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2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案+学案+课件+练习(共1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2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案+学案+课件+练习(共1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8-16 21:57:37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编 号
课 题
课 型
编写人
审核人
时 间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了解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
3.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学习重点
了解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
学习难点
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学法提示
读图对比法。
一、学习导航:
(一)预习检测:
了解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一天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一年中呢?
气温的日较差如何计算?年较差呢?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
1.天气与我们息息相关。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判断气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材料A:未来两天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本市,气温下降7 以上,外出的市民请注意增添衣物防寒。
材料B:低温对早稻种育秧,对花生、甘蔗、西瓜、豆类等作物的播种都有较大影响,会造成烂种、烂芽、烂苗,影响春种的进度,甚至影响后期产量。
1)、材料A、材料B分别说明了气温与 、气温与 、 的关系。
2)、你所知道人类哪些活动与天气有关? 。
2.小明在学习了气温的日变化知识以后,认为每天正午12时气温最高。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课 题: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了解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
3.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学习重点
了解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
学习难点
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学法提示
读图对比法。
一、学习导航:
(一)预习检测:
了解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一天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一年中呢?
气温的日较差如何计算?年较差呢?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
1.天气与我们息息相关。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判断气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材料A:未来两天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本市,气温下降7 以上,外出的市民请注意增添衣物防寒。
材料B:低温对早稻种育秧,对花生、甘蔗、西瓜、豆类等作物的播种都有较大影响,会造成烂种、烂芽、烂苗,影响春种的进度,甚至影响后期产量。
1)、材料A、材料B分别说明了气温与 、气温与 、 的关系。
2)、你所知道人类哪些活动与天气有关? 。
2.小明在学习了气温的日变化知识以后,认为每天正午12时气温最高。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三、达标检测:
(一)读图,请回答以下的问题:
1.判断A、B、C、D四地中,位于热带地区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判断A、B、C、D四地中,位于寒带地区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3.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4.一年四季分明的是( )
A.A地和B地 B.B地和D地 C.C地D地 D.A地D地
5.一年气候寒冷,长无夏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二)综合题
用下表中的气温数据画一幅气温变化曲线图。单位(℃)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23.3
21
14
5
-6
-15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1
-16.8
-7
7
10
19
并且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四、学习反思: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
编 号
课 题
课 型
编写人
审核人
时 间
19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学会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形成的原因.学会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形成的原因。
学习重点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习难点
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形成的原因。
学法提示
读图对比法。
一、学习导航:
(一)预习检测:
1.分别说出低温中心和高温中心 的含义?
2.等温线的特点?
3.读课本图 “3.17” 分析:气温的全球分布规律?
4.结合生活感受分析气温的海陆分布规律?(可以分为冬季和夏季两个情况)
5.说出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结合爬山的感受)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
1.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单位:℃)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2).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3).图中,a、b两处的气温( )
A.a<28℃、b>16℃
B.a>28℃、b>16℃
D.a<28℃b<16℃
2.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探讨一下气温的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C.a>28℃、b<16℃
课 题: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学会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形成的原因.学会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形成的原因。
学习重点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习难点
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形成的原因。
学法提示
读图对比法。
一、学习导航:
(一)预习检测:
1.分别说出低温中心和高温中心 的含义?
2.等温线的特点?
3.读课本图 “3.17” 分析:气温的全球分布规律?
4.结合生活感受分析气温的海陆分布规律?(可以分为冬季和夏季两个情况)
5.说出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结合爬山的感受)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
1.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单位:℃)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2).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3).图中,a、b两处的气温( )
A.a<28℃、b>16℃
B.a>28℃、b>16℃
C.a>28℃、b<16℃
D.a<28℃b<16℃
2.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探讨一下气温的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三、达标检测:
(一)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1、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集中在___________之间纬度较_________的地区;
2、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___________洋及其沿岸和南半球的________洲附近,这些地区所处纬度都比较__________.
3、根据1、2两题,说说世界气温在总体上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
4、对比20℃、10℃和0℃三条等温线在南北半球分布的情况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等温线的数值排列都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说明气温随_______变化.
不同点: 等温线的形态在北半球呈现比较________,而在南半球则比较_________.说明气温随_________分布变化,北半球________相间分布,________分布对气温影响大;而南半球_________面积较广,地表性质单一.
