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优质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优质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9 13:50:15

文档简介

河南优质高中2024年二月联考
高一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境内考古发掘公布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已有793处(见图1)。由此可知


漳。河
临汾
安阳






郑州开封

AX
a商浴配区,

淡河




南阳

·二里头文化遗址
躯帕8
G区
-分区界线
图1
A.夏朝的存在得到考古印证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C.二里头文化有明显核心区
D.当时各地区之间联系密切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发布“书同文”的诏令,以小篆为全国统一书体,令李斯、赵高等用小篆
书写《仓颉篇冰爱历篇》等为统一文字范本。其根本目的在于
A.巩固秦朝统一
B.推进文化传承
C.规范文字书写
D.宜传儒学思想
3.图2是山东临沂白庄汉墓出土的乐舞迎宾图,图中可见一头戴飘带高帽、鼻梁高挺、身着短袴
的胡人舞者,双手持股鼓欲意击鼓,其前面还有一名汉人长袖舞者倒立。对此獬释合理的是,
汉代
图2
A西域的风俗与中原渐趋一致
B.胡汉文化交融趋势凸显
C.对外艺术交流形式丰富多元
D.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扩大
4.西晋名臣刘毅说,“中华所以倾颓,四海所以土崩”,其原因就在于取才失当。刘毅在此抨击的是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三公九卿制
5.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始建进士科”,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是试策,即以策取士(当时
主要考时务策),通过一些有关国家政策的题目来考查考生对朝政问题的处理能力。由此可
见,隋朝科举制
A.摒弃了传统的选官模式
B.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C.选官不再看重家世门第
D.注重实用性人才的选拔
6.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赵普在与宋太祖的对话中,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
建议,并被采纳。该建议针对的是
A.宰相专权
B.军阀割据
C.冗兵问题
D.宦官乱政
7.五代以前,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为官府、私家抄书或自己抄书出售的群体一“经生”,如“(成
都)吴彩鸾善书小字,尝书《唐韵》鬻之”。而到宋代及以后,“经生”群体则大量减少。发生这
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技术的进步
B.农业经济的发展
C.市民文化的兴起
D.科举制度的完善
8.明代初期,皇帝常在内阁,后来有些皇帝不常到内阁,由内阁条旨、票拟送进去批,甚至有几个
皇帝则长久不管事,不再到内阁。于是皇帝和内阁中间的接触,就多出一重宦官上下其手的
机会。这样,宦官就慢慢地弄了权。这一变化
A.使决策机制发生根本改变
B加剧了明朝的政治黑暗
C.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D.改变了内阁的机构性质河南优质高中2024年二月联考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C2.A3.B4.C5.D6.B7.A8.B9.A10.C11.D12.C13.C14.D
15.A16.D
17.(1)历史信息:三教并行且相互影响;武则天时期,政局曾出现动荡;统治者重视网罗人才;天
文学发展克服瓶颈,取得突破。(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贡献:
僧一行:成功主持历法修订;成功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郭守敬:创制和改进天文仪器;主持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活动;主持编定《授时历》,大大提高
了历法的精确性。(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有利条件:国家的统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前代科学技术的积淀;科学家个人的才能和努
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农耕文明的发展需求。(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1)原因:抗日根据地成立初期制度政策不完善;根据地干部成分较为复杂,有些干部出现贪
污腐化行为;廉政建设始终是党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6分)
(2)政策:联合抗日各阶级,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意义: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中共的发展壮大和政权建设;有利于团结抗日
力量;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1)原因: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避免农村两极分化的考量;农
村经济互助合作经验的积累。(6分,答出三点即可)
(2)意义:提高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增加了农民收人,改善了农村发展状况;为我国的社会主
义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支持: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占绝对优势。(6分,答出三点即可)
20.示例
事件:辛亥革命一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2分)
论证: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
派为了谋求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先后探索各种救国道路,均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革命派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发动辛亥革
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共和政府,设立临时参议院,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特征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
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得到传播。南京临时政府还在经济、社会生
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风俗的
改良,使中国加速向近代社会转型。(8分)
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重
大而深远的影响。(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4-371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