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人教七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统编版七下历史课件教案
581年 589年 618年 627年 649年 713年 741年 755年 763年 907年
在
位
皇
帝
重
大
事
件
隋朝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唐朝
五代十国
隋
文
帝
隋
炀
帝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隋朝建立
统一全国
开通大运河
创立科举制
唐朝建立
玄奘西行天竺
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
唐朝灭亡
【隋唐历史大事年表】
黄巢起义
藩镇割据
贡献: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第 2 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唐朝
BY YUSHEN
贰
通过阅读课本,研读史料,列表比较分析“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
壹
通过阅读课本,知道唐朝的建立和统一。掌握“贞观之治”的内容,客观正确的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通过阅读课本,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体会杰出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家国情怀)
肆
素养目标
贰
目
录
开国
唐朝建立
治世
贞观之治
继承
一代女皇
盛世
开元盛世
唐朝
https://www./
唐朝建立
开国
任务一: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唐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BY YUSHEN
活动一:阅读课本,说出唐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隋炀帝残暴统治
和奢靡生活
隋末农民起义
贵族李渊起兵反隋
唐朝的建立
接着,李渊同他的次子李世民,经过七八年的征战,陆续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并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在这期间,李世民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唐朝的建立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治世
唐太宗
唐太宗(627年-649年)
统治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3.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贞观之治”
结合材料与课文,说出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亦!”
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正确认识君民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材料三 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
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论务农》
以民为本,重视发展生产
“贞观之治”
讲一讲魏征和唐太宗的小故事?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
前后进谏200多次。
“贞观之治”
说出唐太宗时期有哪些知人善任的事例?
房玄龄
579年-648年
杜如晦
585年-630年
房谋杜断
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BY YUSHEN
“贞观之治”
说出唐太宗有哪些治国措施?
①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三省六部制
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②政治上: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唐太宗
大唐盛世之典——《贞观律》
据史书记载,贞观时期,执法铁面无私,量刑时太宗慎之又慎。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即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贞观八年加试经史。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BY YUSHEN
“贞观之治”
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太宗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
“贞观之治”
阅读课本并结合材料,说出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材料一: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二: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三:
“天下大稔(rěn,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资治通鉴》
贞观之治
评价唐太宗
想一想,我们该如何评价唐太宗呢?
评价:唐太宗是一位明君,他重视人才,关心民生,注重生产,勤于政事,并且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但晚年的唐太宗追求长生、大兴土木等。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1、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3、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一代女皇武则天
继承
BY YUSHEN
武则天是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唐高宗去世后,她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01
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02
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BY YUSHEN
女皇帝武则天
政治上: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她规定把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条件。她下令编成农书颁行天下,指导农业生产。鼓励土狭人稠之地的无地少地农民,迁往宽乡垦耕,开垦的荒地可免三年租调。
她宣布百姓50者免徭役,还多次减免赋役。
经济上: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结合材料与课文,说出武则天有哪些治国措施?
BY YUSHEN
唐武则天始开殿试,至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创立殿试制度
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女皇帝武则天
文化上: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
影响
女皇帝武则天
贞观
遗风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确实是一位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毛泽东
武则天这个女人是古今少有……她粉碎的传统,创设的改革,引起的紊乱,超过历史上任何阴谋险诈的男人。
——林语堂
你怎么评价武则天?
女皇帝武则天
无字碑
“开元盛世”
盛世
BY YUSHEN
“开元盛世”
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唐玄宗
BY YUSHEN
“开元盛世”
唐玄宗走马任姚崇
阅读课本,说出唐玄宗实行哪些改革?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开元文集最备
BY YUSHEN
“开元盛世”
材料一: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
材料二: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阅读材料,分析唐玄宗时期出现了什么景象?
BY YUSHEN
“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政治上:1、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2、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3、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政治上: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政治上: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用人上: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思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共同治国措施?
①完善科举制
②整顿吏治
③发展经济
④任用贤能
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治国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拓展思考
BY YUSHEN
合作探究
思考探究:总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原因:
国家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人;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等……
启示:
1)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2)要重视发展经济;更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
3)治理国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制度创新。
课堂练习
下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B
武则天死后留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她的功过。下面分别是四位同学对武则天的评价,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她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B.她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C.她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完善科举制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
课堂练习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除蒙古人的元朝这段短暂的时期外,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