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课件+课时作业含答案(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课件+课时作业含答案(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9 21:10:34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6 哈姆莱特(节选)
1.概括主要情节,了解主要的戏剧冲突,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探讨人物性格,及其形成原因。
3.结合相关情节,品味戏剧语言,提升鉴赏戏剧的能力。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现存剧本37部、十四行诗154首、长诗2首。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
二、探究背景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正处在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是英国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转折期。伊丽莎白统治的繁荣时期,资产阶级支持王权,而王权则利用资产阶级,两方面不仅不对立,还结成了暂时的同盟。由于政局比较稳定,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种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虽然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却仍然是以残酷地剥削农民为基础的。詹姆斯一世继位以后,专制集权被进一步加强,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遭到了残酷镇压,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莎士比亚的创作正是对这一时期历史的艺术的反映。《哈姆莱特》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来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当时的英国,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哈姆莱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三、结构脉络
四、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戏剧的种类
按容量大小: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
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你搜集的内容 : .

wǎn
wěn
wǎng
chī
lìn
qián
chú

niè
chàn

lián

dàng









chuāng
chuàng
辨析 “消失”侧重于表示某种事物最终失去,不复存在,但是还有出现的可能。
“消逝”侧重于最终成为过去或不见了(也就是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书面色彩较强。
填空 ①火车开走了,隆隆的声音渐渐 ,小车站又被沉寂统治了。
②在这样的地方,我的视觉本能几乎 了。
消逝
消失
三、词语辨析
1.消失·消逝
神思恍惚 神魂颠倒
指心神不定,记忆模糊。 形容对人、物或事入迷着魔。
辨析: .
.
“神思恍惚”侧重于精神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神魂颠倒”侧
四、成语积累与辨析
重于因动情或入迷而失去常态。
1.甜言蜜语: .
2.当机立断: .
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
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3.神思恍惚·神魂颠倒
1.戏剧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哈姆莱特也只得装疯卖傻,这样安排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一)细读相关片段,探讨人物性格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作者又通过哈姆莱特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答案:一方面是他装疯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诫她,在这样污浊的社会上很难保全自我。
2.《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对他的心上人奥菲利娅说:“出家去吧,去,越快越好。”他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结合戏剧内容,概括一下莎士比亚的语言特点。
(二)结合相关情节,品味戏剧语言,提升鉴赏戏剧的能力。
答案:(1)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2)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邪恶,哈姆莱特的矛盾、优柔寡断与奥菲利娅的单纯、深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契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
(3)擅长运用长篇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那段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
(4)善于运用比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
(三) 面对父亲被害,母亲再嫁,友情、爱情的背叛,哈姆莱特没有被打倒,反而直面人生,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仅要为父亲报仇,而且要重整乾坤。请以“直面人生”为话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米兰·昆德拉曾说过:“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曾有人问霍金:“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他的回答是:“我的手指还能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残酷的命运,他依然乐观开朗;面对现实的考验,他从不退缩,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很多人都说,幻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但即使残酷的现实让人心力交瘁,我们也永远不能逃避。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其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对待娜拉,无情地剥夺了娜拉自主的权力,践踏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海尔茂最终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并愤然离家出走。
第三幕
  …………
娜 拉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
(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
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
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
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
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
部解除。你不受我拘束,我也不受你拘束。双方都有绝
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家里的事,
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明天我动身之后,克
里斯蒂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
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 拉 喔,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儿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陌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都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
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
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
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
门的声音。
——剧终
门厅走出去)
1.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 “陌生人”指的是谁 说话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2.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1.解析:这道题前两问考查称谓的指代内容,根据上下文不难推知。关键是第三问。之所以这样称呼,在于本戏剧的戏剧冲突,即两人之间的主要矛盾——从属与平等的对峙,这正是这一部戏的关键。
[自我校对]
答案:“你的泥娃娃”指的是娜拉,“陌生人”指的是海尔茂。娜拉这样称呼自己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在家中、在丈夫眼中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由,得不到尊重,只是一个玩偶。称海尔茂是“陌生人”是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对于娜拉来说,海尔茂就像一个陌生人。
2.解析:第一问依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概括即可。第二问“不相信”表明了娜拉对这种家庭秩序的深刻认识及对婚姻未来状况的绝望。
答案:奇迹中的奇迹:两人都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娜拉通过“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示自己不相信与海尔茂之间的婚姻能有美好的结果;建立正常的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这幻想已经破灭。
1.分析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辅助作用。
2.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三方面分析人物语言。
如何分析戏剧语言
一、美文赏析
不懈地奋争
与玫瑰剧场老板亨斯罗签订了长期合同以后,莎士比亚便投入了更紧张的创作活动。
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戏剧,多以历史剧和喜剧为主。继《亨利六世》之后,莎士比亚又很快推出了《理查三世》《约翰王》《理查二世》等剧目,这当中,《理查三世》是作者早期历史剧中的一部杰作。在这部剧作中,作者通过对英国国王理查三世暴行的谴责,批判了封建制度的罪恶。这部剧,不仅主题突出,情节生动,人物性格塑造也异常鲜明。剧中理查三世这一人物已成为英国文坛的一个典型的暴君形象。
随着莎士比亚创作的不断成功,他的声望越来越高,但也使那些旧日垄断了为剧场写戏行当的“大学才子”们十分恼火。一些人看观众总给一位旧日是马夫的作家喝彩,他们心里就十分不舒服。于是,暗地里,这伙人常常聚集在一起攻击莎士比亚的创作,有时他们还一同策划对付莎士比亚的办法。1592年9月,由于生活放荡以至贫病交加的一位“大学才子”——剧作家罗伯特·格林,无法容忍一个马夫踏进艺术圣殿,并把他们排挤在殿堂之外,于是率先向莎士比亚发难。他在一篇题为《无限悔恨赢得的一点聪明》的文章中告诫他的同行,要警惕某些具有虎狼之心的剧作家。他并不惮以最恶毒的语句攻击莎士比亚是“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格林的信很快在一家刊物上发表。虽然格林写完此信后没多久就去世了,然而