(二)综合题
你知道为什么“高处不胜寒” 吗 ?根据下图所示如果A地海拔300米,气温是16℃。请计算
海拔1000米处B气温是________;
海拔2000米处C气温是________;
海拔3000米处D气温是________.
因此,海拔越高,气温_______,
四、学习反思: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点】
1、气温的测定。
2、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3、气温的全球分布规律。
【学习难点】
气温变化曲线的判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气温概念,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气温与我们的影响以及气温的变化。
二、自学导读
(一)自学“气温与我们”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 ,读做 ;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 次,一般在北京时间 时、 时、 时、 时观测。
2、读P49页图3.10,填出不同时段的气温:8点时是 ℃,14点时是 ℃,20点时是 ℃,2点时是 ℃,根据图右边的文字内容,计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
3、根据日平均气温的方法,你能描述什么是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吗?
日平均气温是 。
月平均气温是 。
年平均气温是 。
4、阅读P50页活动题资料,根据下列描述,将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连线:
①早穿皮袄午穿纱 A.气温与饮食
②夏天吃冷饮,冬天吃“火锅” B.气温与着装
③冬季气温突降,易患感冒 C.气温与商业
④夏季购买空调,冬季购买皮衣 D.气温与健康
⑤热带沙漠地区的居民墙厚窗小 E.气温与体育运动
⑥北方人爱滑雪,南方人善游泳 F.气温与建筑物
⑦柑橘怕低温,-9℃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 G.气温与交通
⑧冬季汽车、摩托车启动速度很慢 H.气温与农作物
(二)自学“气温的变化”部分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读P51页上面文字,气温的日变化是以 ;气温的年变化是以

2、读图3.12“气温日变化”及右边的文字,该地的日最高气温约 ℃,最低气温约 ℃,日较差约 ℃。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
3、读图3.13“气温年变化”及右边的文字,该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约 ℃,最低气温约 ℃,年较差约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
4、读图3.13“气温年变化”及右边的文字,完成下表:
北半球
气温最高的月份
气温最低的月份
陆地
海洋
5、请参加教材P51页活动一。
读图3.14“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
⑵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
⑶气温年较差为 ℃;
⑷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 夏 ,季节变化 ,年较差 (大或小)。
6、请参加教材P51页活动二。
根据下表中的气温数据,按照提示步骤,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3
21.6
14.3
5.6
-6.7
-16.8
⑴根据上面的材料在右图中绘制气温曲线图。
⑵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征是

三、教师点拨
1.气温与生活
⑴天气的观测
①工具:温度计
②表示方法:℃,读作“摄氏度”
③次数:一天4次(8时、14时、20时、2时)
⑵气温的计算
①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②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③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2.气温的变化
⑴气温的日变化和日较差。
①以一天为周期的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

?
北半球
南半球
陆地
7月
1月
1月
7月
海洋
8月
2月
2月
8月
②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如上图3.2-1最高气温约为30℃,最低气温约为24℃,则气温日较差是6℃,说明该地气温日变化不大。
⑵气温年变化与气温年较差
①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②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如右面B图7月最高气温为27℃,1月最低气温为-5℃,则气温年较差为32℃(注意:27-(-5)=27+5=32,而不是 27+(-5)=22),说明该地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大。
四、课堂巩固
1、一年当中,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它是位于 半球(南、北)的 上(海洋或陆地)。
时刻
8点
14点
20点
2点
气温
7℃
18℃
15℃
4℃
2、某地一天中测得的气温如右表,该地的平均气温是( )。
A.10℃ B.11℃ C.12℃ D.13℃
3、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日出前后、正午前后
C.中午12点、清晨1点 D.午后2点、日出前后
4、读右图完成下列内容
⑴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
⑵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
⑶气温年较差为 ℃;
⑷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 夏 ,季节变化 ,年较差 (大或小)。
五、课后监测
(一)选择题
1.家住十堰的张兵同学谈了他对于十堰气温的感受,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气温总是变化,有时高,有时低。 B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总比早晚高些
C一年中,夏季气温比较高。 D春天时,气温总是不变的
2.测量气温的一般工具是( )。
A秒表 B气压计 C温度计 D指南针
3.气温和生活密切相关,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大多厚墙小窗,原因是( )。
A这里风力很大 B这里非常干旱 C这里终年炎热,昼夜温差大 D这里昼夜温差小
4.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最可能出现在( )。
A正午12点 B日出前后 C午夜1点 D午后3点
5.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 )。
A每年的1月 B每年的2月 C每年7月 D每年的8月
6.北京七月平均气温是26℃,一月是-4.7℃。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 )。
A 21.3℃ B 30.7℃ C 26℃ D -4.7℃
7.下列地区中,四季变化明显的地区是(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低纬度地区
华迪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得学校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6℃、16℃、14℃、4℃。据此,完成8-9题。
8.华迪中学该日的最高气温最有可能是( )。
A 14℃ B 17℃ C 25℃ D 10℃
9.该日的平均气温是( )。
A 10℃ B 14℃ C 16℃ D 8℃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表回答10-12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23.3
21.6
14.3
5.6
-6.7
-16.8
10.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A 43.3℃ B 3.2℃ C 23.3℃ D 20℃
11.该地位于( )。
A北半球海洋上 B北半球陆地上 C南半球海洋上 D南半球陆地上
12.该地一年中,中午太阳升的最高的季节是( )。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2日 D 12月22日
13.该地一年中,白昼时间较短的三个月是( )。
A 12、1、2 B 3、4、5 C 6、7、8 D 9、10、11
13.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10点 B 12点 C 14点 D 16点
14.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15.读某地各月气温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5
10.7
13.4
18.2
22.1
25.5
28.8
