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演练测评(五)
(植被与土壤)
一、单项选择题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土壤储存的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递减,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 cm的底土放置在0~15 cm的表土上方,下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4~6题。
4.新西兰某牧场“倒置耕作”后0~5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原因是( )
A.植被吸收增多
B.土质更加疏松
C.生物质积累增多
D.淋溶作用较强
5.该牧场实施“倒置耕作”的最佳周期为(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6.该牧场推行“倒置耕作”有利于( )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减轻土壤侵蚀 ③减排温室气体 ④抑制杂草生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图1为“瓶子树”景观图,图2为南美洲地图。读图,完成7~8题。
7.“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8.“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
A.4月~9月 B.6月~9月
C.7月~8月 D.10月~次年3月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长白山海拔2 691米,在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高大的乔木已经绝迹,仅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的草本、地衣、苔藓等,形成了广阔的地毯式的苔原。下图示意长白山苔原植被景观。据此,完成9~10题。
9.长白山苔原植被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
A.山高坡陡,起伏较大 B.冬寒夏凉,降水较多
C.沟谷纵横,山溪湍急 D.天敌较多,土壤贫瘠
10.长白山苔原植物的生态特征表现为( )
A.种类繁多,花朵鲜艳
B.根深叶茂,植株庞大
C.灌木为主,草类稀少
D.植株低矮,花期较短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地表反射率的差异,获取我国某区域植被生长状况,从而了解数十年来该地植被生长季始期与末期的变化。下图示意该区域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A.落叶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荒漠草原 D.高山草甸
12.研究者发现该区域近十年来植被生长季的年际变化较大,若( )
A.春季气温偏低,生长季始期推迟
B.夏季降水增多,生长季始期提前
C.秋季气温偏低,生长季末期推迟
D.冬季降水增多,生长季末期推迟
13.该区域土壤突出特点是( )
A.含水量大 B.碱性较强
C.富含有机质 D.淋溶层厚度大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见下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东北黑土比南方红壤( )
A.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B.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
C.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
D.气温使土壤的增黏作用强
15.我国南方地区也有黑土分布,其主要形成于( )
A.云贵地区的喀斯特地形区
B.闽江流域的河漫滩平原
C.南岭以南的常绿阔叶林
D.横断山脉的高山草甸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巴西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公路建造计划,加快向亚马孙地区移民。1970年,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见下图)。读亚马孙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完成16~17题。
16.有人说亚马孙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其与沙漠的共性是( )
A.丰富的沙源 B.贫瘠的土壤
C.旺盛的生态 D.干旱的气候
17.为了减少降水对开发区施工的影响,最佳施工期是( )
A.1月~4月 B.2月~7月
C.5月~8月 D.9月~12月
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通往地表的毛细管。松土保墒是一个成语,保墒,在古代文献中也称为“务泽”,意思是“经营水分”。《齐民要术》特别强调:“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就是说,锄地是不论次数的,周而复始,没有草也要锄下去。农谚“锄头自有三寸泽”就是对松土保墒功能的生动总结。据此,完成18~20题。
18.锄地可防止土壤干旱的原理是( )
A.破坏土壤水分蒸发通道
B.夯实土壤,堵塞水分蒸发通道
C.降低地下水水位
D.提高土壤比热容,减少蒸发
19.锄地的最佳时机是( )
A.冬至 B.夏季
C.雨后 D.秋收后
20.松土保墒这一农业技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松花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二、不定项选择题
下图为东北长白山天池北部地形及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21~23题。
21.长白山上的岳桦树低矮弯曲,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其原因是该地( )
A.气温高 B.降水少
C.风力大 D.土层薄
22.研究发现,乙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茂盛,枯枝落叶较多
B.坡度较缓,物质迁移较慢
C.降水充沛,淋溶作用较强
D.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
23.下列有关土壤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
B.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
C.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不全是自然土壤
D.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据此,完成24~25题。
24.生物对土壤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活跃的因素
B.没有生物的作用,也可能形成土壤
C.生物通过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富集
D.生物可以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
25.与黑土相比,南方的红壤有机质含量低,原因是南方地区( )
A.土质疏松,草原为主,提供的腐殖质少
B.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不易积累
C.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小
D.种植需水量大的水稻,对土壤破坏大
参考答案
1.A 2.C 3.D 第1题,根据题目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线海拔迅速提升70~80米,林线不断上升直至近年趋于稳定,说明林线附近的岳桦是最近几年才生长的,还是幼树,选A。第2题,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可知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生长季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说明北坡冬季升温幅度大,导致林线快速上升,选C。第3题,要有种子,岳桦林才可以生长。材料中说到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种子借助风力只能传播一定的范围,因此林线近年也趋于稳定。即使山顶温度升得再高,种子也没办法到达,岳桦林仍然是没办法生长。全球变暖,温度继续升高,但岳桦林却停止了继续向上攀登的脚步。降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都是“外因”,影响岳桦林能不能生长的主要是“内因”,结实线稳定,难以提供更多的生力军——“种子”向上扩张。故D。
