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j
( 20 ,20 )
KLM ! p "
1 2 3 4 5 6 7 8 9 10
p·
B A B C A B D D D B
IJ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
D B B A A D A D B B
IJ
( 5 ,30 )
hKLM ! p "
21.(6 )
"
(1) 。(1 )
G R "
(2) ,
lmC CR. 5 í={ ^Vu noC`í= puAtV
。(2 )
u "
(3) ( )。
`& q rrup+ e A & q rrs[upQSXeW=
(1 )
"
(4) , , “ ”;
tWu v: *w xN yz \ .{ s {\ 7 Hí |
, ; 。(2 )
}±\ E W · ~\: 9 "
22.(6 )
"
(1) : 。(1 ) : : ;(1 ) :
ü " . " h " 9
。(1 )( )
5 a. K { " I " 9 *· MNO"
(2) : ,
.KL c " 4d K L K êI4 ·
。(1 ) : , 。(1 )
ó " Fü cd KL "
(3) ; ;
Füè§ cs 6h . r 5
“ ” ; 。(1 )(
¨ F.MN!9} + · R·@rr " I G
)
*· MNO"
23.(7 )
"
(1) 。(1 ) , 、 。(1 ) 。
9 " up¤ §±. N¨ " 6h
(1 )
"
·8·
{#{QQABZQIAogiIABJAAAhCEwUaCkKQkAAACAoGxBAMoAAAiQNABAA=}#}
(2) 。(1 ) 。(1 )
Ra " @A °_h±. "
(3) 。(1 ) : ; 、 、
h " à S 'g.ê @A h f C . [ .úC ó9
, ,
S %eh± h±. ( 0 \ · C fS 'g%W
。(1 )( )
H " I G *· MNO"
24.(5 )
"
(1) : 。(1 ) : , ,
5` " r a' y Q U
, 。(1 )
è "
(2) , , , , 。(2 ,
°. ± ê s he h ê÷ · s " N3#* .
)
9 #
(3) 。(1 )
34@·. "
25.(6 )
"
(1) , , ; ,
A òR W= .p5 5 % enomH @
, 。(1 )(
A C . [ \ . 0 èVu noC`.í=A " I G
)
*· MNO"
(2) 。(1 )
= "
(3) : , 《 》,
· '+ x.F { d × í= :.L K
; “ ” , ; ,
9 Hí= K × . l W í × H+ L } .êu
; , , “ ”。(2 )
:.í=J R34 H à o=á n "
( )
I 34 GH· MNO"
(4) , ;
XJ': Fe ¨ . R ]6no ¨x u ir 6
《 》; 、 、 。(1 )(
A.ó9 R`ó H] < Sèé ê " I G
)
*· MNO"
(5) , ; , ,
%8 dG => %@C \ ì í :D%@C { ^ C b
。(1 )( )
{ ^ CS ù " '{LMNO"
·9·
{#{QQABZQIAogiIABJAAAhCEwUaCkKQkAAACAoGxBAMoAAAiQNABAA=}#}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七年级历史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 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选择题(共20 小题,20 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若要了解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最可信的证据是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文学作品 D.影像记录
2.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右图所示实物遗存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出现
3.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
A.百家姓氏,皆自炎黄 B.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C.人文初祖,拓土开疆 D.姓氏文化,包罗万象
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一史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商朝的司母戊鼎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铸造而成。莲鹤方壶采用金银错技术,从“错彩镂金、雕馈满眼”中突出一个活泼、生动、自然的形象,表现了春秋之际造型艺术从装饰艺术独立出来的倾向。春秋时期的云纹铜禁整体用失蜡法铸就,反映了失蜡法在春秋时期的中国就已相当成熟。材料主要强调我国青铜铸造业
A.工艺水平高超
B.种类繁多
C.历史悠久
D.规模宏大
6.考古发现的战国中后时期的铁器,出土范围遍及秦、齐、燕、楚等七国境内,器类包括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表明当时铁器
A.象征贵族身份 B.得到广泛使用
C.实行官营专卖 D.制作工艺精良
7.都江堰这一水利枢纽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充分利用水体自调、避高就低、弯道环流等特性,变水害为水利。材料反映了都江堰水利枢纽
A.具有防洪、灌溉的双重作用 B.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
C.沟通南北并巩固秦的统一 D.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
8.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白云飘荡,花开花落,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运作。这一思想认识属于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句说的是
A.奉始皇统一文字 B.春秋争霸战争
C.北击匈奴 D.秦王灭六国,统一全国
10.据史书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与百姓约法三章,使得民心安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刘邦最终能够打败项羽的重要原因是
A.刘邦善用人才 B.刘邦注重收揽民心
C.项羽一味依赖武力 D.项羽刚愎自用
11.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轻徭薄赋,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减轻人民负担
C.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12.汉初宽松的文化政策为诸子百家之学的恢复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但百家异论,指意不同,常常有学者以本学派思想批评国家政策。为此,汉武帝
A.设置刺史,监视地方 B.罢黜百家,独尊儒求
C.盐铁专卖,打击商贾 D.推恩封国,削弱诸侯
13.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大一统 D.“贞观之治”
14.汉代时期,位于今新疆的精绝国物质生活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原产的丝绸、铜镜、漆器进入日常生活,木筷取代小刀成为主要食器。引起该变化的直接相关事件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佛教传入中国
