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八单元测试题
(100分,60分钟) 张新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2.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①世界银行 ②关贸总协定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4.2008年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对中外记者说:“我现在所忧虑的是,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它的经济走势会走到什么地步?”美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世界中心货币的地位,其最早体现在( )
A.布雷顿森林体系中 B.关贸总协定中 C.北美自由贸易区中 D.《北大西洋公约》中
5. 20世纪40年代,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实施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6.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中心地位的货币是( )
A.英镑 B.欧元 C.法郎 D.美元
7. 以下为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培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这一材料反映出其主要职能是( )
A.维持汇率稳定 B.消除贸易壁垒 C.提供发展援助 D.促进自由贸易
8. 2007 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9.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随后该国进行改革并得到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贷款来自于(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红十字会
10. 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B.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C.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铁序
11. 2008提初,我国南方数省普降大雪,遭遇严重雪灾,使灾区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导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2. 下列属于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13. 小明同计划今年暑假去法、德、意等欧洲国家游历,为了旅行方便,他去银行兑换的货币最好是( )
A.里拉 B.法郎 C.欧元 D.马克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建立了许多区域化经济集团。其中,中国加入的是( )
A.欧洲联盟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5. 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 )
A.是各区域范围内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 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增强
D.说明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经济组织产生
16. 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欧盟正式成立 ②东盟正式成立(1967年)③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④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17. 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18.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
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19. 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
A.欧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 东南亚国家联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20.货币是国家主权的主要象征之一,但是欧盟在2002年正式启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这有利于( )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④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欧盟。至此。欧盟经过六次扩大已包括27个国家、4.8亿人口,面积达432.2万平方公里。这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C.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团 D.欧洲各国意识形态的差异消失
22.据英国天空电视台2008年6月13日报道,爱尔兰在12日进行的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洲新宪法条约《里斯本条约》。选民以86.24万票比75.25万票的投票结果否决《里斯本条约》,从而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再次陷入困境。这表明( )
A.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由此停 B.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 D.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23.参加下图代表组织的国家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创始国的是( )
A.日本 B.美国 C.韩国 D.中国
24.《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自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拥有4.2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11.4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A.美、加、墨三国实现了经济一体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C.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 D.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区域经济组织
25. 1947年签署的“关锐与贸易总协定”实际起着国际组织的作用。它后来演变为( )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26.2003年,墨西哥取消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多种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不久,5万多农民因抵挡不住外来农产品的竞争,在首都举行示威游行。这一现象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应该( )
①建立贸易壁垒 ②增加科技投入 ③扶持弱势产业 ④提高产品竞争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 ②通讯技术的创新 ③垄断组织的形成 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 中新网 2007年12月21日 报道:“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缺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举行下线仪式……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这段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制度化 D.国际贸易法制化
29.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中,最能佐证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
A.恐怖活动 B.毒品泛滥 C.金融危机 D.全球变暖
30.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世界贸易组织于2009年2月9日召集各成员国举行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最可能是( )
A.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B.着力推进区域政治与经济一体化
C.致力于保护成员国的民族产业 D.促进各国市场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
31. 美国总统里根7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构想时,墨西哥采取抵制政策。1988年,新总统就任后,墨西哥的态度发生转变,积极促成该组织成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B.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32. 某班以《当今世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B.经济全球化缩小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C.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威胁了部分国家主权 D.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33.中新网2009年1月30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指出,中美对抗的结果,只会是两者皆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9日也强调,要让美国经济走出危机,“不能没有中国等依赖出口、现金充裕但也受到伤害的国家支持”。这表明了( )
A.经济危机加强了中美两国的依赖性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合作加强
C.中美两国的合作程度决定危机造成的灾难程度 D.中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34.《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万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3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活动,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是映了经济全球化( )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是一把有利弊的双刃剑
C.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36. 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3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其中“世界需要中国”体现在( )
①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强 ③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对世界和各国都是一个机遇 ④中国的经济技术基础较差,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很少 ⑤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3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各》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该坚决抵制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大国主导的
39.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冰岛、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此情况下又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的再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失最大
B.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利地位,应该抑制全球化
C.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安全,不要对发达国家开放金融市场
D.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程度
40. 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对立的
二、主观题(共20分)
44. 当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 2002年1月1日 ,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
材料三 美国芭比娃娃玩具国际分工情况简表
分工
原料来源
半成品加工
假发制造
包装材料提供
成品组装
地点
中东地区
中国台湾地区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印尼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3分) 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1分)
?
?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积极意义?(提示:对欧洲和世界两个方面)(6分)
?
?
(3)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国际分工?(3分)
(4)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4分)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八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 5 DABAB 6—10 DDDBC 11—15 ADCDB 16—20 CAAAD
21—25 ACDBB 26—30 DABDD 31—35 ABBCB 36—40 BACDA
二、主观题:
44(1)原因: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
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特点:结成政治经济联盟(或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货币。
意义:夺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有力的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对世界:对世界其它地区的经济合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3)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 生产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所以要加强国际分工;加强国际分工,能够充分发挥各国的生产和技术优势;加强国际分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
(4)措施:①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②加入世贸组织(加入WTO)③坚持对外开放 ④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八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 5 DABAB 6—10 DDDBC 11—15 ADCDB 16—20 CAAAD
21—25 ACDBB 26—30 DABDD 31—35 ABBCB 36—40 BACDA
二、主观题:
44(1)原因: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
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特点:结成政治经济联盟(或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货币。
意义:夺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有力的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对世界:对世界其它地区的经济合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3)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 生产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所以要加强国际分工;加强国际分工,能够充分发挥各国的生产和技术优势;加强国际分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
(4)措施:①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②加入世贸组织(加入WTO)③坚持对外开放 ④积极参与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