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8 14:4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所构成的液体环境。下列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于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场所
D.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的状态
2.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中有5个突触结构
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
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递途径一定是①→②→③→④→⑤
D.若该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①不能引起e处的电位变化,同时⑤处检测不到反应
3.记忆与脑内某些蛋白质合成有关,为探究雌激素对大脑记忆水平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利用大鼠进行实验,研究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 BDNF mRNA(相对值) BDNF(相对值) 记忆水平
① 不做处理 1.01 1.00 ******
② 切除卵巢 0.35 0.26 **
③ 手术+不切除卵巢 1.00 1.00 ******
④ 切除卵巢+? 0.95 0.98 *****
注:BDNF是一种神经营养蛋白,“*”越多说明记忆水平越高
A.长时记忆可能与大脑中突触的可塑性有关
B.④组的处理为“切除卵巢+注射适量雌激素”
C.③组的处理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操作对大鼠大脑记忆水平的影响
D.结果表明注射外源雌激素能完全恢复切除卵巢大鼠的大脑记忆水平
4.某学校组织学生体检,有位同学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中多项指标不正常,感到非常紧张,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此时为了平复心跳和呼吸,该同学体内发生的生理调节过程为(  )
A.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扩张
B.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收缩
C.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
D.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收缩
5.网游成瘾是指从事电子游戏的活动远超一般人玩电子游戏的程度,为了满足强烈的玩电子游戏的冲动而放弃重要的社会角色及其他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却无法摆脱的行为。在离开网络的间歇期网游成瘾者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迟钝化等表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游戏时的憋尿行为说明神经调节中存在分级调节
B.经常熬夜会导致脑干调控的生物节律性出现紊乱
C.网游成瘾后,脑对情绪的调节相比之前会更困难
D.队友间语言沟通交流,体现了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6. 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为摄取、处理并暴露抗原,②为呈递抗原
B. 细胞c完成⑤⑥时需要物质甲和过程③和④的刺激
C. 物质甲和物质乙都属于信息分子,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D. 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发生⑨时,⑦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7. 为探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幼苗伸长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处理豌豆的完整幼苗和去顶幼苗后,测得不同条件下豌豆两种幼苗的伸长量,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完整幼苗 去顶幼苗
CK IAA GA IAA+GA CK IAA GA IAA+GA
测量值/mm 9.2 11.3 29 23 7.9 13 8.1 17.2
注:CK为空白对照组
A. 用生长素单独处理豌豆的两种幼苗时,均可促进它们的伸长生长
B. 赤霉素处理去顶幼苗效果不佳,原因可能与内源激素的含量有关
C. 两种激素同时处理时,体现了激素对豌豆幼苗伸长生长的协同作用
D. 自变量是激素种类和豌豆幼苗是否去顶,因变量是幼苗伸长量
8.近年,我国科研人员采用海拔高度线路法和DNA指纹法,对岷山山系大熊猫种群进行了调查并获得相关信息,如幼年、成年与老年的个体数量分别是15、60、11,平均每1082hm2有一只大熊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该大熊猫的种群密度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该大熊猫种群成年个体较多,故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该大熊猫种群数量比较少,其增长曲线为“J”型
D.研究该大熊猫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种间关系
9.新疆野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原始祖先。近年来,由于受到病虫害、过度放牧等影响,新疆野苹果已处于灭绝的边缘。下图为额敏县和新源县新疆野苹果种群年龄结构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额敏县新疆野苹果种群的成龄个体多,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B.新疆野苹果老龄个体随时间推移逐渐死亡,导致新源县种群比额敏县先衰退消亡
C.由过度放牧和砍伐等人类活动引起的群落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D.为了防治苹果蠹蛾虫害,用雌蛾体内分离的信息素诱杀雄蛾属于化学防治
10.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的状态。该状态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输入与输出衡。在受到轻度外来干扰后,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控能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系统结构越简单、功能效率越低,抵御剧烈环境变化的能力越弱
B.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目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两个主要因素
C.草原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生产量过低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平衡
D.枯枝落叶和牲畜粪便长期被用作燃料烧掉会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
11.生态足迹。又叫做生态占用。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B.碳足迹表示吸收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海洋和森林面积
C.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一般相同
D.耕地只能表示用来种植入类消费的作物所需的农田面积