28.2
26
21.7
17.5
13.1
⑴该地气温年较差是 。
⑵该地位于 (南、北)半球,判断的依据
是 。
⑶该地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 带,判断
的依据是 。
⑷请在右图中画出该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等高线图阅读要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等温线图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阅读要领相似,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气温的分布”。
二、自学导读
(一)自学P52页“气温的分布”内容。
1、自学P52页图3.15及文字,完成下列要求:
⑴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 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
⑵当等温线呈封闭状态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 ;当等温线呈封闭状态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高,表示这里是 。
⑶低纬度气温 ,高纬度气温 。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 的差异。
⑷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
⑸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2、读P52页3.16图及方框内文字说明,计算出山顶的气温

(二)读53页图3.17, 或读图 3.2-17回答:
⑴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
主要原因是 。
⑵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
⑶图中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主要是 。
⑷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低纬度气温 ,高纬度气温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相反。
⑸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三、快乐点击
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
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⑵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逐渐减少)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一样。
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四、课堂巩固
1.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 )
A.30℃ B.18℃
C.20℃ D.25℃
2.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3.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高 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4.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五、学用方法指导
1.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阅读
⑴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
①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②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⑵等温线图的判图
①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
a.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
b.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c.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d.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势高低影响。
②在气温分布图上,比较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的高低。如图3.2-12,同纬度上的A、B两点,A点气温小于10℃,B点气温大于10℃,可知在这一纬度,海洋平均气温高于陆地,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⑶从等温线的排列状况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如图3.2-12,由于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结合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变化规律,可知这是北半球。
⑷若陆上等温线向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月份应是1月份前后几个月,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如图3.2-12)。若陆上等温线向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月份为7月份前后,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
六、学习效果评估
(一)选择题
1.根据右面的等温线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的是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图
B.表示的是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 D.表示的是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2.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 )
A.30℃ B.18℃ C.20℃ D.25℃
3.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4.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5.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6.“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7.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高 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8.下面表达天气的用语是( )
A.风和日丽,雨过天晴 B.冬冷夏热,春旱秋涝 C.昆明四季如春 D.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9.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10.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11.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12.下列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气温在热带海洋上 B.最高气温在热带岛屿上
C.最高气温在23.5°N附近的撒哈拉地区 D.同纬度的陆地、海洋气温一样
13.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当,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考虑地势因素的情况下,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为32℃时,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气温大致为( )
A.10℃ B.9℃ C.8℃ D.7℃
14.某地气温年较差是指( )
A.某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之差 B.某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C.某地七月的月平均气温和一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差 D.某地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冬季的平均气温之差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温的分布具有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
