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填空题
地图上的三大基本要素: 、 、 。
在1:8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广州至北京的直线距离约2.5厘米,那么它们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约30千米,在地图上为2厘米,则这幅地图的数字式比例尺是 ;文字式比例尺要写成 实地距离 。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 (详、略),范围越 。
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 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 。
二、选择题
画一张学校平面,下列比例尺比较适当的是( )
1:1000
1厘米代表2千米
一百万分之一
图例指是( )
省界
国界
未定国界
洲界
有人站在地球的某一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北,这个地点位于( )
北极点
赤道上
南极点
本初子午线
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北
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站在北极的人,他的四面都是北方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的北方
三、阅读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在上面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图,它表示的范围比其他三幅 ,但表示的内容要 些。
在③图中,可以看出香山位于北京的 方向,图④中保定位于北京 的方向。
读某街区图,并按下列要求答题:
初一年级学生王明的家位于中学的 方,位于书店的 方。
在图上标出王明去学校最近的路线。
按图上比例尺,量出王明空门口到中学校门口最近马路的图上距离,并算出其实际路程约有 米。
王明去学校最近便的线路在方向上是怎样变化的?
下图为教室平面图,教室门在 方,讲台在 方;教室长 米,宽 米;教室面积 平方米,班容量 人,人均占有教室面积 平方米。
仔细阅读文字后绘图。
开学不久.考入A 初中学校的小玲同学给 远在外省的姥姥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这祥猫述自己的学校:“……学校大门朝南,一进校门穿过一段铺有大理石路面的通道,这就是我们的教学大楼;大楼的后面宿舍、食堂等生活区;东侧是有400 米跑道的运动场… … 噢!对了,校门的西侧还有厕所… … 我爱我的新学校”。姥姥回信让小玲给她画一幅学校的平面图。 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地图的基本要素,帮助小玲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只画横线上的内容)。
比例尺 1:10000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上判定方向;知道比例尺的表示方式,能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学会在各种地图上判断方向,学会比例尺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量算。
二、学习重点:
1、指向标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上判定方向。
2、能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和用途。
三、学习难点:
1、利用经纬网在地图上判定方向。
2、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学习任务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学习和生活工具,你会使用吗?
地图的三要素是: 、 、 。
1、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的表示公式:
比例尺=
(3)比例尺的公式变形: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
这三个公式说明比例尺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未知条件,此公式常用于任意两点之间距离的计算。
(4)比例尺的单位:图上距离常用厘米作单位,实地距离常用千米作单位;同一个比例尺厘米换算成千米去掉5个零,千米换算成厘米加上5个零。
(5)比例尺的计算:一般是已知图上距离(已告诉或自己量)求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 )。
(6)完成课本P18第1题。
(7)完成课本P22活动题。
(8)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1、文字式: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千米; 数字式:1:5000000或-
1 /5000000
线段式:50千米
常用的方式是:数字式和线段 式
(9)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①规则: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分数,所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是相同的,分子相同(一般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②方法:若出现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先把所有形式的比例尺换算成分数式,并把分子统一为1,然后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就可以了。
(10)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的大或小和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方向:(指向标:因为有些图上方向是以指向标的形式出现)
(1)方向有三种情况
一般地图上判断方向:根据口诀来判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必须根据指向标来判断,记住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其他方向可以由指向标平移推出来
在有经纬网的图上判断方向:根据经线和经度判断东西方向,根据纬线和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A、一般经纬网
B、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的差异。
C、极地和极点
(2)读下图,完成表格,看看比例尺大小对地图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的影响。
3、图例:
概念: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记住一些常见图例(课本P18图1.25)
合作探究:
一条公路的实地距离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要画大河中学的平面图应选择多大的比例尺?
假期去西安旅游应选择哪种地图?
教师总结反思:(要求做笔记。)
当堂检测:(约10分钟)
1、地图的基本要素: 、 和 。
2、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
A.50 B.500 C.5000 D.50000000
3、地图上的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4、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千米 B 、1:100000000
C、一千万分之一 D、1:1000
5、在一张一定大小的图纸上,若比例尺大,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若比例尺小,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
6、在地图上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一般的方法是面对地图,____ _____;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 __来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总是指向_______方;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应利用___ ___ 和____ __ 来定方向,经线表示 方向,纬线表示________方向。
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地图的阅读 第一课时
途?如何从地图上获取各种信息?这就是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三节 地图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课本P13图1.22“台湾岛”或一幅其他地区的地图,思考:你能够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你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
学生讨论 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开展读图及介绍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介绍的信息多。
点拨过渡 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言,给予评价补充后说明地图的概念,并指出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那么,我们要读懂地图,用好地图,就必须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的知识。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地图的比例尺。
板书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提出问题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讨论计算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讨论明白第一个问题,需先量出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才能得到两点间的实地距离。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解决第二个问题,并告诉学生图上的这种方式表示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提出问题 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这两座城市的图上距离是它们之间实地距离的多少分之一?写成1厘米/40千米,对不对呢?能说说比例尺的含义吗?
点拨说明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补充强调以下几点:
1.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即缩小的倍数,所以,比例尺又叫“缩尺”。
2.比例尺是个分数,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因而不带单位,分子通常为1。
3.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的单位必须统一。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表示。
4.厘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是:厘米减五个0变成千米;千米加五个0变为厘米。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是加减两个0。
小结板书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
反馈练习 求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各做1~2题,以达到熟练应用,并让学生总结比例尺公式应用的三种情况:
1.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提出问题 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
组织讨论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以学习小组讨论推导出比例尺的其他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板书小结 以台湾岛地图的比例尺为例,小结板书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见板书设计)后加以说明:由此可见,同一个比例尺有3种表示方式,但表示的内容完全相同,而不是3种比例尺。同一个比例尺的3种表示方式可以互相转换。数字式是最基本的形式,因为只有通过数字才能准确说明图上距缩小的程度。文字式是解释或直接说明数字比例尺的大小。线段式比例尺使用最方便,为了减少换算麻烦,用直尺或两脚规直接在地图上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电脑展示 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见课本P23图1.37和图1.38),思考填写下表中的问题:
问题
中国地图
北京地图
①两幅图的比例尺各用的是哪一种表示方式?
(线段式)
(线段式)
②将两幅图的比例尺用数字式表示出来。
(1∶80000000或或八千万分之一
(1∶4000000或或四百万分之一
③将两幅图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出来。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千米)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④量算两幅图最西端到最东端、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
(东西距离5200千米,南北距离5500千米)
(东西距离220千米,南北距离192千米)
⑤两幅图表示的范围哪个大、哪个小?
(大)
(小)
⑥两幅图表示的北京市的地理事物,哪幅图详细一些;哪幅图简略一些?
(简略)
(详细)
⑦两幅图的比例尺哪个大哪个小?
(小)
(大)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内容(也可以前4个问题独立完成,后3个问题讨论解决)。
提出问题 比较表中后3个问题,请同学们继续讨论归纳:如何衡量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表示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的详略是什么关系?
归纳板书 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情况给予评价后,边归纳、边板书。
①强调比例尺是个分式,从分式的比值大小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比例尺愈大;反之,分母愈大,比值愈小,比例尺愈小。
②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以及内容详略的关系:就同一地区地图而言,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内容越略。就图幅相同的地图来说,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启发引导 在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指出在地球仪上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同样在地图上适用。然后让学生说说地平面上有哪八个方向?
电脑展示 鼠标点击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逐个点击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进一步确认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读图回答 电脑展示“动物园导游图”让学生读图回答:
①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东南)
②虎山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西北)
③孔雀馆在金丝猴馆的什么方向?(正西)
④在这幅无经纬线、也无其他指示方向的地图上,你是如何来确定方向的?
点拨归纳 在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在这种一般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向。
读图讨论 电脑展示“某村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该图与刚才的“动物导游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以学习小组讨论、分析“想一想”提出的问题和归纳公路方向的变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想一想 看右图中公路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点拨归纳 在组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评价后,教师指出: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箭头指示的北方,再确定其他方向。并以辨别图中公路方向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例,点击鼠标,在原图上加上虚线,指导学生学会用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这样就能很快辨别出公路的方向发生的变化:从左向右公路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然后转向正东方向延伸。
读图回答 电脑展示“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读图回答:
①A在D的什么方向?
②D在C的什么方向?
③B在D的什么方向?