在他死后,剧坛上攻击莎士比亚的阴风却一时猖獗起来。但是,年轻的莎士比亚对此一概不理,他依旧走着自己勤奋创作的路。因为在他心中,有比个人名誉更重要的东西。随着莎士比亚坚持不懈地走自己的路,并不断向观众推出新作,他的创作才能与顽强精神以后不断为更多的人所称道。很快,莎士比亚的成绩使发表这篇攻击文章的刊物主编切特尔大为羞惭。1592年年底,切特尔又在一篇文章中公开向莎士比亚道歉。文章指出:“我亲眼得见他(莎士比亚)不仅演技高超,而且温文尔雅。除此之外,有身份的人士一谈起他,都说他为人公正而又文笔典雅。”文章中谈到的“演技高超”,是指莎士比亚在这一时期,除了写一些剧作以外,有时还亲自参加戏剧的演出。
剧坛上“格林攻击事件”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莎士比亚在创作道路上就一帆风顺了。1592年夏天至1594年夏天,伦敦开始流行鼠疫。最严重的时候,伦敦一个星期就要死1 000人。由于瘟疫横行,剧院只得停演,剧团大部分到外地去作巡回演出。而有的地方因害怕受到传染,拒绝剧团入境。因此,不少剧团被逼得破产,演员们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莎士比亚也因此在收入上受到不小的影响。但是,他没有被新的困难所吓倒。没有收入他不在乎,他把每天的开销压到最低。鼠疫非常猖獗,一些有地位的人都躲避到了安全地带,可莎士比亚却冒着传染瘟疫的危险,在伦敦留了下来。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尽管每天都有许多尸体从他窗下抬走,
可他却一心扑在创作上。1592年,他写了《错误的喜剧》;1593年又写了《驯悍记》《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1594年他又接连写了《维洛那二绅士》和《爱的徒劳》。在这一时期,他不仅写历史剧,而且还尝试着写喜剧。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两首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和《鲁克丽丝》。此外,除了进行艰苦的创作,在这段时间,莎士比亚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他希望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能使自己的创作水平有一个飞跃。
(有删改)
这篇文章讲述了莎士比亚的坎坷经历,在剧作领域小有成绩之后,莎士比亚遭人嫉妒,受人排挤,被其他人以最恶毒的语句攻击。文章对“大学才子”丑恶行径的描述和莎士比亚不受他人影响、依旧专注创作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又通过切特尔的文章中提到莎士比亚“温文尔雅”“演技高超”“为人公正”“文笔典雅”侧面反映出莎士比亚的人物形象以及个人魅力。文章结尾段升华主题:成功之路总是布满荆棘,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抓住一切时间充实自己。
品读提示
二、素材积累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这也正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腿力比较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这就是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相反,一匹驽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 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莎士比亚也具有坚持不懈、求真务实的精神。他曾说过:“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袁隆平一直在稻田里开拓耕耘,从壮年走到了老年,一路走来,梦想伴随着奋斗,既有探索的艰辛,又充满奉献的快乐。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就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他梦想在禾下乘凉,梦想让全世界的人远离饥饿,他真正做到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无数次的失败没有让袁隆平放弃,而是坚持了下来。他最终履行了自己当初许下的“让世界人民不再为吃饭发愁”的承诺。
●每一次自我超越,都离不开对梦想的执着和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国田径曾经有一个梦,那就是在百米赛场上,中国选手能占有一席
之地。在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创造了9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刷新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个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运动员。如今除了短跑运动员的身份,苏炳添同时也是一名老师。课堂上除了耐心指导动作外,他也乐于和同学们分享运动生涯中的奋进故事,在更多人心中种下拼搏的种子、注入前行的力量。课时评价作业(五)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雷雨》是一部完美的艺术品。特别是鲁侍萍这个丰满的人物形象,震撼了我的整个心灵,    了我心底最为敏感的一根弦。“鲁侍萍,作为封建社会受压迫妇女的代表,她贫穷,没有身份,但她有志气与尊严,始终没有在恶势力面前低头。”曹禺在评《雷雨》时这样说,她的在每一言谈举止的细微之处都体现了她刚强的个性与人格的尊严,正是这些,使得这个人物形象得到升华,有了闪光。当她在不自觉中走进埋葬她一生幸福的周家大门,面对制造自己一生苦难的     时,她没有哭,没有悲戚地诉说自己三十年来的辛酸与苦难,没有乞讨他人的同情,而是站直了自己的身躯,在谈及自己那辛酸而    的历史时,她是那样平静,平静得似乎在说别人的故事。是的,鲁侍萍是不愿再找到周家的,(  ),不会点头哈腰,不会跪下来,即使饱尝身心煎熬,即使她可以利用周朴园对她的愧疚来感化他比石头还冰冷的心。她要好好活着,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来。就在周朴园以自己阴暗卑劣的心理    鲁侍萍,认为鲁侍萍是来敲诈时,鲁侍萍的答话表现了她心地的磊落与做人的尊严,特别是她把支票撕碎的那一瞬间的动作,使她的人格得到了最高的升华,也把戏剧推向了高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
A.拨动 惹事者 不堪设想 揣摩
B.震动 惹事者 不堪回首 揣摩
C.拨动 肇事者 不堪回首 揣度
D.震动 肇事者 不堪设想 揣度
解析:拨动:翻动某物微粒或部分的相对位置;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震动:颤动,使颤动。根据原文“……我心底最为敏感的一根弦”,应该选“拨动”。肇事者:直接引发事故的人。惹事者:引起麻烦或祸害的人。根据原文“面对制造自己一生苦难的    时”,横线处应该选“直接引发事故的人”的意思,选“肇事者”。不堪回首: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根据原文“在谈及自己那辛酸而    的历史时”,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应该选“不堪回首”。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揣度:估量,推测。根据原文“就在周朴园以自己阴暗卑劣的心理    鲁侍萍”,这里有估量的意思,应该选“揣度”,故选C。
答案:C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她的每一言谈举止的细微之处都表演了她刚强的个性与人格的尊严
B.在她的每一言谈举止的细微之处都表现了她个性的刚强与尊严的人格
C.在她的每一言谈举止的细微之处都表演了她个性的刚强与尊严的人格
D.在她的每一言谈举止的细微之处都表现了她刚强的个性与人格的尊严
解析:A项,动词“表演”与后面宾语搭配不当。B项,语序不当,应为“刚强的个性”“人格的尊严”。C项,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和前两项分析相同,故选D。
答案:D
3.请在下面补写出文中括号缺失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5字。
答案:(示例)人性的尊严告诉她,她不会再找到周家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四 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四 凤 (看蘩漪,不说话)
蘩 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 (停,向四凤)药呢
蘩 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 哦 (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四 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蘩 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
(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 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 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蘩 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 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蘩 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 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 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蘩 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半晌。
周朴园 (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周 冲 (抬头,慢慢地)什么
周朴园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 ——嗯,是怎么样
周 冲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周朴园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周 冲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
4.下列对这场戏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场戏的中心事件是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
B.这场戏的高潮部分是周冲反抗父亲失败,求蘩漪喝药。
C.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周朴园家长专制和蘩漪争取自由的斗争。
D.蘩漪最后喝下药的主要原因是怕和自己有暧昧关系的周萍给自己下跪。
解析:B项,这场戏的高潮部分是周萍即将给蘩漪下跪请求她喝药。
答案:B
5.在喝药这场戏的舞台说明中,蘩漪几次望周朴园和周萍,请简要分析她望周朴园和望周萍时的不同心理。
答案:①对周朴园投去的是愤恨的目光,表现对周朴园无声的反抗。②对周萍投去的是期待的目光,期望周萍和自己一起反抗封建大家长周朴园的专制。
6.从文中找出表现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的主要原因的台词,并加以分析。
答案:“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表面上看,周朴园似乎是为蘩漪的身体着想,但最后一语道破天机,是要她做个“服从的榜样”。他认为自己的家庭是最有秩序的、最符合伦理道德的家庭。由此可见他专制暴君式的家长形象。
PAGE(共43张PPT)
 
第二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4 窦娥冤(节选)
1 品读相关细节,鉴赏戏剧的语言和人物形象,培养戏剧鉴赏能力。
