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检查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
1.如果温度上升 2 ℃记作 2 ℃,那么温度下降 3 ℃记作( )
A. 2℃ B. 2 ℃ C. 3 ℃ D. 3 ℃
2.我国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一年从太阳得到的能量,相当于燃烧 130000000的煤所产生的能量,数
据 13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3×107 B.0.13×108 C.1.3×108 D.1.3×107
3.按防控要求,学校严格执行“一日三检”.小明记录某周周一至周五的晨检体温(单位:℃)结果分
别为:36.2,36.0,35.8,36.2,36.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36.0、36.2 B.36.2、36.2 C.35.8.36.2 D.35.8.36.1
4.若 a b,则下列四个选项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A.a 2 b 2 B. 3a 3b C. D. a 1 b 1
4 4
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a b 1 1
6.设 p , q ,则 p,q的关系是( )
a 1 b 1 a 1 b 1
A.p=q B.p>q C.p+q=0 D.p<q
7.端午节前夕,某食品加工厂准备将生产的粽子装入 A、B两种食品盒中,A种食品盒每盒装 8个粽
子,B种食品盒每盒装 10个粽子,若现将 200个粽子分别装入 A、B两种食品盒中(两种食品盒均
要使用并且装满),则不同的分装方式有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8.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 2,将正方形OABC绕原点 O顺时针旋转 45°,则点 B的对应点 B1的
坐标为( )
A.(-2,0) B. ( 2,0) C. (0, 2) D. (0,2)
9 k.如图 OAB, BCD的顶点 A,C在函数 y (k 0, x 0)的图象上,点 B,D在 x轴正半轴上,
x
AO AB,CB CD, BD 2OB,设 AOB, CBD的面积分别为 S1, S2 ,若 S1 S2 4,则 k的
值为 ( )
A.2 B 4 C 8. . D.3
3 3
10.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矩形围成了一个大正方形 ABCD.连结CH ,延长 EF 交CH 于点G ,作
PG CH 交 AB AP于点 P,若 AH 2DH ,则 的值为 ( )
BP
A 9 B 16 C 3. . . D.2
7 11 2
第 8题 第 9题 第 10题
九年级数学试题卷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JYCAogioABAAAQhCQw2KCkGQkBCAAKoOwFAEsAABCQFABAA=}#}
二、填空题: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4分.
11.写出一个比 2大且比 17 小的整数 _____.
12.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3cm,母线长为 5cm,则它的侧面积为 _____cm2.
13.为增强学生体质,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某学校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抖空竹”引入阳光
特色大课间.某同学“抖空竹”的一个瞬间如图①所示,若将图①抽象成图②的数学问题:AB / /CD,
EAB 80 , ECD 110 ,则 E的大小是 度.
14.某日上午,甲,乙两车先后从 A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 B地,甲车 8点出发,如图是其行
驶路程 s(千米)随行驶时间 t(小时)变化的图象.乙车 9点出发,若要在 10点至 11点之间(含
10点和 11点)追上甲车,则乙车的速度 v(单位:千米 /小时)的范围是 .
第 13题 第 14题
15.如图,在矩形 ABCD中,点 E在 AD上,点 F、点 G在 BC上,若点 E与点 B关于 AG对称,点 E
与点 F关于 BD对称,则 tan∠BEF= .
16.如图,点 O是正方形 ABCD的中心,AB 3 2.Rt△BEF中, BEF 90 ,EF过点 D,BE,BF分
别交 AD,CD于点 G,M,连接OE ,OM ,EM .若 BG DF , tan ABG
1
,则△OEM 的周长为
3
___________.
第 15题 第 16题
三、解答题:共 66分.
2x 5 1
17.(6分)(1)计算 (x y)2 2(x y)(x y) ;(2)解不等式组: .
3x 2(1 2x) 4
18.(6分)如图①、图②、图③均是5 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其顶点称为格
点, 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
图痕迹.
九年级数学试题卷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JYCAogioABAAAQhCQw2KCkGQkBCAAKoOwFAEsAABCQFABAA=}#}
(1)在图①中确定一点 D,连结DB、DC,使△DBC与 ABC全等:
(2)在图②中 ABC的边 BC上确定一点 E,连结 AE,使△ABE∽△CBA:
(3)在图③中 ABC的边 AB上确定一点 P,在边 BC上确定一点 Q,连结 PQ,使△PBQ∽△ABC ,
且相似比为 1:2.
1 k
19.(6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y x 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 y (x 0)的图像交于点 A( 1,2)
2 x
和点 B,点 P在 y轴上.
(1)求 b和 k的值;
1 x b k(2)当 时,请直接写出 x的取值范围.
2 x
20.(8分)为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工作,某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舞蹈、篮球、围棋和足球四个
社团活动,每个学生只选择一项活动参加.为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学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
查,将调查结果绘成如下表格和扇形统计图.
参加四个社团活动人数统计表 参加四个社团活动人数扇形统计图
社团活动 舞蹈 篮球 围棋 足球
人数 50 30 80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抽取的学生共有 人,其中参加围棋社的有 人;
(2)若该校有 3200人,估计全校参加篮球社的学生有多少人?
