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主要谈的是物候学、地理(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的问题。《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这一综合学科的经典文章,说明语言生动、典雅、准确。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都以“恐龙”为话题切入,讨论的角度却各不相同,但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大雁归来》是一篇生态学“观察手记”,看似只是平淡地记录大雁在春天的北归,背后却蕴含着对自然界一切生命形态的温情和尊重,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与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好文章。《时间的脚印》讲述了岩石的侵蚀现象、水流和风的搬运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和化石的来源,形象地展现出时间留下的“脚印”,也就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几位作者善于将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地阐明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周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些文章,不仅是优秀的说明文,也具有散文之美,语言朴素优美,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给人美的享受。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围绕“科学思考方法”这一核心,引导学生去筛选主要信息、理清说明顺序、学习分析推理、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等。同时,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说明文的特点,体会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不同之处,进而体会文章是如何把科学事实和科学道理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在获得美感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写法。
本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合适的说明顺序,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切合实际,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 5.大自然的语言 2 积累生字词,记诵优美的语句。掌握筛选信息的方法,有条理地进行信息提炼。在筛选信息时,把握文章内容和重点,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学习运用准确、简明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科学道理讲得深入人心、富有风趣。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指导学生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环保的理念,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2
7.大雁归来 1
8.时间的脚印 1
写作 说明的顺序 2
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 2
5 大自然的语言
1.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3.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初步感知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这一基本特点。
2课时
第5课预习卡
第1课时
1.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一、美图欣赏,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欣赏几幅国画。
飘逸的春柳,袅娜的夏荷,激情的秋枫,傲岸的冬梅,四季之景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也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优美的国画和生动的语言,引出课文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自主归纳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见本课“作者名片”“字词清单”栏目)
2.速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
师:让我们走进文章,速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准备抢答问题。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师提示:提取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筛选信息的主要方法:①寻找段落中心句。②寻找设问式语句。③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
(生自由读课文,筛选信息,然后抢答)
预设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有: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内容
师:同学们筛选信息快而准!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内容。
(1)学生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小组间交流,小组代表全班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预设
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一边梳理内容,一边注意作者是如何扣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来展开说明的。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归纳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1.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师:为了把介绍的对象说清楚以便被人接受,介绍事物或事理时,作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说明顺序。同学们知道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生回顾相关知识后作答,师补充)
预设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内外、远近、高低、上下、左右、整体局部等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物品等。
逻辑顺序:按照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展开,如由总说到分说、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序,常用于介绍事理。
2.概括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结合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
(1)学生相互检查表述情况,并把探讨的结论写下来。
(2)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探讨。
预设 示例:本文采用了逻辑顺序。文章先从现象入手,提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继而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指出物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暗含着呼吁大家重视物候研究的意图。四个部分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由浅入深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易于读者理解把握文章内容。
师小结:本文按“物候与物候学的概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的顺序来说明事理。这是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在了解说明顺序的基础知识后,深入课文,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从而在把握文章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说明顺序安排的作用,以提升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四、细读课文,探讨局部阐述的严密性
师:本文采用逻辑顺序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在文章的整体,还表现在文章的局部。接下来请同学们细读相关段落,探讨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1)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第1题。
①生齐读第1—3段。
②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批注出来。
③生试组织语言回答第1题。
师引导分析:这部分先从一年四季物候的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为例子,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自然地引出物候的概念。这就是“由表及里”的说明方法。
预设 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2)学生齐读第7—10段,用第1题的答题方法,完成第2题。
预设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具体来说,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轻重不等,由重到轻,依次排列,有条有理。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顺序。
师追问:学习第7—10段时,同学们发现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吗?请勾画出关键词句,分析这段话的内部关系。
(生勾画,逐句一一交流)
预设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提示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主次分明。每讲一个因素都举了实例,这样文章就有说服力,也容易让人明白。
师小结:本文的说明顺序,与认识的逻辑顺序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贯穿于文章中的科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局部内容的说明顺序,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五、拓展存储
1.诗歌中的物候知识
师:请同学们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预设 这首诗中的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诗人在初夏游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发现山寺中桃花才刚刚开放。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2.课外收集
师:请同学们课外收集几则农谚或几句古诗,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设计意图】
本环节结合课外知识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探究,让学生充分认识物候现象的普遍性,同时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第2课时
1.体会文章生动、典雅、准确的说明语言。
2.初步感知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这一基本特点。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明白并深入了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体会了本文说明语言的严密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典雅。
二、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作者有条有理地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竺可桢先生在语言方面也独具匠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三个任务,来深入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特色。
任务一
细读文章第1、2段,找出喜欢的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阅读感受。
示例: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天到来,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生齐读第1、2段,互相交流描述,师点名交流)
