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常考易错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8分)
1.下面情况中,( )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A.学校一~六年级男女生人数 B.五年级6个班制作的科技作品数
C.第3小组记录蒜叶生长的变化情况 D.水果店5月卖出的各种水果情况
2.五(1)班学生做蒜叶的生长实验,从第6天开始,每两天一次,测量并记录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的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要想对比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最合适。
A.单式条形 B.复式条形 C.单式折线 D.复式折线
3.下面适合用下图中折线表示的是( )。
A.某地区近几天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B.某同学近几年的身高变化情况
C.某一次汽车行驶的路程与用油量的变化情况
D.某一天商场销售空调的数量和总价变化情况
4.星期六下午,小刚从家出发,到图书馆参加志愿服务,回家后把经历绘制成统计图并写成数学日记,请将日记中描述的与图不一致的地方选择出来。( )
A.我下午2时从家出发,回到家时,已经下午5时了。
B.图书馆离我家3千米。
C.我和其他志愿者为读者们提供了许多服务,我们很高兴,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今天志愿服务的时间到了。
D.参加志愿服务中,我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也是一位志愿者。我俩的家在同一方向,于是,我们结伴从图书馆一起直接回家。
5.如图是某楼房上的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图能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6.小红和爸爸一起到小区里散步,走到中心花园,小红遇见了小芳,两人玩了一会儿后,小红回家做作业,爸爸则向小区门口的超市走去。下面图( )正确描述了爸爸的活动轨迹。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7.如图,五年级学生乘车去游乐场游玩,他们8:00从学校准时出发。
(1)学校离游乐场( )千米。
(2)从( )到( )这个时间段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
8.下面是一辆公交车从起始站至终点站的行驶过程中乘客乘车情况统计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第( )站上车乘客和下车乘客一样多,第( )站下车乘客最多。
(2)从图中可以看出,起始站有( )位乘客上车,终点站有( )位乘客下车。
(3)这辆公交车上这一趟最多的时候有( )位乘客。
9.下面是徐州市2021年月平均最高气温情况统计图。
(1)徐州市( )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最高,是( )℃;( )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是( )℃。
(2)从1月份到7月份,气温呈( )趋势;从( )月到( )月份,气温呈下降趋势。
10.下图是张明和王斌400米跑步的折线统计图。
(1)跑完全程,张明用了( )秒,王斌用了( )秒。
(2)第30秒时,张明跑了( )米,王斌离终点还有( )米。
(3)王斌400米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11.下面是华新电脑公司第一、第二门市部2013-2017年上缴利润统计图。
(1)这是一幅复式( )统计图。
(2)( )门市部上缴的利润增长得快一些。
(3)第一门市部( )年至( )年上交的利润增长最快。
12.观察思考,动手操作。
(1)两位同学中,先到达B地的同学比迟到者提前( )小时到达。
(2)小依同学从A地到B地途中休息了( )分钟。
(3)小依同学休息前骑车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休息后骑车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
三、判断题(共5分)
13.某医院要反映每天的疫苗接种人数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14.要表示洋县6月和7月的气温变化情况,应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
15.要比较两个超市的销售情况及发展趋势,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16.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更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
17.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四、计算题(共18分)
18.口算。(每题0.5分,共4分)
2-0.11= 0.25×4= 1.4+6= 5.4×2÷5.4×2=
0.35÷7= 4a+8a= 12.5×8= 2-0.65-0.35=
19.解方程。(每题3分,共9分)
3.2x-2x=1.8 0.4×6+4x=6 1.5x÷3=1
20.根据图意列方程解答。(在方框里解答)(每题5分,共5分)
五、解答题(共30分)
21.军军和明明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驶向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
(1)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至少写2条信息)
(2)两人在途中6千米的地方相遇,相遇后明明的速度是军军速度的几分之几?
(3)如果军军和明明同时从A地出发,还是用上图表示的速度行驶到B地,请你将军军从A地行驶到B地的图象在图中画出来。
22.下面是甲、乙两座城市2021年全年平均气温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 23.5 24 22.2 18.7 15.4 13 11.6 13.2 15.6 20.9 23.3 24.3
乙 ﹣4.3 ﹣1.9 5.1 13.6 20 24.2 25.9 24.6 19.6 12.7 4.3 ﹣2.8
(1)完成两座城市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这两座城市平均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3)从总体上看,两座城市月平均气温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23.统计分析。
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下面是表示龟兔赛跑比赛情况的折线统计图,请你认真读图,回答问题。
(1)实线、虚线分别表示哪种动物?实线表示( ),虚线表示( )。
(2)兔子出发( )分钟后开始睡觉,睡了( )分钟。
(3)乌龟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4.下面是一架模型飞机(乙)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的统计表。
时间/秒 5 10 15 20 25 30 35 40
高度/米 10 16 24 28 25 27 15 0
(1)根据表中数据将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两架模型飞机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统计图
(2)甲飞机飞行了( )秒。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3)你认为,这次飞行( )飞机的水平更高一些。(填“甲”或“乙”)
25.李阿姨经营两个服装店,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两个超市营业额的变化情况。
甲、乙服装店营业额情况统计图
(1)甲店和乙店2014年的营业额相差( )万元,2018年的营业额相差( )万元。
(2)2014-2018,李阿姨( )服装店营业总额高。
(3)如果李阿姨想关闭其中一个服装店,你建议她关闭哪个,为什么?
