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文档属性

名称 0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8 18: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孙 权 劝 学
《资治通鉴》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
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 学 目 标
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的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 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我们就跟着《孙权劝学》一探究竟。
导入新课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著作甚多,主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作者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资料链接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大破曹军,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重臣,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足鼎立的局面。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写作背景
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江南地区,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资料链接
吕蒙(178—219),三国时吴国名将。 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备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其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资料链接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备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资料链接
通读课文,了解故事

文言正音小贴士
①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决生僻字的读音。
② 根据字在句子中的含义来判断多音字的读音。
③ 通假字要读所通字的读音。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 )蒙母,结友而别。
qīnɡ

wéi

shú
ɡēnɡ
suì
任务一:通读课文,了解故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任务一:通读课文,了解故事
小组成员互读,要求:揣摩语气词表达的语气,读出情感。(提示:邪、耳、乎)
任务一:通读课文,了解故事
如“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应该读出坚定、严肃的语气。“卿今当涂掌事”应该读得语重心长一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前一句要读出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的语气则由责备变得平和、亲切。“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应语气殷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应读出鲁肃的吃惊。“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读出吕蒙内心的自豪、骄傲、自得。
译读课文,理清情节

自学五字翻译法。
翻译小提示
①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②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
③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⑤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任务二 译读课文,理清情节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初
对……说
古代君臣、朋友或夫妇之间的爱称
当道,当权
掌管政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加以推托。
推托

事务
任务二 译读课文,理清情节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代王侯的自称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难道
研究儒家经典
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语气词,同“耶”
只,只是
粗略的阅读
了解历史罢了
谁比得上
任务二 译读课文,理清情节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所”字结构,有益的地方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讨论事情,非常震惊地说:
等,到
开始
从事
经过
商讨,讨论
于是,就
任务二 译读课文,理清情节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才干和谋略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人分别三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子敬兄怎么认清这件事这么晚啊!”
不再是
读书人

另,另外
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任务二 译读课文,理清情节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之后就告别了。
拜见
连词,表承接关系
任务二 译读课文,理清情节
用简短的语言将这个故事复述一下。
复述要求包含一下信息:
① 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
②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深入阅读,探讨“劝”

面对不爱学习的吕蒙,孙权是如何劝说的呢?
探讨“劝”
(1)自学: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写出答案关键词。
(2)互学:分组讨论,交流总结。
(3)展学:小组代表展示小组成果。
01
02
03
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的?(温馨提示:用首先,其次,接着,最后等词语串联)
劝说需要语言的艺术,对比以下几组对话,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并说明理由。
探讨“劝”
找出孙权“劝学”的具体语句,想象孙权当时的神态、语气等。仿照示例回答。
示例:孙权面色严肃,坚决地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理由是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寄予厚望。
04
孙权是一个怎样的领导者?
01
02
03
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的?(温馨提示:用首先,其次,接着,最后等词语串联)
劝说需要语言的艺术,对比以下几组对话,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并说明理由。
找出孙权“劝学”的具体语句,想象孙权当时的神态、语气等。仿照示例回答。
示例:孙权面色严肃,坚决地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理由是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寄予厚望。
04
各位评委们,你觉得孙权能获得“东吴好老师”的称号吗?请说明理由。
探讨“劝”
01
02
03
孙权露出不悦的神情,生气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理由是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找理由推脱感到不满。
孙权面色缓和,语重心长地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理由是孙权对吕蒙的关心、爱护,希望他能够用心学习。
孙权面带期望之色,言辞恳切地说:“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理由是孙权从自身经历劝勉,希望吕蒙也能够学有所得。
探讨“劝”
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温馨提示:用首先,其次,接着,最后等词语串连。
探讨“劝”
首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其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明确学习的目的及方法。
接着:“卿言多务,孰若孤?”与自己作对比,委婉批评。
最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指出读书的益处。
探讨“劝”
劝说需要语言的艺术,对比以下几组对话,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并说明理由。
探讨“劝”
A
第一组
B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今当涂掌事,必须学!”

A句双重否定句,加强需要学习的语气,强调学习的重要性。B句有一种命令的语气,听的人不容易接受。
探讨“劝”
A
第二组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当涉猎,见往事。”

A句前一句反问,既表示对学习的要求不高,降低难度,打消吕蒙的畏难情绪,又用强烈的反问语气表达自己的要求不可改变。“耳”这一语气词强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舒缓了对话中强硬的语气,流露出关心。
探讨“劝”
孙权是一个 的领导者。
  
关心部下成长;善劝,因材施劝,慧眼识英才;自身好学;亲切。
探讨“劝”
发挥想象,思考“学”

当初不爱学习的吕蒙,经过孙权的劝诫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学”
找出吕蒙的三次态度变化的句子,发挥想象,补充吕蒙的心理状态。
用“_________(原文),吕蒙心想___________。此时他对学习的态度是___________”的格式回答
变化
思考“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心想:我是武将,学习对我而言并无用处,况且我军事繁忙,不学也罢。此时他对学习的态度是不愿学习。
“蒙乃始就学”,吕蒙心想:陛下说的有道理,是我对学习有错误的认知,我不如试着学一学,多长点学问也好。此时他对学习的态度是开始学习。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心想:原来学习真的能够使人进步,让人刮目相看。此时他对学习的态度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
思考“学”
写吕蒙“学”的内容仅有“蒙乃始就学”;而学有所成则是通过与鲁肃的对话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而非要通过第三者鲁肃表现出吕蒙的进步呢?
侧面描写。通过鲁肃之口更能有力的证明吕蒙进步之大,进步之快。
思考“学”
考点链接:
侧面描写的作用:
1.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或烘托,往往能起到炊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2.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好的侧面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3.可以节省正面描写所需的大量笔墨,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思考“学”
吕蒙的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①人只要肯学习就会大有长进;
② 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③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④要听得进别人正确的建议,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
思考“学”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现已演变成一耳熟能详的成语。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课堂小结
课外比较阅读《伤仲永》,体会后天学习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课后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