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江集镇宇航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江集镇宇航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9 09:13:27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
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历史社团在参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时,可以看到…【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精美陶器
D.乐器骨哨
2.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它的出现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
3.图1是战国时期的形势图,图中最后统一各国的是…【


n长城
◆匈奴南下
X重要战役
图1
A.①
B.②
C.③
D.④
4.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以下言论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儿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秦朝派去地方的官员称为…】
A.刺史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都守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6.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很少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主要是由于秦朝…【
“A.赋税繁重
B.刑法残酷
C.徭役沉重
D.市场竞争激烈
7.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下成语出自巨鹿之战的是…【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纸上谈兵
D.草木皆兵
8.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
税一”。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与民休养生息
B.发展农业经济C.巩固汉朝统治
D,改善民族关系
9.“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关于材料中的农民起义表述准确的是…【
A.发生在西汉末年
B.起义领袖是王葬
C.直接导致东汉灭亡
D.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10.《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
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据此可知,蔡伦…【
A.发明了造纸技术
B.改进了造纸技术
C.造纸的工艺高超
D.提高了造纸成本
11.《三国志》所载:“…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
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对于这场战役解读正确的是…【】
A.该战役为淝水之战
B.该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该战役交战双方为曹军和孙刘联军
D.该战役标志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其中吴国的突出成就是…【
A.大力兴修水利B.造船业发达
C.农业经济繁荣
D.丝织业兴旺
13.《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里的最后一个“合”指的是【

A.汉武帝实现大一统
B.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C.曹操统一北方地区
D.司马炎建立的西晋
14.《晋书·食货志》记载:(南方地区)“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加给人
足。”由此可知…【】
A.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南方地区战乱不休
D.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15.《齐民要术·序》:“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原文大意:重要的是让民众生活安定,使他们富足
并得到教养)这体现了贾思勰…
…】
A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B.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C.治学严谨的求真精神
D.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二、辨析改错(8分)
1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率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后来建立西周。
订正:

】(2)战国后期的长平之战发生在秦和齐之问。
订正:

】(3)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歼灭刘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订正:

】(4)淝水之战使前秦政权土崩瓦解,北方再次陷入混战。
订正: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顶
IV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C
C
D
B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D
D
1.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
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故选A。
2.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B。
3.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秦国灭六国统一全国,秦国位于六国西部。故选C。
4.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面能相互转化。
故选C。
5.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素朝实行郡县制,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故选D
6.B根据题干可知,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很少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反映了伤残人士很
多,说明秦朝刑法残酷,大批百姓被处以重刑,导致了身体伤残。故选B。
7.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破秦军主力。故选A。
8.C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者为了发展经济,采取“与民休养生息”政策,根本目的
是巩固汉朝统治。故选C。
9.D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写的是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故选D。
10.B根据题干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因在于竹简太重不便携带,而帛书又太贵不易推广,于是用
树皮、麻头、鱼网等为原料,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成本降低。故选B。
11.C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战役为赤壁之战,曹军的兵力有20余万,孙刘联军只有约5万人,
两军在赤壁对峙,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C。
12.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蜀汉以丝织业兴旺为特色。
孙吴靠近沿海,交通便捷,造船业发达。故选B。
13.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
晋。280年,西晋灭掉了吴国,统一了全国。因此这里的最后一个“合”指的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
故选D。
14.D根据题干并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民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故选D。
15.A根据题干可知,贾思勰认为重要的是让民众生活安定,使他们富足并得到教养,体现了他具有民
生为本的务实精神。故选A。
二、辨析改错(8分)
16.(1)×
“周文王”
改为
“周武王”
(2)×
“齐”
改为
“赵”
(3)×
“刘"
改为
“袁”
(4)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