点拨归纳 在学生议论回答后,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一说自己的解答思路。然后教师进行点拨归纳: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并具体说明在经纬线为平行直线图上确定方向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步,根据经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辨别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北纬还是南纬。即经度数值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东大东经),向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西大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北大北纬),向南逐渐增大的为南纬(南大南纬)。
第二步,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①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之分,没有东西方向之别。如图中:A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南正北方向,即A在D的北方,D在A的南方。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向北极方向为北——A,向南极方向为南——D。
②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之别,没有南北方向之分。如图中:C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东正西方向,即C在D的东方,D在C的西方。地球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地球一周360°,要选择两点之间经度差不超过180°的弧段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沿着地球自转方向,前方的在东——C,后方的在西——D。
1.经纬线特点: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同心圆(或圆弧形)。
2.辨别南北极:图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的,则中心是北极(如甲图);呈顺时针方向的,则中心是南极(如乙图)。反之,根据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也可以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
3.辨别方向:无论经纬线怎样变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永远不变。
对于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甲图),中心是北极,地球的最北点,它周围的各个方向均为南;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因而辨别方向的方法可归纳为:内北(D)外南(C),顺西(A)逆东(B)。
对于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乙图),中心是南极,地球的最南点,它的外围各个方向均为北;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因而辨别方向的方法可归纳为:内南(D)外北(C),顺东(A)逆西(B)。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提纲进行简单小结,强调重点在于运用。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④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讨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地图在自己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①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近形、近义的地名要多写。
③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
④变和画——变是指在地图上获取的信息,要善于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画是指要多动手进行画图练习。如照着画、默着画、反着画(如图上画的是南半球某种现象,你就画北半球相反的某种现象)、繁化简、图配文、创新画等。
总之,学地理,在脑海里时时、事事都要装有一幅活地图,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反馈练习 1.电脑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件事,让各小组去组织分配的活动,看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2.各小组再去韩国汉城乘坐地铁,让学生完成课本P21活动2。
[课堂小结]
根据以下电脑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地图基本要素的内容,强调养成运用地图的好习惯。
课件14张PPT。小明暑假准备到我国宝岛台湾去旅游,但他对台湾一点也不了解,于是老师建议他去买一张台湾省的地图。让我们和小明一起来研究一下这张地图吧!比例尺方向图例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练 一 练1. 2.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0米比例尺=图上距离1厘米,比例尺1:200000实际距离=1500002千米=1:50000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020千米40千米 1厘米1:1000002千米1:2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1:2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0100米比例尺的三种形式转换1. 1:000000002.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3.0100千米练 一 练4.1:2700000景阳饭店滨河体育场直线距离N1:600001. 图中所表示的地图基本要素包括_ ______、_____、_____。比例尺方向图例2. 图中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米。6003. 量算景阳饭店到摈河体育场的直线距离约是________米。2600如 果 有 一辆 时 速 为 80 千 米 的 汽 车从 北 京 出 发直 线 到 达 天津约需______小时。1.351:4000000比例尺比大小图一图二比例尺比大小小大大小略详123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小大详略程度详略下列图例分别表示什么?国界未定国界居民点城市街区铁路高速公路常年河沙漠山峰本课小结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比例尺比大小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填空题
地面某上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在地图上用 来表示地面的高度。
在地图上,把 相等的各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叫做等高线,其单位为 。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 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从山顶到山脚的凸出部分叫做 ;两个山顶之间的凹下部分,叫做 。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马里亚纳海沟的水深为11034米,两者的相对高度为 米。
二、单项选择题
河流一般形成在( )
陡坡
山脊
缓坡
山谷
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坡的地方( )
等高线重叠
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具有形象逼真、立体感强、地面信息丰富、内容准确等优点的地图是( )
电子地图
专题地图
影像地图
普通地图
三、阅读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C点的海拔为 米,A点的海拔在 米与 米之间,C点与D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米。
图中所表示地区的地形是 (选择填空)
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若图中的粗实线为一条公路线,则该公路的延伸方向大致为 。
图中E点所在地属于 (选择填空)。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顶
图中所示地区的半球位置是 半球和 半球。
读下面等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A、B两点,代表陡坡的是 ,代表缓坡的是 。
甲山头的海拔是 米,乙山头的海拔是 米,两个山头的相对高度是 米。
在上图中的坐标上,绘制沿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阅读下面几段话,判断这几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A同学:我现在来到了济南动物园门口,我想进去游玩。
B同学:寒假里,我打算到郑州姨妈家探亲,想了解一下乘车路线。
C同学:2005年1月6日,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生了海啸,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各国造成了大量人员和财产损失。我想了解印度洋沿岸的哪些国家受灾严重。
A同学可以选用 图;
B同学可以选用 图;
C同学可以选用 图;
D同学可以选用 图。
第一章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判断海拔和相对高度,能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能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能识别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2、过程与方法: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和选择,得出正确的判断。
二、学习重点:
1、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2、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难点:
1、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2、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请观察上面地形图,把海拔和相对高度填在相应位置并回答问题,
甲山的海拔是( )米,甲山和乙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
学习任务二:判断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读等高线图1—20,回答问题。
1.图中等高距是_____米,图中N处等高线的数值应是_____米。
2.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_____
3.图中B表示的地形是_____
4.图中CD表示的地形是_____
5.图中EF表示的地形是_____
6.图中G表示的地形是_____
7.图中有甲、乙两座山峰,甲比乙高出_____米。
8.对比山坡CD和山坡HI哪个_____更平缓点?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选择爬坡路线和修路路线。
能判断河流位置。
完成课本P18图1.3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教师总结:(要求做笔记。)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河流应出现在山谷。
山洪爆发,人应向山脊逃生。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约10分钟)
1、下图是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四图中属于山谷的是( )
B.C.D.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 (填陡或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 (填陡或缓)。
3、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
A 山谷 B 山脊 C 陡崖 D 鞍部
4、读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B.甲处的海拔约为358米
C.小河的流向是西北向东南
D.小河的流向是东南向西北
5、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所示的地形为(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
板书 三、地形图的判读
悬念设问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米高,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量得到的呢?
板书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电脑展示 课本P16图1.27“海拔的计算”,让学生观察对甲、乙两地高度的测量方法,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
说明提问 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这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那么,乙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呢?
电脑展示 鼠标点击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得出乙地的海拔高度为500米。
提出问题 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
电脑展示 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乙地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分析回答。
说明提问 甲地相对于乙地1000米的垂直距离,这就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那么,图中1500米、500米表示的是海拔、1000米表示的是相对高度,请比较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分别应该如何表述?
讨论小结 教师在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比较后进行小结板书。
①三个高度的共同点都指的是垂直距离。
②1500米和500米都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故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表述为:甲地海拔1500米,乙地海拔500米。而1000米则是甲地高出乙地的垂直距离,故叫做相对高度,即甲地比乙地高1000米。
③地图上,都是用海拔来表示地面某地点的高度。
板书 ①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解决问题 前面提到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呢?请同学们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确定正确答案:8848米是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4000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高出青藏高原表面的相对高度。
设问过渡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现在我们运用地面高度,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 2.等高线地形图
电脑演示 课本P16图1.28“等高线示意”。首先鼠标点击出现一幅有两座山峰的山体;点击山体下方出现相当于地图图纸的水平面;再点击,一水平截面运动至山体海拔100米处与山体水平相切,由水平截面与山体周围的各交点向下引垂线,垂线与水平面的各交点最后连接在一起形成封闭式的曲线,并在曲线上注明海拔为100米。用同样的方法,在水平面上分别作出110米、120米、130米、140米的封闭曲线。
学生活动 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先让学生将自带的泡沫塑料或橡皮泥、小刀、白纸和铅笔准备好。然后按照课本P17活动2的要求和步骤,教师一边解说,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的比赛,并评选出若干好的模型在全班传阅。
引导板书 通过电脑演示、学生动手和教师的解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地形实体和所绘成的地图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
板书 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
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并对照山体地形思考: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讨论归纳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评价并归纳: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由此可见,运用等高线把一座高低起伏的山体在地图上反映出来了,因此,我们把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引导推理 引导学生同理得出:在地图上把海洋深度相同各点连成的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标注深度——表示海底的深浅
板书 ②等深线
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大小
提出问题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山地的高低,疏密的状况,可以辨别山地坡度的徒缓。但是,山地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如山顶、山谷、陡崖等,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呢?应该如何去辨认它们呢?