4.C 5.B 6.D 第4题,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倒置耕作”后0~5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逐年增加,因为草地植被根系较浅,而且会季节性枯萎,因此在土壤表层有机质不断积累,使有机碳逐年增加,C正确;植被吸收增大会导致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减少,A错误;土质更加疏松会导致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强,从而加速土壤中有机质的流失,使有机碳含量降低,BD错误。故选C。第5题,读图可以看出,“倒置耕作”后,15年内表层土有机碳一直保持增加,到15年后几乎不再增加,同时底层土壤的有机碳下降到最低的水平,因此“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15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6题,“倒置耕作”需要将底土放置到表土上方,会增加生产的成本,①错误;“倒置耕作”后会使表层土壤变得疏松,从而加重土壤的侵蚀,②错误;由图可知,有机碳储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倒置耕作”可将土壤中的碳储存在地下土壤中,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③正确;“倒置耕作”会将杂草种子、病菌孢子、害虫卵等埋入深土层,抑制其生长繁育,④正确。综上分析,③④正确,故选D。
7.B 8.D 第7题,由瓶子树的生长习性: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可知,瓶子树生长的气候环境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读南美洲地图可知,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丙为地中海气候,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8题,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为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10月至次年3月,为瓶子树的储水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B 10.D 第9题,山高坡陡,起伏较大,土壤发育差,不利于苔原植被生长,A错误;冬寒夏凉,降水较多,适应苔原植被的习性,B正确; 沟谷纵横,山溪湍急,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利于苔原植被生长,C错误;天敌较多,土壤贫瘠,不利于苔原植被生长,D错误。故选B。第10题,长白山苔原植物生长环境较差,种类较少,A错误;植株较矮小,B错误;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的草本、地衣、苔藓等,形成了广阔的地毯式的苔原,草类较多,C错误。生长区域水热条件较差,植株低矮,花期较短,D正确。故选D。
11.C 12.A 13.B 第1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故该地区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以荒漠草原为主,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2题,荒漠草原的生长季始期在春季,生长季末期在秋季,当春季气温偏低,生长季始期会推迟,A正确;生长季始期在春季,当夏季降水增多,不会影响生长季始期,B错误;当秋季温度偏低时,生长季末期会提前,C错误;生长季末期在秋季,冬季降水增多,不会影响生长季末期,D错误;故选A。第13题,由于该地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土壤碱性较强,B正确。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土壤含水量小;植被稀疏,土壤有机质含量少;降水少,土壤淋溶层厚度小。A、C、D错误。故选B。
14.B 15.D 第14题,相比南方红壤,东北黑土所在区气温较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弱,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B正确,A错误。南方地区气温更高,降水更多,气温使土壤的增粘作用强,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CD错。故选B。第15题,横断山区的高山草甸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地温低,有机质分解慢,加之降水少,土壤淋溶作用弱,有黑土的分布,D正确。云贵地区多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层浅薄,土壤贫瘠,难形成黑土,A错误。闽江流域的河漫滩平原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不利于黑土形成,B错误。南岭以南的常绿阔叶林区,纬度低,且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不利于黑土形成,C错误。故选D。
16.B 17.C 第16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终年高温多雨,雨水淋溶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导致土壤贫瘠,B正确;热带雨林多发育砖红壤,土壤含水量大,沙源较少,A错误;沙漠地区生态脆弱,植被稀少,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复杂,生物循环旺盛,C错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D错误。故选B。第17题,读亚马孙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在5月~8月降水最少,方便施工,C正确;在其他月份中降水量都比较大,除9月外都大于200 mm,不便于施工,A、B、D错误;故选C。
18.A 19.C 20.B 第18题,锄地的作用则是使表层土松动,松动表土,会截断土壤水分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的路径,表层土在此起到一层类似于遮荫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选A。第19题,农田里的杂草会与农作物争水争肥,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雨后锄地才能让太阳把杂草晒死,选C。第20题,黄河流域种植的是冬小麦,比较四个地区,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而夏季风没有到达,降水少,需要保持冬小麦生长的水量;故选B。
21.CD 22.BD 第21题,岳桦树位于山地北坡海拔较高处,位于阴坡,气温较低,所以岳桦树生长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故A错,降水的多少不会导致树木长得弯曲,故B错,这里地形坡度大,山地土层薄,土壤贫瘠,故D正确,呈匍匐状生长的森林主要为了不被大风折断或拔起,故C正确,选CD。第22题,据图可知,乙以上为高寒荒漠,而高寒荒漠带应该位于苔原带之上,乙地地表以苔原为主,枯枝落叶少,故A错,乙处等高线稀疏,坡缓,物质迁移较慢,故B正确,乙处降水少,淋溶作用较弱,故C错。乙是高山苔原,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气候冷湿,有机质分解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故D正确,选BD。
23.ABC 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A说法正确;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B说法正确;人类的耕种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C说法正确;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D说法错误,故选ABC。
24.ACD 25.BC 第24题,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A正确、B错误,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通过生物循环,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C正确;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D正确.故选ACD。第25题,与黑土所分布的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夏季温度更高、降水更多,微生物活跃,土壤有机质不易积累,因此南方红壤有机质含量低,B正确。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红壤土质黏重,A错误;南方地区红壤区也有平原,地形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小,C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耕作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但种植水稻不是南方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