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近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指出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关于殷商历史,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刻写占卜记录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B.出土了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
C.实行内外服制度,政治势力影响东到大海
D.已经出现了商人和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2.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并无明确的边界,直至春秋战国时期,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治秩序的规范 B.铁犁牛耕的出现
C.分封制度的强化 D.争霸战争的频繁
3.孔子的思想赖以流传的最初载体很可能是( )
A.龟甲兽骨 B.青铜器具
C.竹简木椟 D.绢帛纸张
4.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皇帝是( )
A.秦孝公 B.周武王
C.秦始皇 D.汉光武帝
5.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尊奉的是下列哪种思想( )
A.黄老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6.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的影响有( )
A.北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南方政权更加统一稳定 D.促进北方经济恢复
7.唐朝曾经强盛一时,8世纪中期之后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农民起义 B.武则天当政
C.唐玄宗即位 D.安史之乱
8.从制度角度上,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问题是( )
A.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
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C.隋唐时期推行三省六部制
D.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9.辽朝境内既有以游牧、渔猎生活为主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部族,也有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各民族、各地方之间经济、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社会发展水平判若云泥。辽朝统治者据此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金瓶掣签制
10.下列不属于明朝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一省制 B.废丞相
C.设内阁 D.建立东厂
11.2013年6月,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日本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俄国军队
12.下列历史事件,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鸦片战争——“开眼望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
13.近代史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始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后 D.辛亥革命后
14.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指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民主共和国
C.平均分配土地 D.驱赶外来侵略者
15.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是( )
1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 )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日本
17.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18.1951年1月2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即再用22个月的时间进行准备,从1953年起开始实施( )
A.国民经济恢复 B.“一五”计划
C.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
19.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
20.“ 一国两制”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明确提出“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剑英
2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奥斯曼帝国控制了旧商路
B.地中海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
D.造船技术的进步
22.宗教改革中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教派,除路德派、加尔文派以外,还有( )
A.英国国教 B.什叶派
C.逊尼派 D.伊斯兰教
23.17世纪物理学取得重大进步,其中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伽利略 D.普朗克
2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汽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垄断组织的出现
25.拉丁美洲最早获得独立的国家是( )
A.海地 B.美国
C.墨西哥 D.委内瑞拉
26.1882 年埃及人民在亚历山大港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他们所抗击的是( )
A.法国侵略军 B.奥斯曼帝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英国侵略军
27.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它发生在( )
A.阿尔萨斯—洛林 B.阿尔卑斯山
C.巴尔干半岛 D.索姆河
28.二战时期的“三国轴心”指的是( )
A.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B.德国、俄国、英国
C.德国、英国、美国 D.德国、意大利、日本
29.在拉丁美洲,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古巴 B.巴拿马
C.巴西 D.海地
30.亚太经合组织是( )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政府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二、单选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孟子把孔子的“性相近”发展为具有“善端”意义上的相近,并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舜亦人也,我亦人也”,这就是认为圣人和民众都是人类的一分子,具有相近或相同的人性,彼此之间具有情感沟通的可能。这表明孟子( )
A.否定了封建等级秩序 B.初步具备人文主义精神
C.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D.代表了普通民众的利益
32.隋及唐前期,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性商业都市;唐中期以后,长江流域商业城市崛起,扬州和益州尤其繁华,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这反映了当时( )
A.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C.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
D.安史之乱使北方日趋衰落
33.辽圣宗后期自称“正统”的同时,仍继续称宋朝是“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援引“中原即中国”而自称“中国”,也没把辽、宋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些做法( )
A.加深了政权之间的矛盾
B.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发展
C.消除了宋朝的敌对情绪
D.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4.如图是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的郑和船队“海外代购”金锭,其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这枚金锭是( )
A.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
B.明朝废除海禁政策的见证
C.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表现
D.明代区域文明交流的产物
35.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
A.内阁宰辅权力得到加强 B.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6.下表所示是洋务运动两位代表人物的有关言论。二者的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 )
人物 思想主张
奕?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中国欲自强,应当学习外国之利器,而学习外国利器,先要觅制器之器
A.革新政治与整顿军事并重 B.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C.求强和求富不可并驾齐驱 D.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
37.1920年8月,《新青年》成为中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开始系统地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此同时,部分有识之士还在《新青年》上发表诸如《汉口苦力状况》《武昌织布、纺纱、铜币、银币、麻布五局工人状况》等类文章。这体现出《新青年》( )
A.促使新文化运动方向发生了转变
B.助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C.成为中国工人运动新的思想阵地
D.一定程度承担了时代使命与责任
