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8 18: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春季九年级开学学情调研检测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32 P:31 Cu:64 Ag:108 Zn:65 Mg:24 Al:27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请听实验室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我炸裂了 B.酒精:我挥发了 C.铁丝:我生锈了 D.干冰:我升华了
2.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低碳”中的“碳”是指( )
A.碳元素 B.碳原子 C.二氧化碳 D.含碳物质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C.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4.下列实验的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将氧化钙固体加入水中,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燃烧
C.在空气中点燃红磷,产生大量白雾,说明红磷具有可燃性
D.有油污的试管中加入洗涤剂,再用水冲洗,得到干净试管,说明洗涤剂溶解了油污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天然水经沉淀、过滤后变成纯水
C.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生活中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6.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铁、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B.液氧、水、大理石
C.氮气、高锰酸钾、石油 D.干冰、五氧化二磷、食盐水
7.如图是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n的值是6 B.镍属于金属元素
C.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D.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8.磷酸奥司他韦具有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磷酸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磷酸奥司他韦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B.磷酸奥司他韦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6∶31∶2
C.磷酸奥司他韦由58个原子构成
D.磷酸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9.有10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燃烧后,生成9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
A.1∶8 B.1∶2 C.2∶1 D.1∶9
10.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做了比较,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选用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C.验满方法可能相同 D.检验方法一定不同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B.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2.控制变量是一种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是( )
A.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C.探究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3.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若所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原因是( )
A.使用未干燥的烧杯配制溶液 B.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部分撒落
C.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D.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
14.Mg、Al、Fe的固体混合物7.2g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6.6g,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A.36g B.38g C.40g D.42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请用化学用语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构成NaCl的两种微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16.将烧杯中盛放一些澄清的石灰水,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上面出现一层白膜,形成白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长时间放置,白膜将会附着在烧杯内壁不易用水清洗,此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将它除去.
17.(1)在实验室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_;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消毒剂高铁酸钠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时,将30g硝酸钾物质加入到2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g
(2)时,将等质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__________________析出的固体较多
(3时,将21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为10%,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g
19.如图是初中常见含碳元素物质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图,其中“→”表示生成.
(1)图中A点对应许多单质,其中能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C→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B点物质和C点物质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从微观角度解释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现有乙醇和乙醛的混合物共13.4g,完全燃烧后生成,则生成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g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
22.“对比实验”是化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发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3.(3分)某同学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在a点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b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
(3)若c点时溶液的质量与放入锌粉前溶液的质量相等,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下图是常见的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
(1)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C装置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D装置收集氢气,气体从j口进入,请补画出图中的导管.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近年来,我国航天航空的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其中火箭、运载器、卫星等设备的制造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了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液氢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一条即可)
(2)卫星探测器部分零件会采用高强度、高致密性的铝合金铸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耐腐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生产生活中常在铁制品表面刷漆以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①写出该实验中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5)将10g黄铜(成分为铜和锌)放入到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09.8g.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CCBAB 6-10BAADC 11-14BDD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1) (2)C (3)
16.(1)
(2)稀盐酸(或稀硫酸等,合理即可)
17.(1)漏斗 引流 (2)
18.(1)4 2 (2)硝酸钾 (3)89
19.(1)金刚石 (2) (3)分子构成不同
20. 26.4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1) (2)22∶7
22.(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增大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或提供充足的氧气或空气)
23.(1)
(2)
(3)锌和硝酸银反应溶液所减少的质量恰好等于锌和硝酸铜反应溶液所增加的质量
24.(1)
(2)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略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氧分子和氢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热值高(或无污染)
(2)
(3)隔绝水蒸气和氧气
(4)①
②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
(5)9.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