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通辽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8 16:2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10小题,共40分)
1.(本题4分)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一定随时间增大的是(  )
A.位移 B.速度 C.路程 D.加速度
2.(本题4分)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B.两个力大小相等、作用点相同,就可以说这两个力相等
C.物体受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说明物体受力大时比受力小时的惯性小
D.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3.(本题4分)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和F2大小不变,夹角θ由零增大到180°过程中,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任何一个力都大
C.F1和F2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大小F可能等于分力大小
D.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4.(本题4分)如图所示,小球A、B穿在一根与水平面成角的光滑的固定杆上,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分别连接A、B两球,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夹角为,OB绳沿竖直方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
B.小球B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C.A、B的质量之比为
D.A、B的质量之比为
5.(本题4分)在“车让人”交通安全活动中,交警部门要求汽车在斑马线前停车让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当车头离斑马线时,司机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立即紧急刹车,已知该车刹车时最大加速度为,驾驶员反应时间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不能保证车让人 B.汽车通过的距离是
C.汽车运动的总时间是 D.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距离是
6.(本题4分)如图所示,学生正在玩蹦床游戏。从学生接触蹦床至其到达最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速度一直增大
B.的速度一直减小
C.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D.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7.(本题4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的斜面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
A.2个或3个 B.3个或4个 C.4个或2个 D.5个或4个
8.(本题4分)一辆小汽车在长度为L=21m的平直桥面上提速,图是该车在该段的车速的平方(v2)与位移(x)的关系。则关于小汽车通过该段平直桥面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4m/s2;6m/s B.2m/s2;3m/s
C.2m/s2;m/s D.2m/s2;7m/s
9.(本题4分)一颗子弹沿水平直线垂直穿过紧挨在一起的三块木板后速度刚好为零,设子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1∶2∶3
B.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3∶2∶1
C.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1∶1∶1
D.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
10.(本题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球A质量为2m,物块B质量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与A相连,A、B间用一轻质细线连接,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剪断细线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为0
B.剪断细线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为g
C.剪断细线后,小球A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加速度为0
D.剪断细线后,小球A向下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二、多选题(2小题,共10分)
11.(本题5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射出的炮弹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受到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B.用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摩擦力有可能是物体前进的动力
D.用拳头击打棉花包,拳头不会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作用力
12.(本题5分)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在A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受到B作用力一直增大
B.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D.地面对B的支持力一直减小
三、实验题(2小题,共16分)
13.(本题8分)(1)为了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李卫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图像。从图像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而使图像上端成曲线,图像上端弯曲的原因是 ,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 N/m和 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秤,应选弹簧秤 。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用天平称重锤质量
B.选用质量大的重锤可减小实验误差
C.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应选择1、2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分析
D.实验结果总是动能增加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
14.(本题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以达到改变拉力的目的,并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表示小车所受的拉力的大小。其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若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各自进行实验,分别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①②图线,则得到这两条图线的原因分别是:图线①说明 ,图线②说明 ;
(2)该小组同学正确进行操作,完成实验后得到如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图中为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为a= m/s2。
四、解答题(3小题,共34分)
15.(本题10分)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水平桌面,左边的区域粗糙,右边的区域光滑,物块1在物块2的拉动下从左侧开始向右运动,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轻质细线分别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不计定滑轮与细线和轮轴之间的摩擦力,已知1、2的质量之和为M,物块1始终不与滑轮相碰,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来分析,求:
(1)0~2t0时间内,物块1的平均速度;
(2)物块1与桌面粗糙区域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物块1的质量。