2 探讨作品主题,认识当时社会黑暗和统治者残暴的现实,提升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编有杂剧名目62种,现存18种。代表作有杂剧《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拜月亭》《调风月》《单刀会》等。所作散曲今存套曲十多套、小令四十多首,其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方面地揭示了金元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和斗争精神。
二、探究背景
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特征之一,而元代则达到了最高峰。元王朝在至元年间由政府设立“斡脱总管府”“斡脱所”作为官营高利贷的法定机关。帝王、后妃、贵臣、军官及豪强地主等,都通过这个机关进行高利贷剥削。地方上的土财主则开解典库(当铺)作为私营高利贷的处所。私人间的借贷也按照官府所定利率计算。例如本银一锭,满一年,本息共二锭;满十年,本息共一千零二十四锭。这种利息叫作“羊羔儿息”。满期,债户无力偿还,那么债户的牲畜、房屋、田地,甚至妻子儿女便当作抵押品被抢夺走;再不够,就连累到子孙、宗族和亲友,要他们代偿或做抵押。
元朝时,将全国不同的民族划分为四个等级,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其中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汉人和南人地位最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种族压迫的现象,部分蒙古人或色目人,依仗着与统治者的某些关系,到处游荡,惹是生非,向汉人、南人进行勒索、讹诈和侮辱。官员腐败,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便把看到的、听到的有关百姓的悲惨遭遇写进他的剧作中,《窦娥冤》便是其中之一。
三、结构脉络
四、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元杂剧
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近于现代话剧中的“幕”,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整套,须一韵到底。“楔子”相当于现代戏曲的“序幕”或“过场戏”,一般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也可置于折与折之间,用以衔接剧情。一般一本只用一个楔子,也可不用。
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宾白:即说白。因为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作宾白。
科介:也称科范,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3.元杂剧的角色。
旦:女角。包括正旦、外旦、大旦、小旦、老旦、搽旦等。
末:男角。包括正末、副末、冲末、小末等。
净:俗称“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杂: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盗跖( )      埋怨( )
错勘( ) 哥哥行( )
亲眷( ) 罪愆( )
尸骸( ) 苌弘化碧( )
枷锁( ) 刽子( )
亢旱( )
·
·
·
·
·
·
·
·
·
·
·
zhí
mán
kān
háng
juàn
qiān
hái
cháng
jiā
guì
kàng
( )
( ) 哗
( ) 赫
提防( )
提起( )
二、字形辨识
( )前台后 ( ) 塞湖
( ) 苗助长





应验( )
应该( )
yīnɡ
yìnɡ
yǎn
yàn

xuān
xuān
xuān




三、词语辨析
1.分辨·分辩
辨析 “分辨”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倾向于用眼睛看,用脑子思考。
“分辩”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倾向于用嘴说。
填空 面对老师的批评,他① 分辩道:“我之所以把这道题做错,是因为② 分辨不清楚A、B有什么区别。
分辨
分辩
2.嘱咐·吩咐
辨析 “嘱咐”侧重于叮嘱、告诫。不含强制命令的意思,语义较轻。
“吩咐”多指上级或长辈的口头指派或命令。通常带有强制性语气,语义较重。
填空 ①带着家人的 ,带着乡亲的祝福,他一步一步走出了大山。
②大家一定要服从指挥,照上级 的去做。
嘱咐
吩咐
杳无音信 不知所终
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1.负屈衔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杳无音信·不知所终
辨析:
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屈。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杳无音信”侧重没有消息。“不知所终”强调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四、成语积累与辨析
 (一)品读相关细节,鉴赏戏剧的语言和人物形象,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1.朗读【端正好】【滚绣球】并思考问题: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答案: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与抗议,是对当时社会法制和统治秩序的否定,直抒胸臆、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满腔怨恨,体现了抒情性。
2.找出【滚绣球】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对比、对偶、反问。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主人公的满腔怨恨得到淋漓尽致地抒发,而且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3.朗读【倘秀才】至【鲍老儿】并思考: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请求刽子手走后街而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对塑造窦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窦娥赴刑场时,请求刽子手走后街而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却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就充分显示了她纯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而剧作家愈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愈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也就愈发令人同情,窦娥这个形象也就更加丰满动人。
(二)朗读【耍孩儿】至【煞尾】并思考讨论,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
1.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为什么
答案:不可以。第一桩誓愿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第二桩誓愿是让白雪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桩誓愿是要楚州亢旱三年,是因为“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样做不仅证明自己的冤屈,而且希望上天惩治邪恶。这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桩比一桩强烈,层层深入,不可颠倒。
2.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案: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桩比一桩强烈,为的是把冤情昭示世人,感动苍天,揭露官吏腐败、百姓蒙冤却呼告无门的现实,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凭借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或实现的事在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惩治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美好愿望。
3.大家对结尾的三桩誓愿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是“亮点”,有人认为是“败笔”。对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示例一)这种带有浪漫色彩的手法,淡化了人在矛盾斗争中的积极作用。窦娥的愿望实现了,却不是其斗争换来的,而是其冤屈感动了上天。将斗争胜利的希望寄托于神灵,这种消极的描写冲淡了整个作品积极的思想意义。
(示例二)这并不是宣扬封建迷信,而是浪漫主义的艺术处理。此处情节的安排,是一种戏剧手法,为表现主题而设,
强化悲剧气氛,用以反映窦娥冤屈之深。“托于神祇”仅是其外壳,其核心还是表现窦娥无辜蒙冤的满腔愤怒。三桩誓愿的实现,使主题更加深化,悲剧气氛更加浓烈,《窦娥冤》的“冤”字也就更为突出了。
(三)“叫声屈动地惊天”,窦娥因无辜蒙冤而又求告无门,只能对天地倾诉冤情。今天,国家把“公正”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已成为现实。请以“公正”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公正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它是人类永远仰慕的美德,是一种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争辉的高尚德行。
一个人具备了公正无私的品德,就能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主持正义、扬善除恶。公正无私者总会青史留名,被世人铭记;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者终究会受到谴责、鄙视。天下为公、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今天我们进行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宝贵财富。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题目。
狱 卒 提关汉卿!
禁 子 跪下!
(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他的腿)
狱 吏 (制止)别难为他。(向关汉卿)关汉卿,你坐下吧。(向狱卒)给他一条小凳。
狱 吏 怎么样 这些日子还好吗
关汉卿(节选)
田 汉
关汉卿 唔,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
狱 吏 是啊,真是不愿你死啊,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
关汉卿 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
狱 吏 是,是,真是谢谢你。可是,关汉卿,你的案情越扯越大了。说老实的,恐怕很难救你,怎么办呢
关汉卿 (诧异)“越扯越大”了
狱 吏 对。大得够瞧的了。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
关汉卿 唔,有这么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
狱 吏 他要来跟你谈谈。
关汉卿 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
狱 吏 谈谈吧,对你或许有些好处。(向内)叶先生,请吧!
叶和甫 (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 不幸而言中了吧。
关汉卿 (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 快说吧。
叶和甫 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
关汉卿 (不耐)有话快说吧!
叶和甫 (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同谋,上个月初十晚上,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了!
关汉卿 唔,真的
叶和甫 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上上下下都为这件事发抖。你看这是国家多么大的不幸!