12.下图是南通某地推广的“鱼-桑-鸡(菇)”种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塘泥中的主要微生物、黑木耳等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林下养鸡增加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桑叶→蚕→蚕沙→鱼”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D.建立该种养模式时主要遵循了整体、循环等生态工程原理
二、多选题
13.褪黑素(MEL)是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和分泌的一种激素。MEL在体内可被代谢为AMK,药物N可抑制该代谢过程。为探究MEL对长时记忆的确切影响和机理,科研人员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①每组实验前检测一次鉴别指数(表征长时记忆强度的数据,用DI表示,DI值越大,长时记忆能力越强);②给甲组注射1mL溶解在溶剂Q中的MEL,乙组注射1mL溶解在溶剂Q中的AMK,丙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第二次鉴别指数;③接着给每组小鼠注射等量溶解于Q溶剂中的药物N,一段时间后检测第三次鉴别指数,结果如题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MEL在小鼠体内可代谢为AMK,乙组甲组丙组AMK能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
B.注射药物N后,甲组小鼠MEL代谢速率加快,长时记忆强度降低
C.注射药物N后,乙组小鼠内源性MEL减少,长时记忆强度略有下降
D.为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应在步骤②中给丙组小鼠注射1mL生理盐水
14.下图中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植物①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B,则图甲植物②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
B.将图甲植物给予右侧光照,若③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C,则④侧生长素浓度大于C
C.经浓度大于10-6mol·L -1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某植物器官,一定会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D.若将图甲植物茎尖朝向左侧水平放置,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⑥处,植物的根向地生长,体 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15.研究团队对鄂尔多斯沙地中几种鼠进行了生态位重叠的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指数越大,生态位越相似)。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生态位重叠指数
小毛足鼠 子午沙鼠 三趾跳鼠 长爪沙鼠
春季 子午沙鼠 0.26
三趾跳鼠 0.00 0.78
黑线仓鼠 0.67 0.39 0.00 0.00
夏季 子午沙鼠 0.64
三趾跳鼠 0.70 0.83
黑线仓鼠 0.43 0.51 0.61 0.39
秋季 子午沙鼠 0.77
三趾跳鼠 0.00 0.00
黑线仓鼠 0.65 0.42 0.00 0.00
A.研究团队需对鼠的栖息地、食物等进行研究
B.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竞争中一方将被淘汰
C.夏季不同鼠种之间均存在竞争关系
D.与其他鼠种相比,黑线仓鼠的生态位更宽
16.甲图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示相应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即仓鼠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
B.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以后,仓鼠种群数量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为c时
C.从甲图可知,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由K0降到了K2-K3之间
D.乙图中A不属于仓鼠的同化量,图中仓鼠→B→C→某种天敌也不能表示一条食物链
二、非选择题
17.(12分,每空1分)稳态的维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回答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某人摄食过咸,会导致人体中 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的 增加,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同时人体大脑皮层会产生 ,并通过主动饮水来补充水分,这属于 调节。
(2)炎热的夏天当外界温度超过35℃后,人体主要通过 等方式来增加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稳定;寒冷的冬天散热量通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夏天,人体代谢的耗氧量也相对 。
(3)某同学没吃早餐,上午上课时,由于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导致精神萎靡。此时其血液中的 (激素)的含量较正常时高,与此激素起拮抗作用的激素是 。
(4)剧烈运动后,由于肌肉供氧不足,导致进行了部分无氧呼吸,血浆中 的含量增加,但由于血浆中存在 等离子,血浆pH仍维持相对稳定
18.(12分,每空2分)新冠病毒的肆虐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研发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图为我国研制的两种疫苗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到入侵的病毒后,当 细胞活化后,可直接攻击被该病毒入侵的细胞。激活的B细胞则可转变成 大量合成 ,分泌到细胞外,结合并阻止该病毒入侵人体细胞。
(2)图中①为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的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保留有新冠病毒的抗原性,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通常需要多次接种,原因是 ,从而使免疫应答更持久。
(3)根据新冠病毒通过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的特点,研制了图中②所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将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经过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构建无害的腺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入人体后,可表达出新冠病毒的 ,诱发人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当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5)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人若在接种前感染过腺病毒,可能会存在“预存免疫”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其原因是感染过腺病毒的人体内具有相应抗体, 而降低免疫效果。