C.漠北战役的胜利 D.文成公主入藏
15.与右图有关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6.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是
时间 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役特点 以少胜多
战役结果 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7.前秦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这反映了前秦时期
A.统治者重视汉文化 B.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儒学处于统治地位 D.胡汉对立有所加深
18.钱穆《国史大纲》:“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文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材料表明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9.观察右面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人物的衣着均是峨阳冠博带、长袍宽袖,与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北方经济的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社会矛盾的缓和
D.民族政权的分立
20.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受其影响而融合改变的装饰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中外交往,交流互鉴
C.佛教艺术,绚丽多彩 D.中原文化,古老悠久
非选择题(共5 小题,30分)
21.(6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文献史料】文献史料以内容繁复、完备、连续和系统见长。最早的文献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
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的古老文字包括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玛雅人的图形文字。这三种古文字早已灭绝,唯有甲骨文演变成今天的汉字,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汉字就是其中一种。
(1)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约占40%的是什么字 (1分)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甲骨文存在的历史价值。(2分)
【历史古迹】历史古迹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活动遗迹、遗址、遗物及遗风等,对历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3)简述右图文物(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承载的历史价值。(1分)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物是历史发展的灵魂,他们引领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4)介绍右图人物的教育成就。(2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东周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 形成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商”的建立者是谁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周时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3分)
(2)根据材料二,列举“国家形态”转折的表现,并结合商鞅变法的一项措施予以说明。(2分)
(3)综上所述,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1分)
23.(7分)改革、创新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的做法符合哪一学派的观点 “商君治秦”中最能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是哪一项措施 秦始皇首创了材料一右图中的这种制度,请写出这一制度的名称。(3分)
材料二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摘编自《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大作用 (2分)
材料三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的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 举例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 (2分)
24.(5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图2,指出其中明显的变化,并简述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2分)
(2)根据图3,请用恰当的方式描述秦朝的疆域。(2分)
(3)根据以上图片,总结此段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1分)
25.(6分)秦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900 多年间,中华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传承着中华文明。围绕着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回答问题。
【科技篇——领先世界】
材料一 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写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书中将世界100位名人按他们对人类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列顺序,蔡伦被排在第七位。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蔡伦被排在世界最有影响100位名人前列的理由。(1分)
【医学篇——独树一帜】
材料二
(2)“五禽戏”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医学家的成就 (1分)
(3)请为图2 所示主人公写一段人物推介。(提示:从时代、主要贡献、品行、后世评价等角度中任选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其中,贡献必选)(2分)
【南北朝文化篇——再创辉煌】
(4)右图是中国在1986年发行的祖冲之纪念币,请用史实说明纪念他的理由。(1分)
【文化传承】学史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5)根据以上史实,谈谈你的感悟 (1分)