预设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这几句话用词形象生动,“萌发”“次第”两词准确又典雅地反映了草木抽芽,花朵依次开放的景象,渲染了春天的活泼气息;而“翩然”更是让燕子灵动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些词语大大加强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给读者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任务二
比较文章第1段内容和下面这段话,它们在语言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3、4月份,气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各种植物也逐渐变绿。5、6月份,候鸟回归,夏天到了。秋天,植物叶子渐渐变黄、掉落,候鸟南迁,昆虫消失。冬天即将来临。
(生齐读第1段和课件出示资料,思考后回答)
预设 文章第1段描写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典雅、准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课件出示的这段话,内容上也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物候现象,但语言平实、简洁、准确。
师小结:此文作为一篇科普类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所以,它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但是生动的语言可以增添文章的吸引力,令文章更具可读性。
此外,本文语言的独具匠心还表现在课文中有很多地方用了不同类型的语言进行说明,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语言生动或准确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任务三
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语言生动或准确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生圈点勾画,在课文旁边做相应批注)
预设 示例一: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批注:这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现象之中。
示例二: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批注:这段文字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现象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
师小结:我们通过比较不同语段不同类型语言的运用,可以发现——说明语言的运用,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设计意图】
本文说明语言生动、典雅、准确,是了解和学习说明语言的典范文章。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感受、分析说明语言,并比较分析不同说明语言运用的方法,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思维探讨,感知事理
师:本文的说明对象物候现象不是事物,是事理。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内容是看似难以把握的事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面的三个任务,看看作者是如何围绕事理严谨科学地展开说明的。
探讨任务一
回顾上节课归纳分析的本文的说明内容,看看它们是如何共同构成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的,即从哪些方面阐述了文章说明的事理——物候现象。
方法:勾画关键句子,做批注。
示例:第3段末“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4段开头“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物候学研究的对象。
(生圈点勾画,在课文旁边做相应批注,师鼓励指导)
预设 示例一:“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物候观测的意义之一。
示例二:“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示例三:“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物候学研究的意义之一。
探讨任务二
竺可桢先生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贯穿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都很深刻,我们从这篇文章中来探究一下科学家们是怎样在事理中贯穿他的科学思想的。
课文第8段中“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一论断是仅对我国适用,还是对世界各地都适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生讨论,相互交流,可以借助其他学科资料,探讨问题)
预设 对世界各地都适用。海洋比热容比陆地大,冬季降温慢,较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温和;春季气温回升,海洋升温慢,近海地区反而温度更低。
(生小结探讨收获,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收获)
探讨任务三
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基本把握了事理说明文的特点。那么,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生结合课文回答,师总结)
预设 (1)说明对象不同。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2)说明内容和目的不同。事物说明文一般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做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设计意图】
学习事理说明文,要让学生在自主归纳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这一基本特点,把握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科学方法产生自己的体会,并运用到自己的思考中。
四、总结存储
1.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做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是科学家竺可桢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文章启发我们: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想要探索它,就要有科学精神,扩大科学知识储备,掌握科学方法,勇于探索科学奥秘。
2.布置作业
《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语言生动、典雅、准确,请同学们仿照其语言特点,自选生活中某种事理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事理说明文。作者善于联系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因而文章信息众多。本课教学设计注重锻炼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引导学生体会事理说明文科学严谨的文章特色,让学生感受事理说明文独特的语言魅力,从思维的层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讨,最后落在实处,布置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后面的课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结合课内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阅读技能。
资料链接
物候学
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物候学和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推移,它们都是地方性的科学。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例如某天刮风,某时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热,等等,据以推求其原因和趋向。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观测是记录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观测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内天气的积累。所以物候学有时也叫生物气候学。
素养提升
《大自然的语言》标题赏析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节选自许伯明《〈大自然的语言〉分析》)
文学知识
物候历和二十四节气
根据国内外民族学资料推测,在农业发明前,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渔猎生活中已积累了初步的物候和气象知识。农业产生后,由于掌握农时季节的需要,对物候的观察更加深入,从而成为人们掌握农时的最早一种手段。商、周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和物候诗:《夏小正》和《诗经·豳风·七月》。《夏小正》经文只有四百六十三字,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关生产的农耕、蚕桑、养马等。举“正月”的记载为例:
物候:启蛰,雁北乡,雉震呴,鱼陟负冰,囿有见韭,田鼠出,獭祭鱼,鹰则为鸠,柳稊,梅、杏、杝桃则华,缇缟,鸡桴粥。
气象: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
天象: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
农事活动:农纬厥耒,农率均田,采芸。
从以上记载看,一是反映出远在三千多年前我国的物候观测内容已很丰富。植物方面,对草本、木本都进行了观察;动物方面,凡鸟、禽、家禽和鱼类活动都已注意到了。二是记载时把物候与农事并列,说明我国很早就把物候知识用来为农业生产服务了。
历法是人们为了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纪时系统。我国古代历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出现原始历法。我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在古代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为了农业生产需要而发明的。节气是太阳位置,也即气候寒暖的反映,与农作物生长、收成有密切关系,所以农民对它非常重视。二十四节气是逐步产生的。首先产生的是冬至、夏至。《尚书·尧典》关于“四仲中星”的记载,就是用四组恒星黄昏时在正南天空的出现来定季节的方法。所谓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虽然全部二十四节气名称在西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出现,但战国末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已记载有二十四节气的大部分名称。秦统一时制订的颛顼历,把历元定在立春,也证明二十四节气产生在秦统一全国之前。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便于掌握农时,因而我国民间一直沿用至今。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3.体会本文逻辑性强、简明精练、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的语言特点。
2课时
第6课预习卡
第1课时
1.把握《恐龙无处不有》一文阐述的事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生:恐龙。
师:没错,这就是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恐龙曾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后来突然灭绝了,留下了很多谜团。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两篇短文都与恐龙的消失之谜有关,但两篇短文选用的材料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是否都是恐龙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探讨。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恐龙图片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自主归纳内容
1.了解作者(见本课“作者名片”栏目)
2.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见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内容
速读课文《恐龙无处不有》,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理清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下列哪个可以作为答案?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②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③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④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文章中选用了哪些材料来印证所阐述的问题?