电脑展示 课本P16图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米)形态示意”让学生观察不同部位的名称、位置,以及表示它们的等高线的特点,即辨别其的方法。
指图交流 先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小组重点讨论总结一个部位,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指图说明。
分析归纳 在学生交流后,教师给予评价,并一边点击闪动各个部位,一边分析说,一边归纳板书。
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曲线,数值内大外小。
2.山脊是指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类似于房屋的屋脊或中脊,马背的脊梁。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等高线数值小的方向)凸出。
3.山谷是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是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等高线数值大的方向)凹进。
4.鞍部是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类似马鞍,因此而得名。由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5.陡崖是近于垂直的山坡,又称峭壁。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加上符号表示。
反馈练习 见“备课资料”,教师选择使用。
课件14张PPT。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N“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根 据 经 纬 网 定 方 向135°140°145°45°40°35°130°XYZNESWNNSSWWEE根据经纬网定方向最准确135°140°145°45°40°35°130°NXYZNESWNNSSWWEE145°140°135°130°根 据 指 向 标 定 方 向本课小结方 向图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方向经纬网定方向最精确最常用景阳饭店滨河体育场SNNWENSWE西苑机场滨河体育场在景阳饭店的_______方向。西南景阳饭店滨河体育场SNNWENSWE西苑机场西苑机场在滨河体育场的_______方向。东南图书馆教
学
楼人 工 湖体 育 场宿舍楼北0100米大 门8厘米7
厘
米NSWE图书馆教
学
楼人 工 湖体 育 场宿舍楼北0100米大 门NSWE图书馆教
学
楼人 工 湖体 育 场宿舍楼北0100米大 门NSWE图书馆教
学
楼人 工 湖体 育 场宿舍楼北0100米大 门4
厘
米1.2 厘米3
厘
米1.5厘米1厘米1.5厘米1厘米01米N讲台窗户门桌椅2 厘米2 厘米2 厘米2 厘米10厘米1.5
厘
米1.5
厘
米6
厘
米1厘米课题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熟悉常用的图例。
2.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3.初步学会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4.能够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地图,养成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 地图三要素的运用。
三、学习难点 地图上方向的辨认。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地图是运用各种 ,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 。
、 和 是地图的语言。
2.比例尺是表示 比 缩小的程度。比例尺= 。比例尺包括 、 和 三种。
3.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 和 的说明。
4.阅读地图,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 判读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确定方向。除此之外,通常是面向地图“ 、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确定出 、 、
和 的方向。
5.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例如,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要借助 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 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 图。
6. 地图种类很多,一般分为 和 两大类。其中,自然地图包括 、 、 、 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 、 、 、 等。
(二)合作探究
1.观察思考:下面同样图幅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较大的是哪幅?表示内容较详细的是哪幅?表示范围较大的是哪幅?
小结:
2.阅读图1.26,完成下列要求。
(1)确定地图的东、西、南、北方向。日照在济南的什么方向?济南在潍坊的什么方
向?
(2)根据图中比例尺,量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
(3)参考图1.25,将图例补充完整。
3.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
(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要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
(三)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检测:
1. 地图的“语言”是 ( )
A. 比例尺、方向、颜色 B. 大小、方向、图例
C. 比例尺、方向、图例 D. 大小、方向、颜色
2. 同样图幅的四幅地图,比例尺最小的应该是 (?? )
A. 蚌埠市区划图 ? ? B. 安徽省区划图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图 ?? ? D. 世界政区图
3. 在比例尺为l:100000的地图上,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 )
A.200米? ? ?B.1千米?? ?C.2千米?? ? D.3千米
4.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某同学想知道酒泉在哪里,应查阅(? )
A. 中国政区图? ??B. 城市导游图
C. 中国气候图?? ?D. 世界政治地图
5. 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
如图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 )
A. 东北→正东→正北???? ????
B. 正北→东北→西北
C. 正北→正东→西北?????????
D. 东北→正东→西北
6. 下列表示国界的图例是……………………………………………( )
( 五)盘点提升
1.你在学习后感觉到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有没有提高?
2.你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会在地图上辩方向。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2.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
重难点
重:1.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难:1.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自主学习】
⑴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 。
⑵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箭头指向 方;在一般地图上,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按 、 方向。
⑶比例尺是指 比 缩小的程度,即:
比例尺= / ;它有 、 、
三种形式。
⑷地图上,用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做 ,用以说明的文字或数字叫做 。
⑸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 ,表示的内容越 。
(6)比例尺的选择(以下图,图幅相同)
仔细比较上图后,得知:
(1)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 (大,小),内容越 (详细,简略);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 ,内容越 。
图幅不同,同一地区,图幅越大,比例尺越 (大,小)。
(2)比例尺选择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大,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教师点拨
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
问:要读懂地图,正确地使用地图,需要利用地图为我们提供哪些基本要素?
【当堂检测】
1.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900千米,在图上的距离为3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 B.1:300 000
C.三百万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画的范围越大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3.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取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 B.1/3000000
C.1:25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
B.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
D.注记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
5.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6、下面有四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15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C、1:2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巩固训练】
1.1∶1000000的比例尺改写成文字式应是:
A、图上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千米 B、一百万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面积10万KM2 D、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2.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3.关于比例尺的正确概念是:
A、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放大的程度
B、表示图上面积比实地面积缩小的程度
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
4.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500000 B、五十万分之一
C、1∶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
5.如果两地的实地距离为5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
A、0.4厘米 B、2.5厘米
C、4厘米 D、10厘米
6.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长沙市地图 D、长沙县地图
7.若绘同样大小的地图,包括范围最大的比例尺是( )
A、1∶6000 000 B、1∶80 000
C、1∶4000 000 D、1∶200 000
8、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千米的世界地图上,赤道线的长度约是( )
A、200厘米 B、100厘米
C、50厘米 D、20厘米
9.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10.在一张长、宽分别为108厘米、83厘米的纸上,绘一张长、宽分别为250千米、180千米地区的地图,要求四周边框各留2厘米,宜选用下列比例尺中的哪个?
A、1∶5000000 B、1/250000
C、二万五千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
【反思总结】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学习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教材见附带光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知道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表示形式及大小比较;能正确运用比例尺并能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3.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4.能举例说明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
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判断经纬度、确定方向,认识一些常用的图例。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性探究学习,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学会应用地图的“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1.掌握比例尺的运用。
2.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过程
同学们,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的工具。俗话说:“一图在手,走遍天下”,可见地图的重要性。如何根据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已成了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地图大家族”,和它们来一次零距离地接触,相信我们都是成功者!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16页第一自然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地图是运用各种 ,将地理事物 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地图的“语言” 包括 、 和 。
阅读课本16页图1.22 台湾岛,完成下列要求。
2.比例尺表示 。
比例尺的公式 比例尺= / 。
3.指向标是 。
4.图例是对 的说明。
阅读课本17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5.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有 种,分别为 式、 式 式。
阅读课本17页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6.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
①指向标定向法 ;
②经纬网定向法 ;
③一般定向法 。
7.对照课本18页图1.25 一些常用图例,完成下列图例的填写。
阅读课本19页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8.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的 ,才能及时准确的获得有用的信息。
9.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地域 和 详略程度不一样。
阅读课本20页第一自然段和21页《地图家族一览》,完成下列要求。
利用卫星或者飞机,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的图像,称为
地图,这类地图目前已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之中。
11.地图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 和 两大类。
二、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探究一 学会阅读地图
(一)地图的方向
图甲 图乙
图丙
1.小组探究
(1)图甲中表示方向的方法属于 ,即 “ ”。 图中北京在武汉的 方向;昆明在武汉的 方向;
(2)图乙中表示方向的方法属于 。图中南京博物馆在南京站的 方向;中山陵在南京博物馆的 方向。
(3)图丙中表示方向的方法属于 。在图中标出 A、B、C、D、E五点的东南西北方向,并判断A点位于B点的 方;A点位于C点的 方。
2.结论
(1)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 定方向,一般指向标方的箭头指向 ,相
反的方向为 。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 方向,纬线 方向。判别方法有两步第一步,根据经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辨别图上的经线是 还是 ,纬线是 还是 ;第二步,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两点在同一条经线(纬线)上,只有 ( )方向之分,没有 ( )方向之别;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东北、 、东南、 方向了。
(3)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平面地图,通常用“ ”来确定方向。
(二)地图的比例尺
1.小组探究
(1)完成比例尺之间的换算
类型
图A
图B
图C
线段式
数字式
1:4000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千米
(2)在图A上量算出熊猫馆到长颈鹿馆的直线实地距离: × = 。
(3)在图B上量算出北京市东西两端的实地距离: × = 。
(4)C上量算出我国南北两端的实地距离: × = 。
2.结论
(1)比例尺表示 距离比 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变换:
比例尺= ;
实地距离= ;
图上距离= ;
( 3)比例尺是个分式,分子不变,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
(三)图例
1. 小组探究
常见图例
(1)常见图例:洲界________,国界________,河流________,山峰________。
(2)仔细阅读 “常见图例”,灵活的记忆常用图例。提出你的记忆方法,一起分享!
