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 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2. 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
1.谈话: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考考你们,一年有几个季节?(生自由答)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四季》嘛?一起来
我们现在是冬天 北风呼呼地吹 还有可能会下雪
下雪天会有谁来到雪地里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2. 学生齐读课题。
3. 过渡:雪地里都有哪些小画家?它们会做哪些有趣的画呢?不急着回答,我们把书打开。
请你翻到104页,我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雪地”为话题,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带领学生以疑问、探究的心态学习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8`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课文里的生字宝宝来捣乱了 现在我要邀请两个坐得最直的小朋友。
其他小朋友我们还有机会。请回到座位上端正地坐好。
我们把正确答案一起来读一读。
2. 朗读课文第1、2句。
(1)教师范读。
课件出示: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指名朗读。
(3) 指导读好感叹号。
引导:①细心的小朋友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小雪花的心情藏在一个特别的符号里?
你能发现是什么符号吗?(!)
②从这个感叹号中,你可以感受到小雪花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小朋友们看见小雪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开心、惊喜 (指名读)
③ “小画家们”和我们一样兴奋地跑向雪地,边跑边欢呼,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动物们吧。(全班齐读)
3.随文识记“群”字。
(1)过渡:小动物们被你们朗读的声音吸引过来了,现在雪地里来了很多小画家,读一读找一找。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用横线画出来
教具: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那老师也想把这些小画家请来。
(2)引导:来了一只小鸡,是一群小画家嘛?来了小狗,是吗?小鸭小马都来了是一群了吗?
(2)点拨:有3个以上小动物聚集在一起才是一群。我们形容人或物数量多的时候,也可以用“一群”来表述。
(3)出示图片,引导运用:一群小鸟、一群小羊。
4. 提问:小画家们画了什么呢?请用波浪线画一画。
课件出示: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5.指名学生对应摆图画。(板贴:图画加上文字)
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把这些美好的画送到画家身边 我们放到他的下面 这样更清楚一点
6.全班读
我们把这句话请到屏幕上,一起来读一读,把每个字连在一起读得干脆一点
7.再读
这边的声音更响亮 我们再来一起把这么长的句子读好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雪地里的小画家们以及他们各自的画作,培养学生提取明显信息的能力。
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受快乐
1、发现脚印不同,感受作画的快乐
①提问:那么老师有个问题,小鸡能不能画梅花?
预设:你们都摇摇头 小鸡只能画 小狗只能画 。。。
②引导:这是为什么呀?他们是怎么画出自己独有的漂亮的画作的呢?
③出示图片,把小动物的脚和竹叶、梅花。。。联系起来。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子说清楚
生答:因为。。。所以。。。
总结:小画家们用脚画出的脚印画。
表扬:你们眼睛都非常亮 你们的坐姿都非常地端正
2、感受小动物雪地作画的神奇和快乐
①提问:那老师不禁想问 我们平时上美术课 都要用 那我们小画家们都用到了这些工具吗 (聚集第四段)
没有?举手说:他们是用。。。
你在书中的那句话找到的?
我们的小动物们就在这样的雪地里跑啊跳啊,几步就成一幅画。
②互动
请同学们轻轻的站起来,不然就会把雪踩化了,我们加上音乐演一演,读一读。
小鸡小鸡轻轻走 小鸡小鸡画什么?你们要回答我
小狗小狗旺旺跳。。
小鸭嘎嘎摆一摆。。
小马哒哒跑得快 。。
③过渡:同学们小心别把雪踩化了,我们轻轻坐在座位上 让老师看谁坐的最直。
3、仿写句子
看图片
引导:那你也可以仿照课文当一当小诗人试着来说一说。掌声送给我们班第一位小诗人。
小羊画蝴蝶
麻雀画草叶
小猫画桃花
小兔画火把
4、了解动物冬眠
①小动物们在雪地里作画做的这么认真,有一个小动物没有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它是谁呀?
课文里说,读!
②指导朗读
这句话中有一个问号 读的时候语气要上扬 读出那种疑问的语气。
③资料补充
难道这只青蛙格外地懒?它为什么不来呢?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吵醒呢?什么是冬眠?
明确:冬天食物匮乏,动物们要积蓄能量,度过寒冬。
④还有哪些动物会冬眠?
板块四 图文结合,识写生字
1.识写“竹”字。
课件出示:
(1)看图猜字:看图上的甲骨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点拨:“竹”像两根细枝上垂下六片叶子。
(2)观察字形:“竹”左右两边要对称,横要短。右边的撇要穿插到左边的横下面。
(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 学生练习,展评。
2. 识写“牙”字。
(1)用“牙”组词,齐读词语:月牙、牙齿、门牙。
(2)出示大象牙齿的图片,引导发现:“牙”的哪一笔和象牙最像?
(3)教师范写,提示:“牙”字第二笔是竖折,不能写成两笔。竖钩在竖中线右侧,撇要写得舒展。
(4)学生练写,展评。
3. 指导写“马”字。
(1)引导:这月牙是谁画的呀?
(2)课件出示“马”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书空“马”字的笔顺。
(3)教师范写,提示:“马”字首笔横折就像马头,不能写得太大;第二笔竖折折钩像马身子,第一个折要写在横中线上,就像马背;最后一横就像高高扬起的马蹄,要写得舒展有力。
(4) 学生描红,练写,展评。
【设计意图】识记生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竹、牙、马”都是象形字,教师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观察字源演变,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生字学习更具趣味性,符合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征。
板块五 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赛读。
2. 以填空的形式,尝试背诵前三句。
(),下雪啦!
雪地里()。
小鸡画(),小狗画(),
小鸭画(),小马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背诵前三句,既落实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