(生自由读课文,筛选信息,比较分析作答)
预设 (1)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问题。
(2)课文选用的材料:①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②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③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④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⑤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⑥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⑦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⑧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⑨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一边梳理内容,一边注意作者是如何扣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帮助学生在整体感知筛选信息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筛选和归纳能力。
三、梳理关系,体会事理特点
师:《恐龙无处不有》开头就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作为全文的逻辑点,然后展开推理。请同学们根据梳理出来的材料,再读课文,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自主理解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根据这些材料进行推理的。
《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再读课文,分析其思路。
温馨提示:
1.可以把前面梳理的材料排序,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安排顺序,分析其思路。
2.可以抓住文中关键句、设问句等句子(如文章里提到的两个时间点: “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那时恐龙已经出现并且“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又开始分裂,并最终形成现在的样子),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读课文,圈点批注,比较分析,交流作答后,全班讨论。)
预设 示例一:
逻辑推理过程:
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
→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
→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
→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块大陆或者说“泛大陆”。
→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大陆漂移了。
示例二:
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出四部分——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
示例三:
第一部分(第1段):用科学观点——“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再由“恐龙无处不有”这一发现推究原因。第三部分(第15段):以“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示例四:
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师小结:通过自主探讨,我们发现本篇事理说明文的行文思路是逻辑推理的过程,通过推理形成结论。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思路,逐步分析材料,然后根据对材料之间关系的不同解读,获得对逻辑顺序的认识,学习逻辑顺序,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四、延伸阅读,拓展认知思维
1.深入探讨
师:课文主要写的是由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引起的思考,为地质学的“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文章开篇的议论是作者通过对这一科学现象的说明而得出的一个道理,也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点。这种将恐龙化石的发现与“板块理论”相联系,并进行科学探讨的思维方式,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结合具体例子,我们深入认识这种思维方式。
(1)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2)以本文为例,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的思维。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预设 (1)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生物学(恐龙)和地质学(板块理论)。我们可以明白的是确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第一问示例:①联想、想象。由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恐龙的迁移,由生物界的恐龙迁移想象到地质界的板块漂移,使问题的研究一步步地深入。②科学假设、推理。发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理论进行大胆的设想(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然后进行科学的推理(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进而证实所提出的假设。③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南极为什么会出现恐龙化石,从生物学和地质学多方面进行思考,把各学科丰富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合思考问题,进而得到可信的科学研究成果。
后一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谈。
2.材料探究
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
预设 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3.补充例子
请为本文的科学观点补充一个例子。
科学观点:“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预设 示例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在北半球,漩涡呈逆时针;在南半球,漩涡呈顺时针;在赤道则不会有漩涡。
示例二: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正蚯蚓的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分裂了。魏格纳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著作《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示例三:生物学研究中的生物生存技能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膜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带来了视力的恢复……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在学习并践行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间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开展研究的必要前提。本环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开拓学生认知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五、布置作业
师:“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在写作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提升学生对事理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第2课时
1.以自学为主,把握《被压扁的沙子》一文的内容,理清逻辑思路,巩固学习效果。
2.体会本文逻辑性强、简明精练、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的语言特点。
一、作业展示,导入新课
1.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归纳其中所举事例,分析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2.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阿西莫夫提出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中提出观点后,又用另一个例子印证了这一观点,这就是《被压扁的沙子》。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学习《恐龙无处不有》的方法,自主学习《被压扁的沙子》。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通过作业展示,督促学生主动探索,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深入理解本文材料与观点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二、自主阅读,运用知识
1.明确学习任务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学习《恐龙无处不有》的方法,明确学习任务。
(师生一起讨论归纳后,明确任务)
自读任务: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的逻辑思路;
(3)深入阅读,分析文章涉及了哪些领域,是如何关联的。
阅读方法:
圈点勾画,做好批注,归纳总结。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批注总结。
(2)学生交流方法和结论,教师指导。
(3)每个自读任务指名2—3人展示阅读成果,示范性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预设
《被压扁的沙子》内容梳理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6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并指出科学家们为验证这两种理论一直在寻找证据。第二部分(第7—17段):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思考,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第7—10段):讲述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二层(第11—13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三层(第14—17段):通过亚利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2.检验自学成果
师:请同学们尝试回答下面的问题,检验自学成果。
(1)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3)作者说明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你能列举一两个事例说明吗?