2.结论
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它是对地图上各种 和 的说明。
探究二 选择适用的地图
图甲 图乙
1. 小组探究
(1)比较上面图甲与图乙,填写下表
地图(图幅相同)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大或小
表示内容详或略
图甲 北京地图
图乙 中国地图
(2)美国的小朋友约翰计划2012年暑假来北京游玩,他想知道北京的位置,应该参考比例尺 (较大或较小)的中国地图;到了北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就要选择比例尺 (较大或较小)的北京市城市地图;想了解去八达岭长城的各景点及游览的路线,还要选择比例尺 的八达岭游览图。
2.活动结论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有关。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 (大或小),表示的事物 (详或略) ;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 (大或小),表示的事物 (详或略) 。
三、达标测评、能力提升
(一)必做基础题
1.我会填
(1)普通地图,面对地图,根据“ ”来确定方向;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 ,根据所给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2)表示同一实际地区范围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图幅越 、内容 ;比例尺越小、图幅越 、内容 。
2.我会选
(1)小强所在一幅比例尺为1:2500000的地图上找到了家乡的一条河流,量得河流的长度为50厘米,则小强家乡的这条河的长度是 ( )
A.1250 B.1250千米 C.250千米 D.750千米
(2)琳琳要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你认为她选择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
A.1:1000 B.1/4000000
C.03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3)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50000 B.五十万分之一 C.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
4)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9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甘肃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
A.中国水系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甘肃省政区图
(5)甲地(40°N,20°E)位于乙地(20°N,40°E)的( )方向。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6)下列不是地图的“语言”的是( )
A比例尺 B颜色 C方向 D图例
(7)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
A. B. C. D.
(8)地图的种类很多,有目的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信息。下面对地图的选择合理的是 ( )
A.外出旅行,确定乘车路线,应参考导游图 B.在公园游览景点,选择交通图
C.我想知道“新马泰”旅游热线中的三个国家的位置,应查看世界政区图
D.“北京真大啊!我想知道故宫在哪里。”应选择看北京地形图。
【选做拔高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2. 贝贝的爸爸是位南极科考队员,2012年元旦,他在南极点上给贝贝打电话,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 )
A.东 B.南 C.西 D.北
3.学习了“地图的阅读”一节后,小明收集了许多地图,请你判断下列地图属于社会经济地图的是( )
A. 山西省地形图 B. 中国水系图 C.中国年降水量图 D.山东省人口图
4.小玲收藏着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某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
A.甲图表示的实际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乙图更详细
(二)读图分析题
5.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丙中表示方向的方法属于 。
(2)A的经纬度 。
(3)B在A 方向;C在B 方向;
D在B 方向 ; A在C 方向。
6.学习了“地图的阅读”一节后,小华利用双休日绘制了自己家庭所在社区的平面图,你认为这幅图在设计上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有请你为小华同学提出合理修改建议。
(
四、反思总结,知识梳理(多媒体展示)
一般定向法 :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一般箭头表示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地图的“语言” 线段式
比例尺 数字式
文字式
图例 :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自然地图
地图的种类
选择适用的地图 社会经济地图
地图的选择 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
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略
电子地图:已广泛的应用到生活和生产之中
五、课堂延伸
课后同学们通过互联网、报刊等查阅:《野外如何辩别方向》,写节课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
提示:
方法一:利用北极星指示方向(北极星指示方向为北方)
方法二:利用植物判断方向
1.果子先染色的一面是南方
2.树叶生长茂盛的方向是南方。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结语(多媒体展示)
同学们,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学会读图、绘图、用图是每个中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熟练地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我们就会很轻松地达到“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的境界。
地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图及其重要性,了解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重要意义,学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使学生掌握三种比例尺形式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
2.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
3.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进而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与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知识都是重点,难点是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教学用具 自制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带有经纬网的三幅图。
教学提纲
第一节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一、地图的用途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
三、地图上的方向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2.地图上的方向判断
四、图例和注记
教学过程
[展示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
提问引入 这是某动物园的导游图,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虎山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假如要依次参观长颈鹿、熊猫、老虎应选择哪条路线最近?(同学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使用地图册] 将地图册翻到世界地形。
[教师讲述] 这幅导游图是一幅平面图,它非常直观、形象,制作起来比较简单。而幅世界地形图,是一幅地图,比起平面图来它复杂得多。它是把全球,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表示出来的。人们根据地图,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
[练习] 比较平面图与地图的异同。(引导同学从范围大小、信息量多少等方面比较。)
那么地图有什么用途呢?它是怎样绘制的呢?我们怎么使用地图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提问] 请同学举例说明,地图有什么用途?(教师广泛引导,最后总结概括。)
可见,地图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用途,在我们学习知识时,地图也是重要的工具,我们一定要学会经常使用它。要想使用地图,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第一节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板书)
一、地图的用途(板书)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板书)
1.比例尺(板书)
[教师讲述]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就是: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练习] 教师给出数据,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
[教师讲述]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用三种形式表示。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板书)
①数字式 ②文字式 ③直线式(教师讲清三种形式的具体表示方法。强调三种形式各自的优点并说明三种形式的比例可以互相转换表示。)
[展示投影片]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练习] 将写出的比例尺改写成另外两种形式并填在表中
3.比例尺的大小(板书)
[教师讲述]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练习]下列四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______。A:1∶500000 B:
(答案是:A)
[练习]将教材翻至17页,比较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请问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一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一幅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提问] 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大小跟表示范围的大小、内容的详细程度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从刚才的练习中归纳)
[教师总结] 在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愈小,要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除了比例尺外,地图另外一个要素是方向。
三、地图上的方向(板书)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板书)
[练习]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未标明方向名称的地平面的八个方向图。)根据“上北下南”的规定,标出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对于一幅地图,我们怎么来判断方向呢?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板书)
[教师讲述]
(1)一般的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的。
(2)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按指向标规定的方向判断。
[提问]请读教材第18页“想一想”中看图2.6,请回答:
图中公路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3)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纬指示东西方向。
[展示投影片]带有纬线网的三幅图(见课本18页“做一做”中各图。)
[练习]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之后教师总结在经纬网上方向判断的方法。)
在地图上有各种符号和文字,这是图例和注记。
四、图例和注记
[教师讲述]讲述图例和注记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读教材19页“常用图例”。并以某一幅地图为例练习。
[教师总结]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被称为地图的三要素。学会在地图上辨方向、量距离、识图例,也就是初步学会使用地图了。这样,你就能从地图上学到很多知识。
布置作业(略)
第三节 地图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地理范围和地理事物的详略关系。了解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懂得等高线弯曲方向和疏密程度代表的地理意义。懂得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色彩的地理意义。了解一些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和平原。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在地图上用指向标和经纬网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游路线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阅读、填绘和运用地图的方法以及应用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引导
教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直观演示、讲解、讨论以及实地测量练习,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教法。
学法:采用实例分析、观察思考、讨论探究、设问质疑、自学归纳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生活中体验、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去感受、领会知识,同时积极参与读图、绘图、计算等过程,提高综合能力。
重点: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式;在有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在经纬网上辨别方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
2.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
3.教学课件:
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
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知识结构】
第一课时
(导入)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 地图
(提问) 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
(提问) 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
(提问) 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 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
学生:缩小了10倍
(提问) 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
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提问) 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能不能知道?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
(提问) 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回读比例尺,还要回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演示)“日本图”指导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标出图中X、Y、Z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图中的X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Z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X点在Y点的西南方向,Z点在Y点的东北方向
(提问)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
(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2)1、2、3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4、5、6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分别判断: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试验区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
(讲解)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这样的地图怎么判断方向呢?
学生:用人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学生活动)1)分别说出B、C、D各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2)假如图中B、C两点的实地距离是90千米,分组讨论怎样确定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B点在A点的正东方,C点在A点的正南方,D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
知道实地距离,确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图上用直尺量出B、C两点的图上距离,再与实地距离相比,可得出该图的比例尺:
(板书)3、一般定向法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
学生: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当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
(学生活动)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据什么来确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个小组的点子多?
学生:1)可用指南针;2)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定方向;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定方向;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
(提问) 同学们想的点子非常多,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
(板书)三、图例和注记
(提问) 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2)每人发三张卡片,画出三种图例;3)小游戏:出示卡片,学生抢答。(可小组内进行或组与组间进行,比赛谁的得分高)
(课后小结):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低地,这些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的?请同学们预习“地形图的判读”。
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观测校园内的主要地理事物,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
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二、地图上的方向
1、经纬网定方向
2、指向标定方向
3、一般定向法
三、图例和注记
第二课时
教 师 指 导 与 演 示
学 生 活 动
问题导入:(大屏幕出示:)
1、同学们知道世界最高峰叫什么?它有多高?这个高度是什么高度?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
2、“世界屋脊”指的是什么地方?有多高?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
过渡:大家阅读的这张地图,叫地形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阅读地形图。
学生可以阅读书后边的地形图,相互商量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
板书:地形图的判读:1、地面高度的确定:
过渡:地面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可以测量出来,怎样表示在地图上呢?计算机课件演示:“海拔的测绘与等高线的绘制”
请学生上前标出:
1)A、B、C、D各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标出A点与B点的垂直距离
小结:
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
两地点的海拔高度之差——相对高度
板书:
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过渡:等高线上标有高度,如50米,1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叫等高距(等高距是垂直距离);多条等高线组成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形状各式各样,它反映不同的地形部位。
大屏幕演示:
1)
2)教材提供的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状示意图
小结:计算机课件演示:“山地各部位等高线特征”
发给学生一张等高线地形图
小组同学间相互商讨: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表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叠
3)分五个小组分别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模型。(注意:各地形部位的特征要明显)
学生用彩色笔涂上不同的颜色
过渡:在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表示地面起伏的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板书:3、分层设色地形图
挂出世界地形图:
提出问题: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读世界地形图,看地表形态都有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等高线地形图可直接读出海拔高度,分层设色地形图是用颜色表示海拔高度的范围。(地表的形态有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1填写表格——比较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
板书:4、地形剖面图(计算机演示:“地形剖面图”)
小结:地形剖面图更能直观地表示没条线上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学生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3——绘制剖面图。
本节课小结: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③分层设色地形图④地形剖面图
?