关汉卿 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 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
关汉卿 (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 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将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
关汉卿 (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 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
叶和甫 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可是如今正在风头上,皇上和大臣们怎么会听你的 再说,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了跟你争辩
《窦娥冤》的后果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案情虽说是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刑甚至释放你的。
关汉卿 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叶和甫 别这么火气大,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掉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
关汉卿 (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
叶和甫 你答应了吗 (过去)
关汉卿 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
叶和甫 汉卿,我好好跟你商量,你怎么动起粗来了
关汉卿 狗东西,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人了。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你想替忽辛那赃官来收买我 我们中间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
叶和甫 (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
关汉卿 死也不跟你这无耻的禽兽说话了!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有删改)
1.“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文段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自我校对]
解析:本题考查戏剧的矛盾冲突。可以根据剧情,找出主要事件。选文中显性事件是叶和甫劝关汉卿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的目的,关汉卿对其大打出手并痛骂;隐性事件是王著看过《窦娥冤》后刺杀了阿合马等人。根据这两个事件作答即可。
答案:关汉卿与叶和甫的正面矛盾冲突,王著等人和阿合马等人的矛盾冲突,还有关汉卿面对名利诱惑及生死抉择时的内在矛盾冲突。
2.“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选段中哪些地方反映出关汉卿具有“铜豌豆”的特质 请简析。
[自我校对]
解析:本题考查戏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选段中,叶和甫到狱中劝说关汉卿供认王著刺杀阿合马的目的,以减刑和赠金为诱饵,而关汉卿早就看透了叶和甫无耻的嘴脸,不屑与他再多费口舌,将其打倒在地,由关汉卿与叶和甫的对话可知,关汉卿写作《窦娥冤》振奋民心。故可从关汉卿的主要事迹中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找出其中体现“铜豌豆”(宁折不弯、坚贞不屈、毫不退让)特质的事迹。
答案:①关汉卿宁折不弯,坚持写出《窦娥冤》,坚持演出,振奋了民心,震慑了坏人。②关汉卿不受名利诱惑,不受威逼胁迫,具有浩然正气。③关汉卿疾恶如仇,他把劝说他的叶和甫打倒在地。这些都体现了关汉卿面对诱惑、阻挠和迫害时不妥协、不退让的“铜豌豆”的特质。
把握和分析戏剧冲突
1.从戏剧情节入手,把握冲突。
(1)从场次入手。
(2)从情节的线索入手。
2.从人物关系入手把握冲突。
戏剧里面涉及哪些人物 人物与人物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人物与人物之间是否有利害关系 主要从这些方面把握戏剧冲突。
3.分析主要冲突,把握人物性格和主题。
在多个矛盾冲突中抓住主要冲突,分析这些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进而分析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理解戏剧的主题。
一、美文赏析
关汉卿,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
你从窦娥之冤中流泪走来,
你是梨园中的“曲圣”,
你是文明古国的“莎翁”,
你更是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
你博学多才,风流倜傥,吟诗、吹箫、弹琴、舞蹈、下棋、打猎无所不通,生在元大都,本应求取功名,造福苍生。但统治阶级撤走了社会底层优秀文人步向理想的天梯,断送了多少读书人寒窗苦读的梦想。但你并未彻底绝望,你悬壶济世,走街串巷,敏感忧伤的眼睛,目睹了官府草菅人命的一幕。那凄惨的“冤枉”声,一声高过一声……你的心在流血,你握紧了拳头,咬紧了牙齿:我该怎么办 你反复地扪心自问:“难道我当真只能救得人家的伤风咳嗽吗 ”
“贤的不一定是他,愚的也不一定是我,我们就是要争,就是要把贤愚、是非争个明白。”从“争什么”到“争个明白”,你觉醒了!彻底觉醒了!在庙堂之外的天地里觅得知音,在戏台粉墨中如鱼得水,在文字里“打家劫舍、替天行道”,为市井小民、红粉歌女树碑立传、描言写心,用情写尽世态炎凉,向酷虐的黑暗现实开战,为无辜百姓呐喊……
你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你“一管笔在手,敢搦孙吴兵斗”,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窦娥冤》:“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令人扼腕叹息!这不正是你义愤填膺的呐喊 不正是你酣畅淋漓的痛骂
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啊,化作黄河扬子浪千叠,长与英雄共魂魄!强似写佳人绣户描花叶,学士锦袍趋殿阙,浪子朱窗弄风月;虽留得绮词丽语满江湖,怎及得傲干奇枝斗霜雪 你啊,读诗书,破万册,写杂剧,过半百,这些年风云改变山河色,珠帘卷处人愁绝,都只为一曲《窦娥冤》。相永好,不言别!
长歌当哭,柔情如练。铜豌豆,一身正气数风流。汉卿真是伟丈夫!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以激扬的文字,讴歌了关汉卿在文人受排斥的时代,目睹着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千般苦、万般冤,以“一管笔在手,敢搦孙吴兵斗”的誓言和决心,勾画市井无赖的丑恶嘴脸,揭露当权者的罪恶行径。“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人间传奇。关汉卿,有铮铮铁骨的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将永远是我们的楷模。
品读提示
文章语言极具表现力。开篇的排比句给文章增添了气势,语言优美、凝练、气势不凡,整句和散句交互使用,多处运用感叹句。读罢此文,全身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力量。
二、素材积累
  一曲感天动地的《窦娥冤》,除了让我们了解元代吏治的黑暗、百姓生活的悲惨外,还让我们明白了作家、艺术家的责任——为人民请命,为社会鸣不平。关汉卿借窦娥之口,指天斥地,诅咒黑暗,渴望正义,这正是作家、艺术家有良知的体现。有关关汉卿的故事和下面的材料可以用在以“责任”“正义”“良知”等为中心立意的作文中。
  ●艺术家不能消极地存在,他的职能也不是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萨特认为,艺术家的存在影响着将来的整体存在。无论是冒着杀头危险写出指天斥地《窦娥冤》的关汉卿,还是被戏剧家田汉称赞“八载留须罢歌舞,坚贞几辈出伶官。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的梅兰芳,都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人要有自己的骨气,要担起自己的责任。
●为什么只有在关汉卿的笔下,我们才可以读到生活在人间苦难中的人们如此绝望的声音——“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为什么也只有在关汉卿的笔下,我们才可以读到这样的文字——“这的是衙门从古
  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为什么这样的文字,只能跳跃在关汉卿的笔下 因为,关汉卿就是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最底层的人民中的一个!