(生自由答题,师指导)
预设 (1)与前文的论证方法异曲同工,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灭绝原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用“被压扁的沙子”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2)示例一:作者从1980年的一则报道谈起,继续探讨6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理论—— “撞击说”和“火山说”。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这就揭示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引出“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话题。
解释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及其形成原因之后,便重点说明斯石英的性质:第一,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第二,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源于巨大的压力。作者讨论这些问题似乎与开头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再看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排除“火山说”并确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
在前文所阐明的科学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因为有挤压才有斯石英,而有火山就没有斯石英,火山会把斯石英恢复成普通沙子)。最后,用亚利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的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示例二:文章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曾经主宰过地球的恐龙后来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依据地质学发现的证据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示例三:“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在高温条件下会变为普通沙子,所以如果是火山喷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3)使我们明白了一种思维的技巧,即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举例略。
3.理解深层意义
师: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预设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认为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4.归纳总结
师:请同学们归纳这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预设 《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同处。
(1)内容:①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②两文都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说明顺序:两者的说明顺序都是“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设计意图】
通过对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三、再读课文,揣摩语言
师:阿西莫夫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令人赞叹不已。请同学们再读两篇课文,完成下面三个任务,从而深入体会本文逻辑性强、简明精练、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任务一
速读两篇课文,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的作用。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学生速读两篇课文,在两篇课文旁边做相应批注,然后讨论回答。)
预设 (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
(2)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4)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任务二
《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找出这样的句子,具体分析其作用。
(学生速读《恐龙无处不有》一文,在课文旁边做相应批注,然后讨论回答。)
预设 示例一:“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示例二:“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任务三
两篇课文为了说明的形象生动或者把深奥的理论说得形象可感,用了很多准确的词语、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赏析。
(学生速读两篇课文,在两篇课文旁边做相应批注,然后讨论回答。)
预设 示例1:“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驮”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陆漂移的样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懂。
示例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位置。
示例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同体积被压扁的沙子比普通沙子重得多的特点。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的三个层次的语言赏析,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学习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为今后的说明文写作夯实基础。
四、总结拓展,激发思维
所选的两篇课文就同一对象——恐龙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选择下面两个探讨任务之一课外完成。
探讨任务
1.走进图书室或借助网络,搜寻更多的有关“恐龙”的新的科研成果,办一期“恐龙情报站”的手抄报。
2.以你身边的某一事物或现象为例,写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短文。
【设计意图】
任务1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探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任务2通过写作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理,为今后学写说明文打下基础,在学习课文和学习写作之间架起桥梁。
这两篇短文是本单元内容较深的课文,其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了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两篇短文内容相关,内在思维方式相同,所以采用一篇教读一篇自读的形式训练学生阅读事理说明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整体教学设计上,结合事理说明文特点,按理清内容——明白事理——拓展探究——局部赏析的步骤推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课程内容衔接自然。
疑难探究
1.《被压扁的沙子》是否可以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不可以。本文的题目不仅切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之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如果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如何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同时成为全篇的逻辑基石。课文就是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使遍布全球、“无处不有”的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有力证据。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读者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有内在的关联。第二篇短文同样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道理。