作业:用硬纸片或海绵做原料,做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参考教材的制作步骤)
?
第三课时
(问题导入):教师提出问题:
1、假如我们随旅行团到达了黄山,你需要一张什么地图?(黄山导游图)
2、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被炸,此事轰动了世界,我想知道美国在哪,应该选择什么地图?(世界地图)
3、有一个外地人来北京观光,他住在北京站附近,想去颐和园,不知道要乘什么车,怎么办?(买一张北京交通图)
(过渡)通过这些小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有用的信息。
(板书)一、地图的种类
(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第三段
导游图、交通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等
教师挂出图幅大小相同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让学生观察:
(学生活动)每两人一组上前观察着两张地图有什么不同;每个小组讲讲自己观察的结果;学生试着总结一下规律
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地图包括范围的大小、地图内容的详略。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不同。
(板书)二、比例尺的大小
(讲解)比较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就要将其转换成分数式,这时分子都是1,若分母大比例尺就小,分母小比例尺就大。世界地图的比例尺小,中国地图的比例尺大。
(学生活动)分析教材提供的“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小组讨论这两幅图的比例尺、范围、内容有什么不同,并填写表格。
(巩固练习)解决以下问题应选择什么比例尺的地图?①去一个城市旅游,想知道这个城市的位置②想知道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③在这个城市地图上找到某个景点
(过渡)地图上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学生活动)利用教材提供的“北京地图”,分三大组分别进行:
量算北京市最西端到最东端的直线距离;(一组);量算北京市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二组);量算北京城区到天津城区的铁路长度大约是多少。(三组)
(提问)地图上两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比较容易,量算曲线距离呢?
(学生活动)1.第三组的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做的。(可做演示,组内同学可以补充)
2.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量算曲线距离?(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板书)三、地图的发展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选择和使用地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课堂小结)人们的许多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就会涉及到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大小、内容的详略等。掌握这些地图的知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
??? 提问谜语: 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 世界各国在眼前。
????学生思考并答:“地图”。
讲
授
新
课
????????????
??? 人们为什么使用地图?
?????????????
??? 实物地图多媒体课件
??? 提问:结合自己经历,回答自己见过用过哪些地图?
??? 回答:略。
展示课件中的地图和部分实物地图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习兴趣。????提问:让学生观察,归纳总结为什么人们使用地图?
?总结:方便使 用,直观,概括性强,其所表现的范围内容及详略等有多种类型规格,适应多种用途。
??????? 回答:略。
地
图
三
要
素
比
例
尺
????米尺???通过屏幕展现一幅地图
????引导学生推导出比例尺的公式。要求学生想象自己所画的两幅图有何不同,归纳总结比例尺大小与其内容详略的关系。结合数学知识启发学生了解比例尺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类型,以建立牢固的比例尺概念。
让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从中间对折,和两名学生合作丈量教室的长和宽并记下数据。让学生在纸的左右半部各画一个教室的平面图,按比例缩小100倍和200倍。
?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方
向
????屏幕展示黄帝陵旅游图???? 展示世界地图
????提问:一般来说我们如何判别方向呢???? 提问: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 引出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判别方向并练习。??? 提问: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引出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判别方向,并练习。
??? 回答: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讨论:??? 让学生在图上找出由汽车站到黄帝陵该朝哪个方向走???? 回答:略。
图
例
????展示常用图例
??? 提问:这是什么意思???? 只有有了图例,才能更好的了解地图反映的内容。
???回答:略。观察地图,获得信息。?让大家观察,自己想办法,如何记住一些重要图例,然后互相交流学习。
地
形
图
的
判
读
?
展示带等高线的地形图以及画法动画实物?展示画法展示分层设色地形图
??? 过渡:地面本身是起伏不平的, 但地图是平面的,这也是地图的劣势之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将高低在平面图上区分开呢? ??? 讲解:海拔和相对高度。??? 带领学生实物演示。???? 提问:分层设色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有何不同?颜色随地形高低变化有何特点??? 总结:略。
??? 让大家讨论如何画出地形图。 ? 每人准备一块橡皮泥用手捏成不同的地形,用刀水平切成几层,用笔将每层轮廓线套画在纸上。对照实物和图仔细观察有何特点。总结等高线的弯曲疏密程度和地形坡度之间有何关联。 ???? 回答:略。
课堂巩固
?
?
???学生谈各自的收获与大家共享。
小结
屏幕展示板书内容?
?
作业
屏幕展示作业内容?
?
典型例题
1.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 (??? )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正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解题思路:阅读并分析图,明确图中A、B两地各自的地理坐标。该题提供的图中的左图,从标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入手,明确其是一幅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方位投影图,图中的纬线呈同心圆,纬线间隔为30°;经线是南极点为中心的射线,经线间隔45°;依据A点在图中经纬网中的位置,判定A点的地理坐标是:135°E和赤道的交点上。该题提供的图中的右图,从图中标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入手,明确及是一幅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图中的纬线呈同心圆,纬线间隔为30°;经线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射线,经线间隔为45°;依据B点在图中经纬网上的位置,判定B点的地理坐标是:45°E和15°N的交点上。?第二,在明确A、B两点顶的地理坐标的基础上,再运用所学的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地理事物的一般方法,把A、B两地点的地理坐标转换在同一幅经纬网的图上,去认定A、B两地点的彼此方位。【答案】D【选题角度】培养读图能力,考查学生判读极地方位投影图及判读方位的能力。
2.判断:
(1)图中村庄在桥梁的什么方向?
A.东北 B.西南 C. 北 D.西
(2)林地在耕地的什么方向?
A.东南 B.南 C.东 D.东北
【解析】指向标地图的方向以指向标箭头所示方向为准,在未有说明的情况下,指向标所指方向为北方。初中学生对指向标地图不是很习惯,解题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普通地图判图的错觉,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指向标移动及延长法,明确指向标的方向。具体措施:首先确定判图的位置,如(1)中是站在桥梁位置处看村庄;其次,利用直尺对指向标作平移至桥梁处;最后延长指向标,标注方向。【答案】(1)B(2)A【选题角度】考察学生在指向标地图上的判图能力。
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采用的等高距为??????米;图中A点的海拔约????米。
(2)图中字母所在处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C?????? ???D?????? ??E????????? ???F????????? ???G?????????