历史与时代将一代艺术天才交给了市井,交给了最底层的那个世界,关汉卿也乐意成为他们的代言人!于是他投入了巨大的创作热情,一生创作出了六十多部戏剧作品。他为他们歌,为他们哭,为他们笑,为他们骂,他以自己的作品成就了自己的不朽。《元史》的列传上少了一位贤臣,但中国艺术史上却多了一位艺术大师。课时评价作业(六)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虽然中西悲剧作品都反映矛盾和解决矛盾,但是,它们反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式和目的是    的。关汉卿的《窦娥冤》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都有申冤,即矛盾的解决,前者是父亲为女儿申冤,后者是儿子为父亲报仇。不同的是,当《窦娥冤》中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为女申冤时,中国的悲剧已到     的时候了。而《哈姆莱特》的哈姆莱特为父申冤时,西方悲剧才拉开大幕。这两部悲剧都有鬼魂出现。可以说,没有窦娥的冤魂、哈姆莱特的父亲冤魂的出现,他们的冤屈就难以伸张。同样,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都出现了疫情,而这些疫情产生的原因都是悲剧人物造成的。但是,中国悲剧对疫情的追查已是悲剧的结果,西方悲剧对疫情的追查则是悲剧的开始。当然,这种追查的结果不同,中国悲剧追查的结果是    之日,就是悲剧人物平反昭雪之时,西方悲剧追梦的结果则是真相查明之时,就是悲剧人物遭到毁灭之日。西方悲剧的悲剧人物俄狄浦斯、哈姆莱特都是这种可怕的下场。这就是说,中国悲剧是悲在矛盾解决前,西方悲剧是悲在矛盾解决后。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解析:第一空,语境强调中西悲剧作品反映的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式和目的各有侧重点,故可用“各有侧重”。各有侧重:各个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也是指各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第二空,语境强调当《窦娥冤》中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为女申冤时,中国的悲剧已临近尾声,故可用“残灯未庙”。残灯末庙:比喻事物临近尾声,快要结束了。第三空,语境强调中国悲剧追查的结果就是悲剧人物平反昭雪之时,故可用“真相大白”。真相大白:真实的情况已完全明白。
答案:(示例)各有侧重 残灯末庙 真相大白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产生的原因”与“……造成的”句式杂糅,可以把“而这些疫情产生的原因都是悲剧人物造成的”改为“而这些疫情的产生都是因为悲剧人物引起的”;二是“追查”与“结果”搭配不当,可以把“结果”改为“结束”。答案:而这些疫情的产生都是因为悲剧人物引起的。但是,中国悲剧对疫情的追查已是悲剧的结束,西方悲剧对疫情的追查则是悲剧的开始。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戏剧,完成3~5题。
暗 算
麦 家
人物简介:
钱之江——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代号“毒蛇”),国民党上海警备区司令部总破译师。
代主任——蒋介石委派至上海的亲信特使,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之一。
背景概述:
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重创,党中央派特使前往上海。这一行动被敌人破译而暴露,唯一的知情者钱之江却和另外几个国民党的破译人员,即“南京密电”的知情者都被软禁起来。代主任基于手段卑劣的连番审查,基本确认钱之江就是“毒蛇”,但就是找不到证据。就在“南京密电”(若找不出“毒蛇”则把软禁人员一律处决)生效的前夜,两个不同信仰的人之间有了一段经典对白。
代主任 钱总是何等卓越之人,大可不必一条道走到黑。你可以跟我去南京,蒋委员长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钱之江 中国人的饮食以长江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前者口清,后者味重。广东客家人爱好煲汤,山西老西儿喜欢吃醋。你我的祖籍南辕北辙,所以吃不到一起的人,难进一个门。
代主任 你的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生是党国人,死为党国鬼,你与我道不同,那你是何道
钱之江 同是吃饭,国人用筷子,洋人用刀,此人和彼人,不都一样是人吗 难道你我之间竟有一个不是人
代主任 钱总过于能言善辩,三寸不烂,巧舌如簧。我是真舍不得你,孤掌难鸣哪!没了你,我就再也听不到这种响声了。
钱之江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足以影响一支蜡烛的光辉。我不言败,因为大幕还未落下;而你过早叫喊胜利,却可能孤独面对舞台,台下无人喝彩。
代主任 其实我心里已经知道你是什么人了,只是我无法证实。我遗憾上天让我们成为敌人,而不是同志,只能各为其主。
钱之江 我是什么人 你是什么人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是你。而我,生来死往,像一片云彩,为太阳的升起,宁肯踪影全无。
代主任 好口才!钱之江,那我告诉你,即便大幕拉上,我也绝不会让你曲终人散。这个世界离开你,我会孤独,我会一览众山小,我会高处不胜寒。所以你不光不能离开,我还要你坐在舞台下为我喝彩。
钱之江 那我们都拭目以待。
代主任 不到黄河不死心。
钱之江 不见棺材不掉泪。
(有删改)
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背景概述”交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剧中人物。
B.文中代主任说:“你与我道不同,那你是何道 ”说明代主任对钱之江的身份也不大清楚。
C.钱之江说:“为太阳的升起,宁肯踪影全无。”表明他为革命的正义事业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
D.选文最后,代主任说“不到黄河不死心”,钱之江说“不见棺材不掉泪”,都是对对方的警告。
解析:B项,“不大清楚”说法错误,这里暗示钱之江就是共产党员。
答案:B
4.细读两人的对白,请用简要的语言写出他们各自表述的主要意思。
钱之江:
代主任:
答案:(钱之江)表明和对方“道不同,不相为谋”以及对革命事业必定成功的坚定信念。
(代主任)威逼利诱钱之江归顺国民党,表达了他对国民党的忠诚,也包含了他对钱之江的佩服。
5.你最欣赏钱之江身上哪些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 请选取两点并依据选段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机智沉着,应对的话语既顺畅通达,又针锋相对;学识渊博,如他对饮食习惯的表述等。
PAGE(共41张PPT)
5 雷雨(节选)
1.速读课文,把握戏剧冲突,了解大体情节,并思考舞台说明的作用。
2.细读相关片段,分析人物台词的话外音,了解话剧语言的特点,感受戏剧的独特魅力。
3.结合相关戏剧冲突,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提升戏剧鉴赏能力。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曹禺(1910—1996),剧作家。原名万家宝,
字小石,湖北潜江人,生于天津。1933年,曹禺完
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雷雨》发表在1934
年《文学季刊》上,1935年公演后受到热烈欢迎。
1935年他又创作了《日出》,由此奠定了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之后,他还创作了话剧《原野》《北京人》等。
二、探究背景
1934年7月,《雷雨》首次发表于《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三、结构脉络
四、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戏 剧
戏剧是通过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表演故事以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冲突的艺术。它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本课是剧本,即戏剧文学。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和舞台说明组成。经过导演处理用于演出的剧本,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台本。
戏剧文学三要素:戏剧冲突、台词、舞台说明。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人物性格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
台词表现形式: 对话、独白、旁白。
舞台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你搜集的内容 : .
cén
è


mèi
qiè
jiàn
zàn










辨析 意气: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填空 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 风发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②说到 ,我们立刻想到忠义千秋的关云长。
意气
义气
三、词语辨析
1.意气·义气
2.大概·大约
辨析 “大概”指大致的内容或情况,表示不很精确的估计。多针对事情的可能性。
“大约”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多针对事物的数量或时间。
填空 ①这 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
② 下午五点下起了大雨。
大概
大约
一帆风顺 风平浪静
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辨析: .
.
“一帆风顺”偏重在顺利,没有阻碍,没有挫折。“风平浪静”
四、成语积累与辨析
1.如梦初醒: .
.