38.民国时期的译书所涉国别,不仅有英、法、美等西方强国,还有苏维埃俄国。在1912—1920年的译书中,来自俄国的译书增长幅度最大,由过去统计年份的不到1%攀升至6.2%。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B.中国译书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C.中西方文明间的冲突日益加剧
D.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救国新思想
39.1927年4月,在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会议上,毛泽东发言指出,“革命势力,目前虽见发展,但亦到了一个危机,此后非有一支生力军必归于失败。要增加生力军保护革命非解决土地问题不可。”毛泽东此论( )
A.肯定了农民问题同中国革命的结合
B.成为国共两党解决土地问题的共识
C.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巩固
D.适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需要
40.1929—1931年,日本外贸缩减50%,工业产值下降67.5%,失业人数达到300万。这引起了日本社会动荡,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农民和工人运动不断。为此,日本( )
A.发动侵华战争转嫁国内矛盾
B.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C.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侵略方针
D.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41.如图为一张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的老照片《华北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大军入关》(图中关口上匾额为“天下第一关”,军队为人民解放军),照片表现的事件( )
A.作战目的是在长城沿线抗击侵华日军
B.背景是人民解放军取得数量上的优势
C.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军事基础
D.直接推动了国共双方的北平和平谈判
42.以下是《人民日报》内容摘录:1952年6月6日,苏南松江县陈永康互助组完成稻田插秧工作,比往年提前了十天到半个月时间……而且还向全国发起了爱国增产竞赛……县、区领导组织各区农民到陈永康互助组来学习,推广陈永康的插秧经验。这反映出当时( )
A.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创新意识
B.爱国增产竞赛是为了支援抗美援朝
C.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个别地区农业合作化已经率先完成
43.下图为1990年至2018年我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量和区内企业数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开展
B.科技创新的成效显著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44.以下是关于不同地区古文字的几则考古资料,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研究古代文明须有文字佐证
B.各地文明的特征具有一致性
C.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D.字母文字是所有文字的基础
45.基辅罗斯人在信奉东正教的同时,从君士坦丁堡学到了书面语和文化艺术。基辅罗斯还请来希腊建筑师修建教堂和宫殿,兴建了圣索非亚大教堂和彼彻尔斯克修道院。这可用来说明俄罗斯( )
A.与拜占庭相同的历史传统
B.受拜占庭文明的广泛影响
C.成为地跨欧亚的庞大帝国
D.受到拜占庭帝国宗教统治
46.新航路开辟后,地球逐渐成为一个同一的共同体,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发展。如生态领域,它导致了无数的生物交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的现象,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一事例表明,新航路开辟后( )
A.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
B.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
D.亚非拉国家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
47.在1500—1600年的百年间,英国的城市并不发达,落后于西欧国家。但自1650年后,城市便迅速发展起来,到了1700年后,城市更是爆发式地增长,从1700—1800年的百年间,英国万人以上的城市由13个增加到52个,增长率达到300%。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工业革命的全面完成 B.工业化的逐步推进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近代交通工具发明
48.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购买了12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建设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试验。欧文的做法( )
A.探索建立理想社会
B.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
C.指明工人运动方向
D.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49.学者郑昌发指出,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他意在说明此运动( )
A.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C.瓦解西方封建殖民主义体系
D.彻底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50.据统计,1960—1976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共有六百多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D.国际政治旧秩序的瓦解
三、双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51.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其中属于边疆政策的是( )
A.设置十三州刺史 B.控制河西走廊
C.派遣张骞通西域 D.实行盐铁官营
52.历史上的诸多民族不断参与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下列属于少数民族制度建设成就的是( )
A.猛安谋克制度 B.九品中正制
C.南北面官制度 D.三省六部制
5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虽然分分合合、王朝更替、偶有反复,但没有改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演变趋势指( )
A.察举制度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D.民主法治不断健全
54.据统计,1942年选举后,陕甘宁边区11个县的乡参议员党派人数分布中,共产党员占总数的30.34%,国民党员、无党派人士占到69.66%,这一人数占比( )
A.适应了当时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B.确保了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胜利
C.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促进了敌后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55.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围绕未来如何建设国家问题,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这两种命运是( )
A.民主与专制 B.联合政府与多党执政
C.和平与内战 D.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56.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有( )
A.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三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我国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57.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印加帝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形成了疆域达到1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的帝国。印加统治者对于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与此相关的措施包括( )
A.发明“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
B.发明20进位制
C.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D.政府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用于征税和征兵
58.下列关于中世纪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物品都可在自己的城堡内取得
B.庄园内最重要的是农事
C.在庄园内耕种的农奴,需向领主缴纳租税
D.庄园内大家笃信基督教,但却必须到庄园外的教堂参加固定聚会
59.16世纪构成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重要特点是( )
A.海盗式抢劫
B.贩奴贸易同一般商业结合
C.大量商品输出
D.组织殖民公司进行殖民扩张
60.20世纪6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开展了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尽管没有改变两极格局和旧的世界秩序,但是却给世界秩序带来了重大影响,第三世界的斗争方式和表现有(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万隆会议的召开 D.华约成立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A 6.B 7.D
8.D 9.B 10.A 11.B 12.D 13.B 14.B 15.C 16.C 17.B 18.B 19.B
20.C 21.B 22.A 23.A 24.C 25.A 26.D 27.C 28.D 29.A 30.C 31.B