(3)图中A处位于周庄的???? 方向;A处位于王庄的????? ;C地位于D地的???? 方向。
(4)若图中王庄的气温是23℃,B点的气温应是 ? 。
(5)若在图中所示范围内修建一座水库(假设其它条件均附后邀请)从地形角度考虑,请在图内选择合适的水库大坝的位置,并用字母“M”标在图上。
【解析】本题考查目的:该题是一道读图问答题,通过读图问答的方式,考查学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部位、辨别地理事物的彼此方位。该题在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考查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解题思路:第一,阅读图,通过两条相邻等高线的注记,明确该图的等高距;通过阅读A点所处位置等高线注记,明确A点的海拔。第二,阅读图中A、C、D、E、F、G各字母所在处及其附近等高线的分布状况,运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确定图中A、C、D、E、F、G各处地形部位的名称。第三,阅读图中指向标箭头所指示的方向(N),依据指向标箭头确定的方向,判定图中A处位于周庄的东南方向;A处位于王庄的正南方向C地位于D地正东方向。第四,阅读图中王庄和B地所处位置,王庄海拔100-200米之间,B地海拔700米以上,两地相差近6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王庄与B地气温相差3.6℃,故B地的气温是19.4℃。第五,阅读图,从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态势,可以看出该图所示范围内的中南部地区,是一个众山环绕的盆地,D处是盆地的底部。盆地周围发育的河流,在盆地中部汇集后,通过盆地北部边缘的山口峡谷处流出,流向本地区西北方向。若在图中所示范围内修建水库,盆地可以蓄水,从地形条件考虑,蓄水水库大坝的坝址,应选择在盆地北部边缘河流流出盆地出口的峡谷段(B点以西峡谷处),故判定水库坝址“M”字母应标注在该处。【答案】(1)100米????? A点海拔1100米;(2)A处——山顶????? C处——鞍部????? D处——盆地底部;E处——陡崖?????? F处——山谷???? G处——山脊;(3)东南方向????? 正南方向????? 正东方向;(4)19.4℃;(5)水库大坝坝址应选择在河流流出盆地处的山谷处。【选题角度】考查学生的读图判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4.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相同图幅表示实地距离范围最大的是( );内容最详细的是( )
A.、1/5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例尺定义及大小的理解以及比例尺的换算。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内容较多,解答过程中要理解把握比例尺的特点: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这是辨别比例尺大小的关键。比例尺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因此,在比较比例尺大小时,应该进行换算,统一为一种形式的比例尺。比如本题,用同一种比例尺方式表示为:A.1/5000000B.1/50000000C.1/5000000。这样就不容易出错。在图幅大小一致的情况下,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地图所表示的范围、内容的详与略也不同: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面积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范围越大,要表示的内容越粗略。【答案】C B C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根据下列各幅地图比例尺判断,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是1:25000????? B、乙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
C、丙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 D、丁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
2、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
3、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6000000?????????????????? B、1:600000 C、1:12000000????????????????? D、1:12000
4、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5、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
A、1:4000000 B、1:16000000 C、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千米 D、1:24000000
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4000000,在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50千米????? B、100千米????? C、200千米????? D、250千米
7、甲地位置在40°N,116°E的交点上,乙地的位置在30°S,20°W的按比例点上,乙在甲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是下列的(??? )
A、盆地?????? B、鞍部??????? C、山顶???????? D、陡崖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
?A、鞍部?????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11、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 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 A、1500米??? B、500米????? C、100米??????? D、1000米
1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9003.13米?? B、8693.13米?? C、8848.13米??? D、9158.13米
二、填空题
1.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_______距离比_______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_______。
3.地图上范围越小,内容越_______,比例尺越_______。 4.直线比例尺 千米用数字表示是_______。
5.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上_______,下_______,左_______,右_______。
6.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方向。
7.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_______,说明文字叫_______。
8.地图上比例尺是一千万分之一,图上2厘米代表_______千米,实际距离1000千米,在图上是______厘米。
9.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的比例尺,用数字表示是_______。
10.在地图上公路用_______表示,山峰用_______表示。 11.地面共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
12.某地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 13.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________。
14.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________。 15.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地形的_____和___。
16.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_____的原理绘制的,它是在不同的______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17.甲地在40°N,116°E,乙地在60°N,116°E,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
18. 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称为_______,地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五种类型。
三、连线题
??????? A. ? ①山顶??? ②山脊?? B.
???C. ③山谷??????? ??④鞍部???? ?? D.
四、综合题
1.读下左图,甲地海拔高度为_____,乙地海拔为______,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
2.写出上面等高线地形图所代表的地形的名称:
A.__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__
3.绘制下左图的等高线图的剖面图线(剖面线A…B)。
4.下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图,内容较_______。
?5.右图中,公路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 2.B?? 3.A?? 4.D?? 5.B??? 6.B?? 7.D??? 8.B???? 9.D??? 10.C???? 11.D??? 12.A;
二、1.图上? 实际;2. ;3.详细? 大;4.1:30000000;
5.北? 南? 西? 东;6.南北? 东西?;7.图例 ?注记;8.200? 10?;9.1 :1000000
10. ;11.海拔 ;12.相对高度;13.等高线;14.等高线地形图;15.高? 低;16.等高线? 等高线?;17.正南;18. 地形?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三、①-B ②-A ③-D ④-C
四、1.1500米?? 500米?? 1000米???;2. A山地?? B盆地?? C山脊?? D山谷;3.略;4.A? 详细? ;5.东-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图》教案
课题
1.3 地图 (1)
学习目标
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重点难点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
导入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读图、用图
自
主
学
习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1)概念:表示__________比__________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如
(3)表示形式 __________,如1:4000或 1/40000
__________,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
方向
(1)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_________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用上____下_____左_____右_____
3. 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________符号和它们的________说明,地理________和________。
团
队
合
作
在比例尺为1:32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济南市与香港间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多少千米?
读图完城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1)图①中,教室在停车场的_______方向
(2)图②中,教室在食堂的________方向
(3)图③中,点A在点B的_____方向,B点在C点的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__方向,D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1、___________
地图的三要素 2、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反
馈
练
习
1. 下列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 比例尺 B. 颜色 C. 方向 D. 图例
2. 在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
A. 1300千米 B. 18000千米 C. 180千米 D. 1800千米
3. 读如图判断B点在A 点的什么方向(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D. 西南
4.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
A.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北方
5. 一个任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 )
A. 东方 B. 北方 C. 西方 D. 南方
6. 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 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 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北方
D.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
教学
反思
课题
1.3 地图(2)
学习目标
1.能够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2.在地形图上能识别五种主要陆地地形的类型
重点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
导入
前面我们了解了地图的基本要素,这节我们重点学习对地形图如何判读。
自
主
学
习
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 的垂直距离。
2.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二.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_______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__________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__________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1)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缓。
(2)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陡。
2. 等高线的形状对应的地形类型(书第16页,图1.29)
四.其他常用的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按照_________或者_________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________来判断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
团
队
合
作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的海拔高度:甲 米;乙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2. 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⑴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
⑵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⑶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_______方向。
⑷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海拔与相对高度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反
馈
练
习
1. 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 )
A. -132米 B. 1668米 C. 132米 D. 900米
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
A. 山地 B. 丘陵 C. 平原 D. 高原
3. 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 )
A. 山谷 B. 鞍部 C. 山脊 D. 盆地底部
4.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 C.______ E.______ F.______
⑵从A到B,山体的走向是____,A 、B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⑶从C到B 与从D到A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____。
⑷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是_____米。
教学
反思
课题
1.3 地图(3)
学习目标
1. 能根据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位置。
2. 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的关系
重点难点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
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自
主
学
习
一.根据使用目的,正确使用地图
1. 去公园游玩,寻找景点应选择_________。
2.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参考_________。
3.了解国际时事,确定时间发生地点,应选择_________。
二.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分母愈大,比例尺_________
1. 比例尺是分数
分母愈小,比例尺_________
2、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参考图1.37,1.38)
表示范围
内容详略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团
队
合
作
1. 2006年6月10日至7月10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球迷小峰想了解32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治地图”;北京真大呀!玲玲想知道故宫在北京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济南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济南市地形图”;兰兰去“泰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泰山风景区导游图”。据此材料回答:
(1)哪位同学选择的地图不适用?
(2)材料中的4幅图,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可能最详细的是哪个?比例尺最小的是哪个?
2. 假如要你绘制学校平面图,你选用下面哪个比例尺较合适( )
