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杜甫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想为祖国和人民效力,才华却得不到施展、壮志难酬。当他站在深受重用的诸葛亮的武侯祠前时,会有怎样的感触呢?
《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让我们一起走进《蜀相》,感受这位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导入新课:
以下两副对联写的是谁:
扶古柏,碧水春风,贱儿无家别,安得广厦万千,草堂美誉留后世;
过潼关,朱门酒肉,夔女负薪行,但闻夷歌数处,诗圣文章著千秋。 ——杜甫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通过分析景物学习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古抒怀的写作特点。
3.通过诸葛亮的英雄事迹,体悟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感受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4.总结怀古诗的内容特点,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学习目标:
你记得哪些有关杜甫的诗歌?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字 ,诗中常自称 ,晚年曾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部,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 其作品完整地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 他本人也被称为 , 他的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 高峰,他写过两组著名的诗歌《三吏》、《三别》,分别是: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
诗史
诗圣
现实主义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作者介绍:
生平概括: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 35岁以前,读书和漫游时期(731—745 )“杜少陵”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的浪漫生活 《望岳》
二、 35至44岁,困居长安时期(745—755 )
仕进无门,困顿十年 《兵车行》、《丽人行》“朝扣富儿门,暮随野马尘”
三、 45至48岁,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 )“杜拾遗”
安史之乱爆发《春望》、“三吏”、“三别”
四、 48至59岁,西南飘泊时期(760—770 )
“杜工部”
逃难、漂流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登高》《秋兴》
杜甫在20岁之前,主要是在家读书。20岁以后是他的壮游时期。这个时期游览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文化古迹,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结交了友人。
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继而又遇高适。这个时期他曾写下著名的《望岳》诗,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和蓬勃朝气。诗歌创作具有盛唐诗歌的特质。
第一时期:读书和漫游时期(712—745)(35岁前)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第二时期: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岁—44岁)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得以深入民众生活。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强烈的政治性和炽热的忧国忧民感情,是这个时期作品的突出特色,它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进入高潮期。许多叙事性优秀诗作更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代表了杜甫诗歌写实艺术的独特成就。
第三时期: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45—48岁)
48岁-50岁在成都草堂,后又漂泊,53岁又回草堂,友人严武保举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
次年严武突然去世,他到夔州住了近两年,写了很多诗。57岁乘船出峡,想回家乡。59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从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0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在荆、湘2年。杜甫在夔州时说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他在成都先后住过的5年,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三绝句》、等大量名作。《登高》及《秋兴八首》等在艺术上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后世奉为圭臬。
第四时期:漂泊西南时期
流寓荆楚(760—770 ) (49—59岁)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
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
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杜甫诗歌的主要思想:
沉郁顿挫 忧国忧民
草堂风光
杜甫草堂
武侯祠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
了解诸葛亮其人:
取四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艾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收取东川、西川,即荆益二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
八卦阵
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都是从祁山出兵
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使他心服口服,不再为敌
刘备打刘表占领四川
联合东吴抗拒北面的曹操
一是指诸葛亮的八卦之术; 其二是指诸葛亮借东风。
孙刘联合抗拒曹操火烧赤壁
深入了解诸葛亮功绩: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5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国的丞相。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之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解题:
这首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为什么题目不是“诸葛祠”而是“蜀相”?
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写武侯祠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以“蜀相”为题,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尊敬和敬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
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之情。
哪个字用的好?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翻译: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艺术手法—设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显顿挫,避平直,且启人深思。
深入理解:
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适合追奉先人;
二是衬托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三是树木茂密繁多,说明武侯祠并非一个荒芜废弃的所在,而是有人在悉心维护,因此这也是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
“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柏森森———四季常青,叶子不落。
人的精神——万古常青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翻译: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本联中有两个字用的极为精妙?
答题步骤:1.释字义 2.绘景象
3.点手法 4.析情感
明确:
1:“自”是“独自”的意思,“空”是“白白的,空有,徒有”的意思。(解释字)
2:青草翠绿映照台阶,却无人光顾;隔叶的黄鹂叫声婉转动听,却无人倾听。(解释这句话)
3: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眼前空有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却以乐景写哀情。(答手法)
4:渲染了冷清寂寥的氛围,落寞之情油然而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长逝、遗迹荒落的叹愧。(答思想感情)
●强调:炼字题答题步骤:
①释字义,述句意;
②绘景象,点意境;
③明手法;
④析情感(作用)。
“空”能传达一种凄清、冷落的氛围
韦庄在《台城》中写道:“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台城却荒凉破败,只有不解人世沧桑的鸟儿在欢快地啼唱,一个“空”字道出了多少凄清与冷落,多少无奈与感伤 。
补充知识:“空”字不空
古诗词中“空”字的妙用
“空”能寄寓许多个人感世伤怀的悲愤慨叹
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写出诗人“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镜中衰鬓”却早先斑,“空”是叹壮志末酬,“已”是叹韶华已逝,愿望落空,“空”、“已”相映,有无限沉痛,也有极大悲愤。
韩愈《湘中》的“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一个“空”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茫茫水天怅然若失的神情,深刻表现了世无知音的寂寞悲凉,含蓄抒发了无端遭贬的悲愤与牢骚。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频烦——多次。(艳羡 )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翻译: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天下计——推崇其匡时雄略;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正是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品德和智慧的倾慕。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历史典故: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翻译: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感叹。——诸葛亮壮志未酬,抱恨而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浩然正气激动人心。
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民不聊生。作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借痛悼诸葛亮的遭际抒发了自己内心深沉的感叹。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达也兼济天下,穷也兼济天下”,他的内心非常苦痛。
一个“泪”字,凝聚着诗人对诸葛丞相鞠躬尽瘁精神的赞叹,也饱含着对其壮送未酬的惋惜,并借以抒发诗人济世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这一联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既是叹惋古人,也是借古伤今,抒发自己壮志
未酬的悲愤。最后一句卒章显志,尾联参透主旨。
思考:杜甫这英雄泪饱含几层深情?
惋惜之情
哀叹之情
希冀之情
对诸葛亮功业未竟,壮志未酬的惋惜。
对自己身世漂浮,屡不得志,
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哀叹。
通过表达对蜀相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表达出希望当世能有挽救大唐危局的贤相之才。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徒然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身先病亡,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本诗怀古喻今,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强烈怀念之情,君臣和睦的羡慕,对其精忠报国的歌颂以及寂寞的低叹,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主旨概括:
诸葛亮 杜甫
志向抱负
境遇
命运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刘备三顾茅庐
辅佐两朝,六出祁山
遇到明主,知遇之恩
早年仕途坎坷,
晚年漂泊西南,
疾病缠身,怀才不遇
出师未捷身先死
壮志未酬身先老
《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
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①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④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余秋雨
怀古诗词抒发的感情:
1、针对所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发表看法(评价人物或事件)
2、缅怀先贤表达对先贤的敬仰或惋惜之情。
3、类比古人寄托渴望像古人一样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壮志难酬之情。
4、借古抒发昔盛今衰、盛衰兴亡、物是人非之慨。
5、借古讽今:借古之得失兴亡劝诫当朝莫走老路;或表达对国家如今国运衰微的哀伤、担忧。
总结归纳:
1.杜甫《蜀相》中“ ,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2.杜甫《蜀相》中“ ,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3.《蜀相》中,“ , ”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理解性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