26.容量为200升的水箱上装有甲乙两根进水管和一根排水管。如图,先用甲乙两根进水管同时向水箱内注水,再关闭甲进水管,由乙进水管单独向水箱内注满水,然后关闭乙,最后用排水管将水箱内的水排完。
(1)水箱内原有( )升水。
(2)甲乙同时进水( )分钟后由乙进水管单独注水。
(3)若只有乙进水管注水,多少分钟后能注满水?
参考答案:
1.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学校一~六年级男女生人数、五年级6个班制作的科技作品数和水果店5月卖出的各种水果情况比较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第3小组记录蒜叶生长的变化情况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D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有两组数据,应当选用复式统计图,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想对比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3.A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某地区近几天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气温的变化有时升高、有时降低,折线就是时而上升、时而下降,选用这幅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原题符合题意;
B.某同学近几年的身高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合适,但身高变化情况应该呈上升趋势,折线应该往上走的趋势,因此原题不符合题意;
C.某一次汽车行驶的路程与用油量的变化情况,总耗油量÷行驶的千米数=每千米的耗油量,因为每千米耗油量不变,所以所以汽车行驶路程与用油量所成的统计图是一条直线;原题不符合题意;
D.某一天商场销售空调的数量和总价变化情况,总价÷销售空调的数量=每台空调的单价,空调单价不变,所以统计图是一条直线;原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4.D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小刚我下午2时从家出发,回到家时,已经下午5时了;小刚家距离图书馆3千米;小刚和其他志愿者为读者们提供了许多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了一个半小时。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A.我下午2时从家出发,回到家时,已经下午5时了。此说法正确;
B.图书馆离我家3千米。此说法正确;
C.我和其他志愿者为读者们提供了许多服务,我们很高兴,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今天志愿服务的时间到了。此说法正确;
D.参加志愿服务后,小刚没有直接回家。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B
【分析】根据图可知,下半部分的体积比较大,上半部分的体积比较小,所以下班部分的注水高度上升的会比上半部分的注水高度涨的慢,由此即可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先慢后快,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确定图象,解答此题关键是能根据几何图形和图形上的数据分析得出所对应比例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画出正确的图象。
6.A
【分析】爸爸用图来表示应该是爸爸离家的距离逐渐变远,然后看小红和小芳玩时的距离不变,之后爸爸去超市,离家的距离变远,据此逐项分析解答。
【详解】A.小红和爸爸在小区散步,离家距离变远,看小红和小芳玩,距离不变,去超市,距离变远,符合爸爸活动轨迹;
B.爸爸到中心花园就回家了,不符合题意;
C.爸爸离家的距离逐渐变远,然后看小红和小芳玩时的距离不变,之后爸爸直接回家,不符合题意;
D.爸爸离家的距离逐渐变远,然后看小红和小芳玩时的距离不变,之后爸爸往回家的方向走了一段后又去超市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利用信息找到所需要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这些关系即可确定图象。
7.(1)45
(2) 8:45 9:00
(3)30
【分析】(1)观察折线可知,最高点在45千米,所以学校离游乐场45千米。
(2)观察哪条线段比较陡,则对应的时间段的速度就比较快。
(3)返回时需要1.5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45÷1.5即可求出返回时的速度。
【详解】(1)学校离游乐场45千米。
(2)从8:45到9:00这个时间段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45÷1.5=30(千米/时)
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8.(1) 五 六
(2) 4 7
(3)21
【分析】(1)观察两条折线在哪个地方有交点,就在对应的站点上车乘客和下车乘客一样多;观察下车的折线的最高点在哪个站,对应的站下车乘客最多。
(2)观察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即可,实线表示上车情况,虚线表示下车情况。
(3)根据图示算出各站点车上的人数,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五站上车乘客和下车乘客一样多,第六站下车乘客最多。
(2)从图中可以看出,起始站有4位乘客上车,终点站有7位乘客下车。
(3)起始站:4人
第一站:4+6=10(人)
第二站:10+7-5=12(人)
第三站:12+9-6=15(人)
第四站:15+10-4=21(人)
第五站:21+13-13=21(人)
第六站:21-15+11=17(人)
第七站:17-7+4=14(人)
第八站:14-5+3=12(人)
第九站:12-6+2=8(人)
第十站:8 7=1(人)
车上最多有21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9.(1) 七 33 一 6
(2) 上升 七 十二
【分析】(1)找到折线的最高点,对应的月份,该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最高;找到折线的最低点,对应的月份,该月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
(2)观察折线的走向,判断折线是上升还是下降的趋势。
【详解】(1)徐州市七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最高,是33℃;一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是6℃。