B.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陆地受热快、放热慢,海洋受热慢,放热快
D.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比平原地区的气温低
16.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十堰冬冷夏热 B.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多雨 C.两极地区全年寒冷干燥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7.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中午12时 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午后4时
18.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为( )
A.全年炎热干燥 B.冬冷夏热 C.长冬无夏 D.狂风暴雨
时刻
8
14
20
2
气温(℃)
7
18
15
4
19.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右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
A.10℃ B.11℃ C.12℃ D.13℃
20.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二、填空题
1.气温是用 测量的,单位符号记作“ ”,读作“ ”。
2.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
3.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
4.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
5.低纬度气温 ,高纬度气温 。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 的多少不同。
6.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7.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 月,南半球出现在 月。
三、读图题
1.读图3.2-15,回答问题:
⑴A地各月气温都在 ℃以上,气温年较差最 ,
属于 带。
⑵B地七月气温约在 ℃,一月气温约为 ℃,
年温差为 ℃。
⑶A、B、C三地都位于 半球。(南或北)
2.读图3.2-16,回答:
⑴该图示意 半球某区域的等温线的分布情况。
⑵冬季等温线在陆上向 (高纬还是低纬)凸出。其原因是 。
⑶如果A、C为陆地,B为海洋,则此时是 季节。
⑷若B是亚欧大陆,那么A是 洋,C是 洋。
3.读图3.2-18,河北石家庄1960~1999年累计平均沙尘暴、扬沙、浮尘
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该地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居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⑵造成该地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现象严重的原因除了与北方土地沙漠化有关外,还与下列哪种天气有关( )
A.雷 B.霜冻 C.干旱 D.洪涝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记住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等概念。
2、读气温曲线图,能说出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3、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重点
1、气温变化的规律。
2、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自学过程
(一)自学49—50页“气温与我们”部分内容。
1、自学50页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完成下列要求
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 ,读做 ;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 次,一般是在 时、 时、 时、 时观测。
2、读49页3.10图,填出不同时段的气温:8点时是 ℃,14点时是 ℃,20点时是 ℃,2点时是 ℃,根据图右边的文字内容,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
3、根据日平均气温的方法,你能描述什么是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吗?
月平均气温 。
年平均气温 。
4、阅读50页活动题资料,说出每一个字条的内容中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字条1说明气温与 的关系;字条2说明气温与 的关系;
字条3说明气温与 的关系;字条4说明气温与 的关系;
字条5说明气温与 的关系;
请你任意说出一条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的实例
(二)自学“气温的变化”部分内容
1、读51页上面文字,气温的日变化是以 ;气温的年变化是以 。
2、读图3.12及右边的文字,该地的日最高气温约 ℃,最低气温约 ℃,日较差约 ℃。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
3、读图3.12及右边的文字,该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约 ℃,最低气温约 ℃,年较差约 ℃。
北半球
气温最高的月份
气温最低的月份
陆地
海洋
4、读图3.12右边的文字,完成右表:
5、处理教材51页活动1
读图3.14完成下列要求:
(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
(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
(3)气温年较差为 ℃;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 夏 ,季节变化 ,年较差 (大或小)。
6、处理教材51页活动2,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3
21.6
14.3
5.6
-6.7
-16.8
1)根据上面的材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2)(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征是 。
五、学效检测
1、一年当中,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它是位于 半球(南、北)的 上(海洋或陆地)。
时刻
8点
14点
20点
2点
气温
7℃
18℃
15℃
4℃
2、某地一天中测得的气温如右表,
该地的平均气温是( )
A、10℃ B、11℃ C、12℃ D、13℃
3、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日出前后、正午前后
C、中午12点、清晨1点 D、午后2点、日出前后
4、读右图完成下列内容
(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
(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
(3)气温年较差为 ℃;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 夏 ,季节变化 ,年较差 (大或小)。
学用方法指导
1.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阅读
(1)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
①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②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2)等温线图的判图
①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
a.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
b.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c.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d.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势高低影响。
②在气温分布图上,比较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的高低。如图3.2-12,同纬度上的A、B两点,A点气温小于10℃,B点气温大于10℃,可知在这一纬度,海洋平均气温高于陆地,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3)从等温线的排列状况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如图3.2-12,由于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结合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变化规律,可知这是北半球。