A. 1:10000000 B.
C.五十万分之一 D.1:2500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两个内容:一是根据目的,如何正确选用地图;二是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及内容之间的关系,难点主要是后者,希望同学们多练多想。
反
馈
练
习
1. 张明同学想查找四川的位置,他最好选择( )
A. 中国地形图 B. 中国政区图
C. 世界城市图 D. 城市导游图
2. 若两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
B. 比例尺越大,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C. 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
D. 比例尺越大,图内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3. 某校初三二班学生准备组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比赛,设计行动方案,应查看( )
A. 当地地形图 B. 世界地形图
C. 中国交通图 D. 中国地形图
4. 下列四幅地图,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亚洲地图 D. 北京地图
5. 2008年5月2日,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给缅甸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能够正确及时、准确地反映该热带风暴的运行路线的地图上( )
A. 地形图 B. 卫星影像图
C. 水文图 D. 交通图
教学
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单元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B? 丘陵是指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地
C? 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D? 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
2.以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和缓为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 B、丘陵 C、山地 D、盆地
3.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坡的地方( )
等高线重叠
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4.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5.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6.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
A.绘图纸张大小 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D.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
7.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
A.10380米 B.1532米 C.7324 D.8380米
8.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 )。
9.小强与爷爷一起去郊游,爷爷提出要登山望远。小强查看了旅游图,发现有两条路可能上能下山。如图为小山的等高线图,你认为小强的下列哪种想法或做法比较合理( )
A、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C —A
B、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B —A
C、为了尽快到达山顶,应选择从B—A
D、为了既快速又省力,应选择从C—A
10.在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 ( )
A、10千米 B、0. 1千米 C、100千米 D、1千米
二、读图综合题(60分)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点的海拔为 米,A点的海拔在 米与 米之间,C点与D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米。
(2)图中所表示地区的地形是 (选择填空)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3)若图中的粗实线为一条公路线,则该公路的延伸方向大致为 。
(4)图中E点所在地属于 (选择填空)。
A. 山谷 B. 山脊 C. 鞍部 D.山顶
12.读图1.3-28,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登山路线.请判断:
(1)沿 线修建公路省力,原因是 。
(2)A、B两座山顶之间有高山电览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B山到A山大约 分钟。(已知比例尺为1:100000)
答案:
1、B 2、B 3、C 4、B 5、D 6、C 7、C 8、A 9、B 10、B
11.(1)240 240 250 10 (2)A (3)东北-西南 (4)B 12.(1)DB,DB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和缓 (2)15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789千米 B.8699米 C.8999米 D.11103米
2.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 )
A. 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D.中国的大兴安岭
4.右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5.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 B.按一定走向有规律地分布
C.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D.海拔低,起伏较小,坡度和缓
6.某种地形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这种地形是 ( )
A.洋盆 B.大陆架 C.大陆坡 D.海沟
7.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的广大地区,称为 (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8.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
A.亚洲、欧洲 B.南极洲、欧洲 C.南极洲、大洋洲 D.亚洲、大洋洲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所代表的地形是 ( )
A.山地 B.盆地 C.缓坡 D.陡崖
10.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 D.等高线向高出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11.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示意图
12.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
A.亚马孙平原—东半球 B.刚果盆地—非洲
C.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 D.科迪勒拉山系—亚洲
13.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
14.下列关于地面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拔高的地方,相对高度也大 B.海拔低的地方,相对高度也低
C.海拔高度可用来表示地面的起伏 D. 相对高度可用来表示地面的起伏
15.下列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底的主体部分是大陆架 B.海洋深处的地形一般是大陆架
C.海沟都位于大洋的中部 D.在大洋中脊附近,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二、非选择题
16.请将下列相关内容连线:
A.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①山地
B.海拔500米以上,坡度较陡、地面崎岖 ②丘陵
C.海拔较高、起伏较小、边缘陡峻 ③平原
D.海拔较低、崎岖不平,相对高度低于200米 ④高原
17.根据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种地形的特点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填出其他四种地形的名称。
1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A________, C________, E________, G_________,
⑵在A 、B两条线路中,从_______处爬山 比较容易。
⑶山峰D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___米。
19.读“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及其所在大洲的名称:
A是____山脉、在____洲,B是____山脉、在____洲,E是____山脉、在___洲。以上山脉构成了________山脉带;C是____山脉、在____洲,D是____山脉、在____洲。这两列山脉构成了____山系,属于______山脉带。
⑵将下面地形区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①亚马孙平原 ②青藏高原 ③刚果盆地
20.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员一张敌军军事部署简图,请你帮助解答下列问题:
(1)我军阵地在敌军阵地的 方向。
(2)如果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30千米,敌军指挥部是否在大炮射程之内 (是或否)
(3)我军阵地海拔大约为 米,与敌军指挥部所在位置的高差约为 米。
(4)如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进攻路线 较好。
21.我国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着陆地点均选择在内蒙古高原。请你从地形因素考虑,说说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CABAD; 6—10:BCBDC; 11—15:CBBDD
二、非选择题
16.A—③ B—① C—④ D—②
17.左栏从上到下:山地 丘陵; 右栏从上到下: 高原 平原
18.⑴山脊 山谷 鞍部 山顶 ⑵A ⑶500米
19.⑴阿尔卑斯、欧洲;喜马拉雅、亚洲;阿特拉斯、非洲。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 落基、北美洲;安第斯、南美洲;科迪勒拉,环太平洋沿岸。⑵(略)
20.(1)东南 (2)否 (3)700 100 (4)C
21.内蒙古高原的地形广阔平坦、一望无际,是最合适的飞船着陆地点。
第三节 地 图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地图的要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地图反映地面景物时,对它们进行选择和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答案:比例尺 方向 图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例尺表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值,也叫缩尺
B.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地图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等
C.地图上,总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地图是平面的,所以没法表示高度和深度
思路解析: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是一种缩小的程度,所以也叫缩尺。在没有注明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
答案:B
3.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______________;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等高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等高线的条数越多,高度差别越大,所以坡度越大;反之,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答案:大小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______________,用蓝色表示______________,用黄色和橙色表示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正确解读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是最基本的一环。一般地,用绿色表示陆地,而不仅是草原和森林等;用蓝色表示海洋,这倒是符合基本的生活常识;用黄色和橙色表示高原,有时也用紫色表示极高的高原。
答案:平原海洋高原
2.在野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______________,背朝______________,这样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思路解析:一般地图上的方向的判别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如果面朝北,背朝南,这样看图的姿势正好符合上面所说的规律,容易辨识地物。
答案:北 南
3.写出下列比例尺的形式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1∶100 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思路解析:比例尺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应该学会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化。从厘米到千米,小数点左移5位。从千米到厘米,小数点右移5位,不足的加“0”。
答案: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1∶100 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1∶5 000 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1∶3 000 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1∶100 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4.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较大的一幅是( )
A.所画的内容较详细 B.所画的地区范围较大
C.所画的内容较简略 D.所画的地图较大
思路解析:比例尺是个分数,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分子一般是1,而分母,也就是实际距离是变化的。比例尺大,意味着分母小,也就是代表的实际距离短,这样它就有能力将这个地方表示得更加详细,但表示的范围却小了。
答案:A
5.图1-7中两幅图是同一学校的两位同学绘制的该校平面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图1-7
(1)两位同学在相同大小的纸张上,绘制同一学校平面图的大小却不同,原因在于_________,具体地说,甲图比乙图_______________。
(2)已知人工湖在校园的西北部,请你在甲图中绘出指向标。
(3)如果该校在北京,为了遮阳,那么乙图中教学楼的________________(上、下)侧窗最应该挂窗帘。
思路解析:第(1)题,从图上看,甲图大,详细;乙图小,粗略。但表示的内容基本一致。所以大小不同的原因应该是比例尺大小不同。在两个比例尺中,校园是实物,是分母,是相同的。甲图大,说明图上距离大,也就是分子大,所以比例尺就大。
第(2)题,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西北应该在“左上”。那么我们就旋转一下地图,让人工湖位于左上,然后在图上将现在这个时候的上方表示为“北”即可。
第(3)题,北京在北半球,太阳在南方的位置。所以挂窗帘应该挂在南窗上。刚才确定出了“北”方向,那么相反的一侧,也就是下方,就是南。
答案:(1)比例尺不同比例尺大
(2)
(3)下
快乐时光
老师问:“如果将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倍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小明不自觉地笑了,说:“那还不把人挤扁了?”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B.经线南北对称相等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经线最大的度数是360°
思路解析:经线是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根据设定,经度从0°开始向东向西各增大到180°。
答案:A
2.绘制一幅某学校或某乡镇地图,要选用较_____________比例尺;而要绘制一幅世界地图,要选用_____________比例尺。
思路解析:绘制学校地图等,要求详细,所以要选用大比例尺地图:大比例尺地图分母小,所代表的实际距离短,所以能表示的清楚。世界地图要求表示的范围大,也就是分母所代表的实际距离大,所以比例尺小。
答案:大 小
3.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 )
A.甲图表示的实地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思路解析:同样的实际距离,甲图的分子是乙图的两倍,也就是说,用两倍的距离来表示同一地物,所以甲图表示得很详细,但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小。甲图比例尺也大。
答案:D
4.把比例尺十万分之一的地图放大1倍,那么( )
A.新图的比例尺为1∶200 000 B.新图的图幅面积是原图的2倍
C.新图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 000米 D.新图的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思路解析:比例尺是个分数,放大1倍,分母应该缩小1倍(或者分子扩大1倍),变成1∶50 000(或者2∶100 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米。图幅是长和宽的乘积,长宽分别是原来的2倍,面积就成了4倍。
答案:D
5.下列地图中,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示意图
思路解析: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的是海拔高度;地形剖面图直接表示的是地形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海拔高度的)层(次)设(置颜)色形成的;平面示意图一般用来表示方位和平面距离。
答案:B
6.图1-8中虚线和字母A、B表示地形部位。地形部位名称和图序相符的是( )
图1-8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思路解析:①中虚线和等高线的交点比贴近的左右两侧的高度低,所以是山谷;同理得出②是山谷;③在高海拔的中心,所以是山顶;④在两个山峰的中间平缓位置上,是鞍部。
答案:B
7.读“等高线地形图”(图1-9),完成下列问题。
图1-9
(1)仅从地形方面考虑,从王村到赵庄的四条路线中,最容易到达的是_____________(填数码)。
(2)赵庄在王村的_____________方向。
(3)如果该图的比例尺是1∶50000,赵庄与王村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___米。
思路解析:仅从地形方面考虑,平路最容易到达,也就是跨等高线少的③最容易到达。这幅地图上有指向标,所以要按照指向标判别方向。比例尺1∶50 000,将分母减去两个“0”,将厘米化为米后,得到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米。
答案:(1)③
(2)正西
(3)1 500
8.根据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10
A
B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大小
地理事物详略
思路解析:比例尺大小的规律是: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小。
答案:
A
B
比例尺大小
小
大
表示范围大小
大
小
地理事物详略
粗略
详细
课件16张PPT。试试你就行
爱拼才会赢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二.理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三.学会量算两点之间的曲线距离.