(2)从1月份到7月份,气温呈上升趋势;从七月到十二月份,气温呈下降趋势。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0.(1) 90 80
(2) 200 250
(3)5
【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出跑完全程,张明用的时间,汪斌用的时间;
(2)观察统计图,找出第30秒时,张明跑了多少米;再找出30秒时,汪斌跑了多少米,再用总路程减去30秒汪斌跑的路程;
(3)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400米除以汪斌跑完所以得时间,代入数据,求出汪斌的平均速度。
【详解】(1)跑完全程,张明用了90秒,汪斌用了80秒;
(2)400-150=250(米)
第30秒时,张明跑了90秒,汪斌离终点还有250米。
(3)400÷80=5(米/秒)
王斌400米跑步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并考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
11.(1)折线
(2)第一
(3) 2016 2017
【分析】(1)由图可知: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第一门市部上缴的利润从2013的40万到2017的240万,增加了240-40=200万;而第二门市部上缴的利润从2013的40万到2017的128万,增加了128-40=88万,从而判断第一门市部增长得快一些。
(3)折线越陡,说明增长越快。从图可知2016年到2017年上交的利润增长最快。
【详解】(1)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
(2)(第一)门市部上缴的利润增长得快一些。
(3)第一门市部(2016)年至(2017)年上交的利润增长最快。
【点睛】能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数据的分析、判断、运算是解答的关键。
12.(1)1
(2)30
(3) 6 8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林林先到达,用时2小时,小依后到达,用时3小时。利用减法求出先到达B地的同学比迟到者提前几小时到达;
(2)根据折线统计图,小依同学中途休息了0.5小时,即30分钟;
(3)小依同学休息前,1小时骑车6千米;休息后1.5小时骑行12千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小依同学休息前后的速度即可。
【详解】(1)3-2=1(小时)
所以,两位同学中,先到达B地的同学比迟到者提前1小时到达。
(2)1.5-1=0.5(小时)=30(分钟)
所以,小依同学从A地到B地途中休息了30分钟。
(3)6÷1=6(千米/小时)
(18-6)÷(3-1.5)
=12÷1.5
=8(千米/小时)
所以,小依同学休息前骑车平均速度为6千米/小时,休息后骑车平均速度为8千米/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图中获取数据信息是解题关键。
13.√
【分析】折线统计图:能够反应数量的多少,能够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多少,由此即可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
某医院要反映每天的疫苗接种人数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特点,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灵活运用。
14.×
【分析】由于要统计两组数据,要用复式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
要表示洋县6月和7月的气温变化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熟练掌握它们的特点并灵活运用。
15.√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要比较两个超市的销售情况及发展趋势,需选择复式统计图。
【详解】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要比较两个超市的销售情况及发展趋势,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表的特点是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简明清晰,便于检查数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对比分析;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更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折线统计图、统计表的特点进行解答。
17.√
【详解】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1.89;1;7.4;4
0.05;12a;100;1
【详解】略
19.x=1.5;x=0.9;x=2
【分析】(1)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1.2即可;
(2)方程左边计算为2.4+4x,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4,然后同时除以4即可;
(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3,然后同时除以1.5即可。
【详解】(1)3.2x-2x=1.8
解:1.2x=1.8
1.2x÷1.2=1.8÷1.2
x=1.8÷1.2
x=1.5
(2)0.4×6+4x=6
解:2.4+4x=6
2.4+4x-2.4=6-2.4
4x=6-2.4
4x=3.6
4x÷4=3.6÷4
x=3.6÷4
x=0.9
(3)1.5x÷3=1
解:1.5x÷3×3=1×3
1.5x=1×3
1.5x=3
1.5x÷1.5=3÷1.5
x=3÷1.5
x=2
20.4x+5=101;x=24;过程见详解
【分析】每箱是x瓶,一共有4箱,4箱有4x瓶,4x再加上5瓶一共是101瓶,列方程:4x+5=101,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4x+5=101
解:4x+5-5=101-5
4x=96
4x÷4=96÷4
x=24
21.(1)①明明在骑行了0.5小时后,休息了0.5小时;
②军军从A地到B地共用了1.5小时。
(2)
(3)见详解
【分析】(1)①明明在骑行了0.5小时后,休息了0.5小时;
②军军从A地到B地共用了(2-0.5)小时。
(2)用相遇后明明速度除以军军速度。
(3)军军从A地到B地骑行了1.5小时。就是从0到1.5小时行完全程。
【详解】(1)①明明在骑行了0.5小时后,休息了0.5小时;