(4)若陆上等温线向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月份应是1月份前后几个月,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如图3.2-12)。若陆上等温线向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月份为7月份前后,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记住等温线、高温中心、低温中心等概念。
2、记住气温的三个分布规律。
3、会计算关于气温垂直变化的有关习题。
重点
1、气温的三个分布规律。
2、计算关于气温垂直变化的有关习题。
自学过程
(一)自学52页“气温的分布”部分内容。
1、自学52页图3.15及文字,完成下列要求
⑴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 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
⑵当等温线呈封闭状态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 ;当等温线呈封闭状态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高,表示这里是 。
⑶低纬度气温 ,高纬度气温 。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 的多少不同。
⑷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
⑸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2、读52页3.16图,根据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你能计算出山顶的气温吗?写出解题过程。———————————————————
(二)、读53页图3.17, 或读图 3.2-17回答: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
(2)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
(3)图中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主要是 。
(4)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
② 。③ 。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学效检测
1.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 )
A.30℃ B.18℃ C.20℃ D.25℃
2.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3.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高 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4.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案
课题
3.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掌握气温的变化
重点难点
气温的变化
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点拨
导入
气温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




气温与生活
1.气温的概念:气温是大气_________的程度
2.气温的单位:_______,记做_______
3.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_____、14时、_______
4.观测求值:_________气温、月平均气温、_________气温
二.气温的变化 (书本图3.12,3.13)
1.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日变化
年变化
北半球
南半球
最高
气温
午后____左右
陆地_____月
陆地1月
海洋_____月
海洋2月
最低
气温
_____前后
陆地_____月
陆地7月
海洋_____月
海洋8月
2.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
(1)气温日较差:一天中_________的差(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________的差
学生自己完成




1. 完成书本P51 活动1
2.读甲、乙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地最热月是 月;最冷月是 月。⑵乙地最热月是 月;最冷月是 月。⑶甲、乙两地, 地在北半球; 地在南半球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测定:
日变化:最高出现在_______,最低出现在_______
气温
气温变化 陆地:最高____月,最低____月
年变化(北半球)
海洋:最高____月,最低____月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7月份气温达到最高,而海洋上几月份( )
A.6月 B.7月 C. 8月 D. 9月
2. 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是( )
A.1月 B.4月 C. 7月 D. 10月
3. 某地7月月平均气温为26°C,1月月平均气温为-4.7°C,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A. 30. 7°C B. -4.7°C C. 21.3°C D. 22.3°C
4.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8时左右 B. 12时左右 C. 14时左右 D. 2时左右
上元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得学校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C、16°C、14°C、4°C。据此完成5—6题:
5. 上元中学该日的最高其欧文最有可能是( )
A. 14°C B. 16°C C. 17°C D. 10°C
6. 该日平均气温是( )
A. 10°C B. 14°C C. 16°C D. 8°C
7.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 )
A. 气温的年较差大
B. 气温的年较差小
C. 气温的日较差大
D. 气温的日较差小
教学
反思
课题
3.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
学习目标
1. 了解等温线的判读
2. 掌握气温的分布规律
重点难点
气温的分布规律
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点拨
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气温的分布




1. 等温线的判读 (图3.15)
(1)低温中心:______________,高温中心______________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________,反之________
2. 气温的分布规律:
(1)低纬度气温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_____,海洋气温______,冬季相反,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_______,大致每升高______,气温约下降______,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
学生自己完成




1. 计算书本P52 图3.16 的问题
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全球分布上看,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逐渐降低。
(2)南半球与北半球的等温线相比, ___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________
(3)南半球20℃等温线经过的大洲有____洲、____洲和____洲。
(4)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____ (高、低)于周围地区,原因是
3. 书本P53 活动1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要记住气温的分布规律。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是( )
A. 不同纬度地带气温不同
B. 同一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C.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 南方气温比北方气温高
2.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B. 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也越高
D. 北半球的气温比南半球高
3. “高出不胜寒”的原因是( )
A. 海拔高,气压低
B. 海拔高,空气稀薄