19.(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植物的开花不仅受内在基因和激素的调控,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赤霉素对植物的开花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1)检测植物体内是否产生 是预测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结合SPL蛋白的功能,描述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
(4分,关键词:促进、解除)。
(2)某些植物必须经过春化作用(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才能开花结实。下表是对冬小麦进行春化处理的研究结果。
组别 1 2 3
处理方式 未经低温处理 经低温处理 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
检测结果 没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出现某些特殊蛋白质,高温处理后这些蛋白质消失
现象 不能抽穗开花 抽穗开花 不能抽穗开花
以下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决定冬小麦抽穗开花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B.高温可以解除小麦的春化作用
C.春化作用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是低温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北方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会长苗不会开花结果
(3)图2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位。图3为日照长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结合图2和图3.运用已有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图2中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
B.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顶端花蕾
C.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叶
D.开花激素的作用部位是顶端花蕾
(4)根据图3信息可知,人为地控制每日光照和黑暗的长度,可以使植物的开花期提前或延迟。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若想延迟菊花开花,你的建议是 。
20.(12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是著名的草原自然保护区,牧草繁茂、牛羊遍地。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导致该地区羊草草原群落退化为冷蒿群落,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从1983年到2012年间研究了退化羊草草原围栏耙地处理后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的过程。下表显示退化羊草草原围栏耙地处理后各恢复演替阶段五种植物的相对密度及相对生物量的综合值。回答下列问题:
恢复演替阶段 相对密度及相对生物量的综合值
羊草 冰草 大针茅 冷蒿 猪毛菜
第一阶段 23 27 19 43 5
第二阶段 65-72 17-32 10-11 15-19 14-47
第三阶段 50-134 8-69 1-43 1-19 0-5
第四阶段 22-104 2-35 11-149 4-26 0-13
(1)研究人员调查羊草草原植物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 。
(2)由表可知,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由于围栏耙地处理使 迅速成为明显的优势种,冷蒿急剧下降,其他物种也有相应的变化;到了第三阶段,猪毛菜由于 能力弱而明显下降。第四阶段末,植物经过激烈竞争后,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 的结果。
(3)为探究不同治理方式对退化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1983年科研人员除围栏耙地外,另取两块类似样地,分别进行围栏封育(自然恢复)和不围栏的继续放牧。2008年分别取上述3种处理方式的0-10厘米和10-30厘米的土样,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围栏封育处理后,细菌数量在 厘米的土层增长率较高,真菌数量在 厘米的土层增长率较高。
②根据图中的数据推测:浅土层中围栏耙地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围栏封育的原因是 。
(4)不同治理措施对退化草原恢复的效果不同,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21.(12分,每空2分)亚洲象属于哺乳动物中的长鼻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象征吉祥如意,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回答相关问题:
(1)大象踏过草原森林形成的“象道”方便其他动物通行;象的粪便既为昆虫、鸟类提供食物或栖息环境,又可造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雄象能听到数里外雌象用次声波发来的求偶信息,这说明 。
(2)亚洲象喜食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2021年4月,一群野生亚洲象北上之旅走红网络,对于大象出走的原因,有生态学家推测:随着西双版纳境内森林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大象的环境容纳量实为下降趋势。其做出该推测的生态学依据是森林覆盖率提高,导致亚洲象 减少,象群 提高,种群数量下降。
(3)某地的亚洲象种群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位,(×102J·m-2·a-1)]。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散失 流向下一营养级
158.6 95.1 25.3 6.7
亚洲象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102J·m-2·a-1),可见大象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很低。在中国华南地区,东方剑齿象(臼齿不耐磨,以柔软的树叶为主食)和亚洲象(臼齿发达,以粗纤维草本为主食)共存了数百万年,直到更新世纪末,气候巨变,东方剑齿象最终灭绝,亚洲象存活了下来。请尝试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亚洲象劫后余生的原因: 。
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版
一、单选题
1.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所构成的液体环境。下列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于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场所
D.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的状态
【答案】A
2.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中有5个突触结构
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
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递途径一定是①→②→③→④→⑤