因此,这个论断不仅是全文的起点,而且也是其科学精神的精华所在,值得深入体会。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间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拓展阅读
古诗中的科学知识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科学知识:植物的腐殖质加入土壤可以使土壤肥沃。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科学知识:站得高,望得远。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科学知识:诗中瀑布隐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新疆域》序(节选)
科学家们在某些前沿问题上得出的结果很可能是对立的,但这正是前沿科学的特征。例如,在本书的多篇文章中,我都提到了宇宙的年龄问题。在一些情况下,新发现会使我们认为宇宙大约有100亿年, 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显示出其年龄为200亿岁。那么,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回答是:我们不能确定谁对谁错。这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而且不同的研究路线会导向多少有点不同的方向。这不是科学的一个缺陷,而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一点:这里对相互对立的观点有着自由的争论;这里有着多条通向目标的道路,其中有些道路可能会被证明是死胡同。宇宙年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时刻肯定会到来,就像当初地球年龄被确定那样。在这个时刻之前,读者可能会饶有兴趣地了解处理这个问题的不同方法,并对争论各方的论据和结论的相对价值做出自己的衡量。
艾萨克·阿西莫夫
1989年10月1日
7 大雁归来
1.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说明顺序。
2.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身边各种生命形态的尊重。
1课时
第7课预习卡
一、问答导入
师:有一种动物,每年春秋两季,人们都可以看到它们在天空中仿佛书写着苍劲有力的“人”字或“一”字,同学们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
生:大雁。
师:没错,这就是秋寒南征、春暖北归的大雁。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脚步,一起走进大雁的世界,和大雁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通过问答引入本课的说明对象——大雁,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把握内容,明确说明顺序
1.初步阅读,提取信息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概述“大雁归来”的旅程。
自读任务一
自主阅读课文,在课文旁边批注,按下面的句式回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样的大雁。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的大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批注。
(2)学生全班交流。
(3)教师归纳展示。
预设 示例:①冬天的大雁;②从南方归来的大雁;③觅食的大雁;④哀鸣的孤雁;⑤成群结队的大雁;⑥四月夜间鸣叫的大雁;⑦集会时的大雁;⑧向大地洒下野性诗歌的大雁;⑨富有联合观念的大雁;⑩每年三月,吹起联合的号角的大雁……
2.明确顺序,整合信息
(1)根据文章描写的大雁归来的旅程,可以看出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
提示:抓住时间词、空间词、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语句来理清结构,判断说明顺序。
预设 本文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2)大雁的行为是如此丰富,作者的观察是这样细致,请同学们分别按不同角度把找到的有关大雁行为的信息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自读任务二
将找到的有关大雁行为的信息,按旅程远近、栖息地、组队、觅食、“集会”与鸣叫等进行分类整理。整理后,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任选一个方面,分类整理,全班交流)
预设 示例:旅程远近——直线飞行200英里——坚强、守信;
栖息地——沼泽地、池塘边——充满灵性;
组队、觅食、“集会”与鸣叫等——具有团结精神,互相关爱。
【设计意图】
本环节学生自主阅读,获取信息,把握文章写作的顺序;然后整合归纳信息,进而激发学生探讨大雁的兴趣,为后面深入阅读做铺垫。
三、品味语言,感悟情怀
本文是一篇生物学“观察手记”,从内容上看,是记录大雁在每年三四月间北归的过程。作者观察得细致入微,记录得细腻生动,让人读来仿佛正在作者身边,与他一同凝神注视着归来的雁群。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感染力,关键在于作者对他观察和记录的对象———包括大雁在内的各种生命,怀有深挚的热爱,他是一位“爱鸟者”。在他笔下,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自读任务三
细读课文,你从作者的哪些语言中读出了爱鸟的情怀?
提示:
(1)找出对大雁的称呼,体会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2)品味细腻描写的句子;
(3)找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赏析;
(4)找出运用对比的手法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小组任选一个方面,分类整理,全班交流品析)
预设 (1)对大雁的称呼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等称呼,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
(2)细腻描写的句子: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分析:句中“试探性的盘旋”“慢慢扇动”“静静地向池塘滑翔”这些动词短语不但写出了大雁降落的具体过程,富有动感,而且写出了大雁动作的优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说明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3)运用修辞的句子: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④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⑤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赏析:
①“拐来拐去”“低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②这一句把大雁比作客人,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动词“溅起”“抖掉”用得生动逼真,生动形象地说明大雁归来预示着万物已经摆脱了冬日的严寒,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
③“邀请”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④“旅行”“辩论”“争论”等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⑤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
(4)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①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分析:
①这句话通过大雁和主红雀、花鼠的对比,说明大雁对春天感应的准确性,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②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乌鸦与大雁飞行的轨迹进行比较,更有力地说明了大雁坚定不移的信念,也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总结:浓郁的抒彩是文章的一大特色,作者始终以拟人化的笔法细致地描写大雁,在字里行间都注入了充沛的情感。让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充分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而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也正是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平等对待自然界生命的情怀,激发对自然的爱。在研读品味文章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有创意的见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对文章的语言特色有具体的认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赏析能力。
四、拓展延伸
1.分析大雁的品质
师:大雁是这样让人喜爱,大雁身上到底有怎样的品质吸引着我们呢?