C.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要下降0.6°C
D.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要下降6°C
4. 纬度大致相同,拉萨的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洋流因素 D. 海陆因素
5. 下列关于气温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纬度地区的气温一定比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 海拔高处比海拔低处气温高
C. 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上气温
D.同一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定相等
教学
反思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放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计离地面______________米,测定的温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温标来表示。
思路解析:气温是大气的温度。准确地说,是离地面15米处的空气的温度。测定气温用温度计,采用摄氏温标,记做“℃”。
答案:15 摄氏
2.日平均气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月平均值和年平均值。
答案: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值
3.气温的变化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思路解析:气温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一天为周期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年变化。
答案:日变化 年变化
4.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做( )
A.等高线 B.等深线 C.等温线 D.等降水量线
思路解析:气温相等的连线,顾名思义应该是等温线。在这条线上,每一地点的温度都是相等的。同样的原理对于等高线、等深线、等降水量线也是适应的。
答案:C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在山区,气温随着______________升高而______________。据观察,大致______________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这是气温在垂直高度上的变化规律。它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的作用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
答案:海拔 降低 海拔 0.6
2.我国大陆上的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思路解析:北半球陆地上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海洋上慢一个月,出现在8月。南半球最高气温陆地上是1月,海洋上是2月。
答案:C
3.澳大利亚大陆的中心地带月均温最高值出现的月份是( )
A.7月 B.1月 C.2月 D.8月
思路解析:澳大利亚在南半球,陆地上的最高气温和北半球相反,出现在1月。
答案:B
4.一天中,陆地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午后2时 C.午后1时 D.中午12时
思路解析:陆地上,太阳辐射最强烈的时候是12点,但是气温是由慢慢变暖的地面向外的长波辐射提供的,这需要2小时左右的时间。
答案:B
某气象站观测到当地某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如表31),读后完成5—6题。
表3-1
时间
8时
14时
20时
2时
气温(℃)
10
18
15
6
5.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
A.12.25 ℃ B.13 ℃ C.11.25 ℃ D.13.25 ℃
思路解析: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是将上面4个时刻的温度取平均值。
答案:A
6.该地气温日较差( )
A.等于12.25 ℃ B.等于12 ℃
C.小于12 ℃ D.大于12 ℃
思路解析: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上例中最高气温是14时的?18 ℃,最低值是2时的6 ℃,所以差值是12 ℃。
答案:B
7.A地的海拔为200米,此时的气温是12 ℃,B地的海拔是1 700米,则B地的气温是 …( )
A.3 ℃ B.12 ℃ C.21 ℃ D.9 ℃
思路解析:气温的垂直梯度变化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降低6 ℃。本题中B海拔比A海拔高了1 500米,所以气温应该降低9 ℃。
答案:A
8.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同的等温线上的点,可能出现气温不相等的点
B.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一定是高温中心
D.同一等温线上的点,气温肯定相等
思路解析:等温线是温度相等的点的连线,一条线上的各点的温度一定相等。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闭合状态可能是高温中心,也可能是低温中心。
答案:D
快乐时光
小明给妹妹启蒙气温常识说:“气温最高的时候不是12点,而是14点。就好像妈妈烧饭,把锅放在红红的炉火上面,铁锅要等一会儿才能热。明白了吗?”“明白了,”妹妹恍然大悟,“地球这个锅可真大呀!”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指一年中出现的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B.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出现在20°N—30°N的沙漠地区
C.北半球1月份陆地的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
D.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极地区
思路解析:气温年较差是最热月的温度和最冷月的温度的差值,而不是某两天的差值;夏季20°N—30°N的沙漠地区受太阳辐射强烈,热容量小,气温高。北半球1月份(冬季)陆地冷,海洋相对暖。世界上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
答案:B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
思路解析:赤道地区太阳入射角度大,接受的光热多,所以温度高。两极地区太阳入射角度小,所以寒冷。海拔高,距离地面这个热源远,气温降低。南半球海洋面积大,热力性质单一,所以等温线大致和纬线平行。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热力性质不同,所以气温也不一样。
答案:D
3.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低(已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 )
A.30 ℃ B.18 ℃ C.20 ℃ D.25 ℃
思路解析:海拔差值是5 895-900=4 995,气温差值是4 995/100×06约等于30 ℃。
答案:A
4.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B.从南、北两极向低纬度逐渐递减
C.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D.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思路解析: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海洋和陆地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温度不同,不是简单的递增递减关系。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降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答案:B
5.按照一般规律,下列地点温度最高的是( )
A.10°S B.45°S C.30°N D.60°N
思路解析:一般地,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答案:A
6.读图3-4,完成下列问题。
图3-4
(1)A、B、C三地中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其年较差约为_____________℃。
(2)B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约为_____________℃,最热月的平均气温约为_____________℃。
(3)A、B、C位于_____________(南、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北半球,7月份气温最高,南半球正好相反,1月份最高。
答案:(1)B 33
(2)-5 28
(3)北 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