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
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2.一帆风顺·风平浪静
偏重在平静,没有艰险,没有斗争。
1.周朴园一直用着鲁侍萍用过的旧家具,记着她的生日,甚至保留着她因生病总要关窗这样的生活习惯。怎样看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
(一)结合相关戏剧冲突,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提升戏剧鉴赏能力。
答案:首先,周朴园并非认识不到自己当年对鲁侍萍所犯下的罪恶,比如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时候,他“苦痛”“汗涔涔地”,因此,为了求得良心上的安宁,为了表示自己的赎罪之心,他有些刻
意地表达自己对鲁侍萍的怀念,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怀念是刻意、虚伪的。
其次,当年他和鲁侍萍确实感情深厚,鲁侍萍还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他难免会留恋过去他和鲁侍萍的感情生活。这种留恋之情是真实的,也是如今他的感情中让人觉得最有“人性”的部分。不过,这是属于过去的,因为如今他的感情已经被严重扭曲了,因此,当他得知鲁侍萍没有死,而且就是眼前的鲁妈时,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他的温情一下子消失了,于是发出了冷酷无情、带有侮辱意味的质问。至于他向鲁侍萍表白的他是如何“怀念”她的话,基本上是为了软化她罢了。
2.精读剧中有关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他们性格的句子,感悟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小组讨论)
答案:①周朴园:是一个冷酷、虚伪、残忍、奸诈的新兴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主要表现在:
冷酷——为了和富家小姐结婚,在大年三十将侍萍和病儿赶出家门。
虚伪——对曾经的侍萍怀念,但当知道鲁妈就是侍萍的时候,却又想用金钱打发她。
残忍、奸诈——面对亲生儿子鲁大海,没有一点愧疚,反而摆出资本家的架子,并私下收买工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②鲁侍萍:在现实中成长起来的被侮辱迫害的中国妇女形象。
坚强、有骨气——经历了生子、被弃、再嫁等悲惨遭遇,性格变得坚强,在见周朴园之初还抱有一丝幻想,当她终于看清了周朴园的本性时,愤然决绝。刚强中偶露软弱,怨恨中稍有温情。
③鲁大海:大公无私、英勇顽强、幼稚鲁莽的工人阶级形象。
他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但他也有斗争经验不足、幼稚鲁莽的弱点。
3.本文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答案:《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
(二)《雷雨》中的鲁侍萍既善良温柔,又不失坚强。她深刻认识到周朴园自私虚伪的本质,拒收周朴园的支票。她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体现了她的尊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请以“尊严”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雷雨》中鲁侍萍撕支票的情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刚强自尊的女性形象。她并非不缺钱,但她绝不接受玷污人格的施舍。她的这一“撕”,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就如那句朴实而富有哲理的话:“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因为人还有比吃饭更重要的东西——尊严。尊严是道德的底线,对尊严的呼唤就是对道德的维护。反之,如果失掉了它,就会做出有辱人格甚至国格的事。范晔在《后汉书》中说:“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礼记》有言:“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这些都在告诫人们,要恪守节操,书写有尊严的人生。
阅读下面的戏剧,完成1~4题。
雷 雨(节选)
曹禺
 (外面敲门声)
鲁 贵 快十一点了,这会儿有谁
鲁四凤 爸爸,让我去看。
鲁 贵 别,让我出去。
(鲁贵开左门一半)
鲁 贵 谁
外面的声音 这儿姓鲁么
鲁 贵 是啊,干什么
外面的声音 找人。
鲁 贵 你是谁
外面的声音 我姓周。
鲁 贵 (喜形于色)你看,来了不是 周家的人来了。
鲁四凤 (惊骇,忙说)不,爸爸,您说我们都出去了。
鲁 贵 咦,(乖巧地看她一眼)这叫什么话
(鲁贵下)
(四凤把屋子略微整理一下,不用的东西放在左边帐后
的小屋里,立在右边角上,等候着客人进来)
(这时,听见周冲同鲁贵说话的声音,一时鲁贵同周冲上)
周 冲 (见着四凤,高兴地)四凤!
鲁四凤 二少爷!
鲁 贵 (谄笑)您别见笑,我们这儿穷地方。
周 冲 (笑)这地方真不好找。外边有一片水,很好的。
鲁 贵 二少爷,您先坐下。四凤,(指圆椅)你把那张好椅子拿过
来。
周 冲 (见四凤不说话)四凤,怎么,你不舒服么
鲁四凤 没有。——(规规矩矩地)二少爷,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要
是太太知道了,你——
周 冲 这是太太叫我来的。
鲁 贵 (明白了一半)太太要您来的
周 冲 嗯,我自己也想来看看你们。(问四凤)你哥哥同母亲呢
鲁 贵 他们出去了。
鲁四凤 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
周 冲 (天真地)母亲告诉我的。没想到这地方还有一大片水,
一下雨真滑,黑天要是不小心,真容易摔下去。
鲁 贵 二少爷,您没摔着么
周 冲 (稀罕地)没有。我坐着家里的车,很有趣的。(四面
望望这屋子的摆设,很高兴地笑着,看四凤)哦,你原来
在这儿!
鲁四凤 我看你赶快回家吧。
鲁 贵 什么
周 冲 (忽然)对了,我忘了我为什么来的了。妈跟我说,你们
离开我们家,她很不放心;她怕你们一时找不着事情,叫
我送给你母亲一百块钱。(拿出钱)
鲁四凤 什么
鲁 贵 (以为周家的人怕得罪他,得意地笑着,对四凤)你看人
家多厚道,到底是人家有钱的人。
鲁四凤 不,二少爷,你替我谢谢太太,我们还好过日子。拿回去
吧。
鲁 贵 (向四凤)你看你,哪有你这么说话的 太太叫二少爷亲
自送来,这点意思我们好意思不领下么 (收下钞票)您回
头跟太太回一声,我们都挺好的。请太太放心,谢谢太太。
鲁四凤 (固执地)爸爸,这不成。
鲁 贵 你小孩子知道什么
鲁四凤 您要收下,妈跟哥哥一定不答应。
鲁 贵 (不理她,向周冲)谢谢您老远跑一趟。我先给您买点鲜
货吃,您同四凤在屋子里坐一坐,我失陪了。
鲁四凤 爸,你别走!不成。
鲁 贵 别尽说话,你先给二少爷倒一碗茶。我就回来。
(鲁贵忙下)
【相关情节】侍萍被周朴园抛弃后,又嫁与鲁贵并与之育有一女四凤。周朴园又娶蘩漪,并与之育有一子周冲。在周朴园封建大家长式的专制意志下,蘩漪过着枯寂的生活。周朴园经营矿山等现代产业,常年在外,蘩漪便有机会接近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并与之私通。周萍既慑于父亲的威严,又耻于这种乱伦关系,对蘩漪逐渐疏远,并移情于女佣四凤。与此同时,周冲也向四凤求爱。
在周家做仆人的鲁贵知道了周太太和大少爷的暧昧关系后,他先是装聋作哑,后来被赶出周公馆,鲁贵就把这当作条件向周太太提出了他要重回周公馆做工的无耻要求。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是:周冲奉母命来给侍萍送一百块钱。四凤拒绝接受,鲁贵却厚着脸皮收下了。
B.节选部分的文字所塑造的鲁贵是一个待人热情而又精明能干的人,他为了家庭生计想尽办法。
C.鲁四凤在周冲送钱时,用“你替我谢谢太太”来表示对太太的感谢,同时也是委婉的拒绝。
D.节选内容表现了周冲的单纯、真诚、善良、不谙世事而又充满热情的性格特征。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文字开头说“外面的声音”,而不直接让人物上场,是设置悬念——来者是谁,激发观众的兴趣。
B.节选文字涉及的戏剧冲突之一是:周冲深夜来鲁家,四凤感到吃惊,劝他回去;鲁贵特别高兴,热情招待。
C.对周冲送来的钱,鲁四凤坚持拒绝,鲁贵则收下钞票,这暗含了戏剧的另一个冲突——鲁贵与蘩漪的冲突。
D.由括号中的舞台说明可以看出鲁贵想把女儿四凤嫁给周家的二少爷周冲,因而创造机会,极力撮合二人。
3.剧中周冲说“这是太太叫我来的”后,鲁贵“明白了一半”,结合全文,你觉得鲁贵“明白”的是什么
4.剧中鲁贵在收下周冲的钱后说“您回头跟太太回一声,我们都挺好的。请太太放心,谢谢太太”,“请太太放心”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解析:从相关情节可知鲁贵为了回到周公馆提出可耻的要求,“是一个待人热情而又精明能干的人,他为了家庭生计想尽办法”分析错误,鲁贵是一个圆滑、心怀鬼胎、心术不正的无赖之徒。
[自我校对]
答案:B
2.解析:无中生有,节选部分中的舞台说明刻画了鲁贵圆滑、狡诈的形象,看不出他在撮合四凤跟周冲。
答案:D
3.答案:鲁贵以为太太知道自己知晓了她与周萍之间的秘密,不敢得罪自己,这充分体现出鲁贵狡诈的一面,这也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一个环节。
4.答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他不会说出太太与周萍之间的秘密,鲁贵想通过这种暗示,达到其继续敲诈太太的目的。
1.抓住关键词句。
通过关键词句,理解人物的复杂心理和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2.联系有关情节。
理解潜台词离不开对戏剧有关情节的掌握,离不开对矛盾冲突的把握,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
3.结合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舞台气氛等有所提示,这有助于对潜台词的理解。
如何分析戏剧的潜台词
一、美文赏析
雷雨前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睏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威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茅 盾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么 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功工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他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进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嗡的,绕住你,叮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
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
  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脚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
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茅盾先生的《雷雨前》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炎热夏季里雷雨前的自然图景和心理图式,作者将闷热天气里的心理感觉外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上,通过淋漓尽致的细节描摹和情景渲染,再现了酷暑天里雷雨前的焦躁、郁闷和对狂风暴雨的渴望。同时,本文也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一个象征性的写照。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作品以“灰色的幔”象征黑暗势力的暂时统治,以苍蝇、蚊子和蝉象征形形色色的社会势力和社会思潮,以幔外的持刀巨人象征革命势力,以暴风雨的到来象征革命高潮的兴起。
品读提示
二、素材积累
《雷雨》是在中国话剧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部杰作。它不仅为中国戏剧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如周朴园、鲁侍萍、蘩漪、周萍等,还深刻地反映了不同人物之间迥异的价值观、生存观,为我们认识社会、思考人生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对本剧中有关人物的分析可以用在诸如“金钱观”“人生观”等相关话题的作文中。
