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宁朔县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青铜峡市宁朔县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8 17:06:44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开学考答案2024.2
一、选择题
1—5 A C B B C 6—10 D A A C C
11—15 A A B A C 16—20 C D B C D
21—25 B A D B C 26—30 C C C D C
二、综合题
31.
(1)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湖泊与长江之间具有互补关系。(2分)
(2)河流、大气降水、地下水等。(答两点4分)
(3)随着洞庭湖面积的扩大,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会上升。(2分)
32.
(1)地理位置:西双版纳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兰屿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兰屿为海岛,西双版纳位居内陆。(2分)气象灾害:兰屿有台风影响,西双版纳无台风影响。(2分)
(2)相同点:都具有A字形屋顶(或人字形屋顶,尖顶)。(2分)不同点:西双版纳竹楼为干栏式结构,高出地面,兰屿地下主屋为"半穴"结构,低于地面;(2分)西双版纳竹楼主要材料为竹、木,兰屿地下主屋主要材料为石、木。(2分)
(3)凹下地基的四面墙壁用鹅卵石镶嵌,利用了石头夜间散热快的原理,以达到为主屋快速降温的目的;主屋的墙壁,地板、门窗用木头制成,利于散热和防潮;主屋位于地下,有利于躲避台风;屋顶缓坡面为迎风坡,坡度缓,有利于防风;屋顶陡坡面为背风坡,坡度陡,有利于排水。(答对3点6分)
33.
(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植被稀疏,地表多疏松沉积物;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每点1分,答对4的6分)
(2)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风力强。(每点2分)
(3)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每点2分)
试卷第1页,共3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图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图中CDEF各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B点相同的个数是( )
A.1个 B.3个 C.4个 D.5个
2021年11月初,湖北黄冈某中学(116°E)高一年级开始了期中考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考试期间,黄冈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相等 D.无法判断
4.考试期间,黄冈市日出方向( )
A.正东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储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5.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6.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分别属于( )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7.图中( )
A.②岩层形成晚于③岩层
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甲处最可能发现化石
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
读各外力作用关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水滴石穿”描述的外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地貌的形成与④关系不大的是( )
A.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 B.黄河口三角洲
C.贵州黄果树瀑布 D.深圳大梅沙海滩
2021年7月25日起强级6号台风“烟花”在我国浙闽一带沿海登陆。读“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与“烟花”相似的天气系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与“一场秋雨一场寒”相关联的天气系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全球性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东南信风带 B.b为热带高压带
C.c为东南信风带 D.d为极地东风带
13.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副极地低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
B.极地高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
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
下图为巴黎和哈尔滨多年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巴黎相比,哈尔滨( )
A.气温年较差较大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C.气温年较差较小 D.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小
15.导致巴黎和哈尔滨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下图示意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与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Ⅰ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B.地下径流
C.水汽蒸发 D.地表径流
17.能够实现陆地水汇入海洋的环节是( )
A.Ⅰ—地表径流、Ⅱ一地下径流
B.Ⅱ一地下径流、Ⅳ—地表径流
C.Ⅲ-地下径流、Ⅱ一地表径流
D.Ⅱ-地表径流、Ⅳ—地下径流
图示意世界局部海域洋流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影响图中①洋流形成的盛行风是( )
A.东南信风 B.盛行西风
C.极地东风 D.西南季风
19.图中②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A.增温减湿 B.增温增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2020年3—4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1.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读中国与江苏省行政区划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江苏省是中国的一部分,该省又包括南京、苏州等市,这表明区域( )
A.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B.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C.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D.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3.南京市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依据是( )
A.面积形状 B.宗教信仰 C.经济发展水平 D.行政区划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AB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
A.漫山遍野荔枝林 B.旱地麦浪大豆香
C.椰林婆娑菠萝香 D.甘蔗扯起青纱帐
25.②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酷寒
26.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及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区域民居不喜朝南的房间 B.④区域民居墙体较③区域严实厚重
C.①区域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D.②区域的传统民居以蒙古包为主
读我国不同地区生态退化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27.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危害
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 D.土壤盐碱化
28.③④⑤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阜新市因煤炭资源丰富曾被称为"煤电之城"。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煤矿陆续关闭。2022年全市累计关闭退出煤矿65家去产能495万吨。全市地方煤矿由十三五时期的70家减少到5家核定生产能力由每年601万吨降到每年180万吨。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与阜新市兴起成因相同的是( )
A.克拉玛依 B.攀枝花 C.马鞍山 D.鸡西
30.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发展中( )
A.兴起期人口聚集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B.繁荣期城市主导产业对资源依赖不强
C.衰退期城市可能会出现人口外迁 D.衰退期城市萧条是长期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0分)
31. 材料:洞庭湖一度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向来是全国防汛抗灾的主战场、治水的难点、水利建设的重点。据悉,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使洞庭湖面积由1949年的4350平方千米缩减到1978年的2691平方千米。洞庭湖从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缩减为第二大淡水湖,蓄洪能力明显减弱。但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退田还湖力度,洞庭湖调蓄面积持续扩大,目前较1978年增加了779平方千米,防洪排涝效益明显提高。结合材料探究。
(1)洞庭湖与长江水体补给的关系是什么?
(2)洞庭湖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哪些?
(3)随着洞庭湖面积的扩大,推测洞庭湖周边地区地下水位的变化状况是什么?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双版纳位于北纬21°10′~22°40′,东经99°55′~101°50′,处于云南省南部,面积19096平方公里。西双版纳传统民居傣族竹楼属于干栏式建筑,即在木头(或其他材料)之上所建造的房屋,房屋主体远高出地面(如下图)。
材料二:兰屿位于台湾岛东南方的外海上,终年高温潮湿,年温差小,年降水量高达3055mm。岛上传统民居主要由三个建筑空间构成:主屋.工作房以及凉台。其中,主屋属于“半穴”结构建筑,以木石材料建造的地下屋:凹下地基的四面墙壁用鹅卵石镶嵌,主屋墙壁.地板.门窗都用木板制成。房屋一般位于地下约2米处,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房屋顶部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屋顶采用不对称设计,缓坡面多朝向海洋。
(1)从地理位置和气象灾害两个方面,指出西双版纳和兰屿的不同点。
(2)对比西双版纳竹楼和兰屿传统民居的主屋部分,归纳其建筑特点的异同。
(3)根据兰屿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试简析其传统民居主屋部分的设计优点。(至少答出3点)
33.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A地区沙漠化的原因。(至少答出4点)
(2)说出近年来导致A周边地区常发生沙尘暴的气候原因。
(3)针对A周边地区常发沙尘暴的现象,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