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短诗五首》 课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短诗五首》 课件 (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8 15: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短诗五首
九年级下册语文
导 入
短诗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概念,诗歌在14行内就是短诗。
在中国,短诗的概念是由现代诗人首先提出的,他们吸纳了西方14行诗的体制,首次明确提出短诗界定应为14行以内,同时认为短诗的第一要义便是完整。
月 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作者简介及生平经历
沈尹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北大三沈”。
他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两巨匠”,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
主要内容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冬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面对这样的人世,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个时候进步青年的人生追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意会”吧。
主题思想
诗人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
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表现了五四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对自由的渴望。
写作特色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
而白描手法的运用,又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的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
此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作者简介及生平经历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为“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2月2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创作背景
1942年,年轻女作家萧红在身心俱疲中逝去,作为萧红的友人,同样四处漂泊、屡遭挫折、几陷困境的戴望舒直到1944年初冬才终于来到香港浅水湾萧红墓畔,凭吊祭拜。
主要内容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诗篇缓缓而起。没有过头的形容和修饰,显得极其平实、自然,“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推而广之,它又何尝不是萧红不幸的原因所在。
第二行“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为诗篇带来了一线亮色,萧红爱花,也常在作品中写到各式花卉,如今送上一束鲜艳的山茶花,不就是对死者最大的告慰。
主题思想
戴望舒这首伤逝之作,包含着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情感与怀念,对生命之旅深沉的感慨与反思。
平淡的文字、平静的描述背后潜藏着长久的辛酸与刻骨的悲痛。
写作特色
1.语言洗练而有内蕴。诗歌虽曰“口占”,却是精心构思的。语言朴素、洗练,明白如话,却又把“我”“你”的形象勾画得清楚明白。结合当时诗人身处敌占区的黑暗中的背景,诗句表达了怀念、寂寞、无奈等多种含义。
2.对比而能平衡。诗歌充满了各种对比关系,如轻重、动静、你我、生死,但多重对比关系中诗歌结构平衡而协调。
断 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者简介及生平经历
卞之琳,江苏海门人,祖籍江苏溧水(今南京市溧水区)。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中共党员。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名篇有《断章》《投》《鱼化石》等,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1949年回到北京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等职。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转向翻译和研究工作。“文革”期间受到冲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投入教育事业,不断进行研究和著译工作。
创作背景
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主要内容
第一序列描述了一种情景,即一个人站在桥上观赏风景,而被观赏者在楼上看着这个人。
第二序列则是关于一扇窗户被明亮的月光所装饰,而在这月光下的梦中被装饰的是那个人。
主题思想
诗人通过描绘四幅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剪影,带给我们丰富的哲思。
启迪我们: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不是绝对和孤立存在的。
写作特色
独特的叙事技巧。该作采用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示了生命的断裂和迷离,并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物交织在一起,通过拼贴的形式创造出独特的叙事效果。
生动且富有情感的文字。卞之琳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以及生动的语言描写,使得小说充满诗意和想象力。
深度的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该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形象,探索着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创新的诗歌形式。诗的分行、标题等因素参与了文字文本的符号组合,形成了两个对称的梯形图案,犹如一条中轴线两侧排列着两栋复体建筑,整体和谐。
风 雨 吟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作者简介及生平经历
陈芦荻(1912~1994),广东省南海县人。1937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39-1944 年,先后任桂林《广西日报》、贵阳《南明晚报》编辑。1949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民进香港支部理事、秘书。1960年调暨南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1970年暨大停办,遂转入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78年暨大复办,重返暨大中文系,1981年升为教授。
陈芦荻青年时期始工于诗文,历年出版新诗集有《桑野》、《驰驱集》、《荻花集》等,诗歌论文、散文屡在粤、穗报刊发表。1994年10月10日,在广州逝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41年12月,这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正积聚着愤怒的力量,将会有一场大风暴席卷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生。
主要内容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 “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暴风骤雨摧折下大地被淹没的景象,展现了“我”愿做年轻舵手的决心,表达出一种战胜风雨、一往无前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
写作特色
意象突出。诗中通过“风”“雨”的意象,以及“海”“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立体的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风雨肆虐下大地被摧残的景象,以及“我”作为年轻舵手在风雨中掌舵的紧张和决心。
抒情性强。诗歌以抒情为主要目的,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和描绘,达到与读者或听众情感共鸣的效果。
立意积极向上。诗歌虽然描绘了严峻的生存形势和国人的抗战热情,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征服天下的勇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以及愿以天下为己任,征服每一个险涛恶浪的广阔胸怀。
统 一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作者简介及生平经历
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创作背景
1969年,智利共产党提名聂鲁达为智利总统候选人,后聂鲁达为了智利左翼政党的团结而退出竞选,并支持智利社会党总统候选人萨尔瓦多·阿连德。《统一》就是这个时期创作的。
主要内容
作者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拥有怎样的万千姿态,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
所有的叶和一片叶,所有的花和一朵花,所有的树和一棵树,它们都是“多”与“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主题思想
诗人以树叶、花朵、果实为意象,形象地阐明了现象与本质的道理,指出不要被众多的表面现象迷惑,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写作特色
全诗语言简洁,通俗易懂,通过写自然界花草树木本质的同一性,从而推理出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这首诗歌以叶、花、果为喻,指出“繁多是个谎言”,揭示了万物皆有共性,和谐统一的道理。比如“繁多是个谎言”是个比喻,引人思考,设置了悬念。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