●在《雷雨》中,周朴园是一个“坏到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人,他把自己个人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当他知道来者是鲁侍萍时,他马上说:“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
吧 ”在他看来,金钱能消除鲁侍萍的愤恨,金钱能抵消他的罪恶,金钱能使受害者微笑,金钱能使造孽者心安,金钱能永远消除别人对他的威胁。为确保自己的名誉、地位不受威胁,他不许鲁侍萍同自己的亲生骨肉相认,并勒令“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还以五千块钱的支票进行收买。他这种卑鄙的心理在戏剧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萍、周冲、四凤、鲁大海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截然不同的四个年轻人。周萍对他的父亲有一种敬畏,不敢违背父亲的话,虽然他也想摆脱这个让他苦恼的家,但他不敢面对问题,极力逃避困难,他懦弱、胆怯、卑鄙、自私。周冲是一个在新思想、新文化
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富于幻想,生性浪漫,但污浊的环境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四凤虽然对美好生活抱有幻想,但她始终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鲁大海虽然力求通过斗争改变自己乃至自己所属的这个阶级的命运,也有思想、有行动,但他又显得那么无助,无论智慧还是力量,都不足以和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及其背后的腐朽势力抗衡。命运虽然把这四个年轻人拴在了一起,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的人生放射出不同的光辉,有的暗弱无力,有的朝气蓬勃,有的充满抗争精神。单元整合拓展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知识点解读
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是阅读此类作品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考对此类作品考查的主要方式。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解题思路如下:
设问方式 (1)××是一个怎样的人 (2)××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请结合文本分析。(3)文中××的性格是怎样的 请简要概括。
解题技巧 寻找概括分析的切入点,一般从五个方面思考:(1)从作品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作品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正面或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这是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时最需要关注的一点。(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在情节的展开中,作者往往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其鲜明的个性。因此,赏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但在分析时要全面,注意区别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历程。(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形成的社会原因。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品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作者的议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答题模板 题干若问“××是一个怎样的人”,常用的答题模式为“××是一个……(身份、地位)+……(思想性格特点)的人”。题干若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就需分条作答。人物形象分析题要针对设题的角度灵活作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附】分析人物形象常用关键词
  平凡、朴实、质朴、憨厚、纯真、吃苦耐劳、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潇洒、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怕事、有上进心、有理想、生命力强、圆滑、暴躁、勇敢、从容、有耐心、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着、势利。
教材链接
篇目 人物形象
《窦娥冤》(节选) 窦娥:温柔、善良、坚强、勇敢、富有反抗精神。
《雷雨》(节选) 周朴园:冷酷、虚伪、残忍、奸诈。鲁侍萍:坚强、有骨气。
《哈姆莱特》(节选) 哈姆莱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有着复杂的性格、崇高的理想和对人类与世界新颖的看法;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是已快七十岁的人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上,一脚登在地下,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喒(注:北方口语,什么时候)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于是,祥子找到了包月,就去住宅门;掉了事而又去拉散座,便住在人和厂。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的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靠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答案:①有追求,有理想;②勤劳本分;③保持本色,真诚自然;④脾气好。
解析:概括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回答。解答时,应找到相关句子,加以总结。例如:“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表现了他有追求、有理想;“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表现了他勤劳本分;“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喒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一句展现了他的真诚自然;“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表现了他脾气好。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赵一曼女士
阿 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脱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的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病房很干净,挡着乳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会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警士董宪勋在他叔父的协助下,将赵一曼女士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女护士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在住院期间,发现年轻的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罢……”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支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裁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他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她的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千米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两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 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
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
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
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36年8月2日
(有删改)
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脱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如何写出波澜
方法技巧·画龙点睛
知识综述
  “文似看山不喜平”,读文章如同爬山赏风景,只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景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布局,才能够让游览者感到美不胜收、流连忘返。作文也是同理,只有那些曲折生动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情节,才能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
技巧点拨
一、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即精心设计疑问和矛盾。可以在文章开头用超乎寻常的语气去叙述或交代一种不同寻常的结果,以引起读者探其究竟的欲望。如:
只借1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 ”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
“1美元。”
“1美元 只借1美元 ”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我只需要借1美元。可以吗 ”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 ”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1美元呢 行长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1美元呢 ”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我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安保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
运用指南:如此富豪,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却只借1美元,这个悬而未决的疑问吸引着读者,情节回旋推进,最后谜底揭开,给人以恍然大悟的感觉。
运用设置悬念法要注意有“悬”有“解”。“结疑”与“解疑”要恰当运用,让读者百般猜测,紧张期待,再解开疑问,但切不可故弄玄虚。
二、制造误会
即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的表面,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造成悲剧性或喜剧性的冲突。可以是一方误会另一方,也可以是双方互相误会;可以是一个误会,也可以是多个误会;可以是悲剧性的误会,也可以是喜剧性的误会。如:
钱 包
  他从饭店打完工,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被一个小个子撞了一下,他警觉地一摸裤兜,发现钱包没了。他立即大叫:“钱包,钱包!”那个撞他的人不但没有停,反而加快脚步跑开了。他奋起直追,边跑边喊:“赶快站住,把钱包拿出来!”那个撞他的人更加慌张,跑得更快了。他以百米赛跑的速度猛追,那个撞他的人绕着树跑,企图用灵巧的身躯摆脱他,而他也绕着树追。就在他马上要追上的时候,那个撞他的人扔下钱包跑了。他捡起钱包回到自己的住处,打开钱包查看时,才发现钱包不是他的,里面有800多元纸币、几枚硬币和一张工资结算单。原来那个撞他的人也和他一样是在饭店里打工的。他看看自己的裤子,才猛然想起,早晨起来时换了一条裤子,自己的钱包还在原来裤子的兜里。