7.读某地各月气温变化表。
表3-2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5
10.7
13.4
18.2
22.1
25.5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1)算出该地的全年的平均气温。
(2)画出该地年气温变化曲线图。
图3-5
(3)归纳该地年气温变化的特点。
思路解析:平均气温=(105+107+……+175+131)/12=237
答案:(1)237 ℃。
(2)略
(3)全年高温,最低温度在105 ℃,是亚热带。
8.读图3-6,完成下列问题。
图3-6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____________。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 ℃和低于-10 ℃的主要纬度范围,分别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分别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温度带)。
(3)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_______(弯曲或平直)。
(4)非洲的气温大多在____________℃以上,南美洲的气温大多在____________℃以上。这两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
(5)南极洲的年平均气温低于__________℃,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一洲是__________。
(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低纬度气温_______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______;同纬度地带夏季____________(陆地、海洋)气温高,冬季相反。
思路解析:读等温(高、压)线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能反映出分布规律和变化规律。
答案:(1)递减太阳入射角度变小
(2)回归线之间极圈之间热带寒带
(3)平直
(4)20 10 热带
(5)-10 南极洲
(6)高 低 陆地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时检测
1.填表题:
2.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最可能出现在
[ ]
A.正午12点 B.午后2点
C.午后1点 D.午后3点
3.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
B.一年之中,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
C.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D.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4.北京七月平均气温是26℃,一月是-4.7℃。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
[ ]
A.21.3℃ B.30.7℃ C.26℃ D.-4.7℃
5.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
A.一月 B.七月 C.八月 D.十二月
6.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
[ ]
A.南极洲大陆
B.西伯利亚
C.北冰洋上
D.格陵兰岛
7.地形的高低起伏,对各地的气温也有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下降,其规律是
[ ]
A.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0.6℃
B.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0.06℃
C.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6℃
D.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60℃
8.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小
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
C.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
D.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低
9.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半球相反
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C.七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地区
D.地球上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冰洋
10.全球气温的分布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是因为
[ ]
A.不同纬度,太阳照射角度不同,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一样
B.不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状况不同
.不同纬度,地面起伏不一样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只有海洋性质均匀,才有纬度变化规律
11.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气温在________℃以下;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________℃。
(2)B处的气温差别比C处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
12.读重庆与峨眉山顶七月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下列练习:
(1)看图上重庆与峨眉山顶海拔相差____________米。
(2)气温相差________℃。
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
_______逐渐降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上,找出-10℃和20℃等温线,说明:①世界寒冷地带分布在________;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主要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地纬度一样,而________点气温相对低,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一看北半球20℃、10℃、0℃等温线是不是与纬线相平行?这是什么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四个地点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和A地月平均气温表,思考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中的气温数据,在图A中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
(2)图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各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小的地方是________;图中各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________摄氏度。

参考答案
1.
2.B 3.D 4.B 5.C 6.A 7.C
8.B 9.B 10.A 11.(1)4 20℃~24℃ (2)大 B处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C处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12.2839米 16℃ 13.(1)低纬度 极地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由多到少 (2)①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 ②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3)A 因为A地是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4)各地气温除受纬度影响(等温线大体上与纬线相平行)外,还受海陆、地势等因素影响,致使等温线的分布呈弯曲状态。
14.(1)略 (2)B 各月气温都很高,均在20℃以上,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很小 (3)D 各月气温都很低,大多在0℃以下 (4)C 7月气温为全年最低 (5)B A 约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