拓展任务一
资料:
作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说:“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在那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天赐予我们的本质。”
任务:再读课文,参考上面的资料,说说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正在失去的东西”。
(生讨论后作答)
预设 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情。
2.中国文化中的大雁
师:在中国文化中大雁也被赋予了某些高贵品质,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吧。
拓展任务二
资料: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
古人还认为野雁乃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五常,即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
任务:阅读上面的资料,你想对人们说点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预设 大雁如此富于灵性,试问我们人类怎么忍心猎杀它们,以致让它们因为失去亲人和伙伴而哀鸣伤感呢?我们又怎么忍心让自然的物种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以为是而渐趋消亡呢?希望人们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3.课外活动积累
拓展任务三
(1)了解大雁,制作“大雁档案”。
搜集整理与大雁相关的知识,如大雁的分类、体貌、习性等生物学知识,大雁的文学形象,等等;结合图片与视频,制作“大雁档案”。
(2)了解“爱鸟者”,尝试做个“爱鸟者”。
许多热爱自然、喜爱鸟类的人们,定期到野外观察鸟儿,记录它们的活动,为它们绘制或拍摄图片,以这种活动增进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拉近了人类与鸟儿的距离。可以介绍相关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学习本篇作者的做法,写一写“观察手记”。
(3)阅读《沙乡年鉴》。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延伸性的阅读活动,将学生感悟到的对自然的情感进一步内化,通过课外活动,延伸学生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本文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记录了大雁归来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大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通过自主阅读梳理内容即可完成。本文知识性、抒情性与思想性的结合是重要特色。在教学设计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三者是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作者记录大雁的归来,字里行间洋溢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的核心,就是将大雁看作自己的伙伴,看作与人类相同的“自然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而在这深厚感情的背后则是作者对于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具体语句,引导学生感悟体会这一核心思想情感。
延伸拓展内容多角度巩固课内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空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关联能力。
作者介绍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林业学家、生态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1908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林学院,后长期在美国国家森林局任职,1933年任威斯康星大学野生动物管理学教授,1935年在威斯康星州买下“沙乡农场”。从农场生活的经历中产生出了他的主要著作《沙乡年鉴》。这部著作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
素养提升
利奥波德与他的《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对沙乡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排列成“一个沙乡的年鉴”。第二部分所涉及的都是作者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威斯康星、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几乎游历北美大陆,有观察有历险,也有痛苦有教训。第三部分分别从美学、文化传统及伦理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它是作者生态观念的思想结晶。
沙乡,其实是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的一个被荒弃了的农场。在10多年中,这片土地和它上面的一所破旧的小木屋便成了他的家。他和家人在这里进行着野生生物的耕耘和管理,他们将此作为主要的家庭事务。冬天,他们给鸟喂食,细心地给它们戴上环志。春天,在大雁南飞的咕咕声中,他们种植松树。夏天,他们播种和照料野花。秋天,他们观察冬眠前各种动物的奇异骚动。在所有的季节,利奥波德都做着生物气候的观察记录。他们身体力行,恭奉其事,以虔诚的态度面对自然。
在《沙乡年鉴》中,利奥波德对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所作的富有诗意的描述词语俯拾即是,整本书中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那些生灵们的挚爱情愫。
由于作者观察细微,笔触细腻,因此文章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当然,在享受优美文字的甘霖之中,我们不时受到心灵的震撼。尽管,这是一本需要把心安静下来阅读的书,而且是一本早在1949年便问世的书,但今天读来,仍没有丝毫陈腐隔世之感。
作者利奥波德是一个长期从事林学和野生动物管理的专家,当年,他面对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环境肮脏等等这个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忧虑,难道不是我们今天的忧虑 利奥波德对物欲社会一味以牺牲环境来追求经济价值的倾向进行了严厉批判。
可以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作者利奥波德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才智。沙乡是贫瘠的,然而作者利奥波德怀疑,沙乡是否真是贫困的。他假设道:如果我是一个经济学家,我就要把我全部的经济学上的思考对准这些沙子,还有就是鼻子下面的葶苗。
我们曾见过日记体、书信体等文本形式,而年鉴这一样式却让我们耳目一新。在一年12个月的季节更替轮回中,利奥波德细致地观察花虫草木的生长及其生活习性,从1月的“冰融”,3月的“大雁归来”,到4月的“春潮来临”,7月的“大草原的生日”,以及11月的“如果我是风”,12月的“雪上的松树”,都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隽永画面,读着此书,仿佛随作者做了一次漫长而富有情趣的神游。
《沙乡年鉴》,作为“绿色经典文库”之一,再次将利奥波德的思想和他抒情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此本20万字的环境类图书,值得我们每个热爱环境的读者去看它一遍的。
疑难探究
如何理解本文的思想价值?