D.若该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①不能引起e处的电位变化,同时⑤处检测不到反应
【答案】B
3.记忆与脑内某些蛋白质合成有关,为探究雌激素对大脑记忆水平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利用大鼠进行实验,研究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 BDNF mRNA(相对值) BDNF(相对值) 记忆水平
① 不做处理 1.01 1.00 ******
② 切除卵巢 0.35 0.26 **
③ 手术+不切除卵巢 1.00 1.00 ******
④ 切除卵巢+? 0.95 0.98 *****
注:BDNF是一种神经营养蛋白,“*”越多说明记忆水平越高
A.长时记忆可能与大脑中突触的可塑性有关
B.④组的处理为“切除卵巢+注射适量雌激素”
C.③组的处理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操作对大鼠大脑记忆水平的影响
D.结果表明注射外源雌激素能完全恢复切除卵巢大鼠的大脑记忆水平
【答案】D
4.某学校组织学生体检,有位同学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中多项指标不正常,感到非常紧张,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此时为了平复心跳和呼吸,该同学体内发生的生理调节过程为(  )
A.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扩张
B.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收缩
C.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
D.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收缩
【答案】D
5.网游成瘾是指从事电子游戏的活动远超一般人玩电子游戏的程度,为了满足强烈的玩电子游戏的冲动而放弃重要的社会角色及其他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却无法摆脱的行为。在离开网络的间歇期网游成瘾者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迟钝化等表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游戏时的憋尿行为说明神经调节中存在分级调节
B.经常熬夜会导致脑干调控的生物节律性出现紊乱
C.网游成瘾后,脑对情绪的调节相比之前会更困难
D.队友间语言沟通交流,体现了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答案】B
6. 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为摄取、处理并暴露抗原,②为呈递抗原
B. 细胞c完成⑤⑥时需要物质甲和过程③和④的刺激
C. 物质甲和物质乙都属于信息分子,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D. 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发生⑨时,⑦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答案】C
7. 为探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幼苗伸长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处理豌豆的完整幼苗和去顶幼苗后,测得不同条件下豌豆两种幼苗的伸长量,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完整幼苗 去顶幼苗
CK IAA GA IAA+GA CK IAA GA IAA+GA
测量值/mm 9.2 11.3 29 23 7.9 13 8.1 17.2
注:CK为空白对照组
A. 用生长素单独处理豌豆的两种幼苗时,均可促进它们的伸长生长
B. 赤霉素处理去顶幼苗效果不佳,原因可能与内源激素的含量有关
C. 两种激素同时处理时,体现了激素对豌豆幼苗伸长生长的协同作用
D. 自变量是激素种类和豌豆幼苗是否去顶,因变量是幼苗伸长量
【答案】C
8.近年,我国科研人员采用海拔高度线路法和DNA指纹法,对岷山山系大熊猫种群进行了调查并获得相关信息,如幼年、成年与老年的个体数量分别是15、60、11,平均每1082hm2有一只大熊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该大熊猫的种群密度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该大熊猫种群成年个体较多,故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该大熊猫种群数量比较少,其增长曲线为“J”型
D.研究该大熊猫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种间关系
【答案】D
9.新疆野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原始祖先。近年来,由于受到病虫害、过度放牧等影响,新疆野苹果已处于灭绝的边缘。下图为额敏县和新源县新疆野苹果种群年龄结构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额敏县新疆野苹果种群的成龄个体多,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B.新疆野苹果老龄个体随时间推移逐渐死亡,导致新源县种群比额敏县先衰退消亡
C.由过度放牧和砍伐等人类活动引起的群落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D.为了防治苹果蠹蛾虫害,用雌蛾体内分离的信息素诱杀雄蛾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C
10.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的状态。该状态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输入与输出衡。在受到轻度外来干扰后,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控能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系统结构越简单、功能效率越低,抵御剧烈环境变化的能力越弱
B.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目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两个主要因素
C.草原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生产量过低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平衡
D.枯枝落叶和牲畜粪便长期被用作燃料烧掉会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
【答案】C
11.生态足迹。又叫做生态占用。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B.碳足迹表示吸收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海洋和森林面积
C.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一般相同
D.耕地只能表示用来种植入类消费的作物所需的农田面积
【答案】A
12.下图是南通某地推广的“鱼-桑-鸡(菇)”种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塘泥中的主要微生物、黑木耳等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林下养鸡增加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桑叶→蚕→蚕沙→鱼”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D.建立该种养模式时主要遵循了整体、循环等生态工程原理
【答案】C
二、多选题
