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1社戏 同步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语文1社戏 同步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9 17:0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社戏
基础通关
一、课内建构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走进《社戏》,我们与迅哥儿一起随着归省的母亲,回到piān pì的平桥村,在几个少年的撺掇下,伴着jiǎo jié的月光驾着白蓬的航船去看社戏。
(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归省(  )    撺掇(    ) 
piān pì(   )  jiǎo jié(   )
(2)文段中有一个错字是“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2.回忆课文,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_____在这水气里。淡黑的_____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_____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_____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A.溶入 高耸 甩去 模糊 B.朦胧 起伏 跑去 依稀
C.撒在 起伏 跑去 依稀 D.朦胧 高耸 跑去 模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社戏》的作者是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1)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
(3)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B.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
规戏”。
C.《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文中能连翻四十八个跟头的铁头老生属于戏曲四行当中的角色。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二、课外提升
6.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叙述过太平盛世,描绘过烽火战争,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汉字有着与西方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它是祖先灵性的_____,是构筑中华文化的_____,是中国精神文明的_____。      
A.结晶 旗帜 核心 B.旗帜 核心 结晶
C.结晶 核心 旗帜 D.核心 结晶 旗帜
7.学习了《社戏》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有责任把我国的传统戏曲发扬光大。为此,他们决定以“拯救戏曲”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1)【设计开场白】请你为此次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50—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看法】同学们针对“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识脸谱】在这次班会中,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请你写出下列脸谱的行当。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突破
一、课内建构
阅读《社戏》选段,回答8—11题。

①……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③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8. 甲文第①段的表达方式属于(  )
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抒情
9.甲文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等感官角度写景,融情于景,描绘出一幅十分优美的水乡月夜图。
10. 乙文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课文标题为《社戏》,但作者却大量地写社戏以外的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提升
阅读《社戏》前面的部分,回答问题。(11分)
①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②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③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④走了许多路,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带出来了。他很诧异的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喤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⑤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
⑥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注:即京剧名角谭志道)还没有死。捐法是两元钱买一张戏票,可以到第一舞台去看戏,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我买了一张票,本是对于劝募人聊以塞责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机对我说了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了。我于是忘了前几年的冬冬喤喤之灾,竟到第一舞台去了,但大约一半也因为重价购来的宝票,总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听得叫天出台是迟的,而第一舞台却是新式构造,用不着争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点钟才出去,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连的母亲,因为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和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谁,就去问挤小在我的左边的一位胖绅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⑦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候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街上除了专等看客的车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大门口却还有十几个人昂着头看戏目,别有一堆人站着并不看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而叫天却还没有来……
⑧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遭了。
⑨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尔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12.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我”那两回看戏的经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6分)
(1)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在选入中学教材后被删去了,联系教材内容,思考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怎样的情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达标
15.课文中“我”和小伙伴们去看社戏出发后,通过“跳、拔、点、磕、架”等动词表现了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请你也对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进行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形象或者心情吧。(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xǐng cuān duo 偏僻 皎洁
(2)蓬 篷
2.B
3.D
4.(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5.A
6.C
7.(1)示例:同学们,中国传统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这次活动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有助于把中国传统戏曲发扬光大。
(2)示例:中国传统戏曲应该与时俱进,考虑如何跟上当今时代的步伐。
(3)丑角 老生
8.A
9.嗅觉 触觉 视觉
10.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船行速度快,小伙伴们驾船技术高超,表达了“我”和小伙伴们看戏返程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11.详略安排是为表现文章中心服务的。此文并非要表现社戏的优劣,而是以看社戏为线索,展现平桥村的景美和人情美,所以略写社戏,而大量描写社戏以外的内容。这样安排详略得当,紧扣中心。
12.第一回:怀着兴致勃勃的心情去看戏,可是找不到座位,戏似乎也不好看。第二回:详细地叙述了自己买票看戏的经过,最后失望而回。
13.(1)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看京戏过程中“我”煎熬、难耐的心情,表达了心绪的压抑、烦闷。
(2)“胖”为形容词,这里有安泰舒适之意。第二个“胖”字活用为动词。“胖”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剧场里拥挤不堪的环境。
14两次看京戏,环境拥挤,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心情窝囊压抑,表现了厌烦和倦怠。看社戏时景色美丽醉人,人们淳朴、善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5.示例:他弯着腰,手下不停地拍着篮球,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板下,一个虎跳,手臂往前方轻轻一送,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精准地落入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