作者在《沙乡年鉴》中提出,要建立“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伦理观”,这使得他成为环境生态伦理学的先驱。伦理学本来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者由人间的伦理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从这种观念出发,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还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善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自然的一个平等成员,可以克服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弊病,让人类在心灵上获得提升。这就是本文的思想价值。
8 时间的脚印
1.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体会生动的写法。
3.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1课时
第8课预习卡
一、激趣导入
师: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并用一些载体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种奇特的记录时间的载体——岩石!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时间的脚印》,去看看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吧!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入手,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话题,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二、把握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师: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起着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
自读任务一
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重点关注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
(生圈点批注,归纳作答)
预设 单句成段的句子及其作用分析:
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对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的描述。
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自读任务二
根据对任务一的单句成段句子的分析,梳理文章各部分内容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生分小组探讨,批注,然后交流回答)
预设 结合对任务一的单句成段句子的综合分析,可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由时间引出本文的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第5—29段):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先讲非生物的地质现象,主要是岩石的侵蚀、瓦解、搬运、沉积和新生(第5—21段),接着讲其他几种情况(第22—25段),最后讲化石(第26—29段)。
第三部分(第30、31段):总结全文,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说明顺序: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说明,采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介绍。
师小结:文章引用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带出时间的话题。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文章先说明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然后说明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成为地球上的一部“无字的史书”。
自读任务三
根据前面内容的整理,说说本文的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任选一个角度阐述理由即可。
(生分小组探讨,批注,然后交流回答)
预设 示例一:例子的不同层次——先讲非生物的例子,再讲生物化石的例子;在介绍非生物情况的时候,先讲侵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再讲新岩石的生成,最后讲地壳活动在岩石上留下的印记。
示例二: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的生灭过程。这是因为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说明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宏观的视野中。
示例三:岩石的运动规律是: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示例四: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的形态变化: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新岩石。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三个层面推进,逐层深入。从关键句段,到课文结构,再到内部逻辑关系,逐步细化,引导学生深入有序地阅读文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赏析语言,品味写法
本文的语言跟《大雁归来》一文相似,也很有特点,既准确、精练,又生动、形象。文中有很多语句耐人寻味,形象、幽默、含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你能找出几句分析一下吗?
自读任务一
找出文中能体现文章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形象的句子,并分析。
(生分小组探讨,批注,然后交流回答)
预设 示例一:
句子: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分析: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示例二:
句子: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分析: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示例三:
句子: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分析: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赋予了事物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示例四:
句子: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分析: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自读任务二
赏析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词语在表达作者的意图方面的作用。
(1)时间是没有脚的。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3)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生分小组探讨,批注,然后交流回答)
预设 (1)“时间是没有脚的”将时间的抽象性和人们对它的无可奈何生动地写出来。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反用“海枯石烂”的成语,说明石头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坚硬。
(3)“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这里用的是中性语言,并没有说“作用”是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这种含蓄的表述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从对自然的影响上看,这种“作用”当然是一种“破坏”;但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来看,这种“作用”又是不得已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宽宥的。
师小结:大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以亲切感。说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读者对象来定。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品析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进一步理解课文用词。本环节从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及用词用意两个角度来探讨,提升学生品析语言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延伸拓展
师:作者“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日常的感觉延伸到自然界中,引出了关于时间的又一种境界。请同学们根据你所知道的课内外知识,完成下面的拓展任务:
拓展任务一
岩石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阅读课文第22—29段并分组讨论,说说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它对人类有着怎样的意义,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生分小组探讨,批注,然后交流回答)
预设 示例:①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记录了气候的变化;③记录了古代生物的状况;④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记录了自然界某些转瞬即逝的活动。
意义与启示:对岩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对自然界与史前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还使我们拥有了开发史前资源的可能性,能为人类谋取幸福。我们要秉承这种辩证主义思想观念,发扬科学探索的精神,在人类前行的历史上,贡献出一份力量。
拓展任务二
(1)课外搜集图片或资料印证下列问题:
①文章讲岩石的破坏,提出了哪些因素?你还能查找到哪些因素?
②为什么地壳下沉,使得有些砾岩的组成成分是外层细、内层粗 请查找图片印证。(2)为什么寒武纪前形成了很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形成了许多煤矿 用科学报告的形式报告出来,不超过300字。
(3)地质年代是怎么划分的 各有什么特征 请制作图表,标示出来。
(生课后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延伸性的探究活动,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外活动,延伸学生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有取舍地设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设计在梳理课文内容上,分自主阅读课文、整理课文内容、完成阅读任务三个层面,逐层推进,为后面学生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拓展板块中,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整个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从细微处理解课文,学习课文严谨合理的编排材料方法与语言运用的逻辑性。
素养提升
说明文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方式之设问
一般说来,设问有突出重点,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的作用。但是,具体地考察起来,由于写作的要求不同,因而作者对设问的运用又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些设问,主要是为了引起下文。例如《时间的脚印》的设问“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有些设问,它们提出的问题正是下文所要说明的。还有些设问,乃是对下文分析的科学概括、综合,不过是采用了设问的表达方式,例如《大自然的语言》的设问“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另外,还有一种变相的设问。例如《宇宙里有些什么》说“这些星星里,想来有不少会有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的吧?”便是。
设问,大都是承接上文而提出的,同时又开启下文,在文章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至于回答的篇幅长短,则依据设问所涉及的范围广狭而定。
疑难探究
文章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是否偏离了主旨?
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说,由前面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这样分析,就不能说这一段偏离了主旨。从相反的思路看,因为上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记录时间,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这里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接下一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在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
写作 说明的顺序
1.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社会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2课时
第1课时
1.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一、问题导入
寒假,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游览了一番,他自觉收获很多,有很多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请你帮他出个主意:他怎样安排想说的内容,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白?