13.褪黑素(MEL)是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和分泌的一种激素。MEL在体内可被代谢为AMK,药物N可抑制该代谢过程。为探究MEL对长时记忆的确切影响和机理,科研人员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①每组实验前检测一次鉴别指数(表征长时记忆强度的数据,用DI表示,DI值越大,长时记忆能力越强);②给甲组注射1mL溶解在溶剂Q中的MEL,乙组注射1mL溶解在溶剂Q中的AMK,丙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第二次鉴别指数;③接着给每组小鼠注射等量溶解于Q溶剂中的药物N,一段时间后检测第三次鉴别指数,结果如题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MEL在小鼠体内可代谢为AMK,乙组甲组丙组AMK能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
B.注射药物N后,甲组小鼠MEL代谢速率加快,长时记忆强度降低
C.注射药物N后,乙组小鼠内源性MEL减少,长时记忆强度略有下降
D.为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应在步骤②中给丙组小鼠注射1mL生理盐水
【答案】A
14.下图中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植物①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B,则图甲植物②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
B.将图甲植物给予右侧光照,若③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C,则④侧生长素浓度大于C
C.经浓度大于10-6mol·L -1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某植物器官,一定会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D.若将图甲植物茎尖朝向左侧水平放置,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⑥处,植物的根向地生长,体 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答案】AD
15.研究团队对鄂尔多斯沙地中几种鼠进行了生态位重叠的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指数越大,生态位越相似)。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生态位重叠指数
小毛足鼠 子午沙鼠 三趾跳鼠 长爪沙鼠
春季 子午沙鼠 0.26
三趾跳鼠 0.00 0.78
黑线仓鼠 0.67 0.39 0.00 0.00
夏季 子午沙鼠 0.64
三趾跳鼠 0.70 0.83
黑线仓鼠 0.43 0.51 0.61 0.39
秋季 子午沙鼠 0.77
三趾跳鼠 0.00 0.00
黑线仓鼠 0.65 0.42 0.00 0.00
A.研究团队需对鼠的栖息地、食物等进行研究
B.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竞争中一方将被淘汰
C.夏季不同鼠种之间均存在竞争关系
D.与其他鼠种相比,黑线仓鼠的生态位更宽
【答案】BC
16.甲图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示相应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即仓鼠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
B.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以后,仓鼠种群数量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为c时
C.从甲图可知,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由K0降到了K2-K3之间
D.乙图中A不属于仓鼠的同化量,图中仓鼠→B→C→某种天敌也不能表示一条食物链
【答案】BCD
二、非选择题
17.(12分,每空1分)稳态的维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回答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某人摄食过咸,会导致人体中 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的 增加,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同时人体大脑皮层会产生 ,并通过主动饮水来补充水分,这属于 调节。
(2)炎热的夏天当外界温度超过35℃后,人体主要通过 等方式来增加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稳定;寒冷的冬天散热量通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夏天,人体代谢的耗氧量也相对 。
(3)某同学没吃早餐,上午上课时,由于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导致精神萎靡。此时其血液中的 (激素)的含量较正常时高,与此激素起拮抗作用的激素是 。
(4)剧烈运动后,由于肌肉供氧不足,导致进行了部分无氧呼吸,血浆中 的含量增加,但由于血浆中存在 等离子,血浆pH仍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1) 细胞外液(或答内环境)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渴觉 行为性
汗液的蒸发 大于 较高
(3) 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胰岛素
(4) 乳酸 HCO3-( 或HPO42-)
18.(12分,每空2分)新冠病毒的肆虐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研发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图为我国研制的两种疫苗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到入侵的病毒后,当 细胞活化后,可直接攻击被该病毒入侵的细胞。激活的B细胞则可转变成 大量合成 ,分泌到细胞外,结合并阻止该病毒入侵人体细胞。
(2)图中①为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的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保留有新冠病毒的抗原性,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通常需要多次接种,原因是 ,从而使免疫应答更持久。
(3)根据新冠病毒通过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的特点,研制了图中②所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将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经过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构建无害的腺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入人体后,可表达出新冠病毒的 ,诱发人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当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5)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人若在接种前感染过腺病毒,可能会存在“预存免疫”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其原因是感染过腺病毒的人体内具有相应抗体, 而降低免疫效果。
【答案】(1)细胞毒性T 浆细胞 抗体
(2)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3)表面刺突蛋白(或S蛋白)
(4)疫苗会被体内相应抗体部分清除