(3)某班有 3男 2女共 5名学生参加足球社,现从中随机抽取 2名学生参加学校足球队,请用树状图
或列表法说明恰好抽到一男一女的概率.
21.(8分)我们知道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那么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
坐姿,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放在桌面上,两腿平放,胸膛挺起,理想状
态下,如图 1 所示,将图 1中的眼睛记为点 A,腹记为点 B,笔尖记为点 D,且 BD与桌沿的交
点记为点C
(1)若 ADB 53 , B 60 ,求 A到 BD的距离及C、D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cm).
(2)老师发现小红同学写字姿势不正确,眼睛倾斜至图 2的点 E,点 E正好在CD的垂直平分线
上,且 BDE 60 ,于是要求其纠正为正确的姿势.求眼睛所在的位置应上升的高度.(结
果精确到1cm)
参考数据:sin 53 0.80,cos53 0.60,
tan53 1.33, 2 1.41, 3 1.73)
九年级数学试题卷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JYCAogioABAAAQhCQw2KCkGQkBCAAKoOwFAEsAABCQFABAA=}#}
22.(10分)如图,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 BD(不含 B点)上任
意一点,将 BM绕点 B逆时针旋转 60°得到 BN,连接 EN、AM、CM.
(1)求证:△AMB≌△ENB;
(2)当 AM+BM+CM的最小值为 3 1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23.(10分)设二次函数 y (x a)(x a 2) ,其中 a为实数.
(1)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P(2,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把二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 k个单位,使图象与 x轴无交点,求 k的取值范围;
(3)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m,t),点 B(n, t),设 |m n | d (d 2) ,求 t的最小值.
24.(12分)如图 CD是⊙O直径,A是⊙O上异于 C,D的一点,点 B是 DC延长线上一点,连 AB、
AC、AD,且∠BAC=∠ADB.
(1)求证:直线 AB是⊙O的切线;
(2)若 BC=2OC,求 tan∠ADB的值;
(3)在(2)的条件下,作∠CAD的平分线 AP交⊙O于 P,交 CD于 E,连 PC、PD,若 AB=2 6 ,
求 AE AP的值.
九年级数学试题卷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JYCAogioABAAAQhCQw2KCkGQkBCAAKoOwFAEsAABCQFABAA=}#}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号
D
C
B
B
D
B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2或3或4(写一个即可)
12.15π
13.30
14.6080
15.V2+1
16.3+3v5
三.解答题(66分)
17.(1)原式=x2+2x+y2-2(x2-y2)
=x2+2y+y2-2x2+22
=-x2+2xy+3y2.
(3分)
2x-5s1①
(2)
13x+2(1-2x)<4②'
由①得:3,
由②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3
(6分)
18.如下图
D
(每小题2分)
19.解:1)”一次函数y+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交于点《-12,
把4(-12)代入两个解析式得:
k2,
2x-0+b=2,
解得:b=
2’k=-2;
(4分)
(2)x的取值范围为-4(6分)
20.(1)抽取的学生共有:80÷40%=200(人),
参加围棋社的有:200-50-30-80=40(人);
(2分)
(2)若该校有3200人,估计全校参加篮球社的学生共有
30
3200×
200
=480(人),
(4分)
(3)设事件M为:恰好抽到一男一女
开始
(6分)
男1
男2
男3
女1
女2
男2男3女1女2
男1男3女1女2
男1男2女1女2
男1男2男3女2
男1男2男3女1
123
∴.P(M)=
205
(8分)
21.解:(1)过A作AH⊥BD于H,
则∠AHD=∠ATHB=90°,
:AD=30,∠ADB=53°,
AH=AD.sin53°=30×0.80≈24,DH=ADc0s53°=30×0.60=18,
.∠B=60°,
BH=1H、24
14,
3*
.BD=BH+DH =32,
:BC=12,
..CD=32-12=20,
答:A到BD的距离为24m,C、D两点间的距离为20m;(4分)
2
(2)过E作EG⊥CD,
过A作AF⊥EG交GE的延长线于F,
则四边形AFGH是矩形,
,FG=AH=24,
·点E正好在CD的垂直平分线上,
G
HC
图2
DG=2CD=10,
.·∠EDC=60°,
.EG=v3DG=105=17.3,
∴.EF=FG-EG=7cm,
答:眼晴所在的位置应上升的高度为7cm·
(8分)
22.(1)证明:,△ABE是等边三角形,
.BA=BE,∠ABE=60°·
,∠MBN=60°,
·∠MBN-∠ABW=∠ABE-∠ABN,
即∠MBA=∠NBE.
又,MB=NB,
'.△AMB≌△ENB(SAS).
(4分)
(2)解:由(1)知,△AMB≌△ENB,
.AM=EN,
,∠MBN=60°,MB=NB,
△BMN是等边三角形
∴.BM=N.
'.AM什BM+CM=E+MW+CM.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若E、N、M、C在同一条直线上时,EN+4CM取
得最小值,最小值为EC
(7分)
过E点作EF⊥BC交CB的延长线于F,
D
.'.∠EBF=∠ABF-∠ABE=90°-60°=30°.
E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则BF=受,BF-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