(生讨论后回答,师点评)
学生可能的疑问有:他想说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介绍故宫,就用空间顺序;如果是介绍这次故宫之旅,就用时间顺序;如果是介绍故宫的某项艺术成就,那可以用逻辑顺序。
师:写好说明文,安排好说明的顺序,能够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也能够让读者准确把握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一方面需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以及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决定,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来安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说明文中安排好说明的顺序。
(板书:说明的顺序)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导入,让学生对安排说明顺序的条件和必要性有所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本次写作课内容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
二、重温说明顺序
1.范文引路
我们在学习过的说明文中找几段话出来,分析归纳说明顺序的类别。
片段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生阅读显示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 这段话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的四季物候现象。
(板书:时间顺序)
片段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叶圣陶《苏州园林》
(生阅读显示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 这段话先总说说明内容,然后分别介绍假山和池沼。介绍池沼时,先介绍水的特点,然后介绍位置(中心),再介绍桥梁、石岸、点缀的石头和花草等其他的配合景物,最后介绍池沼里的景致,是按空间顺序介绍的。
(板书:空间顺序)
片段三: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阿西莫夫《被压扁的沙子》
(生阅读显示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 这段话先介绍斯石英及其特性,然后推理出“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的结论, 这样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介绍事物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板书:逻辑顺序)
片段四: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茅以昇《中国石拱桥》
(生阅读显示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 这段话先总体介绍中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然后举例说明。简略介绍“旅人桥”后,重点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赵州桥。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顺序,属于逻辑顺序的一种。另外,从“旅人桥”到赵州桥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板书: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及时间顺序)
片段五: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陶世龙《时间的脚印》
(生阅读显示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 这段话先说结果——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然后由现象探究本质,解释过程。这也是逻辑顺序。
(板书:由现象探究本质的逻辑顺序)
2.知识归纳
从上面的课文片段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从说明顺序的角度得出什么结论?
(生总结后回答)
预设 (1)合理的说明顺序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能使说明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能吸引读者。
(2)说明顺序一般分为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3)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里可以有多种说明顺序。
3.疑难探讨
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其中使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包粽子的方法介绍
先选两三片粽叶,把这些粽叶错开折叠,即上面的粽叶压住下面粽叶的一半即可。然后把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再在这个漏斗中先放一小半糯米,放几粒红枣后,又放点糯米把红枣盖住。糯米和漏斗口持平即可,太少了粽子很瘪,太多了包不住。最后折叠粽叶使粽叶把糯米全部包住。用棉线缠绕粽子四五圈,系上活扣,吃粽子的时候方便解开。
(生阅读显示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 这里使用的是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师小结:通过对这些经典说明片段的欣赏,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说明顺序的种类和它的作用,这是我们安排好说明顺序的基础条件。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对已学的说明文片段的回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并归纳说明顺序的种类;通过对每一个段落的细致分析,让学生对说明顺序有深入的认识,并为后面运用说明顺序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三、确定说明顺序
1.知识归纳
(1)从我们学过的说明文中或者是上面所列举的五个片段中,你认为该如何确定说明顺序?
(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 说明顺序的确定必须根据说明对象或内容进行选择。
(2)再看看课件出示的对象(内容),说说它们应该用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
①工序流程;②介绍建筑物;③历史发展;④花草树木;⑤旅游景点;⑥生物成长;⑦山川江河;⑧具体物品;⑨概念原理。
(小组讨论交流后,自由发言)
预设 时间顺序:①③⑥;空间顺序:②⑤⑧;逻辑顺序:④⑦⑨。(部分对象可根据选取的内容角度的不同,选择多种说明顺序进行说明。)
师小结: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一般应考虑两点。第一,按说明对象的自身特征与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安排说明顺序。如果介绍一座建筑物或者景点(静止状态的事物),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我们主要采用时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道理(复杂的事理),一般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而定。第二,按照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对于读者熟悉的事物或事理,说明时可先说明一般规律,再说明个别现象,如《苏州园林》;对于读者比较陌生或者难以理解的说明对象说明时常常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现象到内在机理,由个别推及一般,如《大自然的语言》。
2.实战小练
请同学们进行片段写作,学习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提示: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更加清楚。
(在交流说明短文的行文思路后,学生进行片段写作练习,完成后评议交流。评议重点在于使用的空间说明顺序是否合理,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否准确鲜明。)
四、布置作业
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等,写出它的变化。
2.查找相关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
3.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
【设计意图】
本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说明顺序与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关系,然后用一个实例训练初步运用最直观的空间顺序说明一个自己熟悉的对象,让学生学以致用。
第2课时
1.片段写作,学习运用不同的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会仔细观察社会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一、交流展示
1.学生小组间展示写作提纲
2.全班展示2—3个同学习作(以学生点评为主)
二、学习方法,整合信息
1.范文引路,归纳总结
学习活动一
任务:对照给出的说明语段,找出标志说明顺序的词语。
片段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