19.(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植物的开花不仅受内在基因和激素的调控,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赤霉素对植物的开花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1)检测植物体内是否产生 是预测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结合SPL蛋白的功能,描述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
(4分,关键词:促进、解除)。
(2)某些植物必须经过春化作用(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才能开花结实。下表是对冬小麦进行春化处理的研究结果。
组别 1 2 3
处理方式 未经低温处理 经低温处理 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
检测结果 没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出现某些特殊蛋白质,高温处理后这些蛋白质消失
现象 不能抽穗开花 抽穗开花 不能抽穗开花
以下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决定冬小麦抽穗开花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B.高温可以解除小麦的春化作用
C.春化作用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是低温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北方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会长苗不会开花结果
(3)图2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位。图3为日照长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结合图2和图3.运用已有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图2中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
B.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顶端花蕾
C.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叶
D.开花激素的作用部位是顶端花蕾
(4)根据图3信息可知,人为地控制每日光照和黑暗的长度,可以使植物的开花期提前或延迟。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若想延迟菊花开花,你的建议是 。
【答案】(1) SOC蛋白 赤霉素促进DEL蛋白的降解,解除DEL蛋白对SPL蛋白作用的阻止;SPL蛋白激活SOC编码基因转录、翻译产生SOC蛋白,促进开花(4分)
(2)ABD (3)ACD (4)在夜晚进行闪光照射(或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
20.(12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是著名的草原自然保护区,牧草繁茂、牛羊遍地。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导致该地区羊草草原群落退化为冷蒿群落,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从1983年到2012年间研究了退化羊草草原围栏耙地处理后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的过程。下表显示退化羊草草原围栏耙地处理后各恢复演替阶段五种植物的相对密度及相对生物量的综合值。回答下列问题:
恢复演替阶段 相对密度及相对生物量的综合值
羊草 冰草 大针茅 冷蒿 猪毛菜
第一阶段 23 27 19 43 5
第二阶段 65-72 17-32 10-11 15-19 14-47
第三阶段 50-134 8-69 1-43 1-19 0-5
第四阶段 22-104 2-35 11-149 4-26 0-13
(1)研究人员调查羊草草原植物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 。
(2)由表可知,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由于围栏耙地处理使 迅速成为明显的优势种,冷蒿急剧下降,其他物种也有相应的变化;到了第三阶段,猪毛菜由于 能力弱而明显下降。第四阶段末,植物经过激烈竞争后,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 的结果。
(3)为探究不同治理方式对退化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1983年科研人员除围栏耙地外,另取两块类似样地,分别进行围栏封育(自然恢复)和不围栏的继续放牧。2008年分别取上述3种处理方式的0-10厘米和10-30厘米的土样,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围栏封育处理后,细菌数量在 厘米的土层增长率较高,真菌数量在 厘米的土层增长率较高。
②根据图中的数据推测:浅土层中围栏耙地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围栏封育的原因是 。
(4)不同治理措施对退化草原恢复的效果不同,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答案】(1)样方法
(2)羊草 种间竞争 协同进化
(3)0-10 10-30 不放牧提高了土壤表层的有机物含量,进而提高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速度耙地提高了土壤的通气性,进而提高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速度(4分)
(4)方向和速度(2分)
21.(12分,每空2分)亚洲象属于哺乳动物中的长鼻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象征吉祥如意,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回答相关问题:
(1)大象踏过草原森林形成的“象道”方便其他动物通行;象的粪便既为昆虫、鸟类提供食物或栖息环境,又可造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雄象能听到数里外雌象用次声波发来的求偶信息,这说明 。
(2)亚洲象喜食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2021年4月,一群野生亚洲象北上之旅走红网络,对于大象出走的原因,有生态学家推测:随着西双版纳境内森林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大象的环境容纳量实为下降趋势。其做出该推测的生态学依据是森林覆盖率提高,导致亚洲象 减少,象群 提高,种群数量下降。
(3)某地的亚洲象种群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位,(×102J·m-2·a-1)]。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散失 流向下一营养级
158.6 95.1 25.3 6.7
亚洲象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102J·m-2·a-1),可见大象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很低。在中国华南地区,东方剑齿象(臼齿不耐磨,以柔软的树叶为主食)和亚洲象(臼齿发达,以粗纤维草本为主食)共存了数百万年,直到更新世纪末,气候巨变,东方剑齿象最终灭绝,亚洲象存活了下来。请尝试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亚洲象劫后余生的原因: 。
【答案】(1)直接和间接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2)食物和栖息空间 迁出率
(3) 38.2 亚洲象臼齿更发达,食物来源更广泛,比食性单一的东方剑齿象具有竞争优势,在生存斗争容易生存下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