四.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各种各样的地图1.政区图 2.地形图
3.城市交通图 4.铁路分布图
5.火山—地震分布图
6.工业图 7.农业图
……
1.想去韩国釜山看亚运会。
2.坐火车去北京玩。
3.到雅鲁藏布江峡谷去考察。
4.了解阿富汗的位置。
5.乘船游览长江三峡。
你会选择合适的地图吗?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你能量算出京沪铁路长度吗?比例尺
1:80000000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
2.
3.
会选择合适的地图会量算两点之间的曲线距离明确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关系……课件21张PPT。谜底:地图打一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用品名称第三节 地图--地图的基本要素本节课重点、难点
1.地图三要素的运用
2.图例的识别及方向的判定北南西东教学楼食堂操场宿舍食杂店大门水房W.C图例06m比例尺北南西东教学楼操场宿舍水房图例012m比例尺食堂食杂店大门W.C比较比较两幅图的不同?地图的三大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北南西东教学楼食堂操场宿舍食杂店大门水房W.C图例06m比例尺学校平面图北南西东东北西南西北东南一般地图指示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方向的方法:
一般定位法
指向标定位法
经纬网定位法1. 白天可以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
2. 夜晚可以根据北极星方向定位;
3. 阴天可以利用指南针;
4. 利用树冠和年轮定向:树冠茂盛的一方为南,树冠稀疏的一方为北;年轮密集的一方为北,年轮稀疏的一方为南。
想一想:在野外迷路了怎么办?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公式:比例尺表示方法: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练 习 在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的地图上,两地的实际距离为50千米,那么图上距离是( )
A2.5厘米 B5厘米 C10厘米 D50厘米绘制一幅教师平面图(纸为20厘米×30厘米),你认为选用以下哪种比例尺比较合适( )
A 1:100 B 1:1000 C 1:300 D 1:301.( )( )和( )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指向标指向地图上的( )
3..比例尺表示( )距离比( )距离缩小的程度
4.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为( )( )( )
5.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为( )( )( )
课堂回顾比例尺方向图例方向图上实地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一般定位法指向标定位法经纬网定位法动手绘制教室平面图多媒体讲台桌子黑板窗户门椅子图例北东西南比例尺00.5m学到啥了?再见!动物园在小月家的什么方向?东南某地平面图小月家动物园北东西南
1.犀牛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
2.小动物区在狮虎山的什么方向?
指向标地图的定向正 北正 南北北西东南北东西南课件19张PPT。第三节 地图第二课 地形图的判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的方 法
2.初步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3.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来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
4.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做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和绘制地形剖面图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加深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特别是学习地图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奇奇山地形图北↑1:10000B250240230220210▲▲ACDEF第一关:你会读地图上的高度吗?我量的甲山也是高1000米海平面我量的丁山高1000米???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海拔:
相对高度:
是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小甲所在地的海拔为 米,
丁山的海拔为 米,
甲山的海拔为 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
150010001500-1000=500海平面巩固练习:500★A200米快乐体验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请到《填充图》第10页去体验一下吧!等高线地形图 第二关: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仔细听,作好记录,北↑1:10000B250240230220210▲▲第三关:交流合作,互动探究ACDEF3、指出A.B.C.D各点所在的地形类型名称.1、从A坡到乙山顶和从F坡到乙山顶,哪条线路更容易?2、甲乙两山顶相对高度约为多少米?260262275课堂延伸: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100-200-300高原: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
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盆地: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体会山脉实体、等高线、地形剖面图之间的关系。收获平台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海拔高度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反映地面高低起伏的变化生活?等高线等高距联系生活,拓展提升北↑1:10000B250240230220210▲▲1、李家成是从当地走出去的一位农民企业家,为了帮助家乡人们致富,他决定在这里投资大棚 蔬菜种植业,你认为合适吗?你觉得他应该投资什么产业才能更好的发挥当地的优势?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ACDEF■。结 束谢谢指导“地球和地图”读图题训练
例1:
材料1:1519年9月,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员分乘五艘船,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万苦,于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为介入当地土著人的纠纷而身亡。船员们决定继续西航,他们艰难地横渡印度洋,再绕过好望角,最后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名船员,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材料2: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用图中代表大洲或大洋的字母填空……绕过 (大洲)的南端进人太平洋,……他们艰难地横渡 (大洋)。
(2)举l—2个你熟悉的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
(3)麦哲伦船队横渡太平洋时的航行方向是 。
(4)麦哲伦船队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经过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的次数是
次。
(5)麦哲伦船队绕地球一周没有航经的大洋是 。
(6)麦哲伦船队用付出生命代价的环球航行来证实地球的形状,对这一壮举你能感悟些什么?
(7)A大洲最长的河流是 ;B大洲著名的山脉是 。
[例2]
材料1: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到28N、125.3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台风中心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
材料2:台风中心所在地区经纬网图(图2)。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2所示,台风中心所在海域为图中 处海域(填字母)。台风中心所处的海域属于 洋。
(2)某船正在30N、130E附近的海域作业,小明说该船必须马上驶离该海域以躲避台风的袭击,他说得对吗?为什么÷
(3)图中数码所示陆地或海洋中可能会受台风强烈影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③处的纬度是 、④处的经度是 。
(5)②处位于③处的 方向。
(6)按五带划分:②处属 带、⑧处属 带。
(7)①②③④处中,有太阳光直射的是 处,位于西半球的是
处。
[例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 (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 的周长。
(2)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当地球公转到位首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
(3)地球从位置②—③—④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自射点的移动是从北回归线到 到 ;地球从位置④一①-②的运动过程中,常德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
A.正向南移 B.正向北移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
(5)某日下午5点多钟,在常德市一中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的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 :
A.①—② B.②—③ C.⑧—④ D.④—①
例4:材料1: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媚尼风景区”旅游。
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 。(填数码)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理由是: 。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
(4)C处的地形是 ,该处的海拔高度为 。
(5)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
(7)尼湖风光、媚河漂流探险、古寺探幽、山顶观日出等媚尼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中,有可能效果不佳的是 ,理由是:
[例5]
材料1:深秋的星期天,东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家住美丽小城媚江卞的小明、小畅、小佳的好心情,他们相约去湖滨公园划船。
材料2:”媚江市区”略图(图5)
,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处分别是小明、小畅、小佳的家,你能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描述一下它们的具体位置吗?
(2)图中铁路的走向大致是 方向。火车站在宾馆的 方向。
(3)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汇合,这个运动场指的是 。
(4)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
(5)如果三位同学划船保持每分钟20米的速度从A处到B处需要多少时间? 。
(6)小明他们下个星期天计划去郊外的LU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他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例6:.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A地为___________地形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河上拟建一水电站,请在图上标出最佳坝址,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划在甲、乙两村间修一条公路,应该在丙处还是丁处?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甲到丙再到乙地的地形剖面图,与下图中的 ( )相似。
〔例7;〕.写出图中A、B、C各点的地理坐标。
A:_____; B:______; C:_____。
〔例8:〕.读下图,完成有关要求。
⑴A点的经度是____,纬度是____。
⑵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地,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地。
⑶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带,②地属于___带。
⑷ 判断:③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___方向。
参考答案
[例1) (1)B C (2)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大阳一昼夜间东升西落;登高望得吏远 (3)从东向西 (4)4 (5)北冰洋 (6)略 (7)尼罗河 安第斯山脉
[例2](1)A 大平洋 (2)不对。因为该船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方
而台风中Jc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 (3)① (4)40N 120W (5)西南 (6)热带 北温带 (7)② ②③④
[例3] (1)自转 赤道 (2)春分日 赤道 夏至日 北回归线
(3)赤道南回归线 (4)昼越长、夜越短 (5)BD (6)C
例4; (1)① (2)从A到B快。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
行 (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
(4)山顶 900多米 (5)② (6)大于4.8℃、小于5.4℃ (7)
山顶观日出 该地区的最高山顶不足1000米, 难以观赏到好
的日出效果。(其它答案只要解释合理也可)
[例5] (1)可以根据与火车站、运动场、湖滨公园等标志性建筑的
相对方位来描述、(略) (2)南北 西南 (3)a运动场 (4)逆风 (5)45分钟 (6)地形图
(2)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地轴、南极、自转方向(用箭头)。
(3)由图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现象,,
〔例6〕.(1) 盆地 从等高线看,四周高,中间低
(2) b 因为b处等高线稀疏
(3) 绘图略,应位于两山峡谷之间 工程量小,水能丰富
(4) 丁处 丁处地势平坦,工程量小,避免汽车上下陡坡
(5) A
〔例7〕. A:60oN,45oE; B: 25oN,180o; C:70oS,45oE。
〔例8〕(1)90oE, 60oN
⑵① ④
⑶北寒带 北温带
⑷正北 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