运用指南:“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应该说,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出于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巧用抑扬
“抑”,就是对人、事、物进行贬抑;“扬”,就是对人、事、物进行褒扬。抑扬法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二是欲抑先扬(先扬后抑)。如:
荔枝蜜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儿时,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蜇了你,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蜜蜂大厦”。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热闹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
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
…………
老梁回答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很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又问道:“这样好的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害吗 ”
老梁说:“怎么不怕 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
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待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
老梁说:“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有删改)
运用指南:本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过去对蜜蜂怀有成见,心里存在着隔阂,此为“抑”;作者听了老梁的一番话之后,对蜜蜂产生了好感,赞美蜜蜂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此为“扬”。
学以致用·我来试试
作文题目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回想一下最让你感动的人或事,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佳作示例
橙 子
橙子的芳香每每飘入我的鼻子,萦绕在我周围时,我便想起了那最好的奖赏。此时,爷爷的爱就如橙子的芳香,萦绕在我心中,充盈着我的心房…… ①
那年,我趁假期时间到爷爷家玩。在院子里,我和爷爷坐在摇椅上,我指着树上那一个个尚未成熟的橙子叫道:“我要吃这个!” 橙子的外皮虽带点青色,但已把我的馋虫勾引出来了。
“不,还没熟。”爷爷呵呵地笑了,“等你考个第一名回来,爷爷就把它奖励给你,好吗 ”我拍着手大声叫好,爷爷脸上露出温馨的微笑……②
  回到镇上,我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那个刺痛我心的电话声响起。“爷爷生病了,很严重!”电话那头,奶奶有了微微的哭泣声。我愣住了,一滴泪水从脸上滑过,那懊悔的泪把我的心刺得很痛。我真的考到第一名了,可是,我并没有向爷爷报喜,我竟把远方的爷爷给忘得一干二净!我恨我自己!带着一脸泪水,我和爸爸坐上了前往医院的汽车。
医院里的床单白得恐怖,到处飘散着浓浓的药水味。爷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正当大家欣喜地望着终于醒过来的爷爷时,医生却说这是回光返照,大家都沉默了。我强忍住泪水扑到爷爷身上,惊讶地看到,爷爷长满老茧的手中握着一个大大的橙子,他是那样用力地握着,浑浊的眼睛中充满了不舍。妈妈告诉我,是她把我考第一名的消息告诉爷爷的,爷爷一直说要奖励我一个橙子,临上医院时还把这个橙子带来了,说要亲手奖给我。③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爷爷,你会好起来的,你不要离开我!”我带着哭腔喊道。心像被刀割了一样,泪水如雨而下。
“奖励……奖励……橙子……”爷爷喃喃道,无神的眼睛透出一种只有我才能读懂的慈爱,接着用尽全身的力气,颤颤巍巍地把橙子放到我手中,并紧紧握住我的手,“好……好……读书……”爷爷沙哑的声音只有我才能听到。我一个劲儿地点头,泪水在眼中翻滚着。④
忽然,爷爷松开手,轻轻闭上了眼睛。此时,我的泪水又涌了出来,嗒嗒地打在手上,打在橙子上。这个饱含爱的橙子,我感觉到它是那么沉重,望着爷爷平静的脸,我默念:“会的,我会好好读书!”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橙子,那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奖励!
秋季,橙子熟了,那一个个黄澄澄的橙子又唤起了我深深的思念。橙子的香味越来越浓,正如爷爷的爱,那是爷爷给我的最好奖赏。⑤
点 评
①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点明文章主题,采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爷爷的回忆。
②细节描写,生动传神。预设铺垫,为后文埋下伏笔。
③“我”随口说的一句话,爷爷铭记不忘,足见爷爷对“我”的爱。
④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使得文章真挚动人,这也正是能让读者感动的地方。
⑤卒章显志,与首段遥相呼应,升华了情感,深化了主题。
名师点评
  橙子与感动有什么关系 橙子与爷爷有什么关系 文章开头采用了回忆式的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发人深思,结尾解释了疑问:橙子是爷爷给“我”的奖励,代表了爷爷对“我”的深深的爱,寄托了“我”对爷爷深深的思念。文章以情动人,抓住细节,构思精巧,引人入胜。
PAGE课时评价作业(四)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不满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长期“混迹”在勾栏瓦舍。在    的背面,隐藏着关汉卿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最    的作品是《窦娥冤》。关汉卿之所以能写出《窦娥冤》这样的伟大作品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他个人出众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他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妻子万贞儿当时告诫丈夫:“戏曲力求通俗易懂,不可    而自炫才华,更要运用活的语言,扣人心弦。”关汉卿把窦娥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展示给观众,使观众看到它的可贵、看到它的毁灭。(  )。关汉卿的作品是一个    的艺术宝库,早在100多年前,他的《窦娥冤》等作品已被翻译介绍到了欧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玩世不恭 脍炙人口 咬文嚼字 丰富多彩
B.逢场作戏 脍炙人口 字斟句酌 琳琅满目
C.逢场作戏 爱不释手 咬文嚼字 琳琅满目
D.玩世不恭 爱不释手 字斟句酌 丰富多彩
解析: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逢场作戏:原指卖艺的人遇到合适的演出场地就开场表演,后来指遇到机会,偶然玩玩,凑凑热闹。根据语境,表现的是关汉卿对社会的态度,应选“玩世不恭”。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此处强调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被大家称赞,应选“脍炙人口”。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这里有过分抠字眼的意思,应选“咬文嚼字”。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这里用来形容“艺术宝库”,应选“丰富多彩”,故选A。 答案:A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关汉卿之所以能写出《窦娥冤》这样的伟大作品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个人出众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他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B.关汉卿之所以能写出《窦娥冤》这样的伟大作品,不仅是他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个人出众的文学才华。
C.关汉卿之所以能写出《窦娥冤》这样的伟大作品,不仅是由于他个人出众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他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D.关汉卿之所以能写出《窦娥冤》这样的伟大作品的原因,不仅是他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个人出众的文学才华。
解析:原句有一处语病,句式杂糅,“之所以……”句式和“……的原因”杂糅在一起,保留其一即可,故选C。
答案:C
3.请在下面补写出文中括号缺失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5字。
答案:(示例)这体现了悲剧的特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窦娥冤》第四折(节选)
关汉卿
 (窦天章云)带那蔡婆婆上来。我看你也六十外人了,家中又是有钱钞的,如何又嫁了老张,做出这等事来
(蔡婆婆云)老妇人因为他爷儿两个救了我的性命,收留他在家养膳过世;那张驴儿常说要将他老子接脚进来,老妇人并不曾许他。
(窦天章云)这等说,你那媳妇就不该认做药死公公了。
(魂旦云)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他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唱)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复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窦天章云)端云儿也,你这冤枉我已尽知,你且回去。待我将这一起人犯并原问官吏另行定罪,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升天便了。(魂旦拜科,唱)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魂旦唱)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招伏①罪名儿改。(下)
[注]①招伏:指招供伏罪。
4.下列对这折戏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梅花酒】一曲既是答窦天章的问题,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质问,并以三大誓愿应验证实了冤情。
B.“你道是咱不该”中“不该”指的是“不该认做药死公公”,再次引出了窦娥对冤情的怨愤和倾诉。
C.【鸳鸯煞尾】一曲表明,与做官的父亲相比,窦娥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因此她劝父亲杀尽“滥官污吏”为“万民除害”,而不说“为朝廷效力”。
D.本选文的曲词与道白搭配得非常好,曲白相生,通俗自然,道白引出曲词,曲词解释道白,推动情节发展。
解析:“不说‘为朝廷效力’”错,【鸳鸯煞尾】一曲确实表明窦娥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对父亲的话也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劝父亲为民除害,但她也希望父亲“与天子分忧”。
答案:C
本文节选的部分同课文节选的部分比较,窦娥的哪些品性体现得更为明显 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本文节选部分中窦娥的孝顺、善良体现得更为明显。②窦娥请求父亲照料蔡婆婆,同时告诫父亲为民除害,替天子分忧,表现了她的孝顺、善良。
6.作者借窦娥之口唱出;“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答案:起到深化和拓展主题的作用,说明那时社会冤狱的普遍性。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