)井概括其主要作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上述两部法律文件的共同历史影响。(3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成丰帝最舍不得丢掉的东西是中国帝王在百夷面前的固有颜面。《天津条约》签订以后,西人南返,咸丰帝便派人到上海与西人再开谈判,期于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西人放弃公使驻京、江路通商、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战争最终结果是咸丰皇帝“车驾北狩”,圆明园在烈火中化为废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独立宣言》提出了“自由、平等和独立”,宣告“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13个殖民地脱离宗主国,建立独立的关利坚合众国。《独立宣言》反映了美国革命者对欧洲启蒙思想的诉求,赋予了美国革命者“天定命运”的使命感。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分别指出与材料一、二相关的战争的名称。(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两次战争共同涉及哪一国家。(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按照“面临的问题——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的结构,举出近代史上该国崛起的事例。(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