16.(本题12分)如图所示:把质量为5kg铁块放在倾角为度的静止斜面上,铁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放手后开始计时,铁块能自动沿斜面由静止下滑。则(重力加速度为、、)
(1)铁块在斜面上下滑时受到合力的大小;
(2)放手后开始计时,铁块在斜面上下滑3s的时间内铁块的位移大小。
17.(本题12分)如图所示,有一钢管竖直悬挂在O点下方,钢管长度为L,其下端A到地面的高度为,在钢管正下方地面上有一玩具枪可竖直向上发射速度大小为的弹丸,如果剪断悬吊钢管的细线1s后发射弹丸,钢管始终保持竖直,在钢管落地前弹丸进入钢管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剪断细线后多长时间弹丸进入钢管;
(2)要使弹丸在空中进入钢管,发射速度的最小值;
(3)若、L、的大小分别为、、,则弹丸在钢管外部运动的时间。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物体做直线运动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加速直线也可以是一般的变速运动;故速度、加速度均可能不变;物体若做往返运动,则位移也可能不变;只有路程一定会增大。
故选C。
2.A
【详解】A.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A正确;
B. 两个大小相等、作用点相同的力,方向不一定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D. 惯性的大小仅仅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受力、运动状态无关。故C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 若F1和F2大小不变,夹角θ由零增大到180°过程中,合力一直减小,A错误;
B. 合力F不一定大于分力,B错误;
C. F1和F2大小相等且夹角等于120°时,它们的合力大小F等于分力大小,C正确;
D. 两力F1、F2与F不能同时存在,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A.定滑轮不改变力的大小,则绳子对A的拉力等于对B的拉力,对A球受力分析可知,A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杆对A球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
B.对B球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两个力合力为零,如果有弹力,则弹力方向沿与杆垂直的方向,B不可能平衡,故杆对B球没有弹力,故B错误;
CD.分别对AB两球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根据正弦定理列式有
所以有
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D.汽车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x=v0Δt=8×0.2m=1.6m
故D错误;
C.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汽车速度减为零所用时间为
则从开始发现情况到车停下来汽车运动的时间为
t=t1+Δt=2s+0.2s=2.2s
故C正确;
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汽车匀减速的位移为
根据题意可知,从开始发现情况到车停下来汽车通过的距离为
s=x+x1=9.6m
故B错误;
A.汽车通过的总位移
x总=9.6m<10m
汽车能保证车让人,故A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B.学生刚接触蹦床瞬间具有向下的速度,开始压缩蹦床时,重力大于蹦床的弹力,合力竖直向下,加速度竖直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学生做加速运动;由于蹦床的弹力逐渐增大,当学生所受的弹力大于重力时,合力竖直向上,加速度竖直向上,与速度方向相反,学生开始做减速运动,则当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学生的速度最大,所以学生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A、B正确;
CD.由上分析可知,学生的加速度先向下,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学生的加速度向上时,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增大,加速度增大,所以学生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对斜面体P受分析
(1)若N=G,则斜面体2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2)若N(3)若N>G,斜面体会受到挡板MN的弹力F和静摩擦力f,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故斜面体可能受4个力的作用而平衡,综上所述可知,斜面体P可能的受力个数是2个或4个。
故选C。
8.D
【详解】根据公式
可得
结合图像可知,小汽车初速度为4m/s,加速度为2m/s2,末速度为10m/s,因此平均速度为
故选D。
9.D
【详解】A.B.将子弹的运动看成沿相反方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位移公式得: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三木板厚度之比为5:3:1,故AB错误.
C.D.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由位移公式,通过三块、后边两块、最后一块的时
间之比为则子弹通过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因此解题方法:1、末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直线运动,可以看出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几个比例式.
10.D
【详解】AB.开始时对A分析可知
解得
T弹=0
剪断细线瞬间,小球A受到的合力为2mgsin30°,则加速度为a=0.5g,选项AB错误;
CD.剪断细线后,小球A向下运动过程中开始时2mgsin30°>T弹加速度向下,随弹力增加,加速度减小;当2mgsin30°=T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以后2mgsin30°故选D。
11.BC
【详解】A.射出的炮弹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不受推力,故A错误;
B.用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时,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杆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
C.摩擦力有可能是物体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是运动的阻力,故C正确;
D.用拳头击打棉花包,拳头也会受到棉花包的阻力,故D错误。
故选BC。
12.ABC
【详解】A.对C受力分析,做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两侧支持力的合力等于重力,当合力相同时,分力之间的夹角越大,分力就越大,故A正确;
B.C恰好降落到地面时,即对地面压力仍为零时,B受C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由几何关系知
则水平分力为
此时B受地面的摩擦力为
其中
根据题意
解得
故B正确;
C.C球对B球的压力变大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压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变大,故摩擦力变大,故C正确;
D.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整体重力的一半,一直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C。
13. 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66.7 200 A BCD/BDC/CBD/CDB/DCB/DBC
【详解】(1)[1][2][3]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行变量成正比,故F—x图是直线,向上弯曲的原因是超出了弹性限度;注意该图像中纵坐标为伸长量,横坐标为拉力,斜率的倒数为劲度系数,由此可求出
[4]由于A的劲度系数小,因此A的精度高,应选弹簧秤A。
(2)[5]A.由于在比较动能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的大小情况时,式中所带的质量相等,可以约去,故无需秤质量,A错误;
B.为了减小阻力对其影响,选用重锤时,应该选用质量大、体积小重锤的进行实验,B正确;
C.物体自由下落时根据公式
其中
t = T = 0.02s
由此可知,开始所打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约等于2mm,C正确;
D.由于重锤下落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因此系统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D正确。
故选BCD。
14. 平衡摩擦力过度 未平衡摩擦力 0.75
【详解】(1)[1]由图可知,图像的图线①在a轴上有截距,说明没有加力时,木块已经产生了加速度,这是由于平衡摩擦力过度造成的;
[2] 图像的图线②在F轴上有截距,说明施加了力之后,并没有立即产生加速度,当力大于某个数值后才产生了加速度,这是由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造成的。
(2)[3] 由图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
15.(1);(2)
【详解】(1)由乙图分析可得0~2t。时间内,1的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
综合解得
(2)0~t0时间内,整体的加速度为
t0~2t0时间内,整体的加速度为
设1、2的质量分别为m1、m2,1.与桌面粗糙区域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题意可得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粗糙面上
光滑面上
综合解得
16.(1);(2)
【详解】(1)设:铁块受到的重力为

铁块在垂直斜面方向上受力平衡,有:
铁块在平行斜面方向上受到合力,则有:
因为铁块与斜面间为滑动摩擦力,有:
由以上三式得:
(2)设:铁块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铁块在3s内的位移为:
17.(1);(2);(3)
【详解】(1)设经时间弹丸射入钢管,此时钢管下落
弹丸上升的距离为
解得
(2)为保证管落地前弹丸能进入管中,弹丸在空中运动时间为

解得
(3)若,初速则管下落时间后相遇,代入可得
故弹丸上抛后经相遇
弹丸穿过管的时间为
解得
钢管落到地面时2s,故此时间内钢管尚未落地,穿过管用时
弹丸上升的时间为
弹丸仍上升
弹丸自抛出到返回管中的总时间为
弹丸返回到钢管B端的总时间为
故在钢管外运动时间为
答案第4页,共10页
答案第3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