32.C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隋至唐中期的江南地区。根据材料“隋及唐前期,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性商业都市;唐中期以后,长江流域商业城市崛起,扬州和益州尤其繁华”可知,隋至唐前期,北方政治中心是全国性商业都市;唐中期以后,江南地区商业城市崛起,扬州和益州成为了重要的商业都市。由此可见,唐中期以后南方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其经济影响力在不断增强,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发展状况的对比信息,无法得出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结论,排除B项;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 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选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3.B
34.D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代。根据材料可知,郑和船队“海外代购”金锭,来源于西洋,这印证了明代中国与周边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近代历史学中的东、西方概念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不完全等同于地理方位上的东、西方概念。西洋并非指欧美西方,大体指文莱以西的中国南海及北印度洋等部分区域,郑和船队没有到达欧美所在的大西洋,不存在东、西之间的跨洋贸易,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并不意谓明朝废除了海禁,此后依然反反复复,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并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最早在汉武帝时期已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C项。故选D项。
35.D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中国)。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国大事的决策和军机大臣的升降完全取决于皇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加强皇权,D项正确;根据材料“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内阁权力被削弱,排除A项;军机处的设置使得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排除B项;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军机大臣无法定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排除C项。故选D项。
36.D 37.D
38.A 本题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12—1920年。据题干材料可知主要结论:1912—1920年来自俄国的译书增加幅度超过了来自西方强国的译书。因此可推知这一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扩大,A项正确;“根本性变化”说法绝对,材料只提到来自俄国的译书增长幅度最大,攀升至6.2%,不能推出译书格局根本变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接受,而不是中西文明的冲突,排除C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9.A 40.A
41.B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20世纪40年代……天下第一关……华北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大军入关”可知,从图中军队装束及“华北人民群众”来看,“大军”为人民解放军,结合所学知识,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进入关内,与华北军区军队联合发动平津战役,其历史背景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B项正确;在长城沿线抗击日军是在1933年,排除A项;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军事基础的是三大战役的结束,排除C项;同样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迫于内外压力,李宗仁表示原意以中共提出的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排除D项。故选B项。
42.A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初期(中国)。根据“1952年6月6日,苏南松江县陈永康互助组完成稻田插秧工作,比往年提前了十天到半个月时间……而且还向全国发起了爱国增产竞赛”可得出,土改中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与热情大幅度提高,激发了农民生产创新意识,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创新意识,没有体现爱国增产竞赛是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排除B项;C项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内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推动农业合作化,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
43.D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0年—2018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从1990年—2018年我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区内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多,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起众多的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开发区内建立包括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门类的企业,D项正确;1985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时间不符,排除A项;区内企业数目增加无法体现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1世纪初,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4.C 45.B
46.B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由材料“地球逐渐形成为一个同一的共同体……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的现象”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物种交流也日益频繁,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使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但材料强调物种交流,排除C项;材料并未专门强调新航路开辟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它强调的是对全球的影响,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
47.B
48.A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24年(美国)。根据材料可知,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欧文探索建立理想社会。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试验,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A项正确;欧文的做法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内容,并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指明工人运动方向,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排除D项。故选A项。
49.A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的拉美。根据材料“拉美独立运动,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可知,从世界全球角度来看,拉美的独立运动不但打击和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也冲击了欧洲和美洲的封建制度,说明拉美独立运动对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A项正确;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拉美独立运动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非整个西方,排除C项;彻底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50.C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0年至1976年(非洲)。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得出主要结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非洲诸国也为国家独立而斗争。1960—1976年,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六百多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这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结果,C项正确;1960—1976年,国际政治格局仍是美苏两极格局,国际政治旧秩序并未彻底瓦解,这些不是非洲各国接管西方企业的原因,排除A、D两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与非洲独立运动没有因果关系,排除B项;故选C项。
51.BC 52.AC 53.BC
54.AD 根据材料“1942年选举后,陕甘宁边区11个县的乡参议员党派人数分布中,共产党员占总数的30.34%,国民党员、无党派人士占到69.66%”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民主政权选举中,国民党和无党派人士占到相当比重,说明抗日民主政权中大量吸收共产党员之外的其他成分,这有助于团结其他力量抗战,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同时也巩固了抗日根据地,A、D两项正确;材料的信息涉及中共的日后抗日政权,未涉及国民政府,排除B项;题干涉及时间是1942年,此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C项。故选A、D两项。
55.AC 56.BD 57.CD 58.BC 59.AB 60.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