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
这表明()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历史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
6.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未相,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A.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历史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其中选择题25道小题,50分;非选择题3道大题,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50分。
7.“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两段话反映的是()
1.1929年12月2日,一位考古队员发现泥土中裸露出一件圆圆的东西,考古学家裴文中激动地喊起来:“这
A.夏朝的“家天下”
B.西周的分封制
是猿人头骨!”这是第一个完整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的情形,下图是根据该遗址出土化石复原的远古人头像。
C.秦朝的郡县制
D.西汉的“大一统”
据此判断,这一古人类是()
8.西周时期,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
题是()
A.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治铜业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9.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
A.北京人
B.半坡居民
C.元谋人
D.河姆渡居民
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2.下列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
A.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①烧骨②石器③洞穴中的灰烬④骨针
B.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3.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石器⑤城市的出现
10.利簋铭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的记载:《尚书》中有时甲子味爽,王朝至于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商郊牧野等语。这说明历史史料()
4.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能够相互印证
B.难免自相矛盾
C.经常难辨真假
D.多为史学著作
11.关于殷商的考古探究,张贵余的《一座蕴藏殷商灿烂文明的宝库》记载到:妇好墓室共出土青铜器468
件,刻有铭文的近200件,文物种类以礼器和武器为主,随葬铜酒器多达15种。由此可知,商朝时期()
A.治炼技术,精妙绝伦
B.甲骨文字,源远流长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屋
C.青铜技艺,发端中原
D.青铜文明,丰富多彩
12.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
5.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
说明()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