②军军从A地到B地共用了1.5小时。
(2)(18-6)÷(2-1)
=12÷1
=12(千米/小时)
(18-6)÷(2.5-1)
=12÷1.5
=8(千米/小时)
8÷12=
答:相遇后明明的速度是军军速度的。
(3)如图:
【点睛】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1)见详解
(2)甲城市2-7月平均气温逐渐降低,7-12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乙城市1-7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7-12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降低。
(3)甲城市月平均气温最高时,乙城市月平均气温最低。(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即可;
(2)(3)观察统计图中的折线变化趋势完成作答。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甲城市2-7月平均气温逐渐降低,7-12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乙城市1-7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7-12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降低。
(3)甲城市月平均气温最高时,乙城市月平均气温最低。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关键是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3.(1)兔子;乌龟
(2)5;25
(3)13.3米
【分析】(1)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从始至终坚持爬行,直至胜利;兔子开始时跑步很快,中间一直在睡觉,没有前进,最后发现乌龟到达终点后又开始跑。据此,观察图中实线和虚线路程、时间的变化可知,实线表示兔子,虚线表示乌龟。
(2)表示兔子的实线从5分钟开始路程不变,30分钟之后路程增加,说明兔子出发5分钟后开始睡觉,睡了30-5=25(分钟)。
(3)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乌龟爬行30分钟,共爬行400千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400除以30即可求出乌龟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详解】(1)实线表示兔子,虚线表示乌龟。
(2)30-5=25(分钟)
兔子出发5分钟后开始睡觉,睡了25分钟。
(3)(米)
答:乌龟平均每分钟大约爬行13.3米。
【点睛】读懂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4.(1)见详解;
(2)35;15;
(3)乙
【分析】图中横轴表示飞行时间,纵轴表示飞行高度,实线为甲飞机的数据,虚线为乙飞机的数据;
(1)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先从列中找到项目,再从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高度点点,然后连点成线。
(2)从两架飞机飞机高度返回0的时间可看出两架飞机各飞行了多少秒;实线与虚线的交叉点表示两架飞机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高度;
(3)观察统计图中甲可知,甲飞机的飞了35秒,乙飞机飞了40秒,乙最高飞行高度为28米,而且乙的数据较甲稳定些,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两架模型飞机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统计图
(2)甲飞机飞行了35秒。起飞后,第15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3)你认为,这次飞行乙飞机的水平更高一些。(填“甲”或“乙”)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5.(1) 4.6 3.5
(2)甲
(3)甲,理由见详解
【分析】(1)根据图示,找到甲店和乙店2014年的营业额:甲店:6万元,乙店:1.4万元,求其差为:6-1.4=4.6(万元);,找到甲店和乙店2018年的营业额:甲店:2万元,乙店:5.5万元,求其差为:5.5-2=3.5(万元);
(2)分别计算甲店和乙店这几年的营业额,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3)结合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果李阿姨想关闭其中一个服装店,应关闭呈下降趋势的甲服装店。
【详解】(1)6-1.4=4.6(万元)
5.5-2=3.5(万元)
甲店和乙店2014年的营业额相差4.6万元,2018年的营业额相差3.5万元。
(2)甲店:
6+6.8+4.8+3.8+2
=12.8+4.8+3.8+2
=17.6+3.8+2
=21.4+2
=23.4(万元)
乙店:
1.4+2+3.3+5+5.5
=3.4+3.3+5+5.5
=6.7+5+5.5
=11.7+5.5
=17.2(万元)
23.4>17.2,甲服装店营业额高。
2014-2018,李阿姨甲服装店营业总额高。
(3)答:根据两个服装店的营业额的变化趋势可知:乙店呈上升趋势,甲服装店呈下降趋势,所以要关闭一个服装店,关闭甲服装店比较合适。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根据所以数据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26.(1)50;(2)2;(3)30分钟。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时间为0分时,水箱内的水为50升,说明水箱内原有水50升;
(2)甲乙两根水管同时注水时,水箱内的水上升幅度较快,从第2分钟后水箱内的水上升幅度变小,并且匀速上升,说明此时只有乙单独注水,那么甲乙同时进水2分钟后由乙进水管单独注水;
(3)可用乙水管单独注入的数量除以乙水管单独注入的时间就是乙水管单独注入的速度,再用水箱内需要注入的水除以乙水管单独注入水的速度,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水箱内原有50升水;
(2)甲乙同时进水2分钟后由乙进水管单独注水;
(3)(200-150)÷(12-2)
=50÷10
=5(升/分钟)
(200-50)÷5
=150÷5
=30(分钟)
答:若只有乙进水管注水,30分钟后能注